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談網絡時代的道德評價

        時間:2024-07-25 11:28:55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談網絡時代的道德評價

            摘要道德評價是道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的發展提供了道德評價的新媒介,道德評價繼承了網絡自身的廣泛性、即時性、匿名性等特點,是一種社會輿論力量,對于人們辨明善惡、道德教育和調節人們道德行為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網絡,  道德評價,  特點,作用。

           道德評價是人類道德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依據一定的道德標準,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各種不同的善惡評價。網絡的發展提供了道德評價的新媒介,自它出現的那天起就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網絡時代的道德評價是利用網絡的廣泛覆蓋性、即時性和匿名性的特點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道德評價的方式。
        1網絡提供了道德評價新平臺
            道德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規范準則體系,通過社會輿論或個人心理活動等形式,對社會中的個體或群體的道德活動做出善或惡、正或邪、道德或不道德的價值判斷,以達到“褒善貶惡”、“揚善抑惡”目的的過程①72。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讓道德評價變得簡單易行;ヂ摼W信息共享的功能可以讓事件在發生的第一時間被傳播到地球的任一角落,每個網民均可以匿名通過論壇、貼吧等網絡社區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這實際上就是一個道德評價的過程。利用網絡開展的道德評價(以下簡稱:“網絡道德評價”)正是利用網絡特點,從當前發生的一個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的特殊問題著手,展開激烈的討論,然后形成一致的意見,進而進行“道德審判”,甚至伴隨著一定“道德懲罰”的過程。
            網絡道德評價以大規模的群體性評價最具代表性,其發起的條件有兩個:一是能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的道德問題,一是具有相當人氣的網絡社區,即能形成一種群體的聲音。大規模“網絡道德評價”的對象,幾乎都是引起廣大網友憤怒,違背社會公眾道德的事件或是人物。道德評價的特征在典型案例———“遼寧女事件”上表現得尤為突出。2008年5月21日上午,一女子在其錄制的視頻中用輕蔑的語言表示了對四川地震、國難日不能玩游戲的不滿,該視頻現身網絡后,一個“號召13億人一起動手把她找出來”的“搜索令”在天涯社區發起,該主題立即成為網友最高點擊率、評論回復最多的事件,隨即該女子身份被確認,僅用時不到半天,公安機關在一家網吧將其抓獲。在此過程中,道德評價借于網絡,對這個女子的行為進行旗幟鮮明的道德批判,并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攻勢,使道德在此過程中被發揚光大。從此例中也可以看出,“網絡道德評價”以其特有的靈活性和廣泛性,把觸角伸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把由道德教育或社會賞罰所調動起來的遵守一定道德規范的心理動能落實到人們的活動之中,從而實現道德對社會生活的調控作用。
        2“網絡道德評價”的特點、本質及作用機制。
        “網絡道德評價”繼承了網絡自身的一些特點,如平等性、即時性和匿名性等,讓道德評價變得簡單易行,而從實際上來說,“網絡道德評價”之所以能夠起到巨大作用是因為其是一種強有力的社會輿論的本質,是通過人的社會性本性而起作用的。
        2.1“網絡道德評價”的特點。
        (1)評價主體的廣泛覆蓋性和平等性。評價主體是廣泛覆蓋的,范圍從城市到鄉村、年齡上從青年到老人,只要是有道德意識的網民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道德評價。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互聯網普及率以22.6%的比例已經超過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時,我國網民數達到2.98億,網民數量世界排名第一②。評價主體與評價對象之間沒有突出的利害關系,作出的評價大部分都是客觀公正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交往趨于平等,個體的平等意識和權利意識也進一步加強。
        (2)交互性和即時性。互聯網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如圖片、聲音、視頻等來直觀地描述事件,給評價主體大量的信息,能夠盡可能地還原評價對象的原貌,有利于評價主體作出正確的評價。基于互聯網的共享性特點,只要評價事件在網上出現,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就可以聽到網友的聲音,并且可以實現評價的互動。
        (3)匿名性。網絡道德評價的發生是隨時隨地的,評價主體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完全平等地交流、制造和使用各種信息資源,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不用受到任何約束和限制。這也是網絡上有些道德評價失當的原因。
        2.2“網絡道德評價”的本質。
        “網絡道德評價”是通過網絡傳播的一種社會輿論,屬于一種社會性的道德評價,這種類型的道德評價具有巨大的威力,正如平時所說的“眾目睽睽”、“眾怒難犯”、“眾口鑠金”。當不道德的行為出現在網上的時候,網友們會根據自己的價值標準做出善惡的評判,當數量積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變成一種社會的力量,代表了大眾的看法和觀點,能夠對不道德行為的主體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正如有的人雖然不能夠從道德的高度認識自己的不道德行為,但是由于害怕社會輿論的貶斥和譴責,而不得不中止惡行。社會輿論之所以具有權威性,就在于它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種意志、情感和價值取向,并能給人以榮辱感或恥辱感,迫使人們在行為選擇時不得不考慮社會輿論對自己的評價,從而選擇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
        以“網絡道德評價”為代表的社會輿論從功能上來說主要有:第一,行為上的約束作用。這主要指由評價主體的評價性言行構成的道德輿論對被評價的行為者具有一種無形而巨大的威懾力。它迫使被評價者對那些為輿論所不容的行為有所收斂,并迫使其言行向這種輿論趨同。第二,行為上的示范作用。這主要表現為通過對評價客體的褒貶,使被評價者了解自己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同時,還可以使未被評價的其他個人或群體也從這種褒貶方向中了解到相應的要求。第三,認知上的提示作用。認知上的提示作用既可以指被評價的行為者通過社會性評價對自己所作的善惡褒貶和價值量之大小的評價,獲得認識自己的一個角度,還可以指社會性道德評價給被評價的行為者提供認識環境、認識處理種種關系的準則的參照。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道德評價”可以被稱之為“網絡道德法庭”。這個“法庭”雖然是無形的,但它確實能督促人、提高道德認識、加強是非觀念。它還能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幫助人們控制不道德行為的發展,促使合道德行為的產生。
        2.3“網絡道德評價”的作用的基礎———人的社會性。
        道德離不開社會輿論的力量,而所謂社會輿論就是由社會中每一成員對他人的道德評價匯集而成的。社會輿論之所以有改變我們觀念的力量,是因為社會性的本能使我們天生就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這種有效性植根于人的心理深層,主要基于兩個層次的心理機制。第一個層次的心理機制是人的懷賞畏罰心理。它由功利心、榮辱心和歸宿需求等所激發。使人們期待贊揚自己的道德評價,畏懼批評和貶斥自己的道德評價,使人根據社會評價來調整自己的行為。第二個也是更高層次的心理機制是人們的良知。社會輿論所具有的“旁觀者清”的認識優勢,可以使它通過作用于被評價者的良知,使其并非出于對功利、榮辱等方面的計較,而僅僅由于社會評價對良知的鞭策和提示去糾正自己的不當認識和行為。
        3“網絡道德評價”的作用和意義。
        正確的“網絡道德評價”是一種抑惡揚善的道德實踐活動,它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力量能夠隨著網絡無處不在的觸角滲透于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著重大的社會作用。道德評價的功能主要有:
        3.1對善惡起裁決作用。
        “網絡道德評價”能判明人們行為的善惡價值,相當于法院的審判工作。社會通過輿論對行為進行善惡裁決,可以看做“網絡上的公審”,眾多的評價主體通過網絡社區表明自己的態度,是一種旗幟鮮明的善惡評判。這點在“錢軍打人事件”表現的十分明顯。2007年6月15日,年過六旬的歐陽先生人行道上被一輛倒退的轎車撞倒,并被司機錢軍誣蔑偷車,繼而遭到拳打腳踢并造成輕傷,司機還要他當眾跪下承認“偷車”。這段長達20多分鐘的視頻被上傳至網上后,網友紛紛表示對錢軍打人這種不道德行為的極度憤慨。
        3.2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
        “網絡道德評價”不是簡單作出善或惡的判斷就算完結,而是要具體明確道德責任及其限度,說明衡量行為善惡的標準,展示作為行為善惡的動機、效果及相互關系等。因此,不僅是能夠使人們從價值判斷中了解什么是惡、什么是善,而且能夠使人們從道德評價中更深刻地了解怎么去正確地選擇行為、怎樣在行為過程中使善良的動機和有益于社會的效果達到一致。這種直接教育作用,是其他道德活動難以比擬的。在群體性的“網絡道德評價”中評價主體在進行道德評價的過程中,抒發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并且正確的道德評價會得到評價主體們的共同響應和贊同,又能反過來增強評價主體的道德意識。
        2008年4月7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在法國巴黎開始環球傳遞,來自中國的殘疾擊劍運動員火炬手金晶在傳遞火炬時遭到不法分子的阻撓,金晶拼命用身體保護火炬,保證了圣火傳遞的正常進行。事情發生以后,許多網友對金晶的行為做出了一致的高度的評價,并且對不法分子的行為表示了極度的憤怒。這個事件本身就是愛國教育素材,評價主體在進行道德評價的同時可以親身感受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并且其有效性是其他道德活動難以相比的。
        3.3突出的具有調節作用。
        道德對人們的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倡導善行、排解障礙、制止惡行。所以從形式上看“,網絡道德評價”所憑借的社會輿論等手段,比起國家機器的暴力手段要溫和得多。但是從實際的調節作用來說,往往廣泛得多、深刻得多,久遠得多。“網絡道德評價”代表了一種強大的社會輿論。通過在網絡上聚集相當的人氣,對一件事情的善惡進行評價,代表了廣大網友的一種價值判斷,這種強有力的社會評價,能夠造成一種特殊的善惡分明的氛圍,使不道德的行為者受到強大的精神壓力,感到羞愧、內疚甚至無地自容。羅國杰曾說:“社會道德評價的強弱,往往成為一個社會道德水平的試金石”①104當一個社會的道德評價聲音十分微弱以至幾乎不能為人們聽到的時候,這個社會的道德準則、道德要求就會喪失其權威性,整個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也就必然會日趨下降。相反,強有力的、正確的社會輿論,則代表著一個社會大多數人道德上成熟的善惡判斷,反映著人們共同的感情、意志、信念和愿望,體現著歷史進步的要求,這種社會輿論,通過大眾傳播工具信息的傳遞,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力量,使惡的行為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使善的行為,不脛而走,對社會成員產生強烈的感染作用。這樣,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和風尚風俗,就會不斷進步、不斷升華。
        注釋。
        ①羅國杰自選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②中國互聯網中心.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參考文獻。
        [1]羅國杰.羅國杰自選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羅國杰.倫理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3]王正平,周中之.現代倫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4]王正平.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談網絡時代的道德評價】相關文章:

        談康德哲學中的道德準則與道德法則12-03

        談網絡時代的財務會計理論02-20

        談當代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01-17

        談小學教育的道德品質教育與引導11-14

        談應為學校教育留下道德實踐空間02-21

        談物流企業績效評價02-27

        談信息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01-18

        談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路徑選擇01-17

        談加強和改進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02-26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