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w育教學 改革
〔論文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各級學校的深入開展,中職學校改革也在起步。體育課程作為中職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中職學生身心健康、體質與技能相結合有重要意義。然而有的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師推行素質教育卻脫離了中職教育的職業特點及中職學生的特點,改革成效并不明顯。筆者認為只有以中職學校特點及中職學生的學情為改革的立足點,加強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和實踐,才能使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有所突破。
本文對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現狀河存在問題做了詳細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 出了體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方式和方法。
1中職學校體育樁學的現狀
1.1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目標不合理
我國中等是在高中教育階段進行的職業教育,目的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這類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高中知識教育的同時,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實施職業知識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目前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目標并沒有處理好“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與體育基本理論和技能學習的關系,經常顧此失彼,厚此薄彼。因此,作為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中職學校一定要根據中職學生的職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1.2中職體育教學內容不符合中職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
隨著中職學校的不斷擴招,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不斷下降,很大比例的中職學生不僅文化課基礎差,體育基礎也差。部分體育教師不了理解學情,仍然按統一難度的教學內容授課,這就違背了中職學生的個體發展特點,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有些中職體育教學內容已經不再符合中職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繼續實施必然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1.3中職體育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滯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灌輸式”、“傳授式”的舊教學方式己經嚴重制約著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部分體育教師雖然改變了傳統教育思想,進行新課程改革的嘗試,但有的老師只重視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式,卻沒有其真正內涵。這種出現偏差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不利于中職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培養和體育技能的學習。
2針對以上情況采取相應的體育教學改革創新方法
2.了結合職業特色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選編和搭配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要根據不同專業的職業勞動者身體活動特征,確定針對各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目標和內容。比如將來從事電腦、、、家電維修等職業的伏案型工作者需要增強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協調能力,因此中職學校體育教師應有針對性的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籃球等運動項目,另外,由于伏案型工作者長期工作會導致頸椎酸痛、腦部供血不足、眼睛疲勞等現象,體育教師還要教會以后從事此類工作的中職學生學會工間操、伸展脊柱、眼操、全身運動項目,如球類、健身跑、游泳等。結合專業選編和搭配體育教學內容有助于各專業的中職學生發展從事職業所必需的身體素質。體育教師有意識地根據專業特點設置運動項目,有助于學生適應本專業工種的要求,提高對職業的適應力,能夠很好地就業工作,讓學生終身受益。
另外,選擇或者編寫教材不僅要結合專業特點,還要注意以學生的興趣和學情為出發點。中職體育教師要以“健康第一”為思想,對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改造,使實用技能項目和娛樂、休閑、健身項目結合在一起。在課堂中不斷引入學生感興趣的休閑體育,比如蹌拳道、網球、街舞、滑板等。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改編學生們的教材,教材的改編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還有助于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
2. 2根據中職學生學悄,開展多元化的教學組織形式
進行中職體育課程改革的途徑很多,教學方法也層出不窮。但筆者認為所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要依據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進行改革。中職學生年齡一般在15~18歲左右,這個年齡段屬于人類生長的第二高峰期,他們的身高、體重、器官等發育很快。在方面,中職學生心理特點和普通高中生有很大的差別。由于學習基礎差,被迫進入中職學校學習,所以中職學生心理特征主要是缺乏自信、厭學、叛逆。但在能力上,他們的人際關系、抗挫折能力比較強。在行為特點上,中職學生控制力比較差,容易沖動,比較叛逆,但操作能力強。
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培養是改革的出發點。由于中職學生個性比較突出,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轉變角色,放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舊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自主、愉悅地進行體育學習和休育鍛煉。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從“灌輸式斤教學轉向“以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另外,中職休育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根據中職學生崇尚新潮的心態,休育教師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新穎的、多變的、獨具風格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比如,體育教師要學會運用體育,通過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形象生動地講述教學技巧。在進行籃球投籃的教學時,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NBA投籃大賽,通過這種情景教學使學生充滿投籃的興趣,躍躍欲試。
在教學模式上,中職學?梢越Y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構建“主項選修,配項必修”的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自主選擇,并將其選擇的運動項目作為自己學習的主要內容。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2. 3確立科學合理的新課程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的多樣化是中職體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從教育學角度講,沒有評價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為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評價一定要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就要求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與評價,加大平時成績和技能成績考核的比重。在具體實踐中,“教學過程考核”的內容應包括出勤、作業、課堂訓練參與性、學習態度等多個方面,考核的方式應該是多樣化的,比如教師評定、學生評定、學生互評,階段考核、個別考核、開卷考試、操作技能考試等等。考核的過程化、多樣化和靈活化,才能適應所有學生的實際,從而做到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以形成學生參加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激勵約束機制。
2. 4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為“一專多能”的專業人才
中職體育改革成敗的關鍵是體育教師素質的提高。目前我國中職體育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嚴重滯后,體育教師數量不足,業務水平不高,結構不合理,培養渠道也不順暢,嚴重影響了職業體育教育的質量,與中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很不適應。參考國外職業院校建設教師隊伍的做法,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應通過“多種渠道引進大量優秀大學畢業生代“多層次、多形式培訓在職教師”,“積極從上聘請具有雙師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和人員”等渠道,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3結論與建議
(1)根據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特點,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目標要與社會需求相適應,改變目前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目標不甚明確的情況。
(2)由于中職學生畢業后將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進入不同的工作崗位,因此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要根據這一特點,根據不同專業的職業勞動者身體活動特征,確定針對各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目標和內容。
(3)根據中職學生身體、心理特征,體育教師要開展多元化的教學組織形式。
(4)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應通過“一引”、“二培”、“三聘”等方式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相關文章:
論體育社會學的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11-22
論中職學校藝術教學創新11-19
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11-19
中職心電圖教學改革與實踐12-09
論體育創新教育11-26
論中職化工專業教學改革論文03-06
論對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11-26
淺析中職學校體育課的創新11-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