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絡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及其影響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網絡空間中主體自由切換的原因以及由此造成的影響,認為電腦的私媒體性質、受眾的多元需求以及網絡的技術特性造成了這種“自由”切換,而這種“自由”切換也帶來了一些積極與消極的影響。
關鍵詞:空間 網絡 個人媒體
隨著電腦的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對當今社會的影響日趨顯現,互聯網成為學界研究的一個重點,網絡空間的特性也成為研究的一個熱點,比如曼紐爾·卡斯特在《網絡社會的崛起》中,對“流動空間”的探討;又如國內學者對網絡空間虛擬性、扁平化特點的論述。但這些研究多集中于網絡空間的虛擬性、網絡輿論空間的構造及特點以及結合哈貝馬斯“公共領域”命題的網絡再造“公共領域”的研究等方面。
本文借鑒“空間理論”的相關理論研究網絡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特征,認為網絡空間與傳統的社會空間一樣,是由眾多的子空間構成,是眾多子空間角力的場所。但是在主體的自由度方面,網絡主體相較于傳統社會空間的主體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在不同的網絡空間中“自由”切換,不斷變換角色:文章探討了網絡主體實現自由切換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指出了主體的自由轉換給主體以及傳統公共空間帶來的影響。
一、空間、社會空間與網絡空間
法國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認為“空間不是社會的反映,而是社會的表現”。也就是說,字間不是社會的鏡子式的再現,空間本身就是社會,是社會關系至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社會空間都產生于一定的社會生產模式之中,都是某種社會過程的結果。他的學生曼紐爾·卡斯特也認為空間是一個物質產物,相關于其他物質產物——包括人類——而牽涉于“歷史地”決定的社會關系之中,而這些社會關系賦予空間形式、功能和社會意義。由此可見空間是社會的產物,“是一切社會活動、相互矛盾和沖突的一切社會力量糾葛的場所,是社會的‘第二自然’”
列斐伏爾認為我們關注的空間具有物質、精神、社會三種形式。在《在場與缺場》中,他說道:“我們所關注的領域是:第一,物理的——自然,宇宙;第二,精神的,包括邏輯抽象與形式抽象;第三社會的。易言之,我們關心的是邏輯——認識論的空間,社會實踐的空間,感覺現象所占有的空間,包括想象的產物,如規劃與設計、象征、烏托邦等。”由此可見,物質空間是指以物質形式存在的空間,強調的是空間的物質屬性;精神空間則指以概念形式存在的空間,強調的是精神屬性;社會空間則是社會實踐的空間,是一種“由社會生產,同時也生產社會的空間”按照列斐伏爾的話說,社會空間不能以自然(氣候與地形式)歷史與“文化”來解釋。它既不是客體也不是主體,既是真實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實在的又是隱喻的、“這突破了傳統的物質和精神二元空間的認識論,開啟了所謂的“三元辯證法”。
網絡空間指的是由組成互聯網的全球計算機網絡形成的互動空間。而根據以上對空間、以及利:會空間的相關論述,可以得出網絡空間是一種社會空間,網絡空間的形構也是由各種社會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現實社會的表現,體現出社會空間的“三元辯證法”特點——網絡空間既是真實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實在的又是隱喻的;但是,網絡空間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空間,又表現出不同于傳統的社會空間的特點。網絡媒體存在的物理空間、網絡媒體的技術特性以及網絡社會中新的主體的形成及其多重需求的出現都使得網絡空間有別于傳統的社會空間網絡李問的主體可以在不同的網絡空間中進行切換,傳統的社會空間中主體卻很難實現這樣一種多空間的自由切換。
二、網絡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及其形成原因
所謂網絡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是指這樣一種狀態——主體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自由切換于不同的網絡空間,甚至實現不同空間的共時態存在,主體呈現出一種自由流動狀態。
列氏認為“(社會)空間與自然場所的鮮明差異表現在它們并不是簡單的裝置:它們更可能是互相介入、互相結合、互相疊加——有時甚至互相抵觸與沖撞”?臻g的疊加、接人、結合現象是否說明傳統空間的主體可以自由穿行于不同的社會空間呢?筆者認為列氏描述的這種空間狀態更多表述的是社會空間的存在形態,指明不同空間彼此間的運動狀態,是空間的社會生產模式?臻g的這種膠著狀態并不能說明主體在傳統的社會空間中能夠自由的切換。自由切換只有在網絡空間中才能存在,這是由網絡空間的獨特性帶來的。
1、電腦的個人媒介性質為主體自由使用網絡提供了安全的物理空間
個人媒體,指媒體主要為個人所使用,強調媒體使用的個體獨占性,存在空間傾向于私人空間的這一類媒體,如電腦、手機等媒體。電視主要為家庭擁有,為家庭所有成員所使用,電視不是個人媒介:相較于電視,電腦則更強調個人的使用性,它的使用具有很強的排他性,電腦是個人媒介。個人媒介總是與私人空間相聯系的,私人空間保證了主體可以自由使用網絡,免被他人打攪。
媒體總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間中被使用的,空間狀況反映了主體不同的使用心理,也反映了媒介的不同性質。我們可以以電腦和電視這兩種電子媒介進行分析:在絕大多數家庭中,電視的擺放位置是客廳,而電腦的擺放位置則優先選擇在書房,客廳和書房盡管都屬于家庭空間,但兩者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客廳可以會客,全家人可以齊聚,客廳是公共空間;而書房則要求安靜,是一種私人空間。電視和電腦所處的不同物理空間可以反映出電視在家庭中所處公共空間,鼓勵集體收看;電腦處于私人空間則鼓勵主體個人使用,亦即電腦的使用不是集體化的,而是個人化的,
電腦的這種個人媒介性質保證了主體的媒介使用自由,為主體自由切入不同的網絡空間提供了一種不受打擾的安全的物理空間。
2、主體的多種需求推動了主體在不同網絡空間的自由切換
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受眾對媒介產品的消費是有日的,旨在滿足某些個人的、經驗化的需求。其理論前提是媒介使用行為是為了滿足某些需求而發展的,主體接觸使用網絡空間也是因為網絡空間能夠滿足其需求,而且相較于傳統媒體,網絡空間可以足主體更多的需求。
現實生活中,人的需求是多樣的,需要通過各種行為來滿足其需求,這其中就包括通過使用傳媒來滿足其需求。網絡空間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空間,它不是現實社會空間在網絡平臺上的“鏡子式”的再現,而是一種充分開放的空間領域,具備傳統空間所尤法實現的多種功能,這其中也包括為主體提供在現實社會空間中難以實現的種種需求。在網絡空間中,主體身份的可隱匿性以及電腦媒介的個人媒介性質為主體接受網絡信息或服務提供了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又導致主體的需求與他在傳統空間的需求發生一些偏離,主體會更加追求在傳統空間中得不到的需求。比如網絡結婚、QQ空間、個人博客等網絡空間就滿足了主體在現實社會空間中難以實現的心理需要:
此外,主體切換于眾多的網絡空間還支持了主體的多角色的扮演需要。使得主體在網絡空間的表現呈現出多樣化的情態網絡滿足了主體在不同心情下或不同環境里扮演不同角色的需求。這樣,一個主體可能會分化成幾個不同的看上去完全不相關的人。而這眾多角色的扮演對主體發展一種完善的人格是至關重要的。
3、網絡的技術特性支持、鼓勵了主體在不同空間的自由切換
(1)不同空間的共時呈現鼓勵了主體的自由切換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互聯網絡越來越呈現出融合傳媒的特征,這種融合不是媒介的簡單疊加,而是同一時間的共同呈現。這種不同界面的同時共存鼓勵了主體同一時間的不同空間的共存。相較于傳統社會空間時空對應狀態而言,這是一種“分裂”的狀態,但這種分裂不是主體的去中心化,而是一種主體的多中心化,即主體對于同時間切換的不同網絡空間而言,都是一個主體、一個中心,多種網絡空間的同時切換就形成了主體的多中心化。這種情態表明了網絡主體的積極身份。網絡的多空間的共時呈現技術鼓勵了主體主動的實現在不同空間的自由切換。
(2)身份的易隱匿與多種身份的再造促進了主體的自由轉換
真實身份的缺席,再造身份的便易性使得主體能夠在網絡中拋開一切現實的局限,進入不同的網絡空間創造并開展屬于自己所想要扮演的角色。傳統社會空間主體的身份是穩定和固定的。按照波斯特的分析,無論在讀者還是作者的情形中,印刷文化都將個體構建為一個主體,一個對客體透明的主體,一個有穩定和固定身份的主體,簡言之,將個體構建成一個有所依據的本質實體。而在網絡空間中,這一有所依據的本質實體遭到了解構,個體的身份不再穩定。主體可以借著網絡的隔離,隱匿部分或全部真實世界的身份,利用自選的代號與昵稱,在不同的網絡空間自由切換,重新塑造一個或多個自我,主體越來越呈現出多重身份。
當然網絡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在技術上還有其他的特點,比如交互性強、平等性較強,這些都為主體自由切換于網絡空間提供了技術支持。因相關論述較多,故本文不再論述。
三、主體網絡空間自由切換的現實影響
以上論述了網絡主體在網絡空間中的自由切換特性,主體在網絡空間的自由切換對社會現實已經產生了積極與消極的影響。
1、開創了主體間相互了解和認同的可能性
傳統社會中,社會空間是透明的,也就是說能在傳統社會空間獲得一席之地的社會空間必須是為主流群體所承認的。其他邊緣空間則遭到排斥,呈現出隱性的存在狀態,缺乏公開表達,處于一種失語狀態。這樣一種情形直接帶來兩種后果:一是主體生活在主流空間的話語狀態中,沒有機會接觸邊緣空間;二是主體身份的穩定性和固著性也導致邊緣主體為了自身的安全藏匿、放棄自身的某些身份。這給主體間的了解和認同設置了障礙。網絡空間則打破了這些障礙,不同主體、群體均可以通過網絡獲得一個表達空間。盡管存在占用網絡空間資源的大小問題,但是表達的機會是同等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主體可以在多個空間中自由切換,這為主體間的相互接觸和了解開創了一個可能性,而在接觸、了解的基礎上,認同就有可能產生。
認同即個體將自我身份同至少另外某些身份相融合的過程。“認同的發生有個前提條件——必須存在有別于自我的不同身份空間。在網絡空間中,不僅擁有現實社群的網絡再現,而且擁有更多的“虛擬社群”,主體可以在不同網絡空間自由切換,這種特性使得主體可以跨越時間、地域及生理上的限制,與不同網絡空間中的其他主體交流互動,在此基礎上產生認同。網絡空間的這種多形態性,為身份的認同提供了多種可能。
今天的世界,我們獲得了史前無例的機會去塑造我們自己和創造我們的自我認同。網絡空間的多樣性以及主體在不同空間的自由切換使得社會群體的成員身份更富于多面性和流動性,這極大地提高了主體間、群體間認同的可能性,使得整個社會朝著和諧、寬容、民主的方向發展。
2、主體的多時空并存與分裂狀態
網絡空間主體的自由切換是指主體可以在不同網絡空間中自由的切換。這種切換是沿線性時間展開的,但這種切換卻可以實現多空間的共時存在狀態。換句話說,主體自由切換的不同空間可以實現共時存在,亦即主體在同一時間中共存于不同的空間。這樣一種多空間的共存狀態是網絡空間所特有的,是一種新的空間存在形式,這種存在空間必然造成主體的分裂狀態。
傳統的社會空間中,主體的實踐行為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系,亦即主體的特定的實踐行為發生在特定的時空中。這種特定的時空對應關系賦予了主體實踐的專注性——主體可以專心于此刻空間的角色而免受其他空間因素的打擾。這時,主體就是唯一的一個中心。而網絡社會中,主體的多空間共存狀態則打破了主體的一中心狀態,形成了主體的多中心形態。即主體在共存狀態的每一個空間都是一個主體,一個中心,共存的多空間就形成了主體的多中心形態。這種多中心化會造成主體的分裂狀態,主體需要同時扮演多種角色。盡管扮演的角色是多種的,但是彼此之間卻不能發生沖突,否則這種共時的多種空間就會發生沖突,角色扮演失敗,交流也就無法維續。當代社會中,現實主體在實踐中越來越難以專心完成一件事,這不僅有別于一心一意的實踐狀態,也有別于三心二意的實踐形態,而是呈現出一心多意的實踐形態,F實主體的這種實踐形態就是網絡主體多中心化的現實延伸。
3、公私邊界的消失與公共領域的私人化
約翰·費斯克認為: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是對當代文化中的如下分野加以描述的一種方式:一方面是個人、生平與家庭所組成的“封閉世界”,另一方面是工作、政治、大眾傳媒及更廣泛的制度化事務所組成的“公開空間”。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是兩個互為參照的空間,共同領域是一種“公開空間”,而私人領域則屬于 “私人空間”。
理論上說,公共領域對所有人都是開放的,而且公共領域探討的也是公共事務,這是“公共領域”命題的前提。盡管絕對面向所有人開放的公共領域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但是公共領域探討的事務的公共性或普遍性卻是得到醬遍承認的。在傳統的社會空間中,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界限是比較分明的,兩者探討的話題也具有明顯的界限。然而,主體在網絡空間的自由切換卻打破了公私領域的界限,造成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雜糅化,并且越來越對現實社會空間產生影響。
網絡主體在不同網絡空間的自由切換,不僅使得主體可以輕松地進入公共空間進行公共議題的討論,而且也方便了主體將私人的話題帶人公共空間,造成它們之間的滲透、包容與迅速轉化,形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模糊的空間形態。公共空間變成私人空間,私人空間也獲得了成為公共空間的機會。這種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雜糅化形態,使得大量的私人話題進入公共領域,占據公共領域。這不僅體現在網絡空間,更重要的是對現實大眾媒介等公共空間也產生了影響,使得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大眾媒介越來越有私人化的趨勢。原本應該探討公共議題的大眾媒介現在卻被私人議題占據,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比如談話節目為了迎合受眾的獵奇心理,追求高收視率,大量制造“偽公共話題”。探討的話題多為個人、家庭的隱私話題。這類話題并不具有公共事務的特性,純粹為了滿足受眾的獵奇需要,這讓原本的公共領域為大量的私人話題所占據,造成了浪費。
四、結語
本文認為網絡空間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空間,它與傳統社會空間的最大不同點在于主體可以在不同網絡空間中自由切換。指出電腦的個人媒體性質、受眾的多元需求以及剛絡的技術特性造成了這種“自由”切換,認為這種“自由”切換可以促進主體間的了解和認同;這種狀態也影響到現實主體的分裂狀態;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公私邊界的模糊化以及公共領域的私人化,造成大量“偽公共話題”充斥大眾傳媒公共空間,造成了空間資源的浪費。
【論網絡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及其影響】相關文章:
論消費文化的盛行及其對電視傳媒的影響11-21
論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影響11-24
論自由間接引語在《死者》中的運用12-02
論漢語對日語語言文化的影響及其對比意義06-24
論包裝在品牌傳播中的作用與影響11-18
論析漢語對日語語言文化的影響及其對比意義11-14
MBA論文企業管理主體論11-18
論自由教育的本原與回歸11-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