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基于新課改的語言知識教學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語言知識教學 創(chuàng)設語境
論文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外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在交際中運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能力。而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語言技能的形成,是發(fā)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對新課改下如何進行語言知識教學進行了探討。
英語新課標的實施,既為師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語言學習平臺,又為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zhàn)。新課標遵循“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而能用”的原則,為學生提供了探究式、發(fā)現(xiàn)式、任務型等多種學習方式,力圖使學生逐步獲得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新教材的每個模塊都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將語言知識目標、語言技能目標、學習策略、文化背景知識、情感態(tài)度和任務有機地融為一體,力求詞匯、語法項目、聽、說、讀、寫各個部分都得以體現(xiàn),以加深記憶、理解,便于運用。新課程標準還對每個級別的語言知識教學都作了目標描述以及詞匯量的規(guī)定,其主要目的就是強調(diào)學生要學會在真實的語言情景中,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表達意義、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下面,筆者就基于新課改如何進行語言知識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語言知識教學觀念要轉變
語言知識是形成語言技能的基礎;離開語言知識來談語用能力便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課堂上教師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者,但不要以為只要把本節(jié)課的各項語言知識灌輸給學生便完成了教學任務,其實這遠遠不夠!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在目標設置上,重點突出了“語言運用”(language use)的理念。所以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過程中,要充分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具體地說,教師在教學中要思考四個方面的問題:(1)本節(jié)課傳授給學生什么樣的語言知識?(2)怎樣傳授這些語言知識才有價值?(3)傳授這些語言知識的目的在哪里?(4)應該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與能力?總之,教師只有在充分認識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才能真正地逐步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二、語言知識教學重在獲得交際能力
語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人類相互傳達思想感情,進行社會交際。人類是為了交際的目的而學習和掌握語言,而交際能力是一個人
與別人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社會語言學家海默斯(Dell Hymes)認為外語學習者僅僅獲得了“語言能力”(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遠遠不夠的。在英語教學中,語言是載體,語用才是教學的終極目的。因此,要重視和加強學生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各種交際、交流活動,并敢于放手讓學生大膽實踐探索。
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意語言的形式,又不能忽略語言的意義和功能。例如,Teacher:Can you read the passage, Tom?Student: Yes.學生回答了“Yes”后卻沒再吭一聲。顯然,教師的用意本是要學生朗讀文章,而學生卻理解為一種詢問,只按提問的字面意思作答。筆者還曾聽到這么一個笑話:一個外國人在公園里見到一位中國小男孩邊走路邊看一本英文雜志,頗感驚訝:中國的外語教育質(zhì)量竟然高到連小孩子都能看外文雜志,便想上前探個究竟,可卻與小孩撞了個滿懷。小男孩很有禮貌地說:“I’m sorry.”外國人連忙表示“I’m sorry,too.”可此時小男孩不假思索地說:“I’m sorry,three.”接著發(fā)生了以下對話:Foreigner:What are you sorry for?”Boy:“I’m sorry,five.”這里暫且不去討論這個笑話的真實性,但它卻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有時我們教師傳授語言只顧形式,只為了應付升學考試,
而一味灌輸那些乏味的、毫無交際功能的語言知識。
可見,教師在教學語言知識時,應該給學生講清交際應用場合,讓他們真正領會語言的交際功能。筆者在教學 The Olympic Games話題時曾設計課堂教學如下:(1)五名學生模擬體育課情景進行值日生匯報表演。(2)通過學生表演的運動項目引入新課 The Olympic
Games.(3)學生匯報預習內(nèi)容:對運動知識以及奧運會、亞運會的了解情況。(4)打出幻燈片,讓學生猜測并教學各種圖片所代表的運動項目名稱。(5)關上幻燈,讓學生逐個表演各種運動項目,并讓其余學生搶答:“What sport is it?”體育運動是學生深感興趣的話題之一,但農(nóng)村的學生,對擊劍、花樣滑冰、柔道等運動項目卻了解甚少,假使我們教師教學只是傳授一些零碎的體育運動項目單詞,卻無法將單詞與體育項目對號入座,那學生便是只學了語言的軀殼,卻不知其實際內(nèi)涵。
三、教學應創(chuàng)設語境
新課程倡導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做事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課堂教學語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體會語言的意義。所謂語境,Leech的解釋是:說話者和聽話者所共有的,對話語的解釋有作用的任何背景知識。
課程標準從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這一目標出發(fā),重視把情感、策略、文化作為課程內(nèi)容。在具體的學習方式上強調(diào)學生的體驗和實踐,強調(diào)學生在一定級別層次上的語言運用能力。這要求學生在語境中要實現(xiàn)交際的準確性、流利性和得體性。因此,在語言知識教學中,不應只注重語言形式,也要充分考慮語境。英語中有很多詞匯存在著多義現(xiàn)象,而這些詞匯一旦如果離開了特定的語境,它的意義就會含糊不清,而且容易產(chǎn)生歧義。在“I drive you to the bank”一句中,表達的語境就讓讀者琢磨不透了。如果后面加上一句“It a good place for swimming”或“You can get money there”,那么歧義便消除了。
四、大力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
課程標準以學生“能做某事”的表述方式,設定了各級教學目標,明確強調(diào)教師應避免單純地采用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而應盡量采用“任務型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方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近年來西方進步教學流派的主流,是交際教學法的發(fā)展。理論基礎基于語言習得(acquisition)的研究成果。Krashen強調(diào)掌握語言大多是交際活動中知識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生語言知識的結果。
根據(jù)這個理論,任務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多注重設計各種任務。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過程中,對語言知識進行了感知、體驗、探究,而且語用真實、語境真實、語義真實,并且符合學生真實興趣。針對學生語言運用的真實困難,通過師生互動交際得到解決,有助于學生運用語言知識,并最終達到掌握語言的目的。
總之,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教育觀念正在逐步更新中,教師對語言知識教學觀念也要及時轉變。教師要不斷研究教育規(guī)律,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拓寬自身的知識面。在教學中,教師要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不斷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發(fā)展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趙麗.論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10).
。2]孫智慧.改善詞匯教學的幾點建議.英語周報,2005(6).
。3]周水軍.英語詞匯輸入途徑探索.學英語,2003(11).
上一頁 [1] [2]
【淺析基于新課改的語言知識教學】相關文章:
淺析基于行動導向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的初探08-04
淺析專業(yè)知識與語言技能結合的職業(yè)英語教學模式探析08-28
淺析漢英語言差異04-21
淺析數(shù)學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論文(通用12篇)12-19
淺析基于科學研究的高校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08-26
淺析基于問題開展任職教育學員能力訓練論文04-30
淺析基于我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系統(tǒng)的發(fā)展狀況分析08-06
淺析幼兒快樂教學方式06-15
淺析幼兒游戲教學論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