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加強高校學生網絡道德思想教育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技術 思想道德 建設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對大學生道德建設方面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提出了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即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加大網絡道德知識的傳播力度;加強陣地建設,弘揚先進文化;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拓寬德育工作的覆蓋面;提高學生信息識別能力,增強政治敏銳性和判斷力;強化管理,建立網絡監(jiān)控機制。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網絡開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深刻改變著社會的生產、生活和人們的交往方式。面對撲面而來的網絡時代,高校學生無限“鐘愛”,成為網上的主要群體。截止2002年6月30日,在中國上網的4580萬網民中,18 —30歲的約占75%。另據(jù)統(tǒng)計,北京重點高校學生中經常上網的達80%。這飛速發(fā)展的網絡,帶來了高校學生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深層次變革,改變著他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世界。高校必須對這場變革高度重視,加強對青年學生的網絡倫理道德教育,使青年學生健康成長。
網絡的興起,給青年學生交流信息、知識、情感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生存空間,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和把握世界環(huán)境。他們可以同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人們,沒有任何歧視地、自由、民主、平等地溝通和探討;為青年學生選擇確定自己的道德需要,確定自己的道德主體地位,形成良好的道德精神和健全的人格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如下四個方面:
1、自由、民主意識。
網絡的自由、開放性等特點,使網絡社會中,任何組織或個人都無法對互聯(lián)網進行整體性的管制或控制。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進出網絡、選擇身份角色、發(fā)表言論、與人交往、選擇信息的自由。任何人都不需要由別人來代表自己發(fā)表觀點,而且任何人的意見和政治家在網上的信息所取得的效應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個人的信仰、種族和社會地位等問題而被剝奪參與的機會。這就使自由、民主意識得到了全方位的錘煉和提升,使青年學生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2、個性意識。
在傳統(tǒng)社會中,人的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壓抑,除了社會和人為的原因之外,還有技術的原因,人們很少或根本沒有表達個性的技術手段,網絡的出現(xiàn)則根本改變了這種情況,網絡賦予人們行為選擇以更大的權利,使人選擇的時間和空間大為拓展,網民可以盡情展示自己的個人魅力;另外,網絡還賦予人們更多的行為角色,人們在網絡上可以彼此“隱瞞”真實的身份,暴露給對方的只是符號或代碼,雖然身份是虛擬的,但是這并不隱藏自已的真實觀點,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這就提升和強化了人們承認個體權利、尊重個體尊嚴的的意識,尤其是個體平等意識和權利意識的加強,將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和獨立的個性。
3、互助意識。
網絡的發(fā)展,使地球變成小小的村落,網絡社會的一切,都被罩在這張以互聯(lián)為根本特征的“網絡”里面。盡管人與人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還有矛盾、沖突,但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使人們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成為主流。網絡使人們平等地享用網絡范圍內的所有信息,同時也使自已發(fā)布的信息在網絡范圍內供別人享用。信息的共享使互助意識成為網絡社會基本倫理精神,互助意識的加強有利于青年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在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里培養(yǎng)出以文化共享為特征的全球文化。
4、責任意識。
網絡在賦予個人強大的權利的同時,也要求個人對自已的行為和對所創(chuàng)造的網絡世界擔負起更大的責任。網絡不具有獨立存在的性質,它依賴于現(xiàn)實世界和與人們的網絡行為而存在;同時,網絡不會自動地把我們帶人一塵不染的數(shù)字化樂園,需要網絡人的一種內控集中—責任(包括技術責任和道德責任),來維持網絡的安全和暢通。如果人們不擔當起應有的責任,放松自已的責任,必然會產生惡劣的后果。例如,網絡犯罪、黑客、侵權、黃色文化等,都是由于忽視責任造成的;“千年蟲”問題,雖然不是有意識造成的,但是這也充分說明責任意識在網絡時代的重要意義。這些,都有利于青年學生責任意識的喚醒,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道德作為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之上的,它是一定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方式的反映,并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網絡技術與其他一切科學技術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青年學生良好的道德精神養(yǎng)成提供了機遇的同時,許多負面的、消極的、非主流道德觀念也開始沖擊著青年學生的頭腦,并產生一定的影響。
1、在道德意識方面。
道德相對主義的盛行和無政府主義的泛濫。國際互聯(lián)網復蓋在整個地球表面上,既沒有明確的國界和地區(qū)界限,也沒有開始和結束,沒有邊緣也沒有中心,人在網絡中變成了電子化的“符號”存在,后現(xiàn)代主義的道德相對主義,非中心化、多元化、表面化、無終極目標等,在網絡世界中找到最適宜生長繁衍的領域。互聯(lián)網中,所有的人都擁有網絡的一部分,誰都沒有絕對發(fā)言權,誰又都有發(fā)言權,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則說任何話,做任何事,甚至可以不要任何原則,從而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道德冷漠現(xiàn)象的產生和人際情感的疏遠。網絡上的交往,把人們的言語舉止轉換成二進制的語言,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雖然拉近了人的時空距離,卻疏遠了人的心理距離。一些人花費大量時間尋找構建自己的“網絡精神天地”,必然減少了現(xiàn)實社會中的直接交往,造成了家庭成員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感情聯(lián)系的冷漠與隔閡。網絡中,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任意創(chuàng)造自己的角色、明白張膽地撒謊,使人們難以區(qū)分網絡上的真與假,加劇了現(xiàn)實社會人際關系的信任危機。
2、在道德規(guī)范方面。
道德規(guī)范的虛擬性。網絡中,人網者往往是匿名匿形的,其行為是在虛擬的情況下進行的,網絡倫理道德觀念,難以再放到傳統(tǒng)意義上的社會實踐中加以認識、檢驗;ヂ(lián)網至今還沒有相對成型的法律規(guī)范和相對完備的道德規(guī)范,而在難以確定規(guī)范對象、難以確立外在監(jiān)督環(huán)境的情況下,即使倫理規(guī)范很完備、理論很填密,其操作性也只能是虛擬的,對做不道德行為的人而言約束力很小,甚至毫無效力。
道德標準的多元化。一個特定的社合只能有一種道德處于主體地位。而網絡打破了傳統(tǒng)地域和時空的限制,人的活動進人了全球化的程度,不同的道德規(guī)范可以相互碰撞、沖突,使網絡成員擁有自己特有的多元化道德規(guī)范,擁有不同國家、民族、地區(qū)的道德風俗習慣。
3、在道德行為方面。
由于網絡空間的特殊性和網絡道德規(guī)范的滯后性,又引發(fā)大量失范行為:
文化霸權和信息污染問題。其一是文化霸權嚴重;ヂ(lián)網上,英語內容約占90%以上,法語內容占到5%,網上文化深深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西方國家占據(jù)互聯(lián)網這一文化傳播“制高點”,可以控制國際輿論,不斷地向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傾銷”它們的價值觀和精神文化產品。其二信息污染嚴重。網上信息傳播的非地域性,帶來了無數(shù)的信息垃圾,并日益演變成信息污染。如網上黃毒泛濫,大量黃色的文化垃圾涌人中國;也利用網絡大肆傳播歪理邪說。其三是惡意政治信息的挑戰(zhàn)。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信息失去了地域的屏障,惡意的政治信息也開始直接侵襲他國民眾,電子空間中國家間、地區(qū)間道德和價值的沖突如劇,維持國家觀念和共同價值觀的難度增大。
個人隱私問題。個人隱私權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受法律保護。然而人們在網絡上的行為都會在網絡上留下一串串數(shù)字“腳印”,極易被跟蹤“網絡服務商極易將網民所有的活動記錄下來,研究他們的愛好、習慣,以作為擴展商務行為的目標;更有一些網絡管理者或別有用心的人對上網用戶的記錄進行篡改或傳播,其危險是不言而喻的。
信息安全問題。信息是最有價值的商業(yè)資源之一,而網絡的最大特點及效用在于其信息資源的共享性。但是網絡上,信息卻面臨著如下問題:一是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網絡上,未經允許而借用、移植、復制他人程序和其他信息的行為卻大量存在,由于各國之間保護知識產權的于因特網自身安全性問題,網絡犯罪正處于逐年上升趨勢。與其他犯罪形式相比,網絡犯罪具有高技術、高智能、蔓延迅速、涉及面廣、國際化、犯罪者日益年輕化等特點,而且網絡犯罪多是以“信息”獲取為目標的。
“互聯(lián)網是開放的,信息龐雜多樣,既有大量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動、迷信、黃色的內容;ヂ(lián)網已成為思想政治工作一個新的重要陣地。國內外敵對勢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們黨和政府爭奪群眾,爭奪青年。我們要研究其特點,采取有力措施應對這種挑戰(zhàn)!睂Ω咝碚f,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正確分析網絡發(fā)展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主動應對挑戰(zhàn),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加強對青年學生網絡道德的教育與引導,變被功為主動。
1、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加大網絡道德知識的傳播力度。
網絡道德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大體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1)深化道德認識。網絡和網絡道德都是新事物,首先要讓青年學生做到理性認知,明確網上行為與現(xiàn)實社會行為的道德界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良好的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2)陶冶道德情感。人的行為不僅受理性決定而且還受情感制約,如果僅有理性認知而不能升華為道德情感。那么這種理性認知還是不自覺的。只有形成道德情感后,人們才能自覺履行一定的道德義務,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道德衡量,然后全身心地投人到道德行為實踐中來。(3)培養(yǎng)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道德情感的進一步發(fā)展,是實現(xiàn)一定的道德行為、達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水平的重要條件,在道德行為實踐中往往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壓力和矛盾,如果沒有堅強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克服實踐中的困難,達不到道德行為目的。(4)堅定道德信念。它是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有機統(tǒng)一,是道德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道德信念形成以后,道德主體認真去實踐,甚至為所信仰的真理而獻身。(5)養(yǎng)成道德習慣。經過前四個環(huán)節(jié)的道德教育,道德主體始終一貫地按照道德要求規(guī)范自己行為,這時道德已不是外在規(guī)范,而是內在的自我要求,主體的道德行為已經成為習慣。這五個環(huán)節(jié)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共同構成道德教育的整體。高校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廣泛地開展網絡道德的討論和交流,加大網絡道德知識的傳播力度,如網絡保密道德問題、網絡安全道德問題、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等,使青年學生明確什么樣的網上行為是道德的,什么樣的網上行為是不道德的。
2、加強陣地建設,弘揚先進文化。
因特網上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聲音多,而發(fā)自中國的聲音少,這種信息傳播的極不對稱性,必然使得青年學生的思想觀念受到來自網上的西方文化的沖擊。對此,高校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主動迎接挑戰(zhàn),把宣傳當代馬克思主義和繼承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視為網絡道德教育的靈魂,主動占領網絡陣地不斷建設有影響力的,能夠傳播正面信息和先進文化的網站,旗幟鮮明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扶正祛邪,激濁揚清,教育引導使青年學生在吸收外來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分的同時,正確對待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大力開發(fā)德育信息資源,將具有中華傳統(tǒng)特色的社會主義德育信息送上國際網絡,以吸引更多的人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和震顫,使青年學生在網絡上能夠時刻接受正面的聲音和先進文化的熏陶。
3、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拓寬德育工作的覆蓋面。
計算機網絡擴展了青年學生的信息來源渠道,傳統(tǒng)的以灌輸為主的德育工作方式受到很大的沖擊。因此,應對網絡化的挑戰(zhàn),高校首先要了解當代社會思潮和青年學生思想實際的同時,認真研究網絡化影響道德建設的特點,要樹立開放的教育意識,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開展網上道德教育。例如可以將“網絡法制教育”和“網絡道德教育”等內容,納人專業(yè)知識或課堂教學之中;針對上網學生存在的道德和心理問題,開展“網上談心”、“網上心理咨詢”等工作;還可以讓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或安排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持各種有意義的專題討論,或以普通網民的身份參與網上討論,對青年學生的討論和思想進行正面引導,傳播正面的信息,使青年學生能夠從網絡中接受豐富的有益的知識信息,減少腐朽文化的侵蝕。
4、提高學生信息識別能力,增強政治敏銳性和判斷力。
青年學生在網絡上既是網絡信息的接收者、使用者,也是網絡信息的發(fā)布者,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信息素質是網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要教育青年學生自覺維護網絡文明,營造良好的網絡道德氛圍。同時要綜合運用傳統(tǒng)的媒體強化輿論的道德評價,對網絡信息傳播中的不道德現(xiàn)象進行譴責,形成輿論壓力。其次,要提高青年學生的信息鑒別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有害信息的自覺抵制意識和自身抗干擾能力和免疫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判斷力,善于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再次,要培育青年學生信息心理素質。信息社會巨大的信息生產量以及高速的信息流動,往往會使人們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必須培養(yǎng)青年學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平常心和積極的態(tài)度作出取舍,正確對待網絡信息。
5、強化管理,建立網絡監(jiān)控機制。
網絡世界中的某些倫理問題,如黑客,網絡犯罪等都是建立在特定技術基礎上的,因而可以通過更為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處理,如搭建“停火墻”等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處理;對于不健康,有害的信息,可以建立專門機構,由專人負責進行堵截和刪除;用技術規(guī)范網絡行為,使網絡行為和行為者之間建立明確可查的一一對應關系,使每個行為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還要加強有關網絡規(guī)則的研究和制定,建立起完備的網絡規(guī)章制度。把遵守網絡規(guī)則作為同日常行為規(guī)則和校園文明公約結合起來,納人學生品德測評量化中,實行學生自我約束和師生監(jiān)督相結合。
【對加強高校學生網絡道德思想教育】相關文章:
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01-18
高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01-17
高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缺失及對策03-29
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01-17
高校圖書館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01-17
高校網絡思想教育的方法研究的論文03-23
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之我見論文02-2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