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學生質疑培養創新能力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高耗而低效”的現象早已成了不爭的事實。在傳統語文教學思想的支配下,學生的學習都是事先由教者擬定和設計好的,上課時學生只能跟著老師的問題走,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預設教案的角色。這種浮于表面的作假現象即使在一些省市級的語文評優課、公開課中也是數見不鮮的。這種落后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不會主動質疑,不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會質疑方法,養成質疑習慣,培養質疑能力顯得尤其必要。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質疑動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啟發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設置誘因,激發學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動機。例如教學王安石的七絕《京口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萬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边@是王安石當時身在瓜洲,想念南京寫下的一首詩。在師生共同吟誦之后,老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激發同學們質疑的動機。教師問:歷來大家對這個“綠”字都是贊不絕口。據說,王安石曾用過“到、過、入、滿”,經過一番推敲,最后才選定“綠”字!熬G”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話說到這里,同學們肯定一致認為王安石的這個“綠”字用得好。此時老師可以話鋒一轉,然而,現在有人卻說:用“綠”并不稀奇,因為唐代的許多詩句都用到過“綠”字。如:丘為:“東風何時止,已綠湖上山!崩畎祝骸皷|風已綠瀛洲草!背=ǎ骸爸魅松介T綠”。對這種不同看法,我們該怎么看?歷來一致公認王安石的“綠”字用得好,這個人卻說沒什么稀奇,王安石是宋朝的,而唐朝的許多詩句都用過“綠”字。這是怎么回事呢?在這種情境下,學生肯定會急于知道個中原因。再加上青少年學生的特點,他們出于強烈的好奇心、上進心、求知欲,肯定會積極思考,力求難住老師。學生的質疑動機一旦被激發,就能迸發出思維的火花。當學生的疑問被老師準確、迅速地解答后,或者學生的獨特見解受到了老師的賞識之后,他們的好奇心就化成了求知欲,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從而激發了學生質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明確問題方向,指導質疑方法
求知欲是從問題開始的。要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研究知識的結構,在關鍵處示范提出,明確學生質疑的方向,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為以后學習的遷移、獨立質疑做好準備。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詩,對于“綠”字的用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有的學生也許會說:王安石寫這首詩時是直接想到了“綠”字,而并沒有像人們傳說的那樣一改再改,最后才改用“綠”的,因為詩人寫詩時往往都是一氣呵成,很少去反復琢磨推敲其中一個字。還有的學生說,王安石改了這么多次,也許是他沒有看過前人的詩句,也許還會有另外的想法。當學生思維的火花被激發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方法的指導,在關鍵處給以點撥。例如,教師可以引用錢鐘書編寫的《宋詩選注》中說過的一段話。錢鐘書說,王安石反復修改,是忘記了唐人的詩句而白費力氣,還是明知這些詩句而有心立意呢?詩跟唐人暗合,是最后想起而欣然沿用,還是自覺不能出奇制勝,終于向唐人認輸呢?錢鐘書這樣的論述,既提出了疑問,也分析了王安石的思想。這就是“疑似之跡,不可不察”,“于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當然這里有個前提,那就是要對事物提出懷疑、要對問題提出看法,首先得有淵博的知識。
三、把握質疑契機,組織學生辨疑
組織學生辨疑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由于學生上進心強,喜歡表現自己。因此,當學生各自獲得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后,教師可常用“他的解法或說法正確嗎?”“有沒有不同的意見?”“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等話語激發學生去討論或辯論,讓學生在辯論中理解概念,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克服學生循規蹈矩、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思維定勢,形成各抒己見、樂于求異求佳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學舊人教版高中語文《信陵君竊符救趙》一文時,評論者對文中的內容刪節說法不一。那么,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字詞、疏通課文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刪節情況進行質疑。編者在編選本文的時候,為何要刪去這節文字,是有意刪除,還是一時疏忽。這一問題一提出,同學們興致很高,課堂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大家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從課文情節結構的安排上看,課文盡管是節選,但前后渾然一體,結構緊湊,特別是被刪除的這一節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實在不可低估。它不僅照應了上文,使前面的敘述有了著落,它還照應了后文,顯得前后渾然一體。因此,此節文字不可刪。有的說,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如果刪掉這一節文字,文章就少了對朱亥身份、經歷的必要交代,也就少了信陵君與朱亥的交往,那么不僅朱亥的性格無從體現,而對信陵君的性格刻畫,也就少了必要的烘托,人物形象也會大大受損的。因此,這節文字不能刪。還有,從《教師教學用書》的內容安排,以及從舊人教版的《高中語文第四冊課本》編選課文時,就保持了這一節文字等方面認為這節文字不該刪。通過這樣的質疑,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加深了,潛移默化之中學生質疑、辨疑的能力也必將得到提高。
四、注重知識積累,培養質疑能力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高中的語文教學要使學生“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無疑有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當然,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除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到浩瀚無際的知識太空中遨游。比如,海棠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其姿容俏麗、高貴典雅,素有“花中神仙”的美譽,深受人們喜愛。千百年來,名流雅士競相吟詠。然而,頗令人費解的是,唐朝大詩人杜甫一生中寫過許多花卉詩,就是沒有一首海棠詩。在他留傳下來的1400余首詩中,連一句涉及海棠花的也沒有。這一問題吸引了諸多文人的眼球和廣泛關注。從晚唐開始,歷經宋元明清,直到今天,仍然是欲說還休,爭論不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杜詩中無海棠呢?蘇東坡說:“少陵而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鄙顬楹L奈慈攵旁姸星。然而,楊萬里卻說:“豈是少陵無句子,少陵未見欲如何?”他以為杜甫沒有見過海棠花,所以沒有寫。其實,杜甫在四川“杜甫草堂”寓居多年,四川海棠花頗具盛名,怎能未見過海棠花呢?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杜甫不寫海棠詩呢?《古今詩話》里點明了此事:“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諱之,故《杜集》中絕無海棠詩。”可見,杜甫是因為避母諱,才不吟海棠詩的。這就像他避父名“閑”字之諱,詩中全無“閑”字一樣。古代文壇的這個軼事告訴我們,只要掌握了我國古代有關避諱的文化知識,也就解開了杜甫不寫海棠詩的“千古之謎”。同時,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應該讓學生明白,思考問題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要積累實踐經驗,要學會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例如清代才子紀曉嵐有一篇筆記小品《河中石獸》,文中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廟靠近河,廟門倒塌之后,門旁的兩只石獅子也掉到了河里。后來要修廟,決定把石獅打撈上來。有人說,到下游去找,因為石獅被水沖走了,結果在下游沒找到。一個讀書人說,石獅肯定沉到沙泥里去了,因為石頭重,河泥輕,結果在廟前的沙泥里也沒找到。一個管理河道的人最后說,這兩個石獅在上游,結果就在上游打撈到了。怎么會到上游去呢?因為石獅掉在水里,下面的沙泥不斷地受到流水的侵蝕,逐步地凹進去,凹到一半,石獅就往后(逆向)流下去,再沖,再往后滾,這樣日久天長,石獅就逆水滾到上游去了。總之,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應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自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質疑思辨習慣,掌握質疑的方法,學以致用,形成能力,那么學生的創新意識必將增強,創新能力也必將得到提高。
【教會學生質疑培養創新能力】相關文章:
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12-05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之我見12-11
激活教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12-05
淺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02-25
淺析創新教育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11-15
創新教育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03-06
如何培養學生英語創新能力與自我實踐能力12-01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1-19
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3-0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