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信號與系統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
論文摘要:根據信息類系列課程實踐教學的特點,提出了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的新思路。強調團隊建設需要緊跟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趨勢,強化系列課程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注重學生認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建立信息處理實驗室和科研重點實驗室相結合的運行方式,充分發揮有經驗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活動、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論文關鍵詞:教學團隊;建設思路;系列課程
中北大學(原華北工學院、太原機械學院)“信號與系統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隸屬于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整個教學團隊堅持“總體規劃、突出重點、強調特色、滾動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為突破口,以實驗室和創新基地建設為支撐,以科研項目為紐帶,以科學規范管理為保障,按照“增強優勢、突出特色、鼓勵交叉、培育新興、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建設思路,整體實力和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
一、提煉團隊建設新思路
團隊研究了優質教學資源建設要素,探討了隊伍建設、教學改革、科學研究、創新教育等要素之間的關系,提煉出了“隊伍建設為核心,改革發展為動力,科研實踐為支撐,創新教育為目標”的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的新思路。
團隊建設過程中,強調團隊建設的繼承性、歷史性、長期性和積淀性。發揮優秀學術帶頭人在團隊建設中的核心作用,落實傳、幫、帶,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穩定的富有朝氣的教學團隊。
加強了教學團隊科研能力建設,提高了科研成果轉化教學的力度,探索了高水平科研骨干從事專業基礎課程教學,通過科研促進教學,提升了課程建設的水平,促進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速度;強化教學團隊的教學研究與改革創新的能力,提出了以教學內容、體系、方法改革為重點,將改革成果與實踐體現在教材與實踐性環節的建設上,促進了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和方法內容的改革。
二、強化系列課程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團隊建設緊跟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趨勢,依據信號與系統系列課程的基礎性、交融性、滲透性,強化系列課程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打破了信號與系統系列課程的學科界限和各教學環節相互孤立的界限,融合了課程內容和各教學環節,構建了新的框架體系。按照“知識結構合理”、“內容精練”的原則設置必修課,以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隨機信號處理為核心課程,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數字圖像處理”、“DSP原理與應用”等課程為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按照跟蹤學科前沿、掌握先進技術的原則設置選修課,增設“現代信號分析”、“微弱信號分析和模式識別”等選修課,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課程內容組織上,堅持基礎性和先進性相結合的原則,將經典與現代有機結合,體現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及時將教改教研成果以及科研成果引入課程教學。按照認知規律,本著分析與綜合并重、經典與現代并重、軟件實現與硬件實現并重的原則,合理分配學時和內容,真正做到了教學內容新穎、信息量大。
三、創新教學體系
團隊成員注重認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突出“強調動手、加強實踐、培養興趣、積極創新”的理念,實施了循序漸進、“基礎→綜合→系統→創新”的教學體系。
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以信號與系統系列課程、實驗、綜合實踐和畢業設計等為主線,強調基礎理論的學習,突出工程意識、創新意識與綜合設計能力。
四、加強實驗室建設
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建立和完善了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DSP實驗室、信號與信息處理創新實驗室,探索出了信息處理實驗室和科研重點實驗室相結合的運行方式,形成了具有多物理場信息處理為特色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
基礎類實驗在信息處理實驗室進行,部分綜合實驗和課程設計在科研重點實驗室(比如儀器科學與動態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子測試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山西省無損檢測工程中心和山西省光電信息與儀器科學工程中心等)進行。依托與信息類課程相關的重點實驗室,在本科生中實行導師制。在大學三年級,導師安排學生進入這些重點實驗室、實習基地,通過演示研究成果和介紹前沿技術等方式讓學生了解科研最新發展動態,指導學生參加綜合課程設計、各類學科競賽和畢業(論文)設計,使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較大提高。選拔優秀的本科生參與到導師的科研項目中,在實踐中進行鍛煉,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五、充分發揮有經驗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在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的指導下,幫助青年教師掌握教學基本功
1.制訂過教學關的標準
對剛分配到教研室的青年教師,要求首先過好教學關。青年教師應具備以下條件方能勝任教學工作:熟悉教學基本要求、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除主干教材外,至少通讀兩本不同風格的參考教材,完成主干教材中的全部思考題和練習題;具有制作教學課件和編寫網頁的能力,有自己的文字方式備課筆記并通過優秀教師審閱;熟悉實驗內容,熟練指導學生實驗并受到歡迎,具有開發新實驗的能力;在試講和跟蹤聽課中,教學效果受到同行專家的好評;學校專家聽課評分在優良以上。
2.崗前培訓,動態跟蹤
進入本教學團隊的新教師,先進行崗前培訓,然后到實驗室工作1年,在老教師的帶領下熟悉實驗過程,學會常用儀器的維護和維修工作,增強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和動手能力。
從第二年起,每位青年教師均有指定的教學指導教師(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師擔任),從聽課、批改作業、答疑、輔導實驗等環節做起,熟悉所有教學環節,參加教學的全過程;在試講通過后,由有經驗的老教師指導備課、處理教學內容和聽課,過好教學關。在首次任課學期,進行教學質量動態跟蹤,及時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六、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活動,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青年教師知識更新速度較快,具有求新求變的銳氣。為充分發揮其作用,在有經驗教師的帶領下,鼓勵青年教師積極承擔教學科研項目,充分調動青年教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使其迅速成長。
由富有經驗的教授定期給課程組全體教師開設學術講座,介紹國內外在該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研究成果,擴展教師的視野;由教學名師、優秀主講教師定期開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研討會,介紹相關院校的教學經驗和改革成果;由歸國博士定期開展相關技術講座,介紹國外教學和研究成果,促進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的雙語教學工作;同時,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國內外各種學術會議,跟蹤和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教學方法。
在確保教學秩序的同時,通過適當減免工作量,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和參加精品課程師資培訓項目,實現教師素質的可持續提高。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鼓勵中青年教師參加科學研究,100%的青年教師都參加了相關科研工作。青年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不僅提高了科研水平,同時把科研成果中的新技術、新器件應用到教學中,促進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近三年來,團隊成員主持科研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基金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及橫向課題多項,獲省部級獎10項,發表科研學術論文200余篇。
七、總結
在政策鼓勵和支持及課程組全體教師的努力下,本團隊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穩定的教學團隊,2010年獲得了“山西省優秀教學團隊”的光榮稱號。通過實踐證明,信號與系統系列課程團隊的建設不僅為信號與系統系列精品課程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了因材施教與選拔優秀人才兼顧的目的。
上一頁 [1] [2]
【試析信號與系統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相關文章:
試析企業團隊精神和團隊建設12-07
試析企業高績效團隊及其建設12-06
試析課程的項目教學規劃與設計12-11
信號分析與處理課程的教學探索03-30
論《數字信號處理》課程教學11-14
試析高師美術教學論課程改革探究01-15
試析家庭系統的“價值倫理”03-07
試析學科課程教學中學習遷移的策略研究12-06
試析ERP系統在發電企業的應用12-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