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精選9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1
創造性思維是思維活動的高級過程,是個人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從某些事實中尋求新關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維過程,創造性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而且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給人們帶來首創的,具有社會價值的產品。前蘇聯科學家卡皮查認為:數學課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最合適的學科之一,因為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它能為學生提供廣泛的思維素材,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得到培養,同時應用靈活多樣的解題方法,還可以使學生在很小的年齡便開始養成獨立思考、刻苦鉆研的良好習慣,這樣有利于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的發揮,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實可行的。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在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呢?我們的教學體會是: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思維的興趣
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引發思考,這樣有助于驅動學生內在的求知動力,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
例如:在認識自然數“1”的教學中,教師仿照課本上的圖,在教室的前方布置了一個真實環境,讓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坐在課桌前,手拿鉛筆在本子上寫字,桌上放著一個文具盒,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全班學生觀察思考:在課臺旁邊有幾個小朋友?她的課桌上有幾個文具盒?幾支鉛筆?幾本練習本?這些東西的個數都相同嗎?這個數是幾呢?
這樣,通過創設特定的情境,讓學生處于教材內容所規定動作的環境中,通過概括一些集合的共同性質,而抽象出自然數“1”的概念,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為激發學生探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興趣教學開始,教師出示一組已知長和寬的長方形,已知邊長的正方形圖形,師生開展競賽看誰能先求出它們的面積,當老師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它們的面積不如利用公式口算快時,學生應產生了疑問,將會激起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通過教師啟發誘導,讓學生觀察長方形的長和寬與面積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正方形邊長與面積大小之間的關系,學生就會投入到積極的探索中,這樣將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
教師要調動學生創造思維的積極性,就必須使學生學會思維,而要使學生學會思維,就必須使學生能夠思維。“能夠思維”就是應當有問題的情境,適時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
二、動手操作,調動思維的積極性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知識的本身就是活動,動作和思維密不可分”。
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樂于模仿,遇到新鮮事物習慣動手試一試,教學中教師注意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讓他們親自動手,實際操作,這樣就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轉達為形象化、具體化、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安排一些“擺一擺”、“畫一畫”的活動,讓學生的眼、腦、手、耳、口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使知識建立在直觀領悟的基礎上。 如:二年級“時、分、秒”的教學,涉及“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和進率復雜的計時單位制,是低年級小學生比較難于理解的,教學時可與下面同步:
1.先讓學生動手制作鐘面,初步了解將圓周等分為60份的方法,并且要求學生依照時鐘,每5格標一個數字。
2.讓學生觀察真實的鐘表,熟悉其中的秒針、分針和時針,了解它們每轉一格或一圈所表示的時間。
3.觀察秒針和分針、分針和時針的轉動情況,注意前者轉一圈時后者轉幾格,從而弄清楚時、分、秒的進率。
4.最后達到學會看鐘表,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指針所指示的時間,并且學會將針撥到規定的時間。
學生運用學具直觀操作時,由于學生年齡小,往往出現口手不一,隨意性大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要明確操作目的,教師要精心安排操作程序,設計操作方法,教會學生有條理地進行操作,激起和誘發思維的展開,從而調動學生創造思維的積極性。
三、運用語言,促進創造思維的靈活性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思維依靠語言,語言促進思維,學生對知識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都離不開語言的表達。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啟動學生的表象思維,初步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如:教學7+5,通過讓學生自己擺圖,先擺7個黃圓,要擺5個綠圓,指導學生說出:先把5分成3和2,3個綠圓和7個黃圓湊成10個圓,再加上2個綠圓,就是12個圓,所以7+5=12。
通過圖示和算式的對照,引導學生敘述計算的思維過程,口述計算方法,學生確切地理解了圖意,總結出計算的方法:看大數、分小數、大數湊10,加余數。
語言又是思維的外殼,教師在教學中要我問學生的思路:“你是怎能么提的?為什么要這樣想?”等等。教學時,要想方設計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說說概念的形成過程,思維的構建過程,方法的應用過程,問題的探索究過程,讓學生有語言表達機會,并注意語言的正確、簡潔、符合邏輯。
總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教師要針對學科的特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手、眼、口、腦有機地結合起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生活動,做到適時、適度、自然結合,同時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到有趣、有力,這樣小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就會在課堂教學中的驚訝和發現中,逐步培養和發展起來。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2
一、創設假設情境,啟發學生
有時教學課堂很難給學生一個想象空間,教師需要借助外在事物來對學生進行假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從而掌握和吃透知識。尤其是小學生,由于年紀小,閱歷少,很多東西都沒接觸過,這就要求教師將數學課本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去感觸、去體會,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思維。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課“認識物體和圖形”中,教師就可以在備課前準備很多積木,各種形狀的積木都準備20個,上課前放到講臺那里,然后讓學生一一辨認都是什么圖形,最后用這些積木巧妙地搭出一個房屋造型,再讓學生猜出這個是什么物體,在邊玩邊學過程中,讓學生積極開動大腦,思考問題,而不是讓學生憑空想象。數學課堂結束后,還可以讓學生利用積木搭出更多的物體形狀,讓別的同學猜,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采用一題多變,誘發思維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要多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如一題多變,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誘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題思路。經常采用一題多變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漸漸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和發現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養成發散思維,不會形成片面狹隘的思想,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養。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3課“分數的除法”中,教師就可以先提問學生,23=?,很多學生肯定認為這道題是除不盡的,找不出答案,因為之前都是學的整數,沒有接觸這個,老師在這里可以先打個啞謎,讓學生帶著疑惑去學習。然后提出問題:
、侔嗉壻I了124套課本,發給學生90套,還剩幾分之幾;
②班級買了124套課本,發給學生90套,發出去幾分之幾;
、郯嗉壻I了124套課本,發給學生90套,買來的比剩下的多幾分之幾等等。
讓學生一一去解答,這樣對分數有了深刻認識,然后再讓學生回答一開始的問題,漸漸地就掌握了分數的使用,告訴學生,原來除不盡的都可以采用分數來表示,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三、重視理論訓練,完善思維
學生在做題時,最害怕的就是應用題,沒有掌握解答應用題的技巧和方法,導致這方面能力很薄弱,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理論訓練,正確審題,理順思路,從而求出正確答案。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乘法和除法”中,教師可以出這道題來檢測學生:一施工隊,2天8人可以建長為320米,那么計算4人16天可以建多么長?根據這道題,教師可以采用以下解題思路。
、俨捎玫雇品绞竭M行解答:題目給出2天8人可以建長為320米,可以得出每人每天可以建多少米,然后用題目要求來計算出4人16天建多少米,答案為320÷2÷8×4×16=1280。
、诓捎庙樛品绞竭M行解答:題目給出2天8人可以建320米,可以求出每人每天建多少米,那么4人16天可以建320÷2÷8×(4×16)=1280。
、鄄捎猛评怼⒓僭O方式來解答,已知2天8人可以建320米,那么4人16天剛好是2天8人的'2倍,則4人16天的結果也應該是320的2×2倍,則答案為320×2×2=1280。
通過以上3種方法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很清晰地學到應用題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在進行解題時,只有保證思路清晰,審題正確,才能進行多渠道的解答,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總而言之,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養成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是教師的職責和義務所在,更是教學大綱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師的正確引導很關鍵,學生的主動性更不容忽視,只有二者同時達到,才能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完成數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從而培養出大量具有自主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學生。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3
發散思維,亦稱為多觸角思維。它是指思考過程中,問題的信息朝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并引出更多的新信息,使思考者從各種設想出發,不拘泥于一個途徑,不限于既定的理解,盡可能作出合乎條件的各種解答。在教學中,注意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創造思維的因素,對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教學的效益都大有裨益。
一、以舊引新,誘導發散思維
首先抓住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做好知識鋪墊,從新舊知識聯系的發展中,找準新舊知識的結合因素。如:一個發電廠有煤2500噸,用去3/5,還剩余多少噸?這是一道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它的解題思路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簡單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類同,只是沒有直接告訴所求部分的分率。解答這類應用題,除了課本已介紹的兩種方法外,還可以應用分數的意義知識轉化為整數乘除法解,也可以應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在教學新課之前設計如下兩類應用題,讓學生口答并說理。
1.一根木料,鋸下3/4,還剩幾分之幾?
2.一個發電廠有煤2500噸,用去3/5,用去多少噸?第1題重點復習分數的意義,找準單位“1”和對應的分率。第2題重點復習解題思路。其思路:
(1)根據分數乘法意義解,列式為2500×35。想法:求用去多少噸,就是求2500的3/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2)根據分數的意義轉化為整數的乘除法解,列式為2500÷5×3。想法:先求1份是多少噸,再求用去這樣的3份是多少噸。
由于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簡單應用題,指導用兩種方法解答,這就潛移默化地拓寬例題的多種解法的解題思路,點燃學生發散思維的火花。
二、先練后議,激勵發散思維
轉入新課之時,把上述第2題的.問題“用去多少噸”改為“還剩下多少噸”指導學生審題并作圖,接著就大膽放手讓學生試做,同時激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看誰想得多,說得好。在學生積極思維的過程中,教師巡回并指導,發現有不同解法,請同學到黑板前板書,出現如下幾種不同解法:
1.先求用去多少噸,再求剩下多少噸。
2500-2500×3/5
2.把總數看作單位“1”,剩下的占總噸數的1-3/5,求剩下多少噸,就是求2500噸的(1-3/5)。
3.根據3/5的意義,轉化為整數乘除法解,先求每份是多少噸,再求剩下2份是多少噸。2500÷5×(5-3)
4.根據3/5的意義,轉化為整數乘除法解,先求用去3份有多少噸,再求剩多少噸。2500-2500÷5×3 5.解方程。解:設剩下x噸。2500×3/5+x=2500板書以上各種解法后,接著要求學生議一議,然后請板演同學講一講思路,通過交流,再次啟發學生發散思維,同時老師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中,及時矯正各種解題思路。
三、精選材料,培養發散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提供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機會,精選材料,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保證。如學習“長方體的認識”,“長方體體積的計算”等知識之后,在一次數學活動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用一張長40厘米,寬20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做一個深5厘米的長方體無蓋紙盒,這個長方體的容積最大可能是多少?
同學們興致勃勃地紛紛動腦思考,動手畫畫。許多同學得出了這樣一個剪法,把長方形的每個角各剪掉一個邊長為5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大體積是30×10×5=1500(立方厘米)。有一個同學站了起來,“我是這樣設計的,在長方形的寬邊的兩個角上各剪掉一個邊長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把這兩個小正方形接在另一條寬邊上,它的體積是35×10×5=1750(立方厘米)!边@樣剪拼,既使材料的利用率達到百分之百,又使它的容積盡可能大,顯然比第一種方法好得多,我表揚了剪法二同學的同時,指出這種方法還不是最佳的剪法,還不夠理想。如何剪拼才能使它的容積最大呢?大家想一想,在周長相等的前提下,是長方形的面積大,還是正方形的面積大?這樣一點撥,同學們興致又來了,有一學生想出了更好的剪法,先把長方形分成2個相等的正方形,再把其中的一個正方形分成4個長20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最后把長方形接在另一個正方形的邊上。它的容積是20×20×5=2000(立方厘米)。這樣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提高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發散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多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不僅要讓學生多掌握解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靈活多變的解題思路,從而既提高教學質量,又達到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4
摘要:
本文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內涵及重要性來作為切入點,深入分析與研究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以此來較好的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思維能力即為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小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正處于奠定數學知識的關鍵性時期,促進與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會對其今后的成長產生積極性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是在進行教學知識的持續性學習與練習當中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方式,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1、數學思維能力及其重要性
數學思維即為應用數學思想來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特定的思維方式。數學思維能力則是指學生應用自身的數學思想與邏輯能力來解決數學問題,充分的展開合理想象,即可依據自身所掌握的數學知識,來對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的辦法進行歸納與總結,并可獲得一系列發現與解決數學問題的“通用公式”。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思考能力有限,其生活閱歷與經驗不足、知識儲備相對薄弱,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性還具有較大提升的空間,而學生之間會在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方面存在差異性,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如果要照顧到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來適時的調整教學進度與難度,就會使教學質量只能緩慢提升,教學的整體進度也會落后于其它班級?墒窃谛W的數學教學中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既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充分理解與牢固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并將數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方面,同時也能夠促進教師有效地推進與實施教學方案。
2、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原則
2.1依據新課標的原則:小學教師應依據新課標的基本要求與原則來制定《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方案》,因此,在制定培養方案之前,教師應對新課標的基本要求與原則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掌握。從而使所制定的培養方案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在深入理解全部學生的實際情況之后,客觀全面的制定培養方案,使班級的所有學生都能夠較好的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
2.2逐步推進的原則:教師在教學當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時,應知道這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具有一蹴而就的速成意識,而應按照逐步推進的原則來進行。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應經過較長的學習時期進行持續的累積,并經過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由于數學思維能力是存在于數學的整個知識體系當中,因此學生必須學習不同的數學分類知識,以此來持續的學習、思考、應用數學知識,并應用逐步推進的原則來促進與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3.1通過銜接與發展新舊知識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體現在數學教學的全部過程當中,要培養教學全過程的數學思維,就必須通過銜接與發展新舊知識來達成此點,教師在教授學生新知識的過程當中,應最大化的將以往的舊知識與當前的新知識聯系起來進行教學,使學生懂得有機的聯系新、舊兩種知識,學會應用發散性思維來拓展數學思維模式。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減法》時,教師就可將之前所學的加法內容進行有機的聯系,讓學生在復習加法思維的同時,也能夠較好的理解減法的思維。例如,在學習88-52=36的減法運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加法運算52+36=88,讓加減法兩種運算方式進行聯系,再進一步聯系88-36=?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減法的運算,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數學思維當中對事物本質進行聯系的方法。
3.2借助于數形結合來進一步深化記憶: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既能夠讓學生較好的認識抽象的數學知識,也能夠讓學生結合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來學習與研究知識的本質,有效的拓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通過部分直觀形象的圖形,來將其轉化為數量的方式,再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例如在學習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時,教師不應按照以往傳統教學方式當中讓學生機械記憶數學公式,可應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來使學生依據所掌握的數學思維來解決此問題。
3.3促進小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由于數學知識自身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因此在學習數學時,既需要教師教授給學生如何來有效地運用正向思維來思考與解決數學知識,也需要應用逆向思維來進行切入。借助于持續進行逆向思維的訓練,來使學生在學習當中學會應用逆向思維來思考數學問題,并通過這樣長期的持續性訓練來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讓小學生能夠具有科學合理、客觀全面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有效地分析與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時,教師可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來對學生進行專項的思維訓練。例如可創設小熊分玉米的趣味性事例來進行教學,兩只小熊在山中有一堆玉米棒的共有食物,兩只小熊直率而可愛。第一只小熊獨自將共有食物玉米棒平均分配成兩份后,先取走了其中的一份作為自己私有的食物,這件事情它并沒有告知熊伙伴。而另外一只小熊回到山中,不清楚這件事情的經過,它又將剩下的玉米棒再平均分配兩份后,看到多出了一個玉米棒,就將這個玉米棒丟下了山崖,并取走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玉米棒。假設此堆玉米棒數量多于100個,那么第一只小熊所獲取的玉米棒數量多少個?如果采取正向思維去進行思考,必定會讓學生感到難以進行解答,使學生無法突破此難題,要較好的解決此問題。教師可進一步指導學生將原有的正向思維方式轉換為逆向思維方式,來進行思考,并用X來表示第二只小熊所獲取的玉米棒數量,那么在第二只小熊獲取玉米棒之前的蘋果數量應是2X+1,教師提問為何會出現2X+1?教師等學生回答之后再做推論。整堆玉米棒則應該為(2X+1)+(2X+1)+1,即4X+3。而根據推測玉米棒的總數量應不少于100個,所以此X應大于25,即第一只小熊能獲得的玉米棒數量應不少于51個。
4、結語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展。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側重點地制定出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以此來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整體性的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朱陽金.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40:102-103.
。2]樊淑紅.論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212.
。3]王智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6,08:151.
。郏矗輨⒑zt.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9:121.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5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教學任務,我們常說,知識的探究和獲取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因此,數字知識的獲取和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兩者之間是同步進行的?梢哉f,數學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思維的形成過程,也是學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我們應該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呢?筆者就這一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把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概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石,小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數學概念的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提高。所以,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數學概念時,可以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邏輯思維方法。小學數學知識雖然沒有多么的復雜,沒有涉及到多么高深的推理論證,但是涉及到了一些判斷推理知識,這些知識可以為小學生今后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非常好的條件。在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這段日子里,我十分清楚地認識到: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一個由形象具體思維到邏輯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強,到了小學的中、高年級,也就是三到六年級,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開始發展,所以說,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在小學的學習階段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既符合數學學科的需要,又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與學生的其他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沖突,并不影響其他思維能力的發展。比如,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開始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但這并不能表明他們的形象思維不再發展了,或者消失了。而我們的數學學科尤其是概念方面的教學,本身就是抽象邏輯思維占的比重較多,而學生的年齡又比較小,生活經驗不足,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比較吃力一些。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對于比較抽象的知識的學習,需要在教師不斷的引導下,在產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的飛躍。
也就是說,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是在小學生對數學概念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數學抽象思維的基本途徑和主要信息來源就是直觀性,因此,教師在給學生講授數學知識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二、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一定要貫穿數學教學過程
人們一直對數學教學存在著偏見,都認為數學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實則不然。數學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各種數學知識,教給學生各種技能,還要想方設法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其實數學知識、數學技能的傳授與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培養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因為,學生在學習各種數學知識、數學技能的時候要不斷運用到邏輯思維,比如,分析、判斷、抽象、綜合、概括、推理等。同時,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時,又要以數學知識和數學教學內容為依據。所以說,數學知識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了條件,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培養計劃,從根本上徹底扭轉學生的思想意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抽象思維能力的教學目的。
三、計算和練習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培養和鍛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計算能力,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運算方法以后,就要勤加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因此,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的解題過程有著密切的關系。
要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一些練習,讓他們通過解題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以提高。因此,是否能夠設計好的練習題,是促進學生思維的重要環節。一般情況下,數學教材中都安排了相對數量的練習題,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但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具體的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基礎水平,教材中的練習題很難做到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練習題,做到有針對性、有目標性。對于那些基礎水平較低的學生可以設計相對簡單的練習題來夯實學生的基礎,對于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思辨性練習題,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數學課堂更加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研究,為了能夠貫穿新課程改革的思路,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訓練和發展學生思維為核心,通過有效的鍛煉,使學生能夠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總之,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數學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理解中鍛煉數學思維,培養他們的良好數學品質,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6
1、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九年義務的小學數學課程中,以促進學生快速、持續和全面發展作為基點。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求遵循知識學習規律,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新時期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特點和要求,立足實際,將學校情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機地聯系起來,充分對其應用和進行解釋,讓學生對小學數學教育與學習進行重新審視和理解。同時,在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情感和思維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其中,對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制定科學高效的策略和措施,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大力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2、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方式
2.1 分類法和比較法
分類法是加工整理的一種基本方法,比較是對研究的對象和現象之間進行對比,確定其的相同點或者不同點。比較是人們開展思維能力和發揮想象力的基礎。分類法和比較法貫穿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難之中。
2.2 演繹法與歸納法
這兩種都是小學數學常用的推理方法。對于推理法而言,其主要是由個別、特殊的數學知識向普通的規律逐漸類推和延展,實踐中可以看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其概念、性質以及定律等,均是通過推理歸納將其概括出來。
2.3 抽象與概括法
所謂抽象法,實際上就是將原本比較抽象的事物從客觀事物中分離出來,將非實質性的東西舍棄;概括法,則是將同種、同類事物有效地歸納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2.4 綜合法與分析法
綜合法就是將兩個或者多個對象綜合起來對其進行研究,從整體上對事物的本質加以認識和了解。分析法是指將研究對象分成多個部分進行研究,進而獲取對象本質認識的一種思維方法。
3、培養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思維能力的培養,使人們的思維意識具有多種多樣性和廣泛性,對事物的好奇欲望、想象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改觀。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的思維意識,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而且與小學培養思維能力和數學的教學特點相結合。創造性思維是邏輯思維的基礎,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如果缺少邏輯思維方面的'訓練和培養,將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非常不利;诖,在當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有計劃性、針對性和有目的的對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予以培養,這是當前小學教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個課題。
從當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教學實踐來看,其知識變得更加的豐富,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通過具體演示與操作,小學生很容易理解與掌握,這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小學生自身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實踐中,雖然其并不能作為一項教學目標和任務,但是在講解學習方法時,教師若能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則可在培養學生穿線思維能力方面見到很大的效果。
4、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的措施
4.1 聯系合理的教學方法,設計科學的數學課程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若想有效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教師必須要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尤其要注意對每節課堂、每一個數學問題都要精心設計,因地制宜,關注和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數學課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和有趣。作為教師,應用舊知識來培養孩子們對新知識的認知,進而獲取發展和成功,對事物的探究樂趣。
4.2 立足實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加強對解題技巧和方法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要結合小學生自己的實際情況,引導小學生對知識內容展開想象與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指導和幫助學生探究解題技巧。在此過程中,作為數學教師應當對小學生解題模式進行耐心的講解,由于解題模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數學本質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因此教師不能只是依靠局限的解題方式或者邏輯思維應用在教學中,而是在保證正常思路的情況下,積極探析新的解題技巧。
4.3 把握數學練習題設計之難度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其原本是基礎教學的內容,習題練習可以有效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大小來適當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讓他們充分發揮其思維,以得出正確的答案,從而加強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成就感,使他們樂意去學習數學,樂意去思考數學中的難題。
4.4 要重視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都是通過問題引發出來的,數學知識就是一種復雜的邏輯思維過程,數學課堂就是在老師的提問下,學生們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作答的一個過程。如果想把這門課程教好,則教師應當積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通常情況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活動應當借助問題進行探討,如果想要學生牢固記住數學知識,并且想要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則教師必須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提問內容,積極引導孩子們對問題思考,然后通過相關的比對、歸納、抽象概括,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全面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和積極性。
5、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老師要以生為本,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為孩子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與求知欲,從而有效地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潛能,使他們在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培養和提高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7
摘 要:
數學教學中,興趣與思維是相輔相成的,不應該分開來談。這樣有助于學生發現事物的新要素,并進行探索創造。只有對學生產生了興趣,對學習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思維是根本,興趣是思維的源泉,思維的培養是以興趣為基礎的。
關鍵詞:
小學數學;思維能力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個教師十分關心的問題。教師應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積極地進行教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從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對教學將起到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能激發大腦組織,加工有利于發現事物的新要素,并進行探索創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維活動是最積極有效的,它能使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對激發學生興趣談幾點體會。
一、觀察能力的培養,學習興趣的產生
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構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學會在觀察時透過事物表象,抓住本質,發現規律,達到不斷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我認為人們對知識的認識和積累都是通過觀察實踐而得到的。沒有觀察就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確的推理、概括和創造性,所以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去觀察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數學的趣味性,又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
二、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功夫,還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該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爸庇^”具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優點,“直觀”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問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由直觀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有了這個基礎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的教學就根順利了,體現了“直觀”教學的優越性。
三、重視操作,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位教育家這樣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許多事實證明科學是動手“做”出來的`。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要學會“做”數學,比如量身高,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米和厘米等長度單位的概念,對其有具體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千米”的含義;稱稱一兩塊磚和一兩枚硬幣,可以幫助我們弄清“千克”和“克”的區別;剪幾個對等的三角形拼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又可讓我們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積的計算方法。總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引發我們創造性地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讓每一位學生養成愛想問題、問問題以及延伸問題的習慣,讓所有的學生都知道自己有權利和能力去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以下再對培養思維簡單地談一談。
1、善于運用啟發法和發現法,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一個優秀的教師會懂得針對不同的學生能力差異,采取不同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面對同一道數學題,用什么樣的語言表達讓學生盡快地接受。如果起題意不懂,便可采用啟發、舉例的方法讓學生接受,發現突破口,用通俗簡易的手勢或圖形來化繁為簡。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和對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掌握教師的方法下,通過發散性思維,使他們明白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從而產生愛動腦筋、思考問題的習慣。
2、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這一點要求老師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善于發現教材中所隱含的深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教師還應將拓展意識運用到數學課上。例如涉及到語文知識,可以多講一些與其相關的,讓學生們理解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并且融會貫通,從真正意義上產生對知識需求的渴望。
3、利用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模式”
一題多題是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基礎,也是培養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源泉下面我們就來舉一個一題多解的例子。
從以上所談的這些看來,二者有一個共同點。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伴隨著興趣的產生的,而濃厚的興趣是靠著反映敏捷的思維作鋪墊的。兩者之間一種無意識的連接關系,是一同成長的。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只重視激發興趣,也不能只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應該著眼于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興趣是思維發展的平臺,思維是興趣的基礎,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維潛意識中某些問題的探索而產生的結果。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根據題目中的具體條件,自覺靈活地運用數學方法,通過變換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就可以發現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長期堅持這樣的方祛訓練,學生一定能聲生濃厚的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
讓我們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樂學、好學普學,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8
【摘要】
小學數學是一門思維性很強的基礎性學科,不僅要求學生認識和運用數學、圖形、方程式等,還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思考、解題和應用。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核心應該重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更加具有目的性,提高應用思考能力。為此,結合教學經歷,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學思維能力;策略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影響因素,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阻礙了小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有的學生有著良好的思維能力,可以快速接受新知識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有的學生卻不能理解教師的講解,做不到學以致用,不能順利掌握數學知識。筆者認為,利用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解決學生中出現的諸多差異。第一,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可以利用發散思維得到多種解決策略;第二,學生可以利用思維的發展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與判斷能力,可以將數學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1.加強練習
利用練習學生的計算速度與速算方法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一,教師每天可以抽出一部分時間設計速算練習,鼓勵學生在速算中掌握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速度與反應速度。如在學習“湊十法”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珠算指導學生學習“互補法”,幫助學生掌握一些互補的數。第二,加強速算練習,不但要保證學生速算的正確性,而且還需不斷加快計算速度,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組織速算比賽、口算比賽等,利用反復的、多次的練習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掌握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
2.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數學本身有著一定的抽象性與邏輯性,但小學生年齡還小,本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有賴于教師的著力培養。而思維活動可以借助語言來進行,思維活動離不開語言的應用,具備了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則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嘗試要求學生說出自己思考問題的全過程,以及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利用條理清晰、具有一定邏輯性的思考表達自己的解題過程,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小學數學內容中包含著大量形象直觀的問題,學生可以利用研究材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想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利用語言上的邏輯來訓練,要加強提問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如在學習“整萬數的讀法”時,為了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可以利用計數器直觀展示,帶給學生豐富的感性認識,呈現整萬數的形象,最后要求學生說出計數器表示的意義,從而將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至理性認識,要求學生說出如果0處于不同位置時,應該如何認讀,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整萬數的意義,而且也可以學會整萬數的讀法,自然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幫助學生認識規律
思維能力是人大腦的一種反映,一種能力,小學生年齡還小,本身還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尤其是關于數字的認識,大多學生對此掌握的還不牢固,只能根據一些真實存在的物體來說出數量,還不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所以還需依賴教師將學生思維引入較深的層次,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如在學習“乘法口訣”時,首先要講解乘法口訣是如何出現的,每一名乘法口訣是如何形成的,可以結合多媒體的應用將乘法口訣以動態形象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理解與認識。如推理2到4的乘法口訣時,學生會一邊計算一邊推理,從而明確了其中的含義。然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逐一完成全部乘法口訣的推理,學生會感受到利用自己獨立的思考可以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這樣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發現乘法口訣的規律,在以后的學習中會主動去探索規律、發現規律,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利用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幫助學生形成努力拼搏、敢于創新的意志品質,而不會在學習中固步自封。所以,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認知特點,制訂合理的計劃,將學生思維引入更高的層次,使其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貢嬋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科學,2017,(22).
。2]蔣維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7,(10).
。3]張延蘭.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6,(S1)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 篇9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培養學生具有數學思維能力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在小學階段,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和解答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并且促進學生的數學能力朝著綜合化和專業化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利用多種策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學到真正的數學知識和本領。
1、數學思維的概述
在數學范圍內,用一些特有的方式去解答相關問題,數學理解方法是形成數學思維的基礎,只有用數學思維理解問題才是對知識本質的認識,得到的才是科學的數學理論,具有重要的意義。數學思維具有它特有的品質,不同的學生具備的品質不同,其思維水平也存在區別,培養學生形成全面的數學思維品質才會使其具備高水平的數學思維能力。第一,要有深刻性。知識的探究必須要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對數學知識概念深刻理解,不要混淆一些相近的概念,必須要找出題目中各個條件的本質聯系,找到正確的答案。第二,要有靈活性。這個品質是體現小學數學學習不要過于死板,學生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解答數學問題,以求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正確的答案。第三,要有廣闊性。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從全面的角度出發,打開自己的思路,思考問題要考慮全面,不要錯過有用的條件和要素,力求解答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的精心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地引導學生,鍛煉他們的思維,用數學思維去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漸漸地讓學生也用這種思維去解答問題,形成他們自身的一種能力。
2.1激發學習者的興趣,調動思維的積極性
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的一種綜合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一些方法訓練學生,培養他們具備綜合的數學思維能力,像邏輯思維能力、直覺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保持學生對學習的勁頭,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控制力很差,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相對較短,為了讓他們能夠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增加鍛煉的時間,就要讓他們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要主動觀察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注和存在感。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熱情。試想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總是一臉嚴肅,態度過于嚴苛,對學生的一點小錯揪住不放,動輒就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教育,不懂得尊重學生,這種學生又怎么會對數學產生興趣?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將課堂氣氛弄得活躍起來。小學生的好奇心很重,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利用一些手段設置一些有利于課堂氛圍的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習中。當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學數學學習中,收獲一定的學習成果時,就會讓他們感到開心和喜悅,這樣就會對小學數學產生好感,能夠調動他們的思維積極性。
2.2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重視思維品質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做好引導者和朋友的身份,在傳授知識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時,要以開放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在開放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獨立思考問題,發展思維,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過于單一和死板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的思維機械化,不能靈活的運用,形成可怕的思維定勢,不利于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數學定義、公式的時候,可能很多教師就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告訴他們在解題過程中套用公式就可以找出答案。這種方式在一些情況下是可行的,但是它也阻擋了學生們發散思維的形成,不能靈活用腦,只是在機械化地背書,而不是學習知識,到最后學生們只是練就了好用的記憶力,而沒有形成真正的數學思維能力。還有,在求長方形的周長的時候,其實是有多種解答方法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看誰的方法多,拓展學生的思維廣闊性,加深他們的理解力。
2.3利用多種教學方法,促進數學思維發展
小學數學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清楚地講授給學生,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簡單的比較法,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學習體驗。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很簡單,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首先使用適合他們的方法,讓他們能夠輕松掌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從而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比較法很簡單,就是找兩個題目,分別讓學生求出答案,并將兩個題目進行比較,從中悟出道理。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圖形演示法,使得學生將數學問題在推理中消化解決。與其它學科不同,小學數學可以利用圖形演示法得到一些問題的答案。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圖形探索,一步一步地進行推理,找出數學中存在的關系定理。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法,促使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整合自己的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能力不同的學生分配在一個小組,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差的學生,相互討論研究,相互取長補短,并讓他們對各自的思維進行思考、分析,在這樣的合作討論中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他們日后的數學學習具有重要的幫助意義,促進小學生形成綜合的數學能力是新世紀義務教育的基礎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教學技巧,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教授課本知識,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重視思維品質的培養,進行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并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到真正的數學知識,形成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秀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05):59~61.
。2]安振璽.趣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1):222.
[3]黃友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6(01):140.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03-25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12-05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論文03-07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12-12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03-15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個性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