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高校二級學院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研究
論文摘要:詳細介紹了中國計量學院二級學院對本科教育實行的創新實踐活動的模式和效果,并就如何進一步完善大學本科生的課外科技創新平臺提出了設想。
論文關鍵詞:二級學院;實踐活動平臺;創新思維;學科競賽
進入新世紀以來,高校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規律,推進專業改革和建設,構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交叉學科知識教育”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為創新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推進新一輪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中,高校著重轉變單純傳授知識、以考試分數為唯一標準衡量學生的教育觀念,樹立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外科技創新觀念。各高校根據自身定位紛紛確立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著力構建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創新體系,調整創新教學計劃比重,整合創新教學模式,實施各種學生研究項目計劃和學科競賽計劃,與企業合作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為學生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中國計量學院(以下簡稱“我校”)二級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設置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4個本科專業。機類、電類專業是制造業的基礎,任何一個工業企業必須要有機電類專業的人才,在企業的實際工作需求中,非常需要有實踐技能背景的機電類人才。因此近年來,我校機電工程學院通過調整完善教學計劃、課外科技活動、畢業設計、學術講座、學生課外科技項目計劃、學科競賽等渠道,改進創新教學方法,推進實驗室開放力度,將實踐類環節的教學計劃滲透到“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等機電類通用本科專業的教學等相關工作中。學院為學生提供培養創新能力,發展特長的平臺。根據大學本科教學的優勢、特點和自身的基礎與條件,學院確立了教育大眾化時期的創新教育質量觀,建立了以科研項目和學科競賽為主體的學生創新活動平臺。在此平臺中,學院通過校企模式合作辦學,學院依托學校的各教學、科研資源,學生可以自主立項,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通過參加科研項目申請專利,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開展研究,在項目的開展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指導教師為輔。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逐漸掌握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了其創新活動的能力,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近幾年來不斷摸索實踐,學院對本科教育積極開展實踐創新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F總結如下,僅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積極開展學科競賽,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儲備創業技術
近年來,機電工程學院的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全國、省級以上獎項100多項。學院通過開展各類學科競賽,吸引優秀人才,為這些優秀學生提供了廣泛的個人發展空間,影響了這些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并為后續入學新同學提供了榜樣。
1.學院開設創新啟發與專利申請課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學院在培養學生專利申請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和特色。學院專門設立創新、創業課程指導和啟迪學生,鼓勵機電學院學生積極參加校級選修課程,F學院為本科生開設了“專利申請寫作與法規”、“電子創新設計”等創新、創業課程。同時也舉辦了系列專利講座。自2001年至今,我校學生已向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了400余項專利,這些授權的專利都是學生以獨立發明人的身份獲得的。學生專利申請及獲準數量居省屬高校前列。
學院還專門組成指導教師團隊,成立了學生專利協會,形成了以專利申請為抓手,全方位激發學生創新熱情和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載體。鼓勵學生申請專利志不在獲準專利,而是通過學生申請專利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少學生盡管沒有獲得專利,但在申報專利或者在與專利創新相關的活動中鍛煉了自己。由于獲得專利的學生思維敏捷、有創造性思維,因此機電工程學院擁有專利的畢業學生成了企業爭搶的“緊俏人才”,大大增強了畢業就業的競爭力。有的學生還以專利成果開辦了公司。
我院以學生為獨立發明人或獨立設計人的身份申請的三類國家專利在浙江省排名第一,在全國也數一數二。僅2011年累計授權國家專利72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
2.積極承辦全國科技競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2008年、2009年機電學院作為承辦方,積極承辦全國航空航天模型(科研類)錦標賽組織工作,擴大了學院的知名度。學院為備戰賽事,配合學校在暑假舉辦航模集訓班,并利用暑期集訓學生。共有來自二級學院的機電工程學院、計量測試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光學與電子科技學院、質量與安全工程學院近百名學生在工程訓練中心進行緊張的集訓,學生參與度、受益面很廣。最后我院教師指導的小組榮獲全國二等獎1項。
3.學院積極參加電子設計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機電學院積極開展相關電子設計競賽活動,從獲得獎項的參賽小組來看,都是在大二期間就開始跟隨指導教師進行課外科技活動的學生,這些學生由于較早的參與了指導教師的科研或得到了指導教師的幫助,在電路設計、調試等方面提升較快,并積累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在最后的競賽期間發揮了較大的作用。2012年8月浙江省電子設計大賽,我校作為承辦方,獲得了浙江省高校最好的成績。機電工程學院的學生有6組獲省級二等獎。目前學院組織骨干教師,調整教學計劃開展教學試點,選拔優秀的新生,讓大一年級的學生,一進入學校就開始電子技術的培訓,開設相關專題講座、完成相應的階段性實物制作,讓學生在大學四年實踐中得到鍛煉。實踐證明,我院有多名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獎的學生,畢業后都成為企業創新設計的骨干,或成為成功創業者。
4.機械設計大賽碩果累累,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機電工程學院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特開設了“大學生機械設計競賽指導”全校性的選修課,選拔優秀學生,為這些有致于實踐創新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臺。我院學生參加全國第十屆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本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的作品是《全自動雞胚疫苗注射機》,該作品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并有企業上門要求技術轉讓或合作開發。
5.成立學生課外科技小組,撰寫學術論文
學院還成立了課外科技小組,設飛思卡爾智能車指導小組和專利撰寫與指導小組等,鼓勵學生進行各種創新嘗試和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并對學生課外科技小組進行資助,充分激發并釋放學生的實驗實踐和創新熱情,提升其綜合素質。在學院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學院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科技項目并及時用文字總結、提煉積累的實踐工作經驗,2011年發表學術論文11篇。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科研寫作水平,學生在畢業設計環節中撰寫論文的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又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真正做到了雙贏。
二、以科研促進教學,吸引優秀本科生參與教師科研,學院積極開展本—碩創新工作
改革教學模式,加強科研對教學的滲透。積極探索研究型教學模式,努力將教學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強調科研在教學中的滲透和以科研為背景的教學,學院要求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將自己的創新成果、經歷和科學思維方法傳授給學生,啟發學生創新思維。教學和科研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能了解和掌握學科前沿的知識,學到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和培養創新的意識。
學院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促進更多的優秀學生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研究生,積極實施“本—碩創新計劃”,吸引眾多優秀本科生參與碩士生導師的科研項目。本碩創新計劃于學年第一學期末開始初選,于學年第二學期初完成學生和導師的雙選工作。
學院積極開展組織、動員工作,及時召開了碩士生導師和各專業學生的“本碩創新計劃”介紹會,學院每年確定近80名學生參與“本—碩創新計劃”項目,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參加本碩創新的導師題目來源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質檢總局、省科技計劃項目以及各相關企業課題等,為學生的創新計劃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導師根據學生的專業和學習情況分別制定了不同的培養方案,通過組織定期的小型交流會、去企業實際考察、查閱國內外的研究現狀等方式實施創新培養計劃。并且導師要求學生課外時間定期到實驗室直接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讓學生及早的接觸到學科前沿知識和技術。
三、學院改變原有的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在校生“3+1培養”模式
學院積極開展與企業合作辦學教育模式。合作教育模式是由企業深度參與大學教育的培養模式,包括校企合作的專業課程學習模式,企業主導的企業崗位實行模塊及畢業設計模塊組成。這些學習過程,在企業的參與中使學生對職業工程師的發展及所需的知識、能力與素質有了深入的理解。例如學院與杭州利爾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利爾達嵌入式系統班”。改變原有傳統教學模式,實行在校生“3+1培養”模式,即3年在校進行傳統式教育,1年在企業進行技能及工作實踐培訓。由實驗教學中心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組成指導團隊。
四、學院積極開展校級實驗開放項目的活動
近幾年來,機電學院校級實驗室開放項目是學校委托二級學院有組織、有專向經費資助,以項目形式開展的教學計劃以外的課外科技活動。學院對項目過程管理采取項目協議書、開題報告、項目活動記錄、總結報告、實物演示或數碼攝影動態記錄實驗過程或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等一系列材料支撐,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實行中期檢查。其整體評價是由學生總結報告、結題現場答辯、指導教師評價和專家評價三方面組成。為了保證項目完成的公眾性、合理性,學校組織專家組對學院開放項目進行抽測。
校開放實驗項目的選題由指導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開放項目的選題體現了一定的難度、實用性及趣味性。每年5月份由二級學院負責組織申報到學校,6月初由學校組織專家完成項目的審批,并下撥研制經費,項目完成的周期是一年,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完成項目申報的所有指標。校級實驗開放項目是一種很好的課外創新實踐模式。近3年來,學院組織共立項完成了近50個開放項目。其類型涵蓋實物制作類項、綜合實驗類項、軟件編程類項。
五、今后設想
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掘學生的創新潛力,開展大面積的課外科技活動,使學生的受益面更廣泛、活動更持久,充分調動指導教師的積極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學院會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為培養機電類人才積極的、努力的做到更好。學院將推出如下舉措:
1.學生參與的科技創新項目作為畢業設計課題
學院正調整教學計劃,將一些學生在大一或大二根據興趣參與第二課堂的各種科技創新活動、科技創新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學生畢業設計時間就可貫穿多個學期,學生可根據參與項目的研究,了解本學科或其他學科的發展情況,培養科技創新能力,保證項目研究的連續性,為學院教授、選拔優秀研究生做準備。另外,也能更好地保證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
2.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更加具有開放性
學院進一步落實創新教育,鼓勵學生成立自發的科協組織,對某種技術或者某個方向專門成立科研小組,學院給予必要的活動經費支持。
上一頁 [1] [2]
【試析高校二級學院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研究】相關文章:
試析校內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12-02
試析我國高校學院制實施的問題及對策03-03
試析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營銷探析03-10
高校體育訓練創新研究03-08
試析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03-05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研究02-2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