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思考
最近幾年,任務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和總的教學方法,已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我們在課堂的使用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也有所增強,學生能更好地達到練習聽說讀寫英語的目的。下面就這一現象來談一談本人對任務型教學運用的認識與看法。什么是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語言教學是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對外語教學具有重要影響的教學理論與模式。那么什么是任務型教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就強調英語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逼渲,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approach)就是要求教師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簡單地說任務型教學就是通過運用英語做事來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
二、為什么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呈現(presentation)——練習(practice)——輸出(production)”這樣一個過程。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指導下形成了“五步教學法”。在以前,“五步教學法”十分普及,頗受中學英語教師的歡迎。通過本人的切身體會及對周邊教師的調查了解到這種教學法已經在教師的教學理念中根深蒂固。然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都套用“五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會變得生硬、呆板,甚至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教學效果也并不理想,許多學生并沒有學會老師教給他的東西。這便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模式是在大量的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有一定影響的語言教學模式。它似乎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呈現(presentation)——練習(practice)——輸出(production)”這一教學步驟顛倒過來,即學生先表達,然后練習語言難點。其實在任務型教學中PPP三項均是語言練習,這樣突出了語言表達,學生們活動的機會就增加了。它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它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它能面對全體學生,關注全體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特別是能激勵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盡快大面積地提高學困生的成績,這是以往各種改革收效甚微的癥結所在。
2、它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從學習中看到提高,從提高中形成了能力,活躍了思維,發(fā)展了心智。這一過程完全是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只是一個引導的作用。這完全符合新大綱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3、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淡化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教師只是學生的指揮和助手。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和合作的機會,可以互相幫助。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練習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教師的引導下,這樣的課堂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運用;而且還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及駕馭課堂能力的提高;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任務型教學的種種好處。雖然任務型教學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它的優(yōu)勢卻是以前各種改革所達不到的。這就是我們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原因了。 三、如何能將任務型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堂?
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這主要在于教師能否在設計“任務”教學活動中達到任務型學模式的要求。那么在設計“任務”教學活動中,任務型教學模式對我們提出怎樣的要求呢?
1、設計活動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初中學生大約都在13~16周歲,這個年齡段是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是一個脆弱敏感的時期,不論做何事都期望得到教師的肯定。教師要運用激勵性評價,提高課堂有效性。如,在課堂上,當學生回答對問題時,教師要多說點:“Good! Excellent! Wonderful! Well done! You’ve done a good job! ”在學生回答錯問題時,不要總板著臉對學生進行批評,這樣會讓學生產生膽怯的心理,教師可以微笑地對他們說“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當學生膽怯的時候,教師可以說“Don’t be shy! Never mind! I’m sure you can do it well!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2、在設計活動中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要求教師能夠發(fā)揮課堂的設計者、組織者和指導者的作用,根據活動的需要,按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能力、愛好特長、性格等合理安排好小組成員,落實好角色,從而保證任務型教學的順利進行。而學生是任務的完成者,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通過對話、交流等學習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知,并能將所學的語言融會貫通,進而擴展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有充分表現和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3、在設計活動中要保證教師設計任務具有明確的目的和可操作性,呈現任務具有科學性和可拓展性。任務型教學完成的過程就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過程。這就要求任務要有科學的、明確的教學目的。另外教師設計活動時要放得開,活得起,收得攏,才可以做到可操作、可拓展。
4、在設計活動中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情境要盡量真實,貼近生活。只有教師盡量創(chuàng)造了較為真實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他們置身于貼近自己生活的語境中,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這樣他們可以將英語知識和自己的生活聯系到一起,做到學以致用。例如:我在教授方位名詞,擴充in/on/to + the +方位+of用法時,發(fā)現學生難以掌握介詞表示位置,進而難以掌握整個短語的運用。于是,我便要求觀察我們學;蜃约杭业奈恢,根據實際情況,畫好示意圖后再用方位短語來介紹所在位置。學生對這一任務非常感興趣,上課時都爭先恐后地介紹。由此可見,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巧妙的將授課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5、在設計活動中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技能和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由簡到難,層層深入,這樣才能符合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面對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只有在經過戰(zhàn)勝困難后取得成功時,才會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面對不同學生,設計階梯型任務,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
6、設計活動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而要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與生活中。因為我們教是為了學,學是為了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PPP教學步驟重點在于表達,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練習語言。活動越多,學生的習得就越多。不僅在課堂學,還要把求知的欲望延伸至課外,現實結合生活進行真實的語境練習,真正做到“為學而用,用中學,學中用”。
總之,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是我們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與課改一起成長,共同探索并開創(chuàng)教育的新篇章。
【對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思考】相關文章:
談任務型教學在專業(yè)英語中的初探08-23
語文教學的思考08-08
用任務來教學,在活動中學習09-14
小學美術教學中手工教學的思考08-24
職業(yè)院校語文教學的新任務08-06
試析對職校素描教學的認識與思考08-10
談談對高中體育教學的思考05-30
初中美術教學特色思考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