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試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的大學生逃課原因及矯治策略研究

        時間:2024-08-23 22:37:28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試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的大學生逃課原因及矯治策略研究


          論文摘要:一直以來,大學生的逃課行為一直困擾著教師、學校管理者和家長。通過社會心理學中的歸因理論,營銷學中消費者行為理論的顧客不滿和顧客不理性理論,全面、客觀地分析學生的逃課行為,并在此基礎之上得出解決該問題的矯治策略。

          論文關鍵詞:消費者不滿;大學生;逃課;歸因理論
          
          1998年全國在校大學生共有360.77萬,而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共有2149萬(含研究生和本專科學生,不包括成教、網絡教育和留學生等,下同),在校學生數量增加到1998年的近6倍。而1998年和2008年高校專職教師數量分別為40.73萬人和130.9萬人,教師數量僅僅增加了3倍,沒有與學生數量同步增長。高校教師數量增長的相對滯后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表現之一就是學生逃課問題日益突出。據調查,有25.53%的學生表示經常缺課,有70.85%的學生表示有時缺課,僅有3.62%的學生表示自己從未缺課。本文試圖從消費者行為理論的角度來認識大學生的逃課行為,從而為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一、消費者行為視角下對大學生逃課行為的認識

          如果把大學辦學看作一種企業經營行為,大學生求學就可以被視為一種購買行為。學校是教育服務的提供者,大學生是教育服務的消費者。學生付出的是學費(貨幣成本)、青春(時間成本)和學習過程(精力成本),通過到教室(包括實驗室或實習基地等地點)上課學習來獲得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即教育服務的內容)。學生的逃課行為就相當于普通消費者購物時付錢后不要商品就離開商店,這當然是一種極不正常的行為。那學生為什么還會如此大面積地逃課?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根據社會心理學中的歸因理論,人們在做歸因判斷時,必須依賴共變原則,綜合考慮多方面的線索來源。但實際上,人們在歸因時往往存在著歸因偏見,即受環境和自身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面客觀地歸納某種現象發生的全部原因,而是只能歸納部分原因甚至歸因錯誤。逃課學生在陳述自己的逃課理由時,往往把它歸因于外在環境因素,將逃課原因直接歸咎于教師和學校,而不考慮自身的參與心態和投入條件。同樣,當學校和教師歸納學生的逃課原因時,也往往簡單地歸納為80后、90后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律性差、擴招帶來的學生素質的整體下降,而較少考慮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以及教師自身等方面因素。
          應該說,作為營銷活動中交換行為雙方的歸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又都不全面客觀。學生逃課行為的發生既有學生對學校(包括專業、課程和教師等因素)的不滿,所以選擇“用腳投票”的方式進行無聲的抗議,這對應著消費者行為理論中的消費者不滿;同時也有學生自身因素,包括缺乏自覺性和進取精神,對專業、課程不感興趣等,這對應著消費者行為理論中的消費者非理性。因此,我們可以把逃課視為消費者不滿(即對教師、對學校和授課內容不滿)和消費者非理性(即使教師授課和課程本身不存在問題,仍然存在學生逃課現象)的交互,從而從消費者行為的角度來認識和分析大學生逃課現象,會得到新的啟發。

          二、消費者行為視角下大學生逃課行為的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我們可以把大學生的逃課行為視為消費者不滿和消費者非理性的綜合,因此可從這兩方面來分析大學生逃課的原因。
          1.消費者不滿方面的因素
         。1)對學;驅I不滿。學生考大學報志愿的時候對所選學校或專業并不了解;或者就讀的學;驅I是服從調劑的結果,后來才發現自己并不適合所學專業;尤其是一些冷門專業的學生,一入學就帶有“專業情緒”等,使得學生對學校或專業產生不滿情緒。另外,對學校不滿還包括對學校管理的不滿:上課時間、教學班人數等不夠妥當,尤其是隨著大學擴招,很多課程都是幾個班,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在一個教室上課,這同樣會讓學生產生不滿情緒。
         。2)對課程設置不滿。如某些學生認為有些課程不重要,聽不聽沒什么關系,甚至學習這樣的課程就是浪費時間,比如“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等課程;對有些課程有逆反心理,比如政治理論類課程;有些課程的理論性太強,太枯燥,聽起來沒興趣,比如“大學物理”、“儀器分析”等;有些課程老化,比如由于IT技術發展迅速,計算機類專業的很多課程會迅速過時;有些課程跟實際嚴重脫節,一些經管和社科類專業中的部分課程照搬西方的一些理論,殊不知這些理論并不完全適合中國的國情等等。
         。3)對授課教師不滿。一般來說,大學教師絕大部分不是來自師范院校,沒有經過專門的教學訓練,因此,一些任課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在授課內容安排、授課方式方法、授課藝術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有些教師講授的內容既沒有前沿的理論,也不聯系生產與生活實際,干癟空洞,缺乏說服力;授課內容不能與時俱進,對學生沒有吸引力;有些教師忙于科研或社會服務,教學態度不認真;有些教師教態呆板,照本宣科,不善于營造師生互動的活躍氣氛等,造成學生對授課教師不滿,甚至極個別學生認為上某老師的課“簡直就是遭罪、受刑”。雖然用詞夸張,但表達了學生對授課教師的極度不滿。

        試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的大學生逃課原因及矯治策略研究


          2.消費者非理性方面的因素
          有學者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大學生的逃課行為,但這種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經濟學中有一條“理性人”假定,認為人都是理性人,而消費者行為理論則認為消費者是不充分理性的,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哪個人能做到充分理性。尤其是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個體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年輕、單純,容易走極端,在逃課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1)功利思想。由于社會整體環境的原因,社會環境對學生的期許也日趨工具化和務實化,很多中小企業招聘時要求應聘者有工作經驗,或者要求畢業生到了公司立即就能獨當一面。這種外在氛圍造就了大學生學習生活中自我、務實和功利的傾向,導致部分學生總是埋怨在學校里學到的東西沒用,有些課程沒用,有些課程里面的知識點沒用,個別學生甚至表示在學校學到的內容不但沒用,而且還有副作用。不能否認,現在大學確實存在著與實際脫節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學術與功利的平衡一直是大學面臨的永恒任務。在現代的商業社會中,大學既不可能做到完全超脫于世俗,也不可能完全實用化,這是大學教育與職業教育最大的不同。大學除了教給學生專業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但部分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總是希望在學校中能學到所謂“有用”的東西,當感覺所學的東西“沒用”時,就會選擇逃課。這是學生的一種非理性心態。
         。2)心理不成熟。大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往往容易出現主觀片面、固執己見、脫離現實和懷疑一切等傾向。由于存在消費者需求的模糊性,學生自己都不確切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同時也缺乏學校提供的正確指導,學生只顧一味地抱怨學校和教師水平低,以“上課沒用、上課不如自學”為借口,放松自己甚至放任自己,逃課行為就是其表現之一。
          (3)學生的群體效應。群體效應也稱之為從眾效應,是指改變個人的觀點或行為,使之與群體的標準相一致的一種傾向性。逃課行為也有從眾現象,有的學生因為周圍很多人認為上課沒意思,應該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反正多去上課成績也不會迅速提高,于是認為逃課是正確的事情;有的學生因為群體都沒去上課,為了能融入集體,跟他們保持一致,贏得他們的喜歡,也沒去上課;或者在是否逃課這個事情上正在猶豫,一看周圍的同學選擇了逃課,終于為自己逃課找了一個借口和托辭,于是也選擇了逃課。
          消費者不理性和消費者不滿這兩個方面對逃課的影響不是截然分開的,它們會交互作用,共同導致逃課行為:一方面,消費者不滿會助長學生的非理性行為,例如,由于學生對某老師的授課不滿,所以便不喜歡這位老師教授的所有課程,這本身就是極不理性的行為;同時消費者不理性滲透到消費者不滿之中,對學;驅I、對教師和對課程的不滿中都有學生不理性的因素。

          三、大學生逃課行為的矯治策略

          莊瑋和陽榮威(2008)曾按逃課方式的不同把逃課分為“顯性逃課”和“隱性逃課”兩種形式。[7]僅靠點名、處分等硬性管理的方式只能解決“顯性逃課”的問題,即可以把逃課學生拉到教室來上課,但是不能解決“隱性逃課”的問題,即不能保證到了教室的學生都認真聽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逃課問題,F根據上述分析,針對性地提出大學生逃課行為的矯治策略。
          1.消費者不滿方面
         。1)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使他們愛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院校,可以由學;蛟合党雒娼M織,找成功的校友來學校作報告,講自己的奮斗歷程;可以加強宣傳學校的成就等方式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同時健全學校的轉專業制度,讓確實不適合學習現在專業的學生能轉到學校內其他的專業。
         。2)調整現有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不可否認,現有課程體系中確實存在與現實生活的實際相脫節的課程。不同高?梢愿鶕陨韺嶋H進行調整。尤其在大學生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今天,各地方教學型高校應更為注重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即向功利性一方略為傾斜;而研究型高?筛鼈戎赜趯W術前沿,即向學術性一方略為傾斜。同時豐富現有課程體系,多開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尤其是任意選修課,讓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去學習。
         。3)改革教師培養和評價機制。現在的教師一般都是從高校到高校,缺少社會工作經驗,學?蓜撛鞐l件,使教師有機會走進實際,從而增強授課內容的生動性和充實性。另外,現有教師評價體系也有不合理的因素。雖然大學的任務是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而且在這三個任務中教書育人是排在首位的,但現有教師評價體系更為重視科學研究,對教書育人的評價主要是看課時量的多少,至于效果則沒人關心,導致部分教師不重視教學,輕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的探討和學習。學校應更重視教學效果在教師評價體系中的比重,從而對教師工作起到導向作用。
          2.消費者非理性方面
          如前所述,大學的首要任務是教書育人,現在有一種傾向是學校不但不重視教書,更不重視育人。大學生正處于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關鍵期,尤其需要學校和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不單是學生輔導員的事情,更是所有任課教師的事情。引導他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注重跟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真正明白學生心里在想什么,怎么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把學生的不理性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1)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教育,增強專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學生之所以有各種不理性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對專業和大學的正確認識,不能得到足夠的引導。這時學校應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了解專業的情況,讓專業教師能跟學生有深層次的接觸。
          (2)讓學生積極參加專業教師的科研工作。通過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使學生的思維更趨理性。學生在參加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增強與指導教師和其他同學的交流和合作,全面提升素質。
          (3)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目前以90后為主的大學生,不理性心態很常見。為此,學校應通過心理輔導中心、專業課程教師以及輔導員來共同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
         。4)改進教學方法,多采用啟發、研討、互動和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目前多數高校授課方式仍然以滿堂灌為主。如果能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降低逃課率。

        上一頁  [1] [2] 

        【試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的大學生逃課原因及矯治策略研究】相關文章:

        試論英語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及轉化策略12-01

        試論我國股市行為金融投資策略研究03-07

        英語教學的學習理論策略研究論文03-16

        試論體驗教學理論的教學活動設計研究03-27

        試論信息產品對國際貿易及其理論的影響研究01-16

        論述效用及消費者行為理論12-05

        基于消費者行為理論的視角11-15

        淺析消費者行為理論范文07-01

        試論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模式下師德建設策略研究12-04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