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變革--跨入人本傳媒時代
繼報紙、雜志、電視之后,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在社會媒體傳播中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信息傳播渠道。中國新媒體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大眾電子時代的web1.0時代,信息主要由少數機構發布;之后是web2.0時代,新媒體在技術發展的帶動下,其信息內容和傳播方式逐步呈現出個性化的特點;目前我們正處在第三個階段,在web2.0時代的基礎上,新媒體的社會化元素逐步增多,正逐步跨入人本傳媒時代,其所提供的典型服務包括SNS社交網站、微博等。
具體而言,進入人本傳媒時代后,新媒體的發展變化主要表現為:內容源的改變、傳播模式的改變以及消費模式的改變。
內容源逐步分散,人人都是內容源
以臉譜網(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為代表的基于社會關系的新媒體傳播工具,正在構成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新興媒體形式。不僅具備互聯網媒體特有的迅速、多元、個性、交互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變得模糊,新聞傳播的受眾變成了內容生產的源頭,海量受眾通過數字化的形式深入地參與到信息的組織、生產和傳播的過程中,使得內容的源頭已經悄然變化。
隨著社會化媒體如博客、社交網站,尤其是微博在中國的迅速發展,網絡信息的來源已經從固定的單一渠道轉變為豐富、離散的多種渠道,信息的傳播主體也從專業人士走向草根大眾。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博客用戶數量為3.19億,社交網站用戶數量為2.44億;微博用戶數達到2.5億,年增長達到296%。社會化媒體應用人群的迅速壯大,催生了海量內容源的產生。
同時,隨著手機與社會化媒體應用的緊密結合,內容傳播已經不僅僅限于文字的形式,通過手機拍攝產生的大量視頻和圖片,造就了一個人人可成記者的時代。2011年,在諸多不同類型的社會事件發生后,草根網民已經成為第一時間的新聞報道者。
傳播模式的改變,社會化因素發揮作用
人本傳媒時代,新媒體最具影響力的變革不僅僅是用戶生成內容(UGC),而且還是信息轉發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人際傳媒”。由于新媒體加入了人際傳媒的因素,其信息傳播形態既不同于傳統的線性傳播,又不同于即時通訊和手機的點對點傳播,也不同于BBS等網絡媒體的網狀傳播,而是呈現為一種自意識、自增強、裂變式的傳播,人際傳媒大大地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
其一,人際傳媒的傳播路徑具有渠道過濾功能,其傳播渠道是由眾多網民形成的信息鏈、信息網,不同于傳統、透明的傳播渠道,其最終的傳播效果會被群體意識所影響。其二,人際傳媒的傳播過程通過編輯和增強,具有自組織的能力。人際傳媒中,網民不僅僅可以傳播信息的原始內容,還可以對內容進行補充、編輯。同時,用戶在轉發過程中的評論,很多時候比原始信息更有價值,使得信息含量往往呈現出增強而非減弱的趨勢。其三,人際傳媒的傳播路徑呈現為裂變式。人際傳媒中,網民形成的傳播路徑是網狀裂變式的,信息一旦開始擴散就難以完全阻斷,同時傳播速度極快,抵達的受眾極廣。
內容需求日益復雜,孕育個性化內容消費
內容源與傳播方式的變革,使得網絡信息的生產成本近乎于零,從而帶來了信息供需關系的急劇失衡。海量信息不僅為受眾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也使得傳統媒體時代的信息消費方式隨著受眾地位的提升而發生革新。
第一,受眾的個性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隨著新媒體用戶的分眾化,內容生產者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多樣化群體的特殊偏好。同時,一定程度上網絡文化在價值觀和話語表達方式上與社會主流文化存有不同,使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用戶與傳統媒體用戶在內容偏好上區別明顯,因而只有創造出迎合這一群體的獨特內容才能獲得成功。
第二,信息接收終端的不斷升級正帶來信息組織方式的變化,從而形成了網絡時代獨特的用戶消費方式。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伴隨微博、手機媒體的崛起,信息碎片化、濃縮化現象不斷出現,根據CNNIC關于微博使用習慣的調查發現,手機微博用戶發布微博更加活躍,終端成為推動信息消費模式變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第三,隨著技術的發展,更加個性化、按需提供內容的“個眾媒體”將逐步成熟起來。進入人本傳媒時代后,傳統媒體時代信息流通的若干過濾環節將被取消,盡管會造成互聯網上信息的紛繁復雜,然而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也將為用戶有效過濾、集成,進而獲得個性化信息提供可能。比如通過Flipboard,用戶可以將喜歡的網站內容源(feed)以雜志的形式輸出,這種實時“出版”、自動生成內容、個性化的社會媒體,與傳統的報紙、雜志內容電子化的方式截然不同。
總而言之,以上三方面的變革,徹底改變了媒體與受眾之間的關系,“人本傳媒時代”已經到來。之所以這樣稱呼,其原因在于在這一時代,信息傳播鏈條上“人”的價值將得到全方位地提升。
回顧傳統媒體時代,其傳播是自上而下、從中心向四周延伸的,作為個體的受眾被壓抑和忽視,只有社會精英才擁有話語權。但在人本傳媒時代,通過用戶參與創造內容、用戶參與傳播內容、用戶決定如何消費內容,信息傳播格局將發生改變,并將推進其中蘊含的權力關系的變化。比如信息傳播更加高效、透明,受眾的傳媒接近權得以更好實現;又比如所謂“權威”的地位進一步弱化,由公民群體進行議程設置,媒體內容會更多地反映民眾關注的熱點,甚至由受眾自主決定媒體內容及內容提供方式。
那么,傳統媒體如何應對這一變化帶來的挑戰呢?我們認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各有優勢,但在人本傳媒時代,傳統媒體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傳播方式上都要積極轉型、升級。首先,不斷加強內容的精細化。新媒體環境下,大眾媒體無論在信息數量還是傳播速度上,都無法與互聯網媒體相比。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強化內容價值,才能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第二,增加自身的個性化內容。用戶規模的龐大導致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提升,作為傳統媒體應該不斷提升自身內容的針對性,滿足用戶需求。第三,充分利用新媒體內容強化自身內容體系。Web2.0時代,新媒體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用戶貢獻內容(UGC)增多,但內容質量卻參差不齊,如果傳統媒體能夠利用好其中有價值的內容,輔以線下品牌的影響,將大大提升自身的影響力。最后,傳統媒體需要不斷探索新的盈利模式,避免單一方式造成的盈利風險。
【新媒體變革--跨入人本傳媒時代】相關文章:
淺析新媒體時代的公關傳播06-16
新媒體時代傳播主體分析06-11
新媒體時代高校廣播的發展路徑03-03
新媒體時代微電影的盈利模式探究11-24
論新媒體時代報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11-21
新媒體時代高職課堂管理問題及對策論文11-20
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育人工作的新途徑淺析02-26
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業務融合11-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