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高三數學課堂研究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高三數學課堂研究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高中數學是高中課堂教學的必修課程,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關鍵步驟。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我們要貫徹落實新課改的思想理念,將對學生的數學抽象、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邏輯推理、數據分析等核心素養培養落實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去。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經濟結構、信息技術和教育實踐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科學與技術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知識的綜合化程度也越來越強。而一切的發展都是立足在“人”的發展的基礎上的,“人才”資源逐漸成為人們爭奪的核心資源。培養具有核心發展能力的、有創造、會創新的人是我國學校教學的重點和核心內容。數學是各類人才施展才華必需的工具,也是打開科學大門的寶貴鑰匙,對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對學生應該具備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基本能力和品格的培養。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去。那么我們該如何將對學生數學核心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去呢?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該問題展開具體的闡述。
1、教育理念生本化
教育理念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也是教師教學設計的方向指引。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學活動。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受到“師本主義”錯誤觀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堅持會采取“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方法,將整個數學課變成了自己的表演舞臺,整個數學授課過程都只能看到教室在講臺上高談闊論講的神采飛揚,而學生在講臺下卻是昏昏欲睡、如墮云里霧中,課堂氣氛極其沉悶,不僅達不到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而且也不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樹立生本主義課堂理念,落實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復習課《集合》的授課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們填寫導學案,幫助學生們復習了本課的知識點,然后以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達到了課堂教學的目標。而也只有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這一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角色互換的`過程,也是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過程。踐行了“生本主義”課堂理念,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打下了堅實基礎。
2、導入教學生活化
課堂導入是課堂的準備階段,也是課堂基調的奠定環節。生活化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親切感,減少學生的知識理解障礙,還能夠幫助學生調動自身的生活經驗,實現生活知識與數學學科知識之間的遷移,進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抽象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不斷成長。
例如在《數列概念及其簡單表示方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生活的課堂導入方式導入課堂教學的。首先,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出示了一段兒歌的歌詞:“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接著,我組織學生們對這首兒歌中出現的數據進行匯總,并帶領學生們對這些數據的排列規律進行總結,進而總結出數列的基本概念。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數青蛙”這一生活常見現象導入課堂教學,在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的過程中,提煉出數列的基本概念,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抽象意識和數據分析能力,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3、課堂教學合作化
課堂教學是高中數學課堂的主體部分,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步驟。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要實現課堂教學的合作化,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自主性,讓課堂教學活動在達成知識傳授的基本目標的同時,也能夠達成實現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深層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我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了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之間的關系與人的身高和年齡之間的關系的不同。隨后,引導學生們對生活中存在的不確定性關系事物進行舉例。接著,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任意選擇兩種不確定的事物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數據繪制散點圖。最后和學生們一起觀察散點圖,得出回歸直線概念,求出回歸直線方程。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以合作教學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通過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生活中常見的存在不確定關系的事物進行分析,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們發現回歸直線,建立線性回歸模型,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和數據分析能力,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4、課后作業探究化
課后作業是教師檢驗課堂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主要手段,同時也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而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課后作業環節的重要作用,對課后作業敷衍應付,導致學生對課后作業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的作業完成積極性不高,不僅達不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目標,還會使課后作業成為學生學習的拖累。因此,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成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就要提高課后作業的探究性。
例如在高三數學二輪復習課的開展過程中,在每節復習課之后,我都會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總結課本知識點、繪制思維導圖,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知識點。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也幫助學生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
這一課后作業完成過程既是一個知識點鞏固復習過程,也是一個知識體系的建立完善過程。鍛煉了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促進了學生數學學科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總之,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過程。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我們應該從改變教育理念入手,將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數學教學的全過程,為學生長久發展,可持續發展鋪平道路。
5、參考文獻
[1]羅文婷.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173.
[2]劉友軍.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育之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57-58.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高三數學課堂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