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朗讀教學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中,學生所有的感覺器官能不斷地被調動參與,對被感知的對象形成立體思維,在教學中,適度地指點朗讀技巧,更有利于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進而把課文讀出感情來。【關鍵詞】:朗讀 情感 感覺
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得失從某種意義上說取決于朗讀教學和朗讀訓練的成敗!耙寣W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边@應是讀的最高境界,這應是我們教師課堂價值的理想追求之一?梢院敛豢鋸埖卣f,《語文課程標準》中把“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朗讀的總要求,是每個學段閱讀教學中要求達成的一項重要指標。課標把它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我們不得不再次重新認真地審視一下朗讀的作用。
首先, 朗讀能加強理解的深化。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萬劍而后識器”,說的都是同一個道理。要使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內在知識,提高學生內在知識的質量,仍需要強調朗讀中的“大量”和“反復”的傳統做法。我以為包括詞語、標點、句式的教學中均須植入語境,讓學生反復誦讀。由此,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心通其情,意會其理。
其次,朗讀能加深言語的敏化。朗讀的動態思維過程中,學生所有的感覺器官能不斷地被調動參與,對被感知的對象形成立體思維,把無聲語言轉化為更能表情達意的有聲語言。學生通過不斷地朗讀,對于感知課文形象,體味文章的節奏韻味,領略作者的風格特點,都能產生敏銳的感受與感悟。如能讓學生人情入境地朗讀,便能觸動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而語感敏銳者,更能提高他的朗讀水平,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再則,朗讀能帶來情感的美化。真正意義上的精彩的朗讀,能使課文深邃的內涵、高尚的情操、優美的語言自然流通,誘使學生的情感油然而生,有關的心理活動隨之活躍。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使種種美的模式化為學生表達感情的模式,才會使課文的聲韻節奏與學生心理感知結構一致,主客協調,激發起讓人蕩氣回腸的審美體驗。
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如何讀好“朗讀”這本書,讓學生因扎實的朗讀而“靈秀”起來!讓課堂因有效的朗讀而“靈動”起來呢?
①淡化技巧,并不意味著朗讀完全“霧里看花”。
②在朗讀指導上,需要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嗎?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認為,課堂教學中,的確應淡化朗讀技巧,畢竟對于孩子來說,它是生硬的不容易理解的,但是,淡化朗讀技巧并不是不要朗讀技巧,在教學中,適度地指點朗讀技巧,更有利于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
那么, 適當的朗讀技巧指導應在哪幾方面得到體現呢?我認為它應包括:語調(反問、疑問等)、停頓(標點的停頓、邏輯的停頓等)、輕重音等。但這些指導不可能課課皆有,次次具備,而應根據實際情況有所選擇與側重。
①留足時間,朗讀要求應遵循“芝麻開花節節高”。 ②眾所周知,朗讀的目標總體講有三個要素:正確、流利、有感情。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先扎扎實實的落實“正確、流利”目標,非常明確地提出每一次朗讀訓練的具體要求,但是,每個班的學生都不是整齊劃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朗讀中要體現差異性。復雜層度不同的語段要因“材”而讀,對不同要求的朗讀訓練也應量“材”錄用,對朗讀的評價也要因人而異,讓學生多享受到一些成功的喜悅。
③ 有的放矢, 朗讀形式切忌“ 百花齊放”語文教育家錢夢龍先生曾經說過:孫悟空有七十二變,讀的方式也有七十二種。按音量大小劃分,有默讀、輕聲讀、朗讀等;按速度快慢劃分,有瀏覽、略讀、精讀等;按參與面劃分,有個體讀、小組讀、齊讀等;按思維運動劃分,有自由讀、帶問題讀、悟讀等;按表現形式劃分,有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此外還有老師的范讀、帶讀、領讀、引讀等。
讀的方式如此之多,那么,一節課教師要采用什么方式來讀呢?理性地說,讀的目的決定方式,方式為目的服務,一切要從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出發。
其一: 教材對朗讀練習的提示做了些新的嘗試,即不再用過去指令性的“朗讀課文”的固定說法,而是根據課文特點和訓練意圖,每次的朗讀幾乎各不相同,有所側重。
其二: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但各種形式的朗讀都有各自的功能及適用范圍。老師應有的放矢的根據實際做理性選擇。
總之, 朗讀的形式雖“ 亂花漸欲迷人眼”,但只要我們保持著一雙能洞察一切的“慧眼”,理性的面對,必定能將讀看地“明明白白”,用的“真真切切”
④ 豐厚過程, 讓朗讀指導“ 錦上添花”。朗讀絕不是一味的傻讀,我們提倡把朗讀的過程變成對課文深入理解的過程,把朗讀與其他基礎訓練緊密結合起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常這樣實踐著:
1.要書聲朗朗,更要“靜思默想”。孔夫子說得好,“學而不思則罔”,“朗讀”要與“思”結合,才能顯現其獨特的美麗。但是這里講到的“思”包含了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想象與文本文字相對應的畫面。自古以來,閱讀活動就十分強調“尋言以明象”,嘴巴讀出來,就要迅速地在腦海里浮現出生動可感的畫面來。
2.圓要書聲朗朗,更要“品味揣摩”。被選進人教版實驗教材的大部分文章,大多文質兼美,常有精確傳神、恰到好處的神來之筆。朗讀時,老師往往可抓住文本中的這些“經典”詞句,引導學生細讀揣摩、涵詠晶位其妙處,品讀出字面背后的意思,進而把課文讀出感情來。
語文教學的所謂“ 亮點” , 首先應該在朗讀上。教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并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妙的境界。是啊,我們語文教師只要充分的擺正朗讀的地位,明確每一次的朗讀目標,精心設計每節課的朗讀訓練,行之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我們的朗讀必將會真正地點亮我們的語文課堂,在這喧囂的世界,獨自綻放其本色美,猶如“靈秀之泉”源源不斷地滋養著每個學生純凈的心田!
【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朗讀教學】相關文章:
淺析數學教學中的有效互動03-28
高中體育有效教學淺析11-20
淺析新課改下的歷史有效教學11-20
淺議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評價策略論文01-12
淺析情感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03-08
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06-13
淺析教學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03-27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03-29
指導朗讀的有效策略分析12-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