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朗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同作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靈活運用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及心理所需的方法,為學生學好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學生的語言表達從朗讀訓練這一基礎開始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發展學生的語言。語言是一種由語音、詞匯、語法構成的復雜系統,學生要掌握語言,必須將這些因素“內化”。朗讀形成的信號刺激強度,遠遠超過學生默讀、教師講解等。朗讀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書面語言系統“內化”在大腦之中,逐漸建構、完善一個處理語言的“格式塔”,從而把語言學習過程變成語言習得過程。
二、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晰等。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
三、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此外,課文是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的,學生僅憑默讀和教師的講解雖然也能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輔之以朗讀這一重要的聲音因素,使幾種器官并用,就可以通過語音的停頓、輕重、抑揚、急緩等,把書面上無法用文字表達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現出來,這樣也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即說明了這個道理。
四、朗讀可使學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思想性、藝術性都很強。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會受到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熏陶,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那么我們在教學中應如何安排和進行朗讀訓練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訓練:
首先,要把朗讀作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種必要手段。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應著重從語文的角度進行,而無需從藝術的角度(如表情、表演等方面)去要求。從語文角度進行,就是要把朗讀作為字、詞、句、段、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來發揮其作用:
1、要把字音讀準;
2、要把詞形象化;
3、要把句子的停頓、重讀和語調把握好;
4、要把握篇的節奏、氣氛和基調。
其次,要選好朗讀材料。
入選到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適合朗讀、都值得背誦的。加之小學生還要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不可能把每一篇課文都讀得爛熟于胸。因此,必須選好朗讀材料。教師要根據課文的性質和特點為學生挑選適宜朗讀和背誦的作品,如選擇那些在篇章結構和遣詞造句方面都堪稱典范的課文。好的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多朗讀和背誦這樣的文章,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如果一個星期能為學生選擇一至二篇朗讀材料, 要求學生熟讀背誦,一個學期積累下來就是幾十篇,五至六年下來就是幾百篇范文的積累。對于學生來說,這將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對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背誦方法。
好的文章不但應要求學生朗讀,而且應要求他們背誦。從開始朗讀到背誦,中間有一個孕育的過程,這個過程不能缺少。背誦不能靠強記,一定要在反復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這樣才不容易遺忘。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有意義地識記課文,逐步減少機械記憶的成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反復品味作者的語言,進行消化吸收,最后增加到自己的語言儲備里去。所以,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小學生朗讀訓練方法
一、讀悟結合,相互促進
朗讀指導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理解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讀時自然地表達出來,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們細讀作品,就會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滲透著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惡,通過小女孩的命運抒發出來,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為一體。
二、朗讀示范,有法可依
我們提倡“多讀”,并非放任自流地讀。教師可以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導,無論放錄音還是教師范讀,都要根據課文的特點來確定示范的時機,教會學生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的語氣、節奏、音色等,對一些比較難讀懂的文章或古詩,可以一開始就以示范引路,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放緩坡度。一般來說,當學生無法達到朗讀要求或者是學生的朗讀出現偏差時,教師可以范讀,如:你們聽聽老師這么讀,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讀?聽老師用不同的方法朗讀課文,幾種讀法中,你們最喜歡哪幾種?為什么?……這樣的提問必然引起學生的注意,引起他們的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師的范讀中學到具體可感的朗讀知識和技巧。
三、正確朗讀,技巧指導
教學生正確朗讀必須做到:用普通話進行朗讀,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朗讀字句。我們要提供給學生朗讀的機會,讓他們在讀書的時候語速要略慢一些,多讀幾遍。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為學生今后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好基礎。關于朗讀技巧(如重音、速度、語調等),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讀,最重要的是個體獨特的感受。對于同一句話,有多少種不同的讀法,就有多少種不同的含義。因而,我們應通過讓學生不斷的練習,來感受不同的意義該怎樣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同時我們應該讓學生了解重音是用聲音來突出重點;朗讀的速度應根據文體和文章內容的不同而分;朗讀的語調是由聲音的高低、強弱和快慢來決定的。我經常和孩子們做這樣的游戲:出示一個句子,請不同的學生來讀,看誰猜得準他要表達的意思。比如“你過來”這個句子就有很多種方式讀,分別表達著不同的含義。有高興時的語氣,傷心時的語氣,著急時的語氣等等。通過不斷的練習,孩子們知道了在什么時候該采用什么樣的語氣,這樣讀出來的效果表達了內心怎樣的感情等等。
四、多種練習,讀有提高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訓練。為保證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設計朗讀的形式也要為全體學生服務。可采用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教師引讀、個人自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四人小組評議讀、開火車輪讀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同時,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朗讀環境。如舉行朗誦比賽,讓學生自己選擇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或詩歌進行配樂朗誦表演,當場評分、獎勵。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準讀好文章,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
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方法
一、多法并用,激發“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學生讀得有趣,才能全情投入,如果只是一個式樣去朗讀,學生容易覺得乏味,產生厭倦,朗讀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教師范讀引路。教師范讀是形象化的教學手段。鑒于小學生善于模仿的天性,范讀在指導學生朗讀上是很有作用的。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有一段關于人們送別總理的悲痛場面的描寫,教師用課件打出當時的情景,配以低沉、悲傷的哀樂,用低沉、傷心的語氣,在輔以適當的表情朗讀,讓學生深深體會到失去總理的悲痛,從而受到啟發,當然也就能讀好這一段文字了。二是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小學生的活動往往要靠一定的誘因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師能針對學生這一特點,善于創設情景,就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朗讀。如《第一場雪》中關于雪后美景的一段,教師利用課件展示雪后大地銀裝素裹,那亮晶晶、沉甸甸的銀條,篷松松、沉甸甸的雪球,那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的歡暢,會激發出學生對雪后美景的熱愛,會激起對朗讀的興趣。三是搭建表演舞臺。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欲,課劇表演、朗讀比賽、配樂朗誦、表演朗讀等形式,給學生搭建表演的舞臺,再加上教師時時鼓勵性的評價,學生的朗讀興趣就會激發起來。
二、抓住三“性”巧指導
小語教材中的課文大都具有情意性、形象性、韻律性等特點,指導學生朗讀,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如能善于向“性”而讀,會取得以點帶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尋找文章的情意點,把握文章的朗讀基調。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需找準文章中作者的情意點進行訓練。這樣既節約時間,又指導到位,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海倫凱勒》一文時,教師先讓學生聽錄音,聽過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一個字說出作者的感受,學生一下子就找出了“痛”字。這樣文章的情意點便找了出來,這時,老師告訴學生:文中的景物都蘊涵作者的這份“痛”之情,再讓學生讀,學生都能準確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調,讀出嗚咽之聲,痛心之情。
二是把握文章的形象點,指導學生析讀。教材中課文的語言大多是準確、鮮明、生動的,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抓住一些關鍵性語句,把握個別用詞特別形象的地方進行訓練,讓學生既知曉文章遣詞造句的準確、形象,又能在朗讀中據以傳情達意。例如“……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洪教頭恨不得一口吞了林沖,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沖向林沖。這段話中,“只好”、“吞了”、“猛敲”、“沖向”這組詞用得非常形象、準確,這里“只好”表明了林沖被迫應戰的謙讓精神,而“吞了”、“猛敲”、“沖向”,則可以看出洪教頭的傲慢,心急氣盛。學生一旦抓住了這些重點詞練習朗讀,整個句子便讀得有聲有色。
三是緊扣文章的韻律點,指導學生品讀。佳作中的許多語言具有動人的旋律,這種旋律由聲調的高低強弱,音頓的整齊勻稱和語句的輕重緩急等因素構成,它給人們以抑揚多變,和諧悅耳的音韻之美,這種感受必須通過吟誦品味才能接受,學生一旦抓住了這些韻律點,可以由此及彼地讀好全文。例如“還有一些泉聲忽高忽低,忽緩忽急,忽清忽濁,忽揚忽抑,是泉水正在繞過樹根,拍打卵石,穿越草叢,流連花間……”這一段話音頓挫基本一致,排列整齊有序,讀起來瑯瑯上口,整齊勻稱的排列中又有參差,形成了抑揚、悅耳的節奏美。指導時,讓學生細細品味,慢慢吟誦,讓學生根據語句的內在韻律,抑揚頓挫地讀出這一部分。
三、長期堅持扎實“訓”
朗讀訓練并非一日之功,須長期扎實地訓練。 首先抓好讀準關。在初讀課文時,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讀準、讀通課文,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當眾朗讀,教師特別注意聽準學生的朗讀,及時糾錯。另外,還可采用個別朗讀,集體評議的方式,讓學生參與,互相評價,達到自我教育,不斷進步的目的,總之在初讀課文這一關時,教師要不厭其煩,耐心訓練學生讀準課文,我們應以于永正老師鼓勵學生連讀八次,終于把句子讀準確這一事例來勉勵自己,有了于老師那種耐心,何愁你的學生讀不準呢? 其次,要把好優美關。 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加深理解,在情感上引起共鳴, 朗讀時能讀出課文的節奏和韻律美,真正達到葉圣陶先生所提倡的“美讀”的境界。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只有真正激發孩子朗讀的興趣,扎實持久地進行朗讀訓練,才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相關文章: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論文04-20
談談小學語文教育中朗讀的必要性03-24
茶道在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中的引入論文04-02
論隱喻法語語言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2-28
分層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作用探究論文05-03
初中美術教學在民族文化傳承中的作用04-13
思維訓練在動畫設計基礎教學中運用論文04-20
小學語文習作訓練指導的方法論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