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的現狀思考
摘 要: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高技能專門人才的重要任務。在好的政策和好的形勢下,各類中職學校需要認清自身現狀,就中職教育,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些舉措將會大大提高辦學質量,贏得社會聲譽,增強社會吸引力。關鍵詞:中職教育 課程設置 師資隊伍建設 校企合作
《國家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國家好的形勢和好的政策下,中職教育也迎來了科學發展的春天。要想抓住機遇,要想搭上穩健發展的快車,各類中職學校需認清自身現狀,找其不足,就如何吸引學生、如何使課程設置與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如何實行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等方面做些思考舉措,將會大有裨益。下面就其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中職教育缺乏吸引力
1.社會有偏見,對中職教育不重視
社會對中職教育認識不足,你愿意你的孩子上職校嗎?一位家長面對記者的采訪坦率地說:“雖然身邊有不少讀職校成就精彩人生的案例,雖然汽車專業急需技術工人,但是眾多家長和學子在選擇中,職校還是排名最后。”據統計,中職生畢業后第一份薪水在2000元左右,大多數人認為學習不好才會上職中。
盡管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多次強調:“職業教育不是培養廉價勞動力的教育!钡瞧鹦降、評價低,加上工作之后沒有明晰的上升空間和通道,有誰會把這樣的選擇當作自己的夢想?
2.招生難,社會聲譽不好
近幾年,學校為了增加招生數量,不論學生成績怎樣、思品怎樣,來者不拒。結果招來的學生很多文化基礎太差,使得整個中職學校教學質量下滑。還有些學校為了完成招生任務,采用不正當的手段搶拉生源,比如有償招生等。這樣,職校的聲譽受到影響,致使有些家長和學生認為,中職是垃圾學校,是三流學校,上中職沒有面子,中職老師地位也不高。
二、課程的設置
課程體系能體現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和特色,是完成中職教育目標的基礎工作和重要保證。
1.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理論強、難度深,F在的中職生普遍的是學習成績不好,自信心不強,加之自我約束力較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目前中職課程,特別是專業課程,理論性強,內容偏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想一想,他們能學好嗎?
(2)課程內容老化、陳舊。據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企業認為學校實踐教學與學生實用技能培養不吻合。加工制造業、信息技術等專業的學生普遍反映,專業課程內容陳舊復雜,已嚴重地與市場脫節。
2.對策
針對這些現象,應以市場為導向,充分考慮社會的需求,進行一系列的課程改革,確保課程對學生職業生涯的實用價值。
(1)文化基礎課。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要進行削枝強干,開展一些教學方法靈活、教學形式多樣、師生互動性強的課程。比如汽車英語課,可結合專業特點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模擬4s店場景,用英語給客人介紹汽車的構造、汽車的使用性能等。學生會覺得這樣的課堂有趣、有吸引力、有價值。
(2)專業課程。學校應與企業緊密相連,聘請行業專家、生產一線的高級技術工人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和課程研究,開發適合學生發展和行業需求的校本課程。中職生對理論性較強的知識不感興趣,根據專業特點,應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確定其理論知識。實訓項目多樣化,學校要有足夠的實訓設備、實訓車間,圍繞企業的需求,學校需要開足實訓課。
(3)課程的形式。以往學生來到學校,先理論后實踐,結果實訓與理論知識間有明顯的脫節現象。學生沒有見過實物,對理論知識難以理解。
學生即使掌握了理論知識,到了實訓車間卻會發生實物與名稱的不符,這種掌握僅僅是脫離實踐的死記硬背,所以說,理論與實踐應一體化,即理實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教學,課堂銜接車間,要求作為課堂的實訓車間要有足夠的工位、站位,要有必需的教學環境,如要設有講解室、黑板甚至多媒體等,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一致,教學環境與生產現場相一致。
三、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確保整個職業教育的生命線所在,是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關鍵點,更是中職教育提升辦學質量的發動機。
1.據調研觀察,在我市中職學校中,教師隊伍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師缺乏歸屬感、成就感,積極性不高。由于招生困難,生源素質降低,學生在心理、學習能力、道德品行上凸顯出一系列的問題,對學習淡漠,這與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愿望形成了沖突,教師感到工作無意義。
(2)待遇低,機制不完善,晉升困難。教師缺乏學校管理和決策的機會,學校缺少公平的競爭、激勵機制,極少關注教師的感情和精神需要,致使部分老師感到辛苦的工作沒有得到回報。學校很少給教師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教師很難有追求的目標和發展方向。 (3)師資隊伍薄弱。專業課教師不足,文化課教師偏多,真正的雙師型教師缺口大,師資結構不合理。有些專業課教師雖有一定的理論水平,但缺少在企業的實踐經驗,對企業生產情況不了解,動手操作能力差,很多是紙上談兵。
中職學校要想持續發展,師資隊伍建設是根本。
(1)營造教師成長與發展的環境。學校要弘揚尊重知識、尊重教師、關愛教師的良好風氣,要尊敬教師的人格和個性,珍惜教師的個體勞動成果,不斷地給教師以關懷和鼓勵。學校評價機制要完善,剔除不良風氣,鼓勵教師民主平等地進行學校管理,為教師教學改進和創新提供良好的支持,統籌安排教師制定清晰的個人專業發展規劃,使教師感到領導的信任和自我成長的愉悅,從而激起工作的熱情。
(2)加大教師培訓的力度。要鼓勵專業課教師利用暑假或課余時間分期分批到企業實訓,形成一種制度。專業課教師每年必須一次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熟悉生產線的各個環節,了解整個生產過程,了解企業引進和開發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使教師“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同時要積極引進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來校作兼職教師,對專業課教師進行傳、幫、帶。他們在和學校教師共同進行教學活動中,可促進教師向雙師型轉化。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職業資格培訓,依托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對教師進行職業資格鑒定。以技能大賽為抓手,初步形成覆蓋每個專業、覆蓋每個教師的比賽制度。同時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如與教師的考核評優、職稱評定、培訓經費、津貼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化。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增強中職學校發展的活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法寶,是職業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到職業教育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要制定、出臺針對性較強的法規政策來鼓勵校企合作,可通過利用土地、稅收等經濟杠桿有效調節企業行為,多渠道籌措校企合作。政府可建立多元資金投入機制,給學校提供經費支持主要用于師資培訓、課程開發、實訓基地設備建設等。
校企雙方要增強協調功能,完善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質量保證和評估體系,實施監督、督導、反饋、獎懲體系。校企雙方要創新互惠機制、內部運行機制、利益分配機制,按經營理念解決運作中的問題,真正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無縫對接。
總之,職業教育是強國之本,抓職教就是抓經濟,抓職教就是抓扶貧,抓職教就是抓三農,抓職教就是抓穩定。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只要內增實力、外樹形象,加上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就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新華社,2010,7。
2.《探討中職課程設置改革》.黑龍江新聞網,2008,12。
3.《中職學校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職業技術教育,2011,3。
4.《中職學校師資隊伍現狀分析與措施》.職業,2010,8。
5.《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初探》.人民論壇,2010,26。
【中職教育的現狀思考】相關文章:
對中職語文教育發展的思考11-20
中職學生音樂教育思考論文02-20
城市學校體育教育現狀與思考論文03-13
我國教育技術的研究現狀與思考論文02-25
淺談對我院美術教育和教育實習現狀的思考11-17
改進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現狀的思考的論文12-11
論述關于高校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現狀的思考12-07
對當前農村義務教育質量現狀的思考的論文12-11
談關于中職衛校開展入學專業教育的思考02-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