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
論文摘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通常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參與閱讀,并自行思考,自主活動的過程。實踐證明,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有通過一系列方法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并引導他們構建正確的思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能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本文嘗試從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突出和優化學生主體性方面展開進行簡要的論述。
論文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主體性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應該代替學生進行閱讀實踐,而是由學生自行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使他們在豐富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加深對閱讀的理解,培養自己切身的感悟和思考能力,從而熏陶自己的情感,獲得審美的樂趣。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要特別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鼓勵他們尋找和運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皯诶^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培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這也就表明,落實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地位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廣大教師就必須實施一些有效的措施去突出和優化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的語文素養得到可持續發展。
一、教師可以通過創造和諧的教學氣氛,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入角色,同時也是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條件,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減輕學習上的精神壓力,緩解課堂疲乏,情感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各種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和老師的情感產生共鳴。而愛是情感的基礎,教師首先要將自己的真摯情感融于課堂教學之中,以端正的教態,慈愛的神情,和藹的語言講課,讓學生在溫暖和諧的氣氛中,集中精力聆聽教師的講授。魯迅先生說:“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蔽⑿梢蕴钇綆熒g的鴻溝,可以架起師生互相理解的橋梁,上課時,當你面帶微笑,步履輕盈邁上講臺時,孩子們的情感也會被同化,在舒暢的心境下聆聽教誨,感受被激勵的幸福,感受獲得成功的快樂,還有助于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對教師課堂的熱愛情緒中,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最終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去探索學習。
而且,教師在這種環境下指導學生閱讀時,不再是自上而下,授之以漁的形式,而是引導他們去探索,分析,鼓勵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設情境,情境教學法就是根據課文所描述的情境表象,使學生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在此情此景中進行著一種情境交融的教學活動。創設情境可以通過圖片、攝影、音樂的描述,再現教材的情境,使學生對作品刻畫的人物,描寫的事物,抒發的感情,闡述的哲理,產生一種真實親切明晰感。
二、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與此同時,興趣與學生的情感緊緊相連,積極的情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材料,當然消極的情緒也會抵制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教會解答、掌握結論,而是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發展能力,激發興趣,從而主動尋求、發現和解決新的問題。新課標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程內容上,要不斷開發、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別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系現實、密切聯系學生經驗的教育資源,使語文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教科書,以鮮活的現實素材使語文內容變成課堂教學的一泓活水。在課程實施上,要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與溝通,變讀書、答問單調的形式為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小課堂連著大世界。
學生積極的思維與其思維的品質有關。在日常的教學中,應通過一定的練習訓練其品質,如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等,學生掌握了思維的方法,他們才能正確地思維,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學生在聽課時,若能循著教師的思路走,甚至搞清了教師講課的思維方法、思維形式、思維規律,那么,學生一定會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的積極思維與其智力水平相關。教師的啟發誘導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水平,情境的創設和問題的提出都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水平。學生對某些問題的理解有較大的難度,可更換一個角度來提出問題,或者將其問題再分解成有梯度的相關的若干個小而易解的問題,一個一個的小問題理解解決了,大的問題自然而然得以解決。這樣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正常開展。當然,所分出的小問題應有價值,既要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思維,又要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學生的積極思維與教師的教學風格相關。教師應有全新的觀念,民主開放的教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質疑,要讓學生有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大膽完整地陳述自己的觀點。現代教育思想認為:只有給學生創造一種和諧、融洽、寬松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才能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把教學活動視為自己的需要和樂趣。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處于一種無拘無束的狀態下,他們的思維才會活起來。也只有在這樣的場合下,學生的不同觀點、不同想法才容易產生,才會放飛思維的靈感。從而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
實踐證明生動有趣的對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如教《丑小鴨》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想象一下丑小鴨后來會怎么樣?把自己想象的結果和課文中的情節相比較來感悟丑小鴨變成小天鵝的艱難歷程,從而體會丑小鴨對生活的堅強信念以及對我們的啟迪。后來,我曾用這種方法進行授課,同樣也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可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變換教法,只要方法得當,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如何利用教學素材,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他們去積極主動探索學習,是現今教育家非常重視的課題。因此,教師在閱讀指導時,應切合實際地采用一些新進的設備,通過新穎的授課方式,拓展閱讀的內容,創設與閱讀素材相關的情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以此種方式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積極的情感,從而提高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三、教師通過一些課外閱讀拓展,培養學生的閱讀主動性
初中生的自學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層次與水平,此時,教師應當注重發揮學生課前預習的作用,前延教學關口,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教學成效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依據某教育雜志社的調查結果,仍然有35-45%的初中生在語文學習中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這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不相適應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對學生的預習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尤其是要求學生養成課前必須預習的習慣,并擬定預習重點,提高預習針對性。其次,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科學預習方法的指導。部分初中生在語文學習中雖然有預習的積極性,但是方法不夠科學,也制約了預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強化科學預習方法指導。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推廣的“讀、思、記”三步預習法是一種非常成功的預習方法,學生通過對教材的深入閱讀了解內容,通過深入思考探究問題,并進行練習,檢測學習成效。另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將預習過程中需要幫助的內容摘記下來,為探究教學奠定基礎。
通常情況下,閱讀水平較強,語文較好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經驗往往都不是僅僅局限于課內的閱讀,他們大多數受益于課外閱讀,采用不同的教學環境,用“新”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加以充分的利用。為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不僅可以以新的教學內容作為吸引的本體,還可以以“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器具來刺激學生感觀。我們可以以現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較多的課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方式為例。從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兩種新鮮的教學組織形式會在學生接觸到的第一時間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那么為長時間維持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會從這種不同于固定教室教學的環境中提取有利于組織教學秩序和教學內容吸收的各種因素來給學生造成視覺和聽覺沖擊。例如,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利用色彩鮮艷的圖片和帶色彩的文字來形象化教學內容,給學生造成視覺沖擊,那么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就會被這些生動形象的內容吸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應合適宜地將教學素材與生活相聯系,為學生拓展廣闊的閱讀時空,并且還要重視閱讀實踐活動的實施,讓閱讀活動與學生的課外活動相連。當然,要做好這些還需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給與他們科學的指導,引導他們注重思考和積累,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想象。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主動性。
四、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出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創新人才,一切必須從學生出發,引導他們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而在真正實踐中,學生的主體性如何能得到開發,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情感,激起他們創造的火花,從而使他們的自身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揮。亞里斯多德曾經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边@就表明,只有有疑問,有問題,才會出現思考,才會出現創新。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提出疑問,還要向學生多提出一些質疑的方式,以此來對他們做科學的引導。
在教學中,教師還需培養學生求同存異的思維,只有存在異,才會有創新,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加討論及思索,尋求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案,以此來開發他們的創新性思維。
再者,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和想象,世界上一切創造都少不了想象,想象是創新的前提。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發展學生的語言,使學生形成駕馭語言的能力。而駕馭語言中的各種要求,就理解而言,則主要表現在語感能力上。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首先激起學生樂讀的情感,通過多讀,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領悟課文中豐富的語言蘊涵,以便能夠運用語言進行表述課文內容。其次,語感及語感能力是在無意識狀態中獲得的,這一特性決定了行為環境在培養語感能力方面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通過開展情境演示等活動,使學生能夠以語言實際使用者的身份進入學習過程,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語言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另外,教師還必須依賴自身的學養悟性,精神氣質以及人格力量去點撥、引導、感悟、熏陶自己的學生,從而使學生的語感能力在實質上得到提升。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突破課堂的界限,并跨越課堂,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考問題的潛能。
五、結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通過各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另外,還要不斷關注他們自主閱讀的意識,鼓勵他們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鼓勵他們善于求異,大膽對課題提出質疑,并在質疑中對他們做出科學的引導和講解,使他們真正融入到閱讀教學中,從而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增強他們的語文素養。
上一頁 [1] [2]
【簡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相關文章:
簡析文化營銷06-10
簡析連帶責任02-28
簡析成語的哲學意蘊11-26
簡析大學特色的本質03-28
簡析糧價上漲原因11-19
簡析白居易的諷喻詩06-20
簡析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11-18
簡析市場營銷戰略03-28
簡析數學 課堂“活”起來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