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程標準頒布后的語文教學
摘 要:新課程標準頒布后,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但是由于傳統思想的束縛,以及有些教師對新課程理解不深,在教學中仍存在著較多的認識誤區和行為偏差,本文將從新課程中教師行為變化這方面探討一下新課程標準頒布后的語文教學。關鍵詞:教育理念 教學方式 教學情境 情感體驗 主體
近兩年來,在和老師們的交流中,我遇到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新的課程標準,新的語文教材,以前的教學方法都不用了,今后的語文課該怎么上?另外,有些老師有這樣的感受:聽一個專家說,對新課程改革還有一點感受;聽兩個專家講,就變得模糊了;再聽第三個專家一講,你講得我不知道該怎么做,我最好的辦法還是和以前一樣。
從以上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頒布后,語文老師對語文教學處于彷徨狀態,有點無所適從了,到底今后的語文教學該怎樣進行呢?
先從教師說起。新課程標準頒布后,教師的關注有一些新表現:(1)關注學生的智力類型;(2)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3)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4)關注學生的處境和感受。這些是在以精英培養為目的的教育框架中難以實現的,新課程為教師開辟了新的課堂專業生活。
這些變化在語文課堂上是怎么表現的呢?
一、教育理念的變化
在新課程中,我們將看到的教育理念的變化有: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改變了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
例:王老師擔過初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迫于開學后的壓力,每天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望著辦公室桌上如山的作業,有時感覺批改它們真是一種折磨。一天,她突然有一個想法:讓學生“自設作業”。學生先是吃驚,馬上便是一種帶有新鮮感的激動和喜悅!白栽O作業”的要求就是內容和形式不拘一格,自由發揮。第二天,她打開作業,這是怎樣的一些“作業”啊——有“老師,考考你”,有“小發明”介紹,有訴說“我的煩惱”的;有的申請當下次班會的主持人,并設計了活動方案;有的干脆是一幅“我的自畫像”,畫自信而調皮;更有別出心裁的孩子,像精心侍弄一個花園那樣,把自己的作業點綴得多姿多彩?粗@些豐富多彩的作業,她心里有說不出的激動。當下午放學前她把作業發下去時,孩子們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進書包的習慣,而是迫不及待地翻開作業本,品味著老師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機會,王老師又指點他們把“自設作業”和語文學習結合起來,突出語文性。以后的日子,“自設作業”竟在許多同學的作業中生了根。同時王老師還高興地發現,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濃了,成績也隨著學習興趣的濃厚而“水漲船高”了。
二、教學方式的變化
在新課程條件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教師的教學方式,重要的是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一個輕松、寬容的課堂氣氛;教學活動具有創造性,知識的學習根據學生的需要因勢利導;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不能將知識作為“絕對的客觀真理”強加給學生。 張老師進行了發現式學習的嘗試,即“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取知識。后來,他嘗試上了一節語文課——《三顧茅廬》。初讀課文,學生了解主要內容以后,他布置學習課文,嘗試運用“發現法”學習課文:把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的文字進行比較閱讀;發揮自己的感悟能力,領悟文章的妙處,然后每組討論交流,特別強調感悟多少就說多少、發現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誰發現得多,看誰的思維最敏捷……這一番話還真的起了作用!澳馨l現多少就說多少”不拘一格,給學生留下了更多自由的空間;“看誰思維最敏捷”則具有挑戰性,大大調動了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這時教室內呈現出積極參與、主動思考、熱烈交流的景象,學生的精神力都高度凝聚到對課文理解感悟這一教學重點上來了。
三、教學情境的變化
教學情境的變化,主要是因為新的課程因素的增加和教學環境的改變。這樣,常規教學活動的框架將發生變化,常規教學活動的方式將發生改變,新的教學工作方式也將隨之建成。
在新的教學情境中,不但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師生間的交往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范老師是一位語文老師,母親節前夕的一節說話課上,她問學生:“小朋友,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大家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話音剛落,孩子們就七嘴八舌地說起來,盡管一年級學生理性思維能力較弱,說話還不十分規范、連貫,但說起他們的媽媽還是有說不完的話。范老師抓住契機,夸獎、鼓勵他們并讓他們寫下來,伴著“我的好媽媽”的音樂創設的課堂氣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生了不說不快之感。寫完后讓一些學生念,并和小朋友一起點評,學生當場修改后范老師接著給學生準備了一份書信的格式,教小朋友們運用,同時教給了他們一些急用又不會寫的字,放學后,學生都樂滋滋地揣著這封信回家了。
周一返校后,學生個個都情不自禁、爭先恐后地向老師匯報…………
其中李佳度的媽媽在給老師的信中寫道:“范老師,當我看到兒子人生中的第一封信時我真的好感動,你不但教會了我兒子拼音識字,而且還教他怎樣做人。作為家長我不知該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我此時的心情……”
在范老師的課上,當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獲得了愉快的時候,課程也就適應了學生的發展。范老師的這節課從小處著眼,針對目前社會上的獨生子女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只知被動地接受愛的現象,抓住“母親節”這一契機,羅列媽媽平時對孩子的關愛,從而激起了學生熱愛媽媽、尊敬媽媽的思想情感。將語文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符合科學性與思想化統一的原則,既訓練了說話與寫話能力,又使學生從小懂得了學會關心他人的道理。
新課程標準的頒布,為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它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中的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
教師將與新課程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黃厚江《“改革”還是“革命”》.《中學語文教學》,2003年第11期。
【淺談新課程標準頒布后的語文教學】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化學習題教學11-21
淺談新課程下如何開展語文閱讀教學12-11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詞匯教學11-21
淺談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導入03-17
淺談語文老師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11-29
淺議新課程標準下的歷史教學論文03-01
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學評價探究01-14
淺談外語文化教學12-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