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中醫與健康體檢

        時間:2024-10-26 11:29:01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醫與健康體檢

                              作者:王璇 高昌杰 楊麗 馬玲

        摘要:文章對中醫、健康體檢及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綜述,詳細闡述了中醫體檢的內容和在健康體檢中運用中醫學的優勢和意義。
        關鍵詞:健康;體檢;中醫體檢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是身體、心理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意為陰氣平和,陽氣固密,陰陽平和協調保持相對平衡,則身體健康,精神愉快。這是中醫學用陰陽學說對人體正常生理狀態的概括,是對人體健康態的表征。人體的健康是人與自然、社會協調以及自身陰陽動態平衡的結果[1]。
                1. 健康體檢的重要性
                在現代生活模式下,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伴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等綜合癥狀,在人群中較為多見,雖然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卻是導致各項疾病的高危因素。而健康體檢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2]。因此做好健康體檢工作,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身體保健需求,成為健康體檢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近年來健康體檢工作得到了迅速發展,為了發揮中醫的優勢,將中醫理論運用到體檢之中,我院體檢中心從2009年開始,就開展了中醫體檢,深受群眾歡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就如何做好中醫體檢進行初步探討。  
                2.中醫體檢
                中醫體檢是指在易醫理論指導下,根據人的時間生命信息,運用“天人合一”,人體陰陽平衡,五臟相生相克的原理,用傳統的望、聞、問、切 “四診”合參,確定被檢者的先天病理體質狀況及身體健康狀態,針對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況給出中醫治療的對策和日常養生調理的指導。
                2.1體檢對象
                中醫體檢具有普遍適用性,男、女、老、少皆宜;但又有重點適用對象:一為亞健康人群。主要表現為情緒緊張、心煩意亂、胸悶憋氣、食欲不佳、容易疲勞等,但通過現代醫學儀器檢測后,卻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從中醫角度看,七情六欲皆可致氣血陰陽失調,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二是欲進補人群。中藥進補因人因癥而異,不能隨意進補。一般來說,需要進補的人皆有陰陽失調,可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幾種類型,因此,進補前最好先通過中醫體檢,全面了解個人體質,制定個性化的進補方案,對癥進補才能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效果。三是有健康意識的人群,重視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希望遠離化學藥物侵擾,愿意接受中醫養生。希望了解自己真實的身體狀況,中醫體檢不失為一種最佳的選擇。四是對于慢性病患者。因為長期接受某種治療或服用某種藥物,必然會對體質平衡產生影響。通過中醫體檢了解這種影響,及時進行中藥調理并配合平時飲食調理,對人體功能的一些變化進行主動性干預,就能達到既不影響治療,又能減少副作用傷害的目的。 
                2.2體檢方法及內容
                中醫體檢以中醫體質學理論、整體觀、辨證論治為指導,運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法對人體作全面的、整體的檢查及分析。為此設計了專用的中醫體檢表,基本內容:①四診:神、色、形態;面色、頭顱五官九竅、絡脈、肌膚、手足、胸腹;舌質、舌苔;脈相檢查。聞診:聲音、氣味。問診:一般情況、生活習慣、家族史、既往史、現在癥狀。切診:肌膚、手足、胸腹、脈象。②四診合參辨別體質類型。③保健指導:飲食、起居、情志、運動等。
                3.中醫體檢的優勢和特色
                3.1疾病預防
                中醫非常重視未病先防的原則,“治未病”的學術思想最早起源于兩千多年前中醫理論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該書《素問•四氣調神論》中記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這段話從正反兩方面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為預防醫學的座右銘。唐代名醫孫思邈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中醫“治未病”理論強調: (1)未病養生,防病于先; (2)欲病救萌,防微杜漸;(3)已病早治,防其傳變;(4)瘥后調攝,防其復發。開創了天人相應預防觀、形神合一預防觀、動態平衡預防觀、三級分層預防觀、防治互寓預防觀、綜合應用預防觀、辨證施防預防觀等預防學觀點[3]。中醫治未病的理論與方法體現了積極預防的保健策略,這些都是未來健康保健模式框架的主要內容[4]。
                3.2辨證論治重視體質
                中醫辨證認為人體患病因主要為飲食不節、勞逸損傷、七情內傷等導致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易感性,不同的癥狀表現,不同的生理功能紊亂程度[5]。中醫藥調治亞健康的優勢在于根據個體的不同情況辨證施治,綜合調理。中醫體質學,也是“治未病”理論的重要內容。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根據人體形態特征、心理特征、發病傾向及對外界適應能力等的不同,人的體質可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和特稟質九種[6] 。人們通過體質辨識,可知道自己的體質類型,自知現階段身心健康狀態正常與否,自知易患哪些疾病和這些疾病的規律、病變特點和發展趨勢,也可了解現階段干預、治療、康復后的方法和措施[7]。
                3.3中醫診斷的整體觀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聯系六腑、四肢百骸,將人體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8]。中醫理論以人體功能狀態為特征,重視整體觀,強調各臟腑功能之間的關聯協調,陰陽氣血的平衡統一。中醫認為,人的生存與自然相依為命,息息相通!端貑• 病痛論》云:“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人居自然界,稟天地之氣生。四時陰陽消長轉化,地理環境都影響著人的生理病理變。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進行自身調整變化的自動穩態系統,人的生命運動隨著天地自然的調整變化而調整變化,并由此維持自身的平衡[9]。由此可見,人與自然的統一就是人與自然萬物和自然規律的統一。人體每一病證的產生,無不體現整體的失調[10]。中醫體檢在“整體觀”原則指導下的“四診-辨證”過程是建立在生理、病理狀態綜合判斷的基礎上,從整體上進行全面分析,綜合判斷,是中醫獨有的特色。       4.其他療法 
                中醫調治的方法多種多樣,除中藥調治法外還有多種調治法。①心理調理法:中醫倡導以“恬淡虛無的境界面對欲望和誘惑;“莫嗔怒養肝氣,少思慮養心氣”,即調養心神當以“戒怒”、“慎思”為要的理念,從而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②起居活動調理法:每天起居有一定規律,按時休息按時起床,每天要有一定量的身體活動,使人體活動能順應四時而頤養其氣。③食療調理法:中醫在食療、藥膳方面有著豐富的內容,非常值得利用和開發。有順應二十四節氣的“嘗新食養”、“節轉食養”等,又有糾正體質偏頗的個性化食療藥膳等。④其他調治法:推拿、按摩、針灸、臍療等中醫特色的傳統技術,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中醫運動養生方法,都是中醫調理的有效手段。  
                5.開展中醫體檢的必要性
                《黃帝內經》中的健康理念“圣人治未病”,其中的“未病”不是無病,而是一種亞健康狀態,經過幾千年的不斷實踐,中醫對未病的診斷已形成比較完善的理論與實踐體系,而且近年來中醫健康體檢在各大醫療機構和體檢中心悄然興起,并針對不同體檢人群提出調理建議,且費用低廉,是一種非常有必要的健康嘗試。大多數人對西醫體檢耳熟能詳,但對中醫體檢卻知之甚少,中醫對人體的健康檢測主要是對受檢者進行“望、聞、問、切”,了解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是否良好,收集受檢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史,給予中醫的辨證分析,確定受檢者屬于“陰虛型”“、燥熱型”、“痰熱型”等何種體質,從而用中醫中藥給予調理,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中醫健康體檢的好處在于可以通過中醫師的望聞問切,讓西醫不易發現的亞健康狀態顯形,然后進行辨證施治[11]。
                隨著對生活質量及品質的要求逐漸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關注保健養生,希望能讓自己的生存質量更好,中醫體檢所提倡并應用的保健方法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重視。非藥物療法等豐富的調治經驗,療效顯著的大量方藥,顯示其在調整不良狀態,改善體質,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優勢[12]。同時,中醫學彌補了西醫的不足,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它的優越性在健康的防治上十分明顯。我們應深入發展中醫的優勢,逐步建立有現代特色的中醫健康理論體系,為保障人類的健康做出更進一步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藍毓營,唐振宇.淺談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藥防治思路和方法
        [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 2003, 6(4): 81.
        [2] 周戰,李俊孚.健康體檢淺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12,2(23):203.
        [3] 洪蕾,冼華.中醫“治未病”的理論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07;13(2): 92-94.
        [4] 洪凈.中醫藥解決生命科學重大問題的前景展望[ J ] .中國醫藥學報,2000,15 ( 6 ) :4-6.
        [5] 陳孔斌,金燦道.《內經》“治未病”理論在亞健康防治中的應用[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09;11(3):250.
        [6] 王琦.中醫體質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36-41.
        [7] 王旭東.中醫養生康復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4: 45-49.
        [8] 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20-70.
         
        [9] 張登本.百花通解黃帝內經[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18-19.
        [10] 鄧鐵濤,郭振球.中醫診斷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4:95.
        [11] 馮永惠.健康體檢的發展[J].現代護理,2005,11(9):2.
        [12] 王琦.調治亞健康是中醫學在21世紀對人類的新貢獻[ J ]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24 ( 2 ) :1.

        【中醫與健康體檢】相關文章:

        探討健康教育對體檢人群健康意識的影響03-27

        健康體檢為依托的職工健康管理方式11-18

        簡談中醫文化在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06-04

        中醫“涌泉穴按摩”對亞健康防治作用的研究12-09

        中醫教育論文11-29

        中醫傳承模式下的當代中醫教育論文03-19

        中醫藥膳在亞健康身心調理與疾病防治中的意義11-19

        論中醫藥進社區與中醫藥教育11-16

        中醫論文范文11-17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