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古詩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親近詩歌
論文摘要:進入高中階段,隨著詩歌鑒賞難度的提高,許多學生對詩歌的興趣越來越淡而漸漸疏遠詩歌。因此,古詩教學首先要讓學生親近詩歌:喚起學生對詩人境遇的同情,對詩人傾吐的理解,消除對詩歌成因的神秘感;幫助學生弄清古詩的句法特點,識記常見意象的含義,消除不通詩家話語的恐慌感;引導學生設想自己與詩作內容相關的見聞經歷,補充作者省略的內容,消除對詩歌題材的陌生感;指導學生構建表達技巧的知識網絡,逐個歸納古詩寫作技藝,消除鑒賞寫作特色不知從何入手的的迷茫感。
論文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教學;親近詩歌
古代詩歌藝術的特殊性給學生的鑒賞帶來較大難度,特別到了高中,對必修課本里的一些詩,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一改讀小學時的搖頭晃腦地吟誦狀態;到了學習《唐詩宋詞》選修課本,已找不到感覺,一堂課下來,總有那么多學生如在云里霧里稀里糊涂。筆者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反思,認為只有首先拉近他們與詩歌的距離,方能帶動他們走出這樣的窘境。
一、喚起學生對詩人境遇的同情,爭取他們對詩人傾吐欲望的理解,從而消除對詩歌成因的神秘感
學生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將詩人神化,班上誰是小詩人,大家往往認為了不起、很羨慕,何況是名聲流傳千年的大詩人,高處不勝寒,學生會敬而遠之。因此,在讀完某詩歌專題或單元后,教師要拉近學生與詩人間的距離,與學生至少說明兩點:第一,詩人也是常人,而非神人,他們一樣有喜怒哀樂、一樣有愛恨情仇。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怎能不思鄉懷人;唐代邊境戰事頻仍,宋代山河破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怎能沒有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豪情及收復失地的決心;詩人仕途失意怎能不苦悶、報國無門怎能不憂傷、年華消逝壯志未酬怎能不悲嘆?這樣使學生就不至于覺得詩人高深莫測,思想感情難以捉摸,能從內心真正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進而在誦讀中隨著詩人情感的起伏而起伏。第二,我們若有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常通過寫日記或上網絡QQ宣泄;在那個詩風較濃的時代,寫詩成為文人們在生活中情感的傾訴方式,甚至成為中國文人們表達自我的自覺方式,生活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遇到了什么高興或悲傷的事隨時用詩歌記錄,在他們看來寫詩不是什么難事,如黛玉對想學詩的香菱小結的那樣:“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如此會讓學生覺得寫詩不足為奇,從而消除對詩歌的神秘感。
二、教學生弄清詩句的句法特點,識記常見意象的含義,從而消除不通詩家語的恐慌感
對詩歌詞句的理解,是詩歌鑒賞的第一步,而阻礙學生讀懂其大意的首先是其特殊的句法現象。學生生活中一直使用的是現代漢語,自然用理解現代漢語的習慣來解釋作品大意,越是按現代漢語語法習慣來理解越不能讀懂大意。因為那個時代的詩人不可能按我們現在的語法習慣作詩,其實他們也不完全按當時的文言習慣,詩歌有它的平仄對仗押韻等寫作要求,所以在鑒賞某首詩之前,教師要和學生一起來分析詩句的句法特點。它可能省略,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應還原為“金風(吹起)玉露(凝結)(的時節)(牛郎和織女)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次相逢)”,其中省略的就有主語、謂語、賓語;它可能倒裝,如“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里詩人置“忽見”于句末,抒發了“路轉溪橋”之后忽然看到過去熟悉的“茅店”的那份驚喜之情。按客觀的動作順序,一般寫為——先見茅店,再看見社林,然后路轉,最后見到溪橋,如此學生會有茅塞頓開之感。
阻礙我們讀懂其大意的還有一些意象。在古典詩歌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使用來表現某種情緒,后又被其他詩人反復使用于這種情緒,從而有了特定的內涵。所以必須要求學生識記常見意象的含義,如梅花、菊花、竹子、松柏、梧桐、楊柳、鴛鴦、鴻雁、寒蟬、月亮、流水、浮云等,了解這類意象通常寄予作者哪種思想情志,加之前面句法特點的掌握,學生便能化難為易、沉著應對。
三、讓學生設想自己與詩作內容相關的見聞經歷,補充作者省略內容,從而消除對詩歌題材的陌生感
詩歌就是作者對他的某一次或某一階段感慨較深生活經歷的記錄,某一次生活經歷應該包括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表現為年節、時令、晨昏、其它特殊意義的時間,一定的地點——這個地點具體表現為故鄉他鄉、長亭驛站、樓臺庭院、山水田園等,詩人(有時為其他抒情主人公)與某些人——親人、友人、戀人等之間有直接因果的一些事或與古人間接相關的一些事。學生寫作時處理題材習慣以事為主體,事情起因、經過、結果一清二楚,但詩人處理往往有所省略、有所側重,省去事情具體過程,側重在一定地點所見之景、所憶之人、所懷之情,給我們的理解帶來障礙,所以覺得它難以親近。其實只要我們作一些適當的聯想補充就會感覺如自己所寫。如欣賞山水詩,欣賞前假想我們來到某一處名山,會寫哪些內容呢?多數學生會想象我們到此地的原因,什么季節哪一天來的,同行的還有誰,一路上有哪些見聞,在山上我們玩了什么,此行意義何在;然后與詩作對比,發現作者一般重在描寫山林中看到的現象,其它的都省略了;假如欣賞送別詩,欣賞前假想我們也送別親朋,離別時間、地點、天氣、環境、酒宴上雙方言行神態心情都會寫的,然后與詩作對比,發現詩人一般側重寫環境與心情,其余都省略了。其它詩也大致如此,只要我們把詩人沒寫的添上,好像就是自己的作品,這樣會增加學生對詩作的親切感。
四、幫助學生構建表達技巧知識網絡,使他們能逐個排查技藝類別,從而消除鑒賞寫作特色時不知從何入手的千頭萬緒的迷茫感
詩歌貴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言恨,如何傳情達意?經過一定量的詩歌實例欣賞之后,如果我們帶領學生跳出詩外作一定的歸納,就容易發現一條較普遍規律:古人慣用手法便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敘事(懷古或詠史或即事感懷)抒情。古典詩歌就那么多手法,拿到一首詩先看它屬于哪類,接下來從宏觀到微觀作細致梳理。
如果是借景抒情詩,作者一定會不惜筆墨、煞費苦心打造景的特點,為此往往啟動多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等,從形、聲、色、態、味五個方面展開,但一般又以視覺為主,觀察時多種視角錯綜,有俯看、仰視、遠眺、近觀,讓畫面拼接,有時注意點、面結合來渲染景物,景物客觀上有的呈靜態、有的呈動態,時而呈靜態、時而呈動態,所以寫作時自然會動靜結合、動靜相襯;寫景的方式除正面寫之外,還有側面烘托,調動想象或進行聯想,時(古今)空(遠近)跳躍,虛(回憶、夢幻)實(現實)相映;另外常常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或比喻或擬人或夸張,以達到突出景物特點的效果。
如果是詠物詩,總體上要把握它詠物是為了寫人,用物象征人的品德節操,因為不能直接寫人,它必須寫出物的特點,才能表現詩人(或抒情主人公)人格、品性、情操。為了寫出物的特點,除正面描寫,用擬人手法和細節描寫,還有襯托、對比等。
如果是懷古、詠史詩,詩人要突出的是今人今事的特點,這樣來感慨個人遭遇、抨擊社會現實。表現手法多為用典、類比和今昔對比,有時增用景物襯托,如蘇軾《赤壁懷古》,全詞表現為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詞中的寫景容易看出要么是烘托人物要么是以景襯情?傊,技巧再多再復雜,它都是為了景或物或人的形象更飽滿、特點更突出,學生明白了其構思用意,自然會有一種條分縷析的感覺。
《課程標準》提及詩歌鑒賞時首先要求教師激發學生誦讀詩詞曲作品的興趣,實際上也是提示我們首先要帶領學生親近詩歌。相信只要我們恰當引導,并不斷探尋新的方法,雖然高中學段的鑒賞要求有較大提高,但“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課堂困境就會大為改觀。
上一頁 [1] [2]
【淺論古詩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親近詩歌】相關文章:
淺論黃禮孩詩歌藝術12-02
淺論聽力教學技巧11-18
淺論聲樂教學的發聲訓練02-20
淺論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教學方法與模式11-16
淺論英語精讀教學行為11-16
淺論心理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認同感12-04
淺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02-25
淺論中學英語教學評價12-06
淺論合理的數學復習課教學結構11-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