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的理性化建構
[論文摘要]大學生正處于行為選擇模式轉型和定型的關鍵時期,引導大學生建構具有現實理性的行為選擇模式既是大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課題。本文在分析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建構的特殊性、環境影響和內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以營造良好行為建構環境和發揮“三個課堂”互補作用的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理性化建構的實踐策略。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行為選擇模式 理性化建構
現實理性的行為選擇模式建構是大學教育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之一。當前大學生的行為選擇模式尚不成熟,正處于行為選擇模式發展和轉定型——從規制選擇向自由選擇、從單一目標選擇向多元目標選擇、從感性選擇向理性選擇、從理想化選擇向現實性選擇轉型的關鍵階段。由于行為選擇模式轉型是一個較長的心理轉變和定型的過程,會受到很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輔導員和任課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建構的特殊性和存在的現實問題,對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的理性建構給予指導和修正。
一、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建構的特殊性
1.大學生面臨富家子與窮家兒同處一室的環境
與其他同齡群體相比,大學生群體的形成是很特殊的,這一群體的成員不是由個人好惡選擇的,而是由國家制度安排的結果。因此,在機會平等條件下進入大學的學生是不分貧富的。然而,問題在于,家庭經濟條件的好壞,不僅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交往的基礎,而且影響著大學生的個體生活方式。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共處一校一室時,所產生的沖突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在心理上,經濟富裕的學生的優越感會進一步增強,而經濟拮據的學生的自卑感也會進一步增強,從而在學生群體中產生“階層分化”。不同行為選擇的互相影響是十分復雜的,特別是富家子弟毫無經濟負擔的生活方式往往促使一些來自貧困家庭大學生產生自卑、怨恨社會不公等消極情緒;也會促使一些貧困大學生產生消費跟風、攀比等不良行為,將他們帶人家庭難以承受的高消費群體,嚴重影響他們的學業和人格的正常發展。
2.求學擇業與求愛擇偶兩難選擇的窘境
大學生處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和需求是客觀的、不可避免的。當進入大學之后,職業和婚姻這兩個人生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在他們還沒有任何準備的時候就擺在了面前。未來的職業和未來的家庭婚姻問題都需要同樣的東西:物質條件、時間和思考。求學與求愛的矛盾具體化為立業與成家的矛盾選擇,盡管在實踐上還沒有將這兩個問題擺上議事日程,但卻是大學生最為關注的事情,也是大學生最為困惑的事情。如果一心撲在學習上,可能會耽誤終身大事,如果專注于尋情覓愛,將會耽誤事業大事。魚和熊掌的問題壓迫著大學生經常在“選擇進行中”做出行為選擇,而不是在“選擇確定后”做出行為選擇,在這樣的情形下,大學生的行為選擇呈現出雙重甚至多重人格特點也就不足為奇了。
3.專業前景與職業前景雙重迷惑的困境
盡管多數大學生在報考時的專業是自己選擇或參與選擇的,但是,入學后在具體接觸了專業課程之后,他們才發現自己對所選的專業并不是很了解,因此產生了很多困惑,對專業的認識也從自以為比較了解變成了很不了解。加之近些年就業形勢的嚴峻,使得他們對未來的職業前景感到茫然。這種對專業與職業的雙重困惑,使得他們在行為選擇上左右搖擺、舉棋不定,從而使其行為選擇愈來愈呈現復雜性。
二、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建構的環境影響
1.社會經驗貧乏與不良信息泛濫的雙重影響
由于長期在家長和學校的管束下成長,大學生閱歷淺,缺少社會經驗,對社會的了解也很有限,甚至非常片面。加之現代社會的信息傳播渠道多樣化、公開化,使得一些不良信息進入他們的頭腦,影響了他們對信息的分辨能力。由于大學生具有獵奇心強和求奇心盛的特點,從而使得他們更容易接受不良信息的心理暗示,以丑為美、以惡為善,甚至戲謔、惡搞、另類成為一些大學生樂此不疲的時尚。雖然有些行為并無大礙,但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學生行為選擇的越軌化傾向。更令人擔憂的是,由于經驗貧乏、信息泛濫和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大學生群體出現了行為選擇的不道德化傾向,一些傳統的道德行為在大學生眼里已經不再屬于道德范疇了。
2.一元的家庭告誡與多元的社會誘因的雙重影響
大學生入學以后,家庭出于對子女的關心和擔憂,對他們的告誡往往只是注重于學業,而不關心他們在其他方面的發展。殊不知正是這種溫室型告誡與約束,使大學生失去了觀察、體驗和鍛煉的機會!爸灰獙W習好就什么都有了”這樣的想法并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成長。大學生的成長絕不僅僅是學業上的成長,而應是各方面綜合、全面的發展。越是遠離社會,越會使他們無法甄別社會。在社會結構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多元的誘因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選擇,家庭和老師的告誡在他們心中往往只是一種抽象的原則,與復雜多變的社會相比,對大學生行為選擇的影響十分有限。大學生在強烈的獵奇心理和逆反心理驅使下,他們常常會做出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選擇。在別人看來,似乎很復雜,但是在他們那里,則只是為了達到一個非常簡單的目的。事實上,人們并沒有充分注意到,來自家庭與學校的灌輸、管束壓力與來自社會的自由選擇的誘惑,恰恰是他們行為選擇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3.道德理想主義與道德功利主義的雙重影響
大學生在整體上是向善的,他們也都懷著美好的道德理想。但是,理想的道德設計面對嚴酷的社會現實時,往往會顯得軟弱無力。我們的目標是把大學生培養成道德高尚的人,但是社會現實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的生活經歷和境遇往往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應該得到相應的待遇及報酬不相匹配,這樣的結果令大學生心灰意冷。而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大學生又不能夠拋棄這樣的道德選擇,于是,道德功利主義便成為許多大學生的首選。試想,如果沒有獎學金、如果沒有當班干部的種種好處,還會有人堅持刻苦學習、積極為同學們服務嗎?在這樣的道德理想主義與道德功利主義的雙重作用下,大學生的行為選擇經常出現雙重人格的傾向。
三、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建構的內在問題
1.自我評價過高,理想色彩濃厚
實質上,自我期望值過高的原因并不在于大學生自己,而是家庭與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值過高,過分地夸大了他們對社會的作用。家庭與社會的高期望值給他們造成了一種假象:只有他們才是時代的驕子,別人都不是;只有他們能夠決定國家與社會的未來,別人都做不到;只有他們是知識與智慧的代表,別人都不是;如此等等。家庭與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導致他們對自我評價較高,而他們自己卻并不了解這種高期望值意味著什么,更不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和潛力。
我國的教育始終是一種理想主義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少接觸現實社會,即使接觸社會,也往往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和實習活動。因此,盡管他們生活在社會之中,卻對社會非常陌生。在理想主義的教育下,他們的行為選擇也就必然呈現出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似乎一切都應當是符合公平正義的美好狀態。這就使得他們的行為選擇與社會現實要求之間形成反差,進而造成他們在思想和行為選擇上的困惑,也使他們的自信心遭到沉重打擊。由此,在理想主義的行為選擇累累受挫之后,將使他們經常處于理性自我迷失和意志消沉狀態。
2.自由意志泛濫,責任意識淡漠
大學生在經過了長期的管束狀態之后,升學的壓力消除了,因為經過了緊張的高考之后,歇一歇、玩一玩,體驗一下大學的快樂生活,成為他們進入大學的主要“短期計劃”。進入大學后,大多數學生除了在經濟上尚需依賴于家庭之外,其他方面都已經是自由人了。當一個人一下子從禁錮中解放出來時,尤其是對于精力旺盛、求新求異心理強烈的大學生來說,自由意志得到了泛濫。由于長期的家庭管束,造成大學生行為責任意識的相對欠缺。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不懂得對別人負責,不知道對親人和社會感恩,來自家庭的養育與期待,來自學校的教育與關愛,來自國家的恩惠與關懷,在多數大學生的心里都被理解為是理所應當的。而對于未來怎樣才能肩負起國家的重任、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他們卻很少去思考。
3.道德虛無蔓延,規范意識淡漠
當“80后”這個詞還沒有從人們的眼前消失的時候,“90后”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這充分說明這兩代青少年與以往的巨大區別。如果說“80后”以剛剛走上社會的青年人為主體,那么,“90后”則主要以大學生為典型。在這一群體中,“去道德化”傾向已經十分明顯,道德虛無主義蔓延已經成為制約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道德與不道德在大學生眼里有了不同以往的評價尺度,一些明顯違背道德規范的行為在大學生群體里常常被看成是一種創新行為和值得贊賞的行為。例如,對考試作弊這一現象,盡管大多數人對這種行為不認可,并持否定態度,但是在他們心底和私下的話題里,認為這不是什么嚴重的道德問題,甚至因為不作弊而沒有取得好的成績,反而會招致他們的嘲笑。
四、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理性化建構的實踐策略
1.加強班團干部隊伍建設,營造良好行為建構環境
對于人格發展尚不成熟的大學生來說,班級集體的環境氛圍和少數有影響力同學的行為選擇方式,對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的理性建構具有直接和巨大的影響。因此,從大學新生入學伊始,輔導員就應對每位學生家境、人格特點、意志品質、學習態度、組織協調能力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考察,從中挑選出人格健全、生活態度積極、學習成績優良、行為選擇相對成熟、具有組織協調能力和號召力的同學作為班團干部的候選人,以建設一支大學生認同并對其具有正面影響力的班團干部隊伍。
2.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基礎作用,完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課教師必須認清課堂負有教書和育人的雙重責任,自覺地將課堂教學與大學生理性行為模式建構結合起來。
傳統課堂教學過多地把目光放在學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傳授方面。不能說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對于大學生的理性能力的培養沒有作用,但是,大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大多都是針對職業的知識。大學生理性能力的提升和行為選擇模式的理性建構更多地是依賴于社會知識。只有專業知識,沒有社會知識,所造就的充其量是“學子”而不是“才子”。才子應當是既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有豐富的社會知識,能夠把專業知識與社會知識結合起來運用于職業和事業的人。這一方面要求我們進行必要的課程改革,增加大學生對社會認知的課程;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的任課教師擁有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社會閱歷,能夠在課堂上將專業知識與社會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提升學生對社會的認知的廣度和深度。
3.有效利用第二課堂的輔助作用,豐富大學生的社會認知
第二課堂是指在大學校園內進行的課堂以外的各類教育活動。第二課堂以學術沙龍、勵志報告、創新競賽、經驗交流等為載體,對大學生的人格完善、品德提高、視野開闊、信心提升、創新能力和的增加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為了更好、更快地幫助大學生建構起具有理性現實性的行為選擇模式,要有系統性和針對性地安排第二課堂活動內容。
4.切實發揮第三課堂的直接作用,強化大學生的實踐體認
第三課堂是指在大學校園以外進行的各類社會實踐實習活動,主要包括大學生的專業實習、社會認識實習、假期社會實踐和就業實習等校外實踐活動。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完成大學生社會化的過程。認識社會是實現社會化的前提,也只有認識社會,才能讓大學生建構起具有社會適應性的行為選擇模式。
上一頁 [1] [2]
【試論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的理性化建構】相關文章:
試論高校交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及其功能06-10
試論圖書館現代管理模式的思考08-06
教師職業技能培養模式的建構08-04
試論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德育工作模式探析08-24
試論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08-06
試論綜合性大學聲樂表演多元化教學模式探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