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析女性學課程建設樣本的本土經驗與解讀
[論文摘要]本文以上海政法學院女性課程為樣本,對女性學課程建設進行解讀,其中包括課程體系與內容的發展脈絡、師資隊伍建設、知識傳授與價值認同等三個方面。
[論文關鍵詞]女性學 課程建設 社會性別 女性
隨著女性(婦女)問題研究、社會性別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高校新開設的課程中,女性學類課程(包括社會性別學類課程)開始得到關注。近二十年來,開設女性社會學相關課程的高校日益增多,以其“女性內容、女性視角、社會性別視角”等三大特征,作為一個獨立學科的女性社會學正在成長之中!暗2003年6月,據不完全統計,開設與女性社會學相關的本科生課程和設立碩士生專業方向的大專院校已達十六所左右”(王金玲)。現在的統計,將會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女性學經二十余年的發展,已由課程的開設期發展到建設期。那么,如何進行女性學課程建設,使女性學課程主流化、具有生命力,是每個開設女性學課程者所要思考和探討的問題。本文僅以女性學課程一個樣本的本土經驗,即筆者所開設的女性學課程為例,對女性學課程建設予以解讀和思考。
一、從女性到社會性別
(一)開設一門講女性的課程
每一個從事社會性別研究的人都知道行動的重要性,作為高校,最重要的行動就是開設課程,通過課程教學傳播知識理念。那么,女性學課程講什么,在女性研究邊緣化的背景下,既是一個內容框架問題,也是一個方法策略問題,更是一個課程自身發展的過程。同許多高校一樣,我們的女性學課程也是以講“女性是什么,女性什么樣,女性怎么樣,女性如何發展”為內在邏輯和主要內容的“女性學概論”為起點。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定位于:掌握女性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觀點和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和性別敏感,主要是一種女性的性別敏感;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分析人的生存與發展、女性的生存與發展的一般規律,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從法律、政策和制度等多層面解決現實中的女性問題。教學內容以“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女性”為指向,力求“使學生知道女性由于共同的生理特征,在人類社會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在社會演進中又面臨著共同的議題;了解女性社會學的內容、研究對象與意義;認識女性的本質與特征,掌握研究女性社會學的方法,并探尋女性生存與發展的特殊性,展望女性的未來與發展”。這樣的課程內容給大學講壇帶來了“新鮮”感。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在開設女性學課程的初期,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帶著疑惑和好奇來聽課的。授課中,雖然也涉及社會性別,但僅僅是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內容,F在回頭看,當時講得還很膚淺,但畢竟邁出了第一步,而且是開創性的一步。
(二)引入社會性別理論與方法
隨著社會性別理論研究的深入,特別是筆者參加了美國密西根大學一上海復旦大學舉辦的社會性別博士課程班的學習,系統學習了社會性別理論方法,社會性別意識有了極大的提高,社會性別的自覺在逐漸養成,使女性學課程具有了社會性別意識。授課的關注點、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更注重學生社會性別意識的培養和社會性別理論方法的傳授。通過學習使學生建立起關于社會性別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社會性別的基本研究方法;通過個人經驗,閱讀,理解、分析和反思社會性別的建構過程,反思和批判社會中社會性別現象,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為社會性別研究的深入發展奠定基礎。
為了使課程對學生具有普適性,具有吸引力,并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到課程中來,在開設兩輪“女性學”之后,將課程名稱改為“女性與城市發展”。主要教學內容包括:認識和分析社會性別,了解社會性別的基本方法、社會性別的基本理論;從身體和認同的角度分析社會性別構建的過程,分析社會性別視角中的性別問題等。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定位于:使學生能夠掌握社會性別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視角,并能運用社會性別的方法和視角認識女性,觀察和思考城市社會、城市發展;了解和認識女性與城市發展的相關性,了解和認識女性在城市發展中的狀況、作用、地位以及面臨的問題;能夠運用社會性別的理論和視角分析和闡釋女性與城市發展的相關性;能夠反映在城市發展中“女性群體”的特征和具有典型性、規律性的事件;能夠將與課程講授所涉及領域的最新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
隨之帶來的效果是,不僅是學生的聽課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聽課學生的性別比也發生很大變化,從男生寥寥無幾,到男女生基本持平。另外,人數有了翻倍增長,從最初的三四十人,到現在的近二百人,來自學校多個專業,獲得了普遍認同。
從講女性到引入社會性別的理論與方法,不僅僅是內容的變化。更主要的是一種跨越,找到了女性學支撐的根基與本質、根本價值取向與意義。
二、從個人到團隊
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是學科建設的三大要素,其中,課程建設是前提,教材建設是基礎,隊伍建設是關鍵,三者互相聯系,不可分割,女性學亦然。特別是對于女性學這樣一個非“應用”性的、跨學科的新興學科,加強學科建設、整合資源顯得特別重要。
課程建設,需要一個課程群的支撐,而這個課程群的后面是一群人,是一個團隊,需要有足夠的人在講這門課,一批人進入這個領域。悉數那些成熟、發展的課程,都有一個團隊在支撐和經營,全國女性學課程建設發展的實踐也是如此。女性學課程開設過程不僅僅是女性知識傳播過程,更是女性學的探索創新過程,其中包括課程團隊的建設,女性學課程建設需要團隊的力量去推動。
從宏觀上講,一方面女性學團隊建設應是跨國界的學科隊伍建設,目前我國女性學課程的發展已從中受益;另一方面是本土團隊的構建,省際、校際間的合作,組織、形成合力進行整體推進。當然所有這些需要落實到具體的學校之中。如前所述,由于女性學還是一個新興專業,在學科目錄中還沒有被列入,女性學師資還寥寥無幾,要建設女性學的課程團隊,需要加強校內各專業間的資源整合。
筆者做法是,首先在2003年初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當時我校還是一個單一法學專業的院校,開設女性學課程缺少專業學科基礎,通過組建女性研究中心,將我校熱心于女性研究的人員組織起來,通過開展講座、課題研究、學術沙龍等活動,進行社會性別的熏陶和培訓,形成了我校最早的女性研究骨干隊伍,為以后課程的開設做了鋪墊。在成立女性研究中心之初,就將“女性研究的團隊建設,推動女性學學科建設”作為本中心的一個主旨。不久,便申請開設了“女性學”公共選修課。當時講授這門課的只有我一個人,女性學在校園中的知者也為寥寥。隨著我校社會學系的建立,使女性研究隊伍得到了擴大,形成了以社會學專業為依托的女性研究中心。為了使更多的教師進入女性學課程中,使女性學課程具有開放性、容納性特點,將原“女性學”課程名稱改為“女性與城市發展”。這樣,一個以社會學系教師為主,包括城市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傳播學、犯罪學等多種專業背景構成的課程團隊基本形成。課程以專題的形式,以女性、城市發展為主題、為鏈接,運用社會性別的視角講授和探討女性與城市發展的相關問題。于是一個個鮮活的各具特色的專題產生了:“城市女性發展新空間”、“大眾傳媒構建中的城市女性”、“海派文化中的城市女性”、“城市女性心理調適”、“城市女性犯罪問題研究”、“西方女性與城市發展”、“女性成才與女性發展”等,講授這些課程的都是具有教授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是各個專業中的精英。在發揮每個人優勢和特長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優秀的教學團隊。在每一個專題中,教師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把自己最有研究的部分在“女性與城市社會”這個主題下展現出來,內容豐富,知識含量高,視野開闊,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有廣泛的適應性,受到學生的歡迎和認同。在全校的公共選修課中聲譽極佳,也使授課教師備受鼓舞。
目前,這門課程日趨成熟,已經形成了一支穩定、高質量的女性學教學團隊。
三、從知識傳授到價值認同
女性學學科建設是一個艱難的發展過程,其中包括對學科理念、方法的接受和認同。因為女性學的理論本質最終歸結是社會性別,充滿著對傳統思維、方法的質疑、批判、顛覆,即使是自以為觀念很現代的人,在社會性別觀念面前,往往一不小心就陷入傳統社會性別的窠臼之中。女性學的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伴隨著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的轉變(包括知識結構、制度及政策的轉變和變化)而發展,將其內化為自覺行動,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女性學或者說社會性別,作為邊緣性學科的批判性、質疑性、顛覆性恰恰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發展的空間。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經驗分享、審視探討,既能體現女性學學科自身所具有的探索真理與自我認識的特質,又能展示師生之間精神追求的可能性和選擇性,同時,也將授課過程作為價值認同的過程。教師間的互相交流、積極探討,推動了科研的發展。另外,在學生中培養了一批熱心于女性研究的骨干,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正如有學生所言,社會性別視角為他們“開啟了一扇窗戶”。
從大學教學理念的變遷來看,女性學教育者也應樹立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并重的觀念。隨著社會性別理論與教學的發展,女性學課程體系需要做許多理論和實踐的探索。正如王金玲所言:“建設和發展具有本學科特征和本土特征的中國大陸女性社會學;在學科領域展現一種自我的存在與價值,確立自己的獨立地位,向國際社會提供一種中國大陸的學科建設經驗,已成為擺在中國大陸女性社會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此外,“婦女研究會曾對美國高等教育產生了根本影響,這種影響深入到大學的方方面面……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關于課程的改變,反映了婦女研究會的最根本的目標:發展婦女的潛能,展示她們先天具有的力量”。美國的經驗對于中國不僅具有啟發和示范作用,而且正在成為中國的本土經驗與實踐。
上一頁 [1] [2]
【簡析女性學課程建設樣本的本土經驗與解讀】相關文章:
簡析院校教學管理斜學化06-14
簡析高校開設定向運動課程的必要性08-25
簡析白居易的諷喻詩04-25
蘇軾詞成就簡析05-21
簡析連帶責任08-15
簡析經濟學與哲學雙重語境中的勞動概念06-14
簡析加強民辦高職青年教師道德建設08-30
簡析高校設備維修經費預算08-21
簡析優秀大學生的學習之道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