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漢語言文化對英語學習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
摘要:眾所周知,我國的外語教學長期處于“費時低效”狀態。究其原因, 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生受漢語和漢文化的影響導致此狀態的發生。為了擺脫它們給英語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必須在英語教學中有意識的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消除這些影響,引導學生識別漢英語言和文化的差異, 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漢語言文化; 英語教學;負面影響
長期以來, 我國的外語教學, 包括中學和大學的外語教學, 總是處于混混沌沌的狀態,究其原因, 當然是多方面的。
一、漢語言文化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在英語教學中的我們發現: 我們的學生受中國文化(包括語言) 的影響極深,學來學去, 總是跳不出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概括起來, 我認為有以下兩方面的影響:
。ㄒ唬h語言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心理語言學告訴我們: 在外語學習中, 母語的干擾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是相當深遠的。中國人開始學習外語的年齡,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大多數也是在初中階段, 即12 - 13 歲以后。根據母語習得與第二語言學習的理論, 我們還知道: 一切正常人到5 - 6 歲時, 其母語能力已基本上達到本族語的水平, 即獲得母語的能力。由此可知, 一個5 -6 歲的學齡前兒童對母語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就已經相當成熟,隨著年齡的增長, 生活在本族語環境中的青少年在本族文化(當然也包括語言) 的熏陶之下, 其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等就會具有本族文化的特征。所以,教育心理學告誡我們: 如何利用本族語的正遷移并克服其干擾, 是外語教學心理學中的一個核心問題。語言心理學也提醒我們: 成人學習外語最喜歡拿已知的語言事實去類推(中學生也很喜歡這樣) ,因此, 必須注意防止干擾。顯然, 這里說的“類推”就是受頭腦中固有的本族語的影響。比如把“看書、看報”(read) 和“看見某人” (see) 等同起來或混淆起來, 等等, 都是受本族語影響的典型。
(二)漢文化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在中國,英語只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所以在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中國的文化難免會對英語學習有一些負面影響。比如:小寫的英語單詞“china”指的是“瓷器”,而大寫的“china”就代表“中國”。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英語單詞,卻充分印證了漢語言文化的輝煌歷史及其對英語產生的影響。學生把“像頭蠢豬”譯成as stupid as a pig , 從字面上看并無不對,只是西方人對pig 有所偏愛(有些美國人把它當寵物) , 把某人比作“蠢豬”時, 他們卻說as stupid as a donkey (an ass) 。又比如He works like a dog , 學生的文字翻譯也沒有錯, 錯就錯在沒有理解dog 的本意。須知,西方人對dog 非常鐘愛, 在許多情況下用作褒義。這句話實際上是對一個人工作的極大肯定。從以上幾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 學生犯錯誤不在語言本身, 而在文化上, 因為中國人經常以自己的文化心態和行為方式來衡量西方人的文化內涵。我們所說的文化, 當然既指物質的東西, 也指非物質的東西。我這里主要是指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非物質的東西。這里, 我們不妨重溫一下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關于翻譯的論述。他曾說: “譯文必須為純粹之中文, 無生硬拗口之病, 又能朗朗上口, 求音節和諧”。傅雷先生的論述, 也正是告誡我們要注意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二、消除漢語言文化對英語教學負面影響的對策
通過前面的分析, 我們明白了產生問題的原因, ,從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英語學習中要避免和減少翻譯上的錯誤, 就要弄清漢語和英語、漢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異, 包括形式和內涵上的差異, 就是要盡量擺脫漢語言及漢文化給人們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比較英漢語言, 避免生搬硬套
我們知道, 語言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它的民族性, 即任何一個民族語言無不具有自己的明顯特性。這不僅表現在它的結構上, 更主要的是在它的內涵上。漢語和英語是兩種不同的符號系統,在結構上, 漢語句子重意合,英語句子重形合, 即漢語的意義可以不靠語法制約, 而靠詞序和語義的變化來決定; 而英語則強調語法規則的制約, 注重結構形式的完整和邏輯的合理。比如, 中國人說“放學了”, “下雪了” 句子無主語, 但句義非常明白。英語則要說“let’s dismiss. ”“ It is snowing. ”句子結構很完整。又如漢語沒有時態、語態、動詞謂語第三人稱單數、名詞單復數等語法變化, 而英語則有嚴格的語法條文。漢語與英語的詞序也不同, 比如漢語的定語在前, 中心語在后; 英語恰好相反, 在許多情況下, 中心語在前,定語在后, 即英語中的后置定語, 包括詞、短語和句子。再說英漢兩種語言所用的詞匯也并不都是等值的(equivalent) , 即詞匯的內涵也有極大的差別。舉個簡單的例子here you are.并不等于中國人說的“你在這兒”,而是“給你”的意思。英美人下午見面說Good afternoon , 而中國人并不說“下午好”或“午安”。此類句子在漢英語言中比比皆是, 不勝枚舉。又比如王宗炎先生出版的《當代英語習語大詞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的《序》里所舉的例子: the name of the game 并不是“游戲的名稱”, 而是“主要意思, 確切意義”; the order of the day 并不是“當天的程序”, 而是“現時流行的風氣”,等等。北師大的錢瑗教授也提出, 詞匯教學有三個重點, 即詞匯搭配(collocation) 、語境( context) 和蘊涵意義( connotation )(或曰詞匯教學的三個“C”) , 而核心應該是collocation。對于詞匯搭配, 對于慣用習語,我們就是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和耐性, 一個一個比較, 一個一個吸收, 千萬不能硬套。
。ǘ┨岣呶幕仞B, 識別文化差異
我們知道, 語言的另一個顯著特征是它與文化的不可分性。世界民族的發展史告訴我們: 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是同齡的, 二者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也是文化的一面鏡子,同樣, 文化也離不開語言。因此, 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既要克服漢語言的影響, 同時也要克服漢文化的影響。舉tips (小費) 這個例子來說吧。付小費的風氣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服務行業中十分流行。小費是飯店服務員、行李搬運工、出租汽車司機等人的重要收入來源, 往往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二。他們認為, 小費是他們正當、合法的收入, 客人付小費是對他們勞動的尊重。可是,在我國基本上就沒有這個習俗(現在在某些行業中有少許“小費風”) 。假如我們不懂西方國家的這種文化, 對服務人員一文不給, 一毛不拔, 就很可能在人際交往中生出許多不愉快, 甚至帶來麻煩。所以, 胡文仲教授指出: “文化錯誤比語言錯誤更加嚴重, 因為前者容易造成外國人與中國人之間感情上的不愉快”。學習英語, 我們除了要掌握聽、說、讀、寫、譯這幾種技能外, 還應該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即要了解英美文化。一個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細節了解越深刻越細致的人, 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地、運用該語言。所以, 進入80 年代以來, 我國大專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都陸續開設了“英語學習背景知識”課, 或是“英美概況”課; 后來, 交際語言學、跨文化交際等學科也先后進入課堂, 這些都是克服漢文化影響的必修課。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 我們的學生就能對兩種文化進行比較, 弄清它們之間的異同, 從而促進跨文化交流。
。ㄈ┪∷私涷, 堅持不懈的努力
多年來, 國內的英語熱持續升溫,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比如2008年的奧運會和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 更是把英語熱演變成英語產業。在如此有利的形勢下, 不少人的英語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瘋狂英語更是成為一種時尚。因此, 在攀登英語巔峰的這條曲折道路上, 我們既要向老一輩的專家教授學習, 也要向其他人學習。北京外國語大學熊德睨教授說: “我總喜歡把學習英語比作一場圍攻戰。被圍攻的是你腦子里的母語, 攻打這個堡壘的是英語大軍。你指揮軍隊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線, 直至拿下你頭腦中的這個頑強堡壘——母語!痹趪鈱W習、生活、工作多年的老教授尚需“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線”, 我們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學生就更要花大力氣來攻克自己“頭腦中的堡壘”, 在學習中千方百計克服漢語和漢文化的干擾。當然這可能需要我們付出畢生的精力。
參考文獻:
[1]金梅.傅雷傳[M].湖南文藝出版社,1993.
[2]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3]英語學習[J].1999,(4).
[4]潘菽.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試析漢語言文化對英語學習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相關文章:
試析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其對策12-09
試析高職生英語口語學習策略調查及對策研究12-11
試析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動機的現狀及對策11-20
英語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及其對策11-20
試析文化因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12-09
試析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對策研究03-0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