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文言文學習觀,解決文言實詞疑難
摘要: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灌輸情況比較常見,學生主動學習性不強。借助工具書解決文言文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是加強文言文自主學習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例證法談一談工具書在高中學生文言文學習“攻城拔寨”過程中的作用。為更新文言文學習觀,培養和提高高中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 工具書;文言實詞;疑難;自主學習
0引言
在新課程理念引導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但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灌輸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學生主動學習性不強,導致文言文教學課堂沉悶、死板,因此學生文言閱讀能力普遍低下。錢夢龍先生說過,“觀念決定方法”,觀念的更新固然重要,但最終要將觀念落實到學習方法上。文言文學習必須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將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推向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前沿,充分發揮其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加強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就是借助工具書自主學習。《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學生“學會靈活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利用多種媒體,搜集和處理信息”。張中行先生言:“讀文言典籍,要養成勤翻辭書的習慣,這有如漁夫,常在河濱混,對于魚的出沒情況就會不經意而知之!雹亳T友蘭說:“工具書的作用,好比書山索徑,學海借舟”。②在學習文言文中不能總靠教師和注解,因為教師常常不在跟前,有不少文言作品沒有注解,或者雖有注解而不夠詳細。工具書,只要能找到,就常在身邊,不只內容豐富,而且詮釋確切,所以由初學起就應該手勤,培養尋檢的習慣,積累尋檢的知識。
下面以解決文言文實詞的疑難問題為例,談一談工具書在高中學生文言文學習“攻城拔寨”過程中的作用。
1查找詞義常用的工具書
在文言文里,“字”與“詞”沒有明顯界限,啟功認為:“從文言文講,一個字的也是詞。”因此,文言文工具書里,字典和詞典都屬同一類。高中生常用的查找文言實詞意義的工具書有以下幾種:
1.1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局2005年9月出版)該書是由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岑麒祥、林燾、戴澧、唐作藩、蔣紹愚等十余位專家學者編寫,共收古漢語常用字和復音詞約一萬條;釋義權威,審音準確,例句精當,難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講;專設“注意”、“辨析”內容,對疑難字詞加以提示和辨析;附錄還有《中國歷代紀元表》、《古代漢語語法簡介》、《怎樣學習古代漢語》,是學習古漢語的良師益友,1995年,該書榮獲首屆中國辭書獎一等獎。
1.2 《中學文言文常用字詳解手冊》(徐莉莉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該書詳細介紹了教育部頒發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規定高中生重點掌握的150個實字和15個虛字(根據課文閱讀需要,所收實字比《課程標準》多增加了較常見的30個),凡高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字詞難點和重點,都可以方便地找到,總之,這本手冊,輕便易攜,既可供高中學生查閱語文課常見疑難文言字詞,又可供高中學生對重點詞匯作積累,確實適合高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需要。
1.3 《中華常用文言文詞典》(陳延嘉編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該詞典對詞條的解說比較具體、實用,包括五個方面:①解釋詞義;②標明詞性;③例句附有現代漢語譯文;④對近義詞進行辨析;⑤對古今同形詞進行辨析。每個義項一般用一個例句,較難理解的增加一兩個例句,學生查找起來比較方便、易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2如何利用工具書解決詞義中的疑難問題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高中學生在學習文言實詞時,會碰到三個主要問題:一是一詞多義,二是古今異義,三是古音通假現象。如果借助工具書,這些問題就可得到解決。
2.1 一詞多義中的疑難問題高中學生往往會對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現象感到頭疼,就拿他們碰到的課文中筆畫最少的“一”字來說,例如:
①古今一也(《察今》)
、诹醍叄暮R唬ā栋⒎繉m賦》)
、塾眯囊灰玻ā秳駥W》)
、苌舷绿旃,一碧萬傾(《岳陽樓記》)
、菽艘恢链撕酰ā妒酚洝 滑稽列傳》)
、抟粡堃怀,文武之道!抖Y記》
這么多個“一”,究竟如何區分?針對上面的6個“一”,學生可以利用工具書《中華常用文言文詞典》查找發現:“一”本義數詞,表示基數,用作動詞時表示“統一,相同”,用作形容詞時表示“專一,專心”,用作副詞時表示“一概,全,都”、“一旦,一經”、“竟,竟然”、“才”,用作助詞時表示加強語氣。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詞性對應推斷出上述例句中“一”的含義:①是“相同、一樣”;②是“統一”;③是“專一”;④是“滿,全”;⑤是“竟、乃”;⑥是“有時、或者”。
2.2 古今異義中的疑難問題有些文言的實詞,正好是現代漢語中的某個詞語,這種“貌似”現代漢語的文言實詞容易使人造成錯覺,望文生義,把它們當作一個現代詞語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錯誤。這一點,高中學生也不例外,但如果借助工具書也會容易找到正確答案。例如高中課文第二冊《荊軻刺秦王》課后練習題:
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現代漢語有什么不同。
題一: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通過查看《中學文言文常用字字典》得知,此題中的“涕”是指眼淚,名詞。同《左忠毅公逸事》:“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焙汀恫渡哒哒f》:“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中的“涕”意思相同。
同時,學生通過該字典舉一反三,查閱到“涕”還有另外兩種解釋:
其一:流淚,哭。動詞!蹲笾乙愎菔隆罚骸俺治迨,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保ㄌ槠\于禁卒:流著眼淚求告獄卒謀求探監。)《聊齋志異·促織》:“兒涕而去。”《柳敬亭傳》:“子之說,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其二:鼻涕。后起義。名詞。[漢]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一尺!
學生通過該工具書中的分析還可以知道,在古代,“涕”一般指眼淚,如《詩經·衛風·氓》:“泣涕漣漣!薄蹲髠鳌は骞辍罚骸瓣笆迦,哭甚哀,多涕!背烧Z“痛哭流涕”、“破涕為笑”等正是保存了古代眼淚的意思。在古代,“泗”才指鼻涕,如《詩經·陳風·澤陂》:“涕泗滂沱。”根據前人的解釋“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可以清楚地了解“涕”和“泗”的區別。此句的意思是形容涕淚像下大雨一樣!皽I”字到漢代才產生,從此“涕”才有了鼻涕的意思。[漢]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一尺!笔禽^早的用例。漢以后的文章,包括詩歌,仍舊經常用“涕”指眼淚,如[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士無不起,躬自流涕!奔词埂疤闇I”連用,一般也是單指眼淚,而不是指鼻涕眼淚,如[唐]杜甫《野望》:“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庇腥さ氖,漢以后,尤其在接近口語的作品中,“淚”代替了“涕”,“涕”逐漸代替了“泗”,而“泗”一般不用了。
題二:斷其左股。
學生通過查找《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可以發現,“股”有三個義項:一是大腿。從胯到膝蓋的部分。二是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構成直角的較長的邊。如沈括《夢溪筆談》卷一八:“又以半徑減去所割數,余者為股。”三是量詞(后起意義)。如白居易《長恨歌》:“釵留一股合一扇。”通過分析,學生就很容易知道題中“股”的含義應是“大腿”,與 “宋師敗績,公傷股。”(《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和 “賈舉射公,中其股。”(《韓非子·奸劫弒臣》)中的“股”意同。在古代“股”是大腿!懊劇笔切⊥!巴取笔呛蟪霈F的字,開始專指小腿,后來成為大腿和小腿的總稱。通過查閱和對比,學生就會系統、立體地掌握“股”字古今含義的異同,就不會和現代漢語中的“股”的常用義混為一談了。
2.3 古音通假現象。古音通假現象是指文言中有些音同、音近或形似的字可以借用的現象,它是高中文言文學習的重點、難點問題。不過同樣,高中學生利用工具書都可以解決,例如學生要解決下面各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張良出,要項伯” (《鴻門宴》)
、凇八R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
、邸扒赝踹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為”(《荊軻刺秦王》)
④“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 碩鼠》)
⑤“一夜飛度鏡湖月” (《夢游天姥吟留別》)
、蕖扒赝醣卣f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戰國策·燕策》)
⑦“君子生非異也” (《勸學》)
針對上面例句,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中學文言文常用字詳解手冊》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得知它們都是通假字,例 ①中的“要”同“邀” ,例②的“得”通“德”,例③中的“還”通“環”,例④中的“女”通“汝”,例⑤中的“度”通“渡”,例⑥中的“說”通“悅”, 例⑦中的“生”通“性”。據統計,中學教材中共出現通假字180個左右,這些通假字都可以在相應的工具書中找到,學生通過多查多記,熟知上述通假的五種情況就能順利解決文言文通假字難題。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120個文言實詞的意義及用法,而在高中生常用的工具書中很難有一本或兩本全部囊括中學語文教材中現成句子實詞的含義,也就是說,高中生在現實的文言文學習中,不是所有句子中實詞的解釋都能在工具書中找到完全相同的例句,因此在借助工具書的同時,高中學生還應掌握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即知識遷移能力!坝捎谖难詫嵲~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因而要確定某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究竟表示哪一個義項,也就是一種能力!保ㄓ嗦劇2004年高考語文科〈考試說明〉的說明》)。但是,只要以借助工具書為基礎,再輔助掌握一些文言實詞詞義的推斷方法,碰到的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本文總結出文言實詞詞義的推斷方法有:
2.3.1 從讀音入手
例如:“以身徇國,繼之以死”“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1995年全國高考試題)
在《古代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學生可以查閱到“徇”與“殉”讀音相同,“徇”可通“殉”,“殉”的意思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死”,聯系上下文,可以推斷兩個“徇”屬同一義項,系“殉”的通假字,釋為“為……而死”。
2.3.2 從成語入手
例如:“善才繩之”(1997年全國高考試題)
通過借助工具書《古代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學生可以知道“繩”字有一引申義“按一定的標準去衡量”,再聯想到成語“繩之以法”中“繩”的意思“制裁”,推斷本題中“繩”的含義為“按法律處置”。
2.3.3 從結構位置入手
例如:“齊人追亡逐北”(2001年全國高考試題)
學生利用工具書《古代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可以查閱到“北”有三個義項:一是同“背”,相背。二是北方。三是打了敗仗往回跑。在古代漢語中,大都數詞組和句子結構整齊(相似),處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這一點學生在學習過程是有體會的。利用這一特點,可以推斷實詞的含義。本題中“追亡”“逐北”對應整齊,“亡”是“逃跑者”的意思,可以推斷“北”應取第三個含義。
2.3.4 從語法入手
例如:“自放驢,取樵炊爨”(2000年全國高考試題)
學生在《古代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可查閱到,“樵”在古代漢語中有三個含義:一是木柴。二是打柴的人。三是通“譙”,譙樓,古代在城門上建筑的樓,可以瞭望。本題中“取”為動詞,“樵”是“取”的賓語,就應該為名詞,可以推斷出“樵”的意思是“木柴”。
2.3.5 從上下文義入手學生在解決詞義過程中要學會不僅要看該詞義在句中能否講通,而且要看它與全段全篇是否協調,是否前后一致。
例如:①“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薄俄椉管幹尽罚
通過借助工具書《中華常用文言文詞典》查找到古代“借”同“藉”,有四個含義:一是把茅草墊在地上,這是本義。后引申為有一般東西鋪墊,墊壓。二是踐踏。三是憑借,依靠。四是假使,即使。該句中的“借”不能理解為“借閱”,因為借閱一本幾本書尚可,哪有“借”滿架書之理?況且,歸有光是書香門第,所讀之書又不會是什么珍本秘書,一般用不著去“借”的。因此,此“借”字根據義項一中的“墊壓”,再從上下文的事理中推斷應理解為“堆積,堆疊”。
3結語
張中行先生說:“有疑難,向人請教是個辦法,但不如依靠工具書,因為既方便,又確實詳盡。講讀文言,有使用工具書的知識,翻檢工具書的習慣,就能夠化難為易,比較快地提高”。③一言以蔽之,只要懷著不僅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的求知態度,堅持借助各類工具書,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思考,文言文學習就會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枯燥為有趣,就會領略到文言文的魅力、活力和生命力。
注釋:
、購堉行兄.文言津逮.北京出版社,2005年7月,第6版:56.
②轉引高小方,顧濤編著.工具書使用和文獻檢索.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3.
、蹚堉行兄.文言津逮.北京出版社,2005年7月,第6版.
參考文獻:
[1]王力著.談談學習古代漢語.(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
[2]張定遠編.中學文言文教學論集.(天津)新蕾出版社,1986.
[3]周振甫著.怎樣學習古文.(北京)中華書局,2004.
[4]呂叔湘著.語文常談.(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5]何九盈,李學敏編著.中學文言實用手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6]柳斌談素質教育.(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7]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參考資料.(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更新文言文學習觀,解決文言實詞疑難】相關文章:
把握文言實詞是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重心12-07
從文言文閱讀到高考文言文的考查05-05
文言文教學應重在文言12-07
文言文的論文致謝03-29
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熱情的幾點嘗試03-06
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現存問題和解決策略論文02-06
過秦論文言文翻譯12-08
過秦論文言文翻譯全文01-01
初中文言文教學探究11-1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