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述關于德國職業教育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
論文摘要: 本文研究德國尤其是“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模式,還分析德國職業教育的特點,同時分析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可以從中得到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
論文關鍵詞: 德國職業教育 我國職業教育 啟示
一、德國職業教育的概況
我有幸參加了由教育部和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合作舉辦的“中德職教師資進修項目”。在學習過程中,我對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德國的職業與技術教育被譽為德國騰飛的“秘密武器”,而“雙元制”模式被譽為該秘密武器的“發射機關”所在。先來談談德國職業教育的概況,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講。
。ㄒ唬┑聡逃w系。
1.初級教育:學前教育。
2.初等教育:第一階級教育。
3.:第二階段教育。其中第二階段I級教育基本上是普通中等教育,相當于我國初中;II級則包括普通中等教育和職業中等教育,相當于我國高中。第二階段教育也屬于義務教育。
(1)第二階段I級教育。在德國有四類中學:主體中學、實科中學、文法中學和總體中學。獲得文法中學高中畢業證書的學生就取得了進入德國大學學習的資格,因而完全中學畢業證書又被稱為“大學成熟證書”。
。2)第二階段II級教育中具有同等學歷者,如職業或?仆耆袑W的畢業生,也具有上大學的資格。
4.:第三階段教育。
。1)大學。這里指的大學,在德國常稱為學術型大學或科學型大學(綜合大學),大學入學條件為“大學成熟證書”。
。2)應用技術大學。技術應用型大學,學習內容偏重實踐,學制較短。
。ǘ半p元制”職業教育。
所謂雙元制職業教育,意指青少年既在企業接受職業技能和與之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又在職業學校接受職業專業理論和普通知識教育。它不同于學校制形式,可以稱為部分學校制職業教育形式。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主體中學或實科中學(相當于我國的初中)畢業證書,之后,自己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有關的規定同企業簽訂培訓,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后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這樣他就成為一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的學生。他具備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他有兩個學習受訓地點: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
。ㄈ┲饕獧C構的職責與義務。
這些機構主要負責法律、、經費及考核方面要求。
1.聯邦教育和科學研究部。它在職業教育問題上起著綜合與協調作用,體現在:主管聯邦職業教育法的修改工作,并對其擁有解釋權;監督該法的執行情況;負責制定職業教育的重大和具有原則性的政策;主管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負責頒發職業繼續教育條例和實訓教師有關教育學資格條例;資助職業教育中“受歧視者”和“尖子生”;資助職業教育的模塊試驗和研究計劃。
2.聯邦經濟部及其他業務部。它主要負責對有關培訓職業的承認和廢除,除農業、司法、衛生職業分由聯邦糧食、部、司法和衛生部等部門負責外,其他大部分手和業飛培訓職業均由經濟部負責。無論是承認還是廢除某個培訓職業,事先必須征求聯邦教科部的同意,否則也不能生效。由經濟部和其他業務部通過法律的形式發布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條例,目的是統一這個行業的培訓內容、規格、要求、做法,實訓教師的資格,組織培訓的原則,注意事項和培訓結束后有關考試的一系列規定。
3.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它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德國的教育事業在共性和可比性上有一個必要的起碼標準。它是各州文教部長們自愿自我協調的一個工具。
4.聯邦各州的職責;痉ㄒ幎ǜ髦輰W校的主管權,各州通過其主管部也對其承擔相應的任務。各州還要全面行使負責職業教育中一些特定的經費資助,對行會主管職業教育的過程行使法律監督權。
5.行業協會。德國的行業協會是以地區劃分的,具有強制性,這些行業的任務是代表本協會成員的利益,維護和保持工商界久有的信譽傳統。行業協會除必須完成促進本發展的任務外,還承擔一些國家委托的任務,職業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德國的行業協會主要有手工業行會、工商業行會、醫生行會等。行會對職業教育的職責主要有:對承擔培訓企業的資格認證和監督;縮短和延長培訓時間;負責審查企業與學徒之間簽訂的培訓合同;負責考核;職業教育委員會;制定規章制度;監督和咨詢;仲裁委員會等。
6.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它是對全德國職業教育進行和服務的機構。它誕生于1976年,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聯邦研究職業教育的研究所”(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ildungsforschung,BBF)。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職業教育的“研究”,協助經濟界,尤其是德國工商業行業大會,推進全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該機構的費用由國家承擔,其最高決策機構是領導委員會。
。ㄋ模┙虒W內容和考試辦法。
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按照企業和學校的不同特點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業的培訓按照聯邦教科部和有關專業部共同頒布的培訓條例進行。德國經濟部公布了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有93個職業大類的371個職業。各專業部分別制定相關職業類別的培訓條例,包括教育內容、時間安排、考試辦法等,并會同聯邦教科部共同頒布實施。各培訓企業根據培訓條例和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并付諸實施。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務是在服從企業培訓要求的前提下實施普通和專業教育,深化企業培訓中的專業理論。雙元制職業教育的考核、成績認定與證書發放由各行業會負責。考試分為中期考試和畢業考試兩種,從考試形式上包括口頭考試、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試。通過考試的學徒工才能畢業才能可以得到國家承認的崗位資格證書,成為該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德國雙元制的幾個突出特點
由德國職業教育的概況我們可以看到德國職業教育的完善性和成功性,也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推向全球的必然性,從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突出特點。
。ㄒ唬┩a緊密結合。
雙元制職業教育形式下的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而且所接受的是企業目前使用的設備和技術,培訓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產性勞動的方式進行,從而減少了費用并提高了學習的目的性,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培訓結束后隨即投入工作。
(二)企業的廣泛參與。
大企業多數擁有自己的培訓基地和人員。沒有能力單獨按照培訓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樣化的職業培訓的中小企業,也能通過跨企業的培訓和學校工廠的補充訓練或者委托其他企業代為培訓等方法參與職業教育。
。ㄈ┗ネㄊ降母黝惤逃问。
德國各類教育形式之間的隨時分流是一個顯著特點。在結束后的每一個階段,學生都可以從普通學校轉入職業學校。接受了雙元制職業培訓的學生,也可以在經過一定時間的課補習后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在近年來,有許多已取得大學入學資格的普通教育畢業生也從頭接受雙元制職業培訓,力求在大學之前獲得一定的職業經歷和經驗。
。ㄋ模┡嘤柵c考核相分離的考核辦法。
這種考核辦法體現了公平的原則,使崗位證書更具權威性。
三、我國職業教育現狀
盡管近年來職業教育的發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視,然而各界仍然普遍存在鄙薄職業教育的觀念,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不夠仍然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俺煽儾缓萌プx職業學!。
現在有些初中的教師告誡學生,你要再不努力學習就讓你去讀職業學校;有的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上了職業學校,但是家長羞于在同事面前提起,怕面子不好看。前者是文化觀念的表現,后者是社會的反應。這是職業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具體表現。其實,在我國有關資源政策中曾出臺過相關建議:高級技術工人的待遇相當于高級工程師、副教授的平均待遇。但是,這一政策建議一直沒有落實過。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陳宇認為,這是解決職業教育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提高工人的待遇,讓初中級技術工人在社會分配中的份額不斷提高,讓他們從事體面的、有尊嚴的工作。
(二)“職教體制須動大手術”。
目前有一個長期沒能解決的突出問題,就是我國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還沒有理順,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育口內部對中職、高職的管理沒有理順,中職與高職分屬于兩個司管理。雖然職業教育占了整個教育的半邊天,但是在投入數量上仍然是一頭多一頭少,在架構的設置上仍然是一頭大一頭小。二是教育口與勞動口對職業教育的管理沒有理順,教育部與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各管一攤,互相獨立,各成體系,導致各省、各地方的教育和勞動部門對于職業教育的管理存在矛盾。三是教育口與行業對職業教育的管理沒有理順,由于前幾年教育體制改革,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退出了職業院校的管理,但是沒有同時建立起一種讓行業實際參與職業教育管理的體制,因而強行割裂了職業教育與各行各業與生俱來的天然聯系。
上面的問題導致了嚴重的兩大后果:第一是存在著職業教育的資源缺乏與資源分散并存,政策缺位與政出多門并存,投入不足與多頭領導并存。結果是基層院校,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技校,都只得小心翼翼,怕站錯線、表錯態,左右為難。第二是職業院校與行業關系松散,培養的學生貨不對路。表現是大批人沒事干,“我國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必須動大手術!边@是俞仲文的結論。
四、德國職業教育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
盡管近年來職業教育的發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視,然而社會各界仍然普遍存在鄙薄職業教育的觀念,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不夠仍然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解放思想,營造一種重能力、重技能的社會氛圍。
在德國,職業教育發展如火如荼,有的學生不愿意讀綜合性大學,而愿意接受職業教育。在我國,職業教育卻被深深地打上了“次等教育”的烙印,很多學生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讀職業學校,這與我國職業教育不發達有關,但歷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忽視。我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孔孟之道盛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這使得我國當今社會崇尚知識遠遠超出崇尚能力和技能,嚴重地阻礙了職業教育的發展現在。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開始起步發展,必須營造一種重能力、重技能的社會氛圍。
。ǘ┳プr機吸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
在德國,企業承擔了“雙元制”職業教育70%的費用,這樣做不僅使企業獲得了高技能的工作人員,而且為社會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企業對社會發展應該負有責任和義務。在我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深度和廣度都不夠。據報道,我國目前各種類型的高級技術工人都出現了短缺的情況,這對職業教育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不僅可以解決高職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而且是高職院校積極尋求校企合作的好時機。有關部門要引導企業參與到高等職業教育中來。為自己培養高級技術工人。
。ㄈ┐罅ε囵B“雙師型”教師高職院校的教師。
教師除了要具有所學專業學士以上學位外,還應具備某一專業崗位的職業資格,專職教師還要定期下企業培訓或頂崗,以更新專業知識、熟練專業技能。這些都有利于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ㄋ模┐蚱平逃块T與勞動部門、人事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建立跨部門的管理和協調機構。
根據實際情況成立由行業、企業、學校、學生、教育部門、勞動部門等各方代表構成的管理機構,統籌規劃、協調管理本地的職業教育,解決資源分割、教育與和社會脫離的弊端。
總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專門人才和勞動者,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艱巨使命,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論述德國職業教育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相關文章:
職業教育的論文04-18
職業教育論文11-17
試論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問題及對策08-06
職業教育教學論文07-28
職業教育論文15篇11-17
職業教育教學論文精選【14篇】07-20
談中等職業教育與德育08-08
簡析職業教育中化學實驗的作用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