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院校體育課趣味性準備活動對體育課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體育教學 準備活動 趣味性 體育游戲 運動強度
論文摘要:體育課的準備活動是教學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充分的準備活動可克服學生身體機能的惰性,縮短進入作狀態的時間,使體育課的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減少學生因劇烈運動引起的運動性損傷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育課的專業性越來越強,趣味性會逐漸削弱,而專業體育課程內容逐步充斥教學內容,往往很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的厭倦與抵觸情緒。本文主要根據現階段學生的生理、心里特征,針對大專院校的體育課趣味性的演變對體育課教學的影響進行分析,為促進體育課教學提供一點建議。
一、前言
課前準備活動一般以活動身體肌肉、關節,調節身體機能為主,進行的中、低強度的體育活動。如果人在相對安靜的狀態,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就進行體育活動往往會產生身體不適,嚴重者會有頭暈、目眩、嘔吐的現象發生,而且也影響學生或運動員的正常發揮,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適量的準備活動可通過身體骨骼肌、骨骼和關節的協同作業調整身體的機能,客服機體惰性,調節運動者心理,更好更快地進入工作狀態,發揮較大的工作效率。
當然,不同的體育課程要選取符合教學內容的準備活動。如適合大眾體育的課前操、田徑教學前的壓腿、體操教學前的手臂伸展和腰腹活動。針對性的準備活動雖可有效的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但其專業性與機械化的肢體訓練也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厭學心理和抵觸情緒,換句話說,雖然準備活動降低了生理損傷的發生幾率,但又有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設定不同的準備活動,調節準備活動的時間比重和形式可以有效的防止運動損傷,也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幼兒體育課教學,根據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我們并不要求學生完成或掌握所謂專業的運動技能,所以其準備活動和教學內容大多以趣味性為主,如老鷹捉小雞、丟沙包等等,其教學內容與課程準備活動無明顯分界,該年齡階段的的學生認知能力也比較弱,在不知不覺中將游戲類的準備活動轉化為體育教學,就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抵觸情緒,且也完成了教學內容,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而大專院校的學生生理及心理狀態就有很大的變化,身體基本完全發育成型,有能力承擔與完成較專業的體育技能訓練,個人也有較強的認知能力,有性別差異和獨立的思想,對眾多體育訓練活動有喜惡之分,往往在自己喜歡的項目中才能積極配合進行準備活動主動參與,而自己不喜歡的體育項目只是消極怠工,被動配合而已,不積極配合進行有效的體育準備活動,從而無法達到課堂教學效果,更容易在消極思想的影響下發生運動性損傷。本文試圖根據大專院校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對傳統體育課課前準備活動的類型和趣味性準備活動進行對比分析,提出趣味性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望各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了陜西教育學院2010級教育系(文科)和數理系(理科)各2個班、2011級教育系(文科)和數理系(理科)各2個班,共8個班,每班人數40人左右,共計320余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以趣味性準備活動的設置方法為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實驗法、分析法和專家訪談法作為研究方法。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大專院校學生的體育課生理、心理分析
本文選取的實驗對象為2010級和2011級學生(大一和大二學生),其年齡均在19-20周歲,出生時間在1990年前后。因生活、飲食習慣和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90前后的學生身體發育較為早熟,外表符合成人標準,肌肉與骨骼基本完全發育,運動能力與正常的成年人無明顯差異。
自國家教育總局倡導開展“雙邊教育”以來,互動教學就成為教學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以下心理問題:該年齡階段的學生性格張揚,性別差異明顯,有獨立思考能力,并有很強的表現欲與表達欲。上課時學生會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對喜歡的項目能積極配合,而沒興趣的課程往往表現出消極的態度甚至是采用不配合態度(小范圍人群),其心理成熟度遠不及生理成熟度,易激動,容易受外界干擾。
(二)學生對不同項目體育課程準備活動的反應
《大綱》要求,大一學生(2011級)第一學期為田徑課,而田徑課課程內容規定以身體素質練習為主,教學內容易重復、單一,且運動量較大。為了避免體育活動中運動損傷的發生,準備活動也以肌肉的拉伸為主,要求中等運動強度,學生在準備活動后應有少量汗液排除即達到標準。但由于準備活動的強度相對較大、機械化動作較多,加之現價段的學生都是經歷過高考沖刺時期,很少參加鍛煉,身體級心理都已產生惰性狀態,在田徑課的教學中就很容易引起抵觸情緒,而且有不少教師反映會有個別學生會主動說明自己不想運動,找身體不適的借口來逃避訓練。同時,也有的部分學生也會積極響應附和,希望教師減少訓練量。
發生該情況后,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對多名資深教師進行了訪談工作,分析并掌握學生的行為模式,及時對課前準備活動的內容作出了調整。以前的傳統田徑課準備活動行動過于單一,重復和機械化(折返跑、高抬腿若干組等),現采用體育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鍛煉,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同時降低準備活動的運動強度,由中、高強度改為中、低強度的體育游戲作為準備活動,增強其競爭性、娛樂性,時間比重也適當增加,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更能提高整個班的興奮程度。兒時的老鷹捉小雞、丟沙包等體育游戲、抱腿跑等游戲稍加更改,增加難度后同學們均能積極響應,主動參與。本人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發現文、理科的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項目類型的喜好也有不同。2011級教育系(文科)2個班和往屆文科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中低強度、競爭性較弱的準備活動;而2011級數理系(理科)2個班學生更容易接受有挑戰性和強度稍大的準備活動。男女差異也顯得較為明顯:男生喜歡競爭性較強的運動(跑、跳項目),而女生更喜歡小強度的準備活動(毽子、皮筋)。
大二學生(2010級)學生的教學內容是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項目,很受學生歡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無論文、理科學生均能積極配合,無明顯的性別差異。本人在大二的體育課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并不反感準備活動,只是希望早點完成準備活動進行實際的教學練習。當學生遇到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后,都有迫不及待想上場實踐的愿望,如不進行有效的準備活動反而更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實驗表明,此時改變單調的身體肌肉拉伸聯系,采用易接受的顛球繞場快速行進走等趣味性準備活動,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保證了運動強度,還能讓學生主動參與鍛煉,熟悉了球性,而且有利于今后的教學工作,教學效果顯著。
(三)結果與分析
經本人對多名資深教師的訪談和實際操作,根據體育課程對大專院校體育課前的準備活動進行了分析與改進,引導不同性別、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類型的準備活動,發現趣味性較強的、符合教學內容的準備活動可以不但可以起到預防運動性損傷的發生,還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積極性,促進教學實踐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優質的課前準備活動是保證體育課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傳統的機械式課前準備活動無法真正實現“雙邊教學”的要求,學生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教學。
(二)建議
1、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群體采用不同的課前準備活動可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準備活動的趣味性可以調動高學生的積極性,進行主動學習。
2、性別和性格差異都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環節,調整準備活動的強度、時間,多互動交流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蔡錫元,李淑芳.體育游戲[M].人們體育出版社,2004.
[3]徐錫杰.課前準備活動的生理探討[J].體育科技,2001.
[4]劉凌宇.談準備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J].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2.
查閱更多相關論文范文:電子商務畢業致謝信范文、調研報告畢業論文范文、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的培養
【大專院校體育課趣味性準備活動對體育課的影響】相關文章:
中職學校體育課準備活動淺析論文03-13
淺析如何促進中專體育課堂的趣味性12-08
探討學力-影響體育課教學的重要指標11-24
淺析體育課程資源與體育課程改革的關系11-18
體育課堂新課標教學02-24
讓音樂走進體育課堂11-21
體育課也需要合作12-11
體育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12-11
試論對高職院校學生公共體育課心理需求及體育課改革論文11-22
中學體育課堂改革研究論文12-0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