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一、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全程掌控著教學課堂,采取“灌輸式”的方式,重視對理論知識、概念的灌輸,嚴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阻礙著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計算機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靈活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內容解決實際的問題。學生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對多方面的信息進行收集與分析,一方面不斷地深化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提升,推動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在應用案例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而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在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激發學生求知欲,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至教學課堂中,具體操作包括以下幾點內容,教師向學生提供典型的案例,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與交流。在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不僅拓展學生的視野,而且提升分析案例的技巧,同時可以促使理論知識的轉化,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相互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需要通過個人求職網站的制作,從而向用人單位進行自我推薦,這就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從個人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對求職素材進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獨立地做出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進一步地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嚴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要求學生通過機械記憶的方式,背誦大量的理論知識,加大學生的學習負擔,長此以往,既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然而,案例教學這一教學方式兼具動態性與開放性,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判斷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學生在不斷地思考與推敲的過程中,促使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內容解決實際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激烈探討,在思維碰撞中產生全新的想法,不僅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會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的精神,為走向今后的工作崗位奠定堅實基礎。
案例教學法在應用的過程之中,通過分析具體的案例,從而研究其中的規律,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順應人們的認知規律,尤其是學生在案例教學的中,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思考,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可以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案例教學法概述
(一)基本內涵
最早案例教學法起源于希臘以及古羅馬時期,而真正開始形成與應用則是在1910 年的美國哈佛大學的法學院以及醫學院,其中,案例作為案例教學方式的基礎,改變傳統的教師說教式的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方式更加重視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屬于開放式的教學方式。
(二)主要特征
1. 以學生為本。案例教學方式在應用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自身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學主導者轉變為教學引導者、組織者以及促進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至教學課堂中,有利于改變落后的說教式的教學方式。
2. 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案例教學方式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重視在傳授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更加關注于學生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于教師給出的案例,進行激烈的討論與分析,切實地做好歸納總結的工作,在共同的努力下得出正確的結論,推動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 自主性與指導性結合。案例教學方式這一全新的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的問題,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化地發揮出學生的自主性,并不意味忽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作用。所以,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求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則應當體現出教師的指導作用。
4. 重視協作。案例教學方式在應用的過程中,重視學生針對案例進行獨立的思考,全面地提升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與此同時,案例教學方式同時重視加強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充分地展現出建構主義學習思想。
三、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在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計算機教學課堂的過程中,首要任務是深入地挖掘教材,結合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開動腦筋、不斷創新,組織生動的、豐富的教學案例,而后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理論,解決情境下的問題。由此可見,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而且為促使學生多用計算機相關知識,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得學生的觀察力以及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教學課堂中,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自身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學主導者轉變為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以及促進者,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加強對學生的啟發與引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同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觀察,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優點長處,從而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教學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提高對學生參與度的重視,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案例的談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關注成績優秀同學的同時,應當更多地關注于基礎薄弱、性格內向,且不愛發言的同學,為學生營造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為案例教學法的順利進行提供重要保障。
(四)探究性的原則
所謂探究性原則主要強調的是重視學生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分析以及自主思考,這就要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探索解決問題,不僅體現了案例教學方式的探究性以及開放性的特點,而且有利于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不可以直接為學生提供問題的結論,而是要引導學生以合作探討的方式,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不斷地拓展自身的思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案,推動與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
四、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過程
(一)課前準備階段
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工作,分別是:首先,充分地掌握案例資料,這就要求教師應當掌握好案例內容,結合計算機教學內容與案例,確定好案例的主題;其次,提前做好學生反應預測工作,確保案例的難易程度在學生的接受范圍之內,保證案例的內容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再次,合理地設計案例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把握好案例教學開始時間、討論時間以及結束時間等,進而可以游刃有余地把控好課堂節奏;最后,明確案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內容。
(二)教學實施階段
首先,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具體實施案例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首要任務是向學生展示案例,而后引導學生針對給出的案例展開激烈的討論,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展現案例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對于案例的興趣。其次,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圍繞著案例提出相關的內容,在學生分析案例的中,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同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爭,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至教學課堂中,激發學生的熱情。最后,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其總結、分析與歸納結果,加強生生間的交流,進而可以采用學生分別匯報以及小組匯報的方式,進一步地闡述學生對于案例的理解,這個時候教師應當及時地糾正學生存在的錯誤,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教師則可以評價案例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等,為計算機的教學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三)鞏固階段
在鞏固階段,學生可以從以下幾種方式鞏固所學的知識,如:第一,復習筆記;第二,整理報告;第三,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與此同時,對案例學習的過程進行反思,一方面可以促使自身更好地適應于案例教學,另一方面促使自身在今后的案例教學過程中表現地更好。
教師需要做的事情則是考慮所選用案例的合理性以及針對性,案例分析是否深刻以及所作出的評價的合理性等問題,通過進行教學的反思,總結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從中查找存在的不足,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有利于推動案例教學法教學質量的進一步的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教學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法,不僅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至教學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激發學生進行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在教授學生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當提高對案例教學法的重視,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所學的教學內容,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科學地應用案例教學法,進一步地推動教學質量以及效果的提升,為社會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應用12-03
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2-18
醫學心理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的論文02-15
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的應用論文02-15
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2-18
腎內科教學下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論文02-27
案例教學法在金融學課程中的應用03-28
案例教學法在法理學課程中的應用11-23
試論案例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應用12-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