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導語:生活與社會是一個整體,物理是在這一整體中所必不可少的一個手段,物理來自于生活,而又為社會的發展而服務。我們的教育應從培養能不斷地學習和持續的發展并為之繼續研究和學習的能力.
“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逐漸步入世界教育軌道,逐步實現從傳統型、單向型的教育向系統型、選擇型的教育轉化,確立了培養學生全面自由發展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突出學科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教育目標.21世紀是我國教育轉型的關鍵時期,在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中明確地提出了對于物理教育的要求:“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就要求我們物理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中學物理教師,對于這一目標要求要從一定程度、一定深度和一定高度上進行認識、理解和把握,并以此為方向在物理教學論文中讓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真正全面、自由的發展.
1 從生活走向物理
1.1 從生活走向物理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
當今世界,教育的發展與變革已成為各國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重要戰略.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各國的教育體制框架已經基本搭設完成,當代教育的發展逐步聚焦在變革學校課程與教學的層面上.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半個世紀里,我國進行了多次重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相當程度上回應了我國教育所面臨的挑戰和現實問題.當前在科教興國的戰略的指導下,黨和國家對基礎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要求未來的基礎教育應有助于培養能夠適應新世紀科技革命需要的善于應對國際競爭的新型人才.這種人才培養的任務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改變以往課程內容難、繁、偏、舊的傾向和單一的課程結構,構建起能充分體現綜合性、均衡性和選擇性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對于物理教育課程的改革突出了以人為本,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想,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全體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實踐的能力,而且現行高考中也逐漸體現這一從生活到物理的趨向.
1.2 從生活走向物理是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中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之所在.中學階段是身心發展最旺盛的階段,具備了一定的思想能力,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很強的可塑性.他們所要求具備的是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真正全面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用多把尺子去量度每一位學生”的思想意識,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有效快速地促進學生的真正的發展.我們重智力而且更要重能力、重科學素養的培養,而且還應盡可能地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自由發展創設有利的條件,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及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我們的教育應該是維持和發展中學生對他們周圍自然界的好奇心,并構筑起他們對以自己的能力去探索自然界行為的信心,培養他們一種在科學上激發渴求、熱情和興趣的情感,以使學生感到有信心、有能力去投入科學和技術的工作.
1.3 從生活走向物理是由物理學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以概念、規律為核心,以數學為依據,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理論科學.物理學的應用十分廣泛,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進步都有密切的聯系,對于人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的方法論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在物理教學中,將物理問題、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聯系起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勇于實踐,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信息意識、研究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在物理現象、過程、模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更高、更廣泛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培養學生對科技的興趣,激發求知欲,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物理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聯系十分密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都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充分體現這種科技發展的成果來體現物理學的思想,讓學生掌握物理的思維和方法.
2 從物理走向社會
科學課程要達到的目標應該強調使人們理解科學在文化發展上的地位和應用,這就是在廣大民眾中改進科學的認識的主要依據.為什么要在民眾中進行科學教育?人們常常引用的理由是科學知識對人們的行動是有用的.然而,由于人們受追求實在和獲取功利的觀念支配,而且這個理由已經被教師、家長及社會過分地加以引用,以至當學生感到他們在學校中所學習的知識實用性不明顯時,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滿.事實上,學校課本上的知識總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對自然界的理想化和模型化,而實際情況要比老師引入概念時的簡化情況復雜的多.因此從學習掌握物理基本概念、物理規律到應用這些概念和規律去解決實際問題,通常需經過重新加工和重新組織,例如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可以不需要學習甚至幾乎完全不懂計算機、汽車、電視機和錄像機的工作原理而能熟練地應用它們.因此21世紀的物理教育,不能再側重于知識的本位,不能只注重概念和規律,而應注重概念的形成、規律的應用,應該讓學生懂得科學探索是怎樣進行的,幫助他們理解作為科學知識的主要基礎的推理,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從事的活動中提出創新的思想,做出創造性的探索.
2.1 利用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不僅是科學發展所必須的,而且也是科學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品質.在物理教育中,如果沒有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物理學知識和物理學方法的啟迪,這樣的物理教育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同樣在物理教育中如果沒有使學生獲得創新的認識和創新的經驗,這樣的物理教育也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沒有懷疑的目標,缺乏探索的引導,遠離發現的樂趣,以這種方式所學到的物理知識,即使是完全可靠的,非常系統的知識,也不過是一大堆“僵死”的現成的結論.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主席G·馬克斯在國際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上指出:“我們必須教育我們的孩子去尊重自然、經濟和社會現象;去認清未知情況(理解);去展望從未發生過的事情(預言);如果預料正確,就去行動(發明).但是這只是科學家們的方法,真正的科學家在他們的觀察與理論不一致的時候是最為幸福的,也將是他們尋找新模型之時.”
(1)通過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世界是可以被認知的,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發展、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等等都在時間線索和空間線索或在這兩者之外的線索都有一個逐漸被認識的過程.物理學研究的是物質的結構、物質運動規律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問題;物理的研究過程是一個對客觀世界逐漸認識的過程.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一些事件來反映物理問題、物理規律,并且用物理概念、物理語言對生活中的問題、現象進行歸納.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是人類在認識世界、感悟生活中所逐漸形成的一些總結,一些用理論所表示出來的對世界、對生活的歸納,并且也要讓學生體會到這些認識僅僅是在整個世界領域中的一小部分,應該讓學生感覺到未知領域的廣闊.應鼓勵學生去探索未知世界未知領域的勇氣和信心,激發學生開拓未知領域的欲望,樹立開發未知科學的創新意識.
(2)培養學生的發展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不斷接受了這種發展思想的教育,但很少的有形成發展的真正意識.在物理教學中我們應有目的的培養學生唯物主義科學的發展觀.事物是發展的,人類的認識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而物理學家的研究物理的過程也是一個科學逐漸發展的過程.通過物理學的教學應該讓學生體會到科學、世界的發展趨勢,認識到發展是需要在一定條件下,而且有時很快有時很慢,甚至有些的發展在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一種倒退.通過對物理學中發展的歷史條件、科學條件的一些教育,鍛煉和培養學生這種為發展而創造條件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去認識和促進事物的真正有效的發展,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在學生智力和認識的發展過程中,提高學生科學的創新思維,從而又反過來促進學生更進一步的發展.
(3)樹立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不僅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能力,它會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發展逐漸提高和發展,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很可能會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那就是利用競爭.在學生之間、在班級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促進班級的學習氣氛,可以促使學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斷改進學習法和學習態度,從而達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達到更高的目標;在班級之間樹立這種競爭的意識,可以提高整個學校的整體質量;如果在同學之間培養一種民族、科學的競爭意識,則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不斷地鼓起學生努力學習的志氣.中學生是熱血青年,為了我們的班級,為了學校,為了祖國,他們可以做到努力學習,會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養.為了自己,為了祖國的更加美好發展,他們會不斷創設新的條件來促進新的發展.可以說競爭的壓力可以使一個人激發出無窮的潛力,可以促使學生不斷地去努力,去提高,去創新.
2.2 利用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物理教學不應以使學生學會物理學家已經創造出的知識為目的,而應該把物理學家認識世界的模式和科學思維方法貫穿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學習前人所創造積累的知識基礎上能創造性地去開拓前人沒有涉及的知識領域,去掌握這種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利用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里的問題,并非是一個隨意的“為什么?”、“怎么樣?”.我們為什么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時的冠軍金牌很多,但卻沒有培養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感慨:祖國的人才對科學理論知識掌握得很好可就是提不出一個象樣的問題.而許多高校畢業生在攥寫畢業論文的時候都向導師要畢業論文的課題、題目,可見我們的人才非常缺乏一種提出問題的能力.而在物理學中,科學的研究方法、思考問題的科學物理思維自始貫穿其中,因此我們應利用對物理問題的研究和物理問題的思考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對周圍事物的深層次的理解、對客觀世界的科學的質疑、對權威的勇敢的挑戰和對信息的準確的獲取和交換的能力,培養學生在不同的條件下從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方面提出不同深度的問題的能力.
(2)利用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代社會是信息高度密集的社會,復雜程度日趨加深,辯別信息、選擇信息、準確及時獲取信息的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在物理教學中,利用物理學的特點,通過對物理問題、物理規律、物理過程的分析,培養學生這種科學、辯證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在高度密集、復雜的信息社會中能夠準確、迅速地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對其迅速及時有效地進行科學的分析,作出合理的反應,為有效、合理地解決問題作好科學的基礎.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建設者,未來世界的局勢日趨多元化、復雜化,為了讓祖國更有利的發展,我們必須培養一批具有很強的分析問題能力的接班人.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應充分挖掘物理學的自身特點的潛在功能,利用對物理問題的邏輯思維、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的、能適應未來發展的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利用物理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行的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對物理教學的改革特別提出了要讓學生對于科學的方法進行實踐,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學的一大特色,而物理的實驗與現實生活、科學技術聯系十分密切.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應充分用物理實驗的這一特色,利用學生對實驗的提出、實驗的設計、實驗的操作、實驗的分析提高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實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能力.而且新課程改革也提出了在物理課程中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探究式學習的新的方向,因此我們也可以利用學生對于實際生活中的物理問題進行物理方法的探究的同時來提高學生的生活與物理思維的相互結合,進而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 利用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能力
高中物理課程的宗旨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基礎,促進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和能力.
(1)利用物理教學樹立學生生存理念,建立學生終身學習動力之源
由于過去教材內容的難、繁、舊、偏使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十分吃力,而且由于教材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嚴重脫節,加上受人們追求實在、經濟和獲取功利的觀念的影響,使許多學生和部分家長認為“學習有什么用?” “為什么要進行教育的想法?”使學生的學習失去了原有的動力.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隨著社會復雜化的急劇加深,隨著科學理念的不斷完善使更多的人越來越深的認識到:一個社會、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人的發展和生存,他必須不斷的總結與學習,從而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因此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與高科技有密切聯系的物理擔負著非常重要的歷史重任.在物理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加強學生的民族意識的教育、生存理念的教育,不斷改進物理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讓物理與生活、與社會聯系得更加密切,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存需要,是我們國家的發展需要.讓學生從生存的角度意識到“為了生存而去學習物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源源不斷地產生動力.
(2)利用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思維和方法
在物理學中,濃縮著物理學家高度組織化的、有解決問題中行之有效的廣泛的知識,有著物理學家長期以來旨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充分讓學生體會科學家的這種長期以來他們從事的科學研究的科學精神,體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培養和鍛煉這種探索和研究科學的思維和方法.物理學存在著自身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和社會的實際問題將物理學的從簡單到復雜,從理想到實際的研究問題的方法自然有效地滲透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這種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這種在實際問題中不斷研究、不斷學習的理念和方法.
(3)利用物理教學,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科學能力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時代在不斷進步,所以我們的教育應從培養能不斷地學習和持續的發展并為之繼續研究和學習的能力.學生不論在生理上、認知上還是思維上都在不斷地成長、成熟,并且將不斷地發展.學校教育僅僅是一種非常短暫和有限的一個過程和空間,要想讓每一個學生有很好的發展,就必須從培養學生“如何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只有掌握了這種能力,學生才會不斷地有能力去學習,不斷地去發展,也才有能力去促進我們的社會、時代更進一步的發展,去建設我們未來強大的祖國.利用物理與生活聯系密切的特點,加上物理的實驗的研究方法,充分在物理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對于不同的實際問題,利用不同的物理科學方法和手段,借助不同的有效的工具進行合理有效的解決.
3 整合“生活·物理·社會”,促進生活、物理、社會和諧發展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物理來自于生活,而又用之于社會.將物理與生活、社會整合起來,是我們物理教育的目標,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物理,又將物理應用于生活的社會的各個領域,去為我們的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服務,是我們物理教育的真正意義之所在.我們的教育是為了讓物理能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中發揮更好、更重要、更完美的作用,而這一作用的發揮只能依靠人的這一載體來有效的實現.因此將“生活·物理·社會”整合起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有效地掌握和運用科學的物理方法、物理規律,有力地推動我們社會時代的快速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充分發揮我們物理學的歷史作用.
3.1 生活與物理整合,豐富生活和物理
生活與物理聯系十分密切,物理來自于生活.從生活走向物理,讓生活不斷地豐富物理,使物理更加生動、自然,用物理去解決生活,可以使生活變得豐富而且更加和諧.例如在振動教學中我們可以將弦樂器結合近來研究振動與聲波及駐波的問題,或設計一些探究式課題,還可以結合首都北京區的東南部的天壇公園,并從物理上讓學生探究我們最感興趣的三大聲學奇跡.將弦樂器引入到物理中,使物理有了藝術色彩,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其中,更顯得其高雅,體現物理學豐富生活.
3.2 物理與社會整合,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物理學與科學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科技發展中物理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將物理學應用于社會,是物理學的意義之所在,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應充分體現物理對社會的價值.比如對于新能源的教學,我們可以先在熱門話題——能源為背景設計一些信息題,這樣體現了用物理方法解決未來人類所需能源的方法,體現了物理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此帶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3.3 “生活·物理·社會”整合,促進時代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
生活與社會是一個整體,物理是在這一整體中所必不可少的一個手段,物理來自于生活,而又為社會的發展而服務,所以我們必須建立“生活·物理·社會”整合的意識,讓物理在生活和社會這一大整體中充分發揮其潛能,為社會的發展不斷有效地服務.在物理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近年來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載人飛船上天的國家,以此為背景,我們可以設計一類信息題,體現物理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和我國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合“生活、物理、社會”,可以快速有效地促進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物理教學的目標要求,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更是社會發展對物理教學所提出的歷史要求.作為物理教育工作者,應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從根本上認識物理學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不斷改變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在不同的環境中,不同的內容中用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相應的素質.·教學改革·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相關文章:
走向“生本”的高職11-24
開展實踐活動,讓職高語文教學走向生活02-20
讓自學伴隨學生走向成功03-05
淺論工程哲學研究的發展歷程與走向03-09
經歷“再創造”,走向“會學習”12-05
淺析物理教學中的物理概念11-14
成本管控:告別“生意” 走向精益11-16
教育裝備從經驗管理走向科學管理11-18
讓高三英語課堂走向高效12-07
論國企改革如何走向市場11-3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