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教育下的學生發展論文
一、向善:以素養德育完善學生
古語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可見,后天的教育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素養德育主張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要求,從學生的“心性”根基出發,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為中心,以解放為先導,以文化為媒介,構建“系列化、生活化、人本化、制度化”的“多元發展”和“全面發展”素養德育模式,使得“舉止高雅、氣質高貴、品德高尚、志向高遠”的德性品質,內化于學生心靈之中,成為學生為人處世的行為規范、道德準則和人生信念。素養德育強調學生享有全面發展的權利,對學生的評價,以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素養德育注重素養常規細節化。常規素養就是學生日常行為中所體現出來的素養內涵,說得淺白一點就是要“走好路、吃好飯、睡好覺、穿好衣、上好課”,它是素養德育的基石,應該成為素養德育的主旋律。我們要從學生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入手,從校內到校外,從學校到家庭,從課堂到集會,從升旗到做操,從體貌到走路,從禮儀到舉止等方面,給予具體的內容和目標、具體的要求和時段、具體的活動和指導、具體的督查和評估,不斷提醒學生將自己生活中的細小行為、點滴時間都看做是提升素養的機會。素養德育強調習慣養成系列化。我們尊重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在“九大習慣”中,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初中部選取了“認真寫字”、“微笑待人”、“做事情有計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錯誤中反思”五大習慣作為初中階段重點研究、培養的主要內容;高中部則選取了“認真寫字”、“做事情有計劃”和“在錯誤中反思”三大習慣重點強化。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把素養教育的“九大習慣”,按照每個習慣課時編成《素養教育之九大習慣讀本》,并將之列為我校素養德育研究課程之一,使之成為貫穿學生初、高中三年的一條育人線索。素養德育堅持常規活動特色化,我校開展讓學生銘記一生的特色活動,不求多而求精求實效,這一直是我們常規活動追求的目標。我校從初一到高三,各個年級都有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每年的三月份舉行“愛心陽光”校園義賣活動,營造濃濃的慈善關愛氛圍;六月份舉行“放飛夢想”畢業典禮,讓學生留戀母校,學會感恩……我們還聯系社會媒體,定期帶團員學生、志愿者走上街頭,走進社會,服務社會。我們的素養德育引領學生養性、養正、養德、養志,幫助學生立德,引導學生樹善念、行善事,以及善待他人、自己、社會。引領學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善待一切。
二、尚美:以素養文化凈化學生
我們實施素養教育,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尚美”的人,培養成為“舉止高雅,氣質高貴,品德高尚,志向高遠”的人。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們注重建設素養文化,營造一個文化場,凈化學生。從學校來說,文化一旦形成,就必然會影響學生的發展,最終影響學校和社會的發展。基于此,在實踐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凝練出“守正出奇”的校訓、“素養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辦學特色、“舉止高雅,氣質高貴,品德高尚,志向高遠”的學子培養目標。為了讓這些理念深入人心,我們特別注重通過物質載體來凸顯素養文化,構建一個無處不在的環境育人場。我們的校園建筑構架簡潔對稱,外在裝飾質樸無華,室內色調淡雅清新,讓學生感覺到一種別樣的美。同時用豐富多樣的方式來構建素養文化場域,如以“養”命名樓宇,建有養真園、養趣廊、養心亭和“養”字文化墻,打造不同書體的99個“養”字青銅浮雕壁,在52盞路燈上寫出素養教育細節,建設了刻有素養教育箴言的石頭群陣,還有香滿校園的美麗桂花樹,讓學生徜徉在美的環境中,使其素養得到提高,心靈得到凈化,并讓學生成為愛美、惜美、追求美的人。法國教育家第惠多斯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我們追求素養教育,踐行素養教育,就是要以充滿情感的激勵、喚醒和鼓勵,來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傳遞無可估量的正能量。
【素養教育下的學生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醫學生職業素養發展狀況論文04-22
校企文化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論文11-10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問題剖析論文11-19
學生信息素養現代遠程教育論文03-19
教育改革下的大學生宣講團發展模式論文11-12
動畫產業發展下高校動畫教育改革論文12-01
體育教育與學生的耐力素質發展論文05-07
從學生發展著眼從學生需要入手的教育論文11-18
林業經濟發展視域下的高職教育論文03-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