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道德 德育教育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分析電腦網絡的發展狀況、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及其網絡行為,就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這一系統工程的建設進行了探討。
電腦網絡以其信息量大、傳播迅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和交互性,已成為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大學生在互聯網上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大大增強了他們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但是,他們在吸取網絡營養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健康內容的影響。更嚴重的是,少數大學生還成了網絡不健康內容的制造者。因此,如何加強和改進網絡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確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網絡道德意識,及時克服網絡上的各種負面影響,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解決的戰略性課題。
一、電腦網絡自身的特點是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客觀原因
互聯網的出現,擺脫了傳統的‘“熟人社會”眾多的道德約束,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虛擬的自由時空”。正是由于這個虛擬世界的“自由”狀態,導致了不可避免的渙散性和不規范性,一系列的不道德行為甚至于違法行為在互聯網上出現。如有的在網絡上用侮辱性的語言、文字等對他人進行諷刺、謾罵甚至人身攻擊;有的在網絡上制作傳播淫穢、黃色、暴力等內容的文章、圖像和視頻;有的在網絡上有意傳播、公開屬于黨和國家秘密的各種文件資料,或泄露處于保密階段的有關內容;有的對網絡系統功能或儲存、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甚至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影響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嚴重后果。對此,傳統倫理學的作用顯得蒼白無力,如果網民對自己的行為缺乏道德自律,那么網絡社會將處在一種道德的無序狀態中。
從網絡的發展趨勢來看,大學生正日益成為網絡及與之相關技術的重要創造者、創新者和主要享用者。他們的道德素質如何,決定著將帶給人們一個什么樣的網絡世界,同時,我們不能想象在虛擬世界不講道德修養的大學生,會在現實世界有良好的道德形象。因此,必須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建設,把他們引導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二、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及其網絡行為狀況要求道德規范的約束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調查表明,目前大學生是“網民”中最大的一個群體,他們正處在人生發展和道德品質定型的關鍵時期,是一個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一個群體。分析大學生在不良網絡道德行為時的心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網絡是一個“百草園”,在作為信息寶庫的同時,也是一個垃圾場。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以及各種各樣的黃色、暴力信息混雜在一起。據有關專家調查,網絡上非學術信息中,47%的與色情有關,且每天約有2萬張色情照片進人互聯網。由于大學生心理的不成熟,鑒別力差,為了滿足其“獵奇”心理,對一些不健康的網站常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瀏覽,結果卻身陷泥潭,難以自拔。
二是缺乏責任心。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網上交往屬于一種虛擬交往,客觀上就淡化了交往主體的責任心。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生理和心理尚未發育成熟,煩躁、苦惱、自卑等情緒經常伴隨著他們,再加上學習及生活上的負荷,造成了長期的壓抑,在網上宣泄他們的情緒無疑是一種方便的“減壓”途徑,在這里,他們無拘無束,任意馳騁,沒有對自己的不良行為負責的意識。
三是好勝心強而導致行為不端。隨著大學生上網人數的增多以及他們網絡技術的提高,圍繞網絡的信息犯罪也日趨增多并日益嚴重。大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開拓創新精神,他們不斷追求網絡知識,在掌握一定的技術后,已不再滿足于玩游戲或上網聊天,強烈的好勝心理促使他們伸出了““黑手”,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擅自闖人別人的計算機系統,竊取信息,散布病毒。在他們認為,充當電腦是一件榮耀的事。 四是幼稚的性心理而導致非正當的網戀、大學生都渴望能與同齡伙伴交流,以緩解心理上的寂寞,戀愛在大學生當中已是很正常的事情,通過網絡的方式戀愛也無可厚非。但就目前我國的教育狀況而言,正常的性教育滯后,性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仍然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很多大學生上網的目的就是“為了找一個異性朋友”,缺乏對網戀的正確認知。由于網絡行為的隱蔽性,一些大學生通過欺騙的方式進行網戀,有的甚至做出了違背道德,違反法律的行為,曾有多家媒體都報道過類似大學生利用網絡引誘女網友外出實行害的事件。
三、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
1.主動占領陣地,開展網絡道德教育
任何道德品質的形成,都是一個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主體內在自覺的過程。因此,必須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除了國家確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規范,社會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外,學校還應加大教育的力度。
自2000年教育部下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來,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專門的領導管理體制,通過加強領導,增加投人,建設了一批既堅持正確導向,又能體現時代精神、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為大學生乃至社會上廣大網民都喜聞樂見的網站。通過主動占領網絡教育的空間,我們的倡導的思想道德觀念就會在大學生接受的網絡信息中占據較大的比重,有利于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反動、色情、暴力和種族歧視等信息垃圾的入侵。在適應網絡環境要求的同時,扎扎實實地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網絡法制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電腦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及時性等特點來拓寬教育工作的空間,開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領域,占領電腦網絡的這塊思想宣傳的前沿陣地。
在計算機基礎,思想品德及法律基礎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加人網絡道德和相關的網絡規章制度的內容,并保證一定的學時,全面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規范、法規常識的教育,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增強網絡法制道德觀念,提高自律意識。同時,加強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用各種輕松活潑,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能夠在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的過程中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要教育好網絡社會的學生,提高他們的素質,教師就必須具備較高的網絡技術素質,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培養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藝術又懂得網絡技術的高校政工隊伍已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目前,高校的德育隊伍中,普遍存在整體素質特別是現代科學素質與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滯后的問題。因此高校必須把德育工作者的培養、選拔、進修等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并作為經常性、制度化的工作來抓,這樣才能保證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去適應網絡社會中日益繁重復雜的高校德育工作。
3.注意網絡道德教育的方法運用
由于網絡道德具有較強的自律性,因而在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時更要注意引導。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品德心理的發展正從他律走向自律,因此,學校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的重點不能僅僅滿足于要求學生接受和遵守幾條網絡道德規范,而應放在如何培養學生成為網絡道德的主體,提高其道德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做到自我約束。同時,還要合理利用大學生的心理規律,因勢利導,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質。
4.建立大學生網絡行為的監督機制
高校中應盡早建立網絡管理的常設機構,來統一協調網上的信息管理工作。積極開展網上“環!惫ぷ,經常查看校園電子公告欄,及時清除惡意言論和虛假信息的污染,開展網上“掃黃、掃毒”工作以及配合技術人員對信息危害事件開展調查,對不守網絡道德者進行批評、教育和改造,對違法犯罪者給予嚴厲的打擊,使文明上網成為大學生網民的自覺行為。
【試論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01-18
淺析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探索論文11-22
改進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現狀的思考的論文12-11
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論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03-29
英語論文:試論漢語慣用語的翻譯方法探討11-25
關于網絡教學的意義的探討論文提綱03-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