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的建議的論文
摘要:我國自2012年起逐漸在大范圍內試點實施營改增稅收制度改革,改革方案對社會經濟各行業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諸多行業和企業因營改增的實施減輕了稅收負擔。但是,營改增實施后企業日常會計處理與傳統營業稅稅務處理區別較大,個別行業企業不僅需要針對營改增改革方案來調整企業的會計處理,企業的財務狀況也受到了改革方案實施的影響。本文對營改增方案的實施對企業財務的影響進行分析,同時提出了營改增改革方案下的會計調整與處理方案,幫助企業加強納稅籌劃,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稅務風險,提高會計管理能力。
關鍵詞:營改增;會計處理;財務影響;納稅籌劃
2011年年末我國財政部與國家稅務局公布實施營改增方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開始在我國逐漸推廣實施。營改增改革方案規定,我國交通運輸服務業、現代服務業等改按增值稅納稅,稅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小規模納稅人則采用增值稅低稅率納稅,稅負有所減輕。由此可見,盡管營改增會對不同行業和不同類型企業的稅收負擔帶來不同影響,但是最終仍然會打破營業稅和增值稅兩稅并存的局面,簡化優化稅收體制的同時為企業納稅帶來方便,減少重復征稅環節,減輕企業的納稅負擔。從宏觀角度來看,營改增改革試點對企業的納稅繳稅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下文將從企業財務指標的變化出發,分析營改增實施后對企業實際財務狀況帶來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產生的影響
1.資產負債水平潛在提升
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總體償債水平和資本結構的重要比率,根據企業的總資產與總債務計算得出。營改增后,原以價內稅計量營業稅改為以價外稅計量增值稅,應稅產品或勞務內剝離應繳納稅額,因而總價格會因此降低,而資產總額也會因此而降低,總額低于營改增之前的資產的差額部分會以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方式計入應交稅費科目中,用于抵減銷項稅額。在計算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時,其資產總額降低,負債未受到營改增影響保持不變,因而資產負債率相應提高。
2.現金流轉壓力提高
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就必須確保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日常運營周轉。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在日常營運過程中難免會有長期拖欠工程款的現象發生,不僅影響了企業的良好的業界聲望,更嚴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企業資金周轉相當困難。原因不難理解,營改增以后,企業在當期只有銷項稅額,而進項稅額的缺失,增大了資金周轉的難度。由于在未將所有的貨物(包括材料在內)采購款付清時,供應商出于保險和自身利益的考慮,不同意給企業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沒有了銷項稅額,稅改后的.應交增值稅的數額與營改增之前的營業稅的稅額進行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前者大大高于后者,造成了工程上價款無法及時收回,給企業的資金周轉造成了更大的麻煩。
3.權益凈利率產生波動
權益凈利率通過企業凈利潤與所有者權益相除得出。凈利潤計算過程中會扣除成本、費用及所得稅費用等,其中成本項目可能會因營改增受到影響。營改增后,如果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不符合抵扣標準的資產,資產出售時的增值稅進行稅額將會構成企業的成本抵減檔期收入,因而現金流出增加,凈利潤總額減少。另一種情況,企業因獲取原材料過程中如果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在獲取等額收入的情況下,因可抵扣的銷項稅額減少而使得銷項稅額總額增加,因而影響收入總額,最終留存于企業的凈利潤降低,所有者權益不變的情況下,而進一步導致企業的權益凈利率降低,個別情況下可能會影響到企業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二、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
1.完善會計處理方式
加強對會計處理方式的完善,減小會計核算變化的風險。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的會計處理方式一定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建筑企業要依據自身的發展特點,結合相應的會計政策,依據增值稅的要求進行會計科目的設置,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賬戶與輔助表的設置。建筑企業在進行業務處理時,要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稅法、會計制度執行,銜接好納稅工作與會計核算工作。對于企業會計核算的風險要做好防范工作,依據實際發展狀況調整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提高核算工作的效率。
2.合理把握納稅時間
營改增后,企業除了繳納稅率有所變化外,納稅時間的靈活性也有所改變,因而應當在做好納稅籌劃的同時,充分把握好納稅時間。例如,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通過把握固定資產的購入時間來把握進項稅額的抵扣時點,盡可能的使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以增值稅形式參與抵扣,以便減少企業的增值稅納稅總額。同時,在全球化這個大背景下,交流與合作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格外注重與具有一般納稅人的材料供應商或者是專業分包、勞務分包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同樣可以減少稅金。
3.積極管理增值稅發票
增值稅發票是企業繳納增值稅的重要憑證,也會作為企業抵扣稅額的重要依據。增值稅發票的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表示企業當期應對繳納的增值稅,因而企業在發生銷售業務開具銷項發票的同時,還需要積極獲得增值稅進項發票。一般納稅人在采購業務中如果遇到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的情況,應對積極與銷售費協商,主動聯系稅務機關,努力克服困難,爭取增值稅進項發票,據以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同時,企業還需要對增值稅發票的使用期限進項妥善管理,對于資金回收周期較長的項目或產品,需要在增值稅發票開具之日起18月內進行抵扣,否則將會因無法抵扣而增加企業經營成本。
參考文獻
[1]李夢娟.我國消費稅改革的考量與權衡[J].稅務研究,2014,(5):32-35.
[2]王玉蘭,李雅坤.“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稅負及盈利水平影響研究——以滬市上市公司為例[J].財政研究,2014(,5):41-45.
[3]郝曉薇,段義德.基于宏觀視角的“營改增”效應分析[J].稅務研究,2014,(5):3-7.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的建議的論文】相關文章:
1.營改增論文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