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阿多諾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對于阿多諾來說,只有能夠自我否定的概念才是一種覺醒的概念,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阿多諾的唯物辯證法思想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如果哲學家知道“哲學總會出錯”,而他又不斷地研究哲學,那么這個人就是一個混吃混喝的騙子,而阿多諾似乎就是這樣一個騙子。他明白無誤地說:“哲學總會出錯”,卻又在不斷地研究哲學,寫了許多哲學書。然而事實上,阿多諾又是一個非!皣烂C”的哲學家。這是因為,這個知道“哲學總會出錯”而又不斷地研究哲學的“嚴肅”哲學家對“哲學”有著自己的特殊理解。而這個特殊理解對于我們重新思考哲學概念,重新理解阿多諾哲學在哲學史上的特殊地位,更深刻把握第一代批判理論的批判精神,把握被人們扭曲了的“唯物辯證法”,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一、概念指稱非概念
當哲學努力把握世界的時候,它就要用概念來描述世界。而這個世界是一個被管理的世界[1]4,或者說,在這個世界上,人們就是用概念對世界上的各種現象進行分類,然后按照這種分類進行管理。①哲學反過來又從這種分類管理中得到自己的概念。這就意味著,哲學就把自己投射到世界中,然后又把世界作為鏡子,而從中看到了自己。由此,對于阿多諾來說,哲學不是要在世界中實現自己,并不是讓自己成為世界中的一部分。[1]1-2如果成為世界中的一部分,那么哲學就被納入了這個世界的分工體系中,就和許多其他科學一樣。哲學就成為各種科學中的一種科學。當然這并不是說,哲學就不需要理解和把握世界,而是要按照一種不同于被管理世界的概念規則來理解和把握世界。如果按照被管理世界的概念規則來理解和把握世界,那么這就意味著,我們從一開始就承認了這個被管理的世界,而不能批判這個世界。在阿多諾看來,這個被管理的世界是經驗貧乏的世界,這種經驗上的貧乏又與概念上的抽象相匹配。我們今天在進行社會管理的時候,只是強調規則的一致性,而忽視了被管理的人的情感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這就如同我們日常使用的抽象概念一樣。它只包含了抽象的一般,而沒有豐富的具體。
由此可見概念只是抽象地概括了對象中的一般的、普遍的東西。任何概念都是一種抽象。阿多諾說:“從一開始,辯證法的名稱就意味著客體不會一點不拉地完全進入客體的概念中!盵1]3比如當我們說“張山是人”的時候,張山這個人的許多個性化的東西都被我們忽略了。所以當我們說,辯證法的核心就是矛盾和非同一性的時候,我們所說的不是兩個不同東西的對立和統一,比如,人和動物的對立和統一,而是“人”的概念自身的對立和統一。這就是“人”概念中排除了人的許多特性,或者說,“人”這個概念排除了這個概念所無法概括的非概念性的東西。因此對于否定辯證法來說,“指稱非概念物”“是概念的特點”.[1]11當概念被用來指稱非概念物的時候,哲學就顯示了概念自身的矛盾,顯示概念自身的非同一性。哲學顯示自身的矛盾和非同一性也就是顯示現實世界的矛盾和非同一性。在被管理的世界中,一些東西被壓抑了,而這些被壓抑的東西是不能顯示出來的。這就如同概念只是指稱概念性東西,而不能顯示非概念性的東西一樣。顯示非概念性的東西就是顯示被管理世界中那些被否定和壓抑了的東西。顯示概念自身的矛盾和非同一性,同時也就是顯示了世界自身的矛盾和非同一性,這就是一種辯證法。如果說用概念來指稱概念性的東西,那么這就是用概念來描述現實世界,即被管理的世界。這是實證科學的方法。而用概念來指稱非概念性的東西,這才是哲學的方法。于是,用概念來指稱非概念物,這個表面上的奇怪說法,恰恰說明了哲學的本質特征。
一般來說,當我們使用某個概念的時候,比如“人”的概念的時候,我們一定是用這個概念概括了人的某些共同特征。而阿多諾與我們的一般看法完全不同。在他看來,當我們使用“人”這個抽象概念的時候,我們還必須用它來指稱那些沒有被包含在這個概念中的東西。顯然,當我們用一個概念來指稱沒有被概括在這個概念中的東西的時候,這就意味著,我們要用概念來否定這個概念本身。如果“人”的概念要能夠指稱沒有被包含在“人”的概念中的東西,那么這不就意味著,我們要否定“人”的概念嗎?對于阿多諾來說,這就是辯證法,即一種否定的辯證法。①這個辯證法類似于黑格爾的概念否定自身的辯證法。正因為如此,黑格爾《邏輯學》中的第一個概念“存在”著重意味著它的非概念性。[1]10對于黑格爾來說,概念的演變過程是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并最終能達到絕對真理,而對阿多諾來說,這永遠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概念都必須否定自己。“人”也要“自我放棄”.這是因為,黑格爾哲學雖然看到了概念的抽象性,并要通過概念的自我否定來達到具體。但是,他并沒有真正地達到具體。這是因為黑格爾對“非概念性、個別性和特殊性”等不感興趣。[1]6對阿多諾來說,哲學所感興趣的恰恰就是概念和非概念性、個別性和特殊性的關系;蛘哒f,哲學就是要探討概念和那些沒有被包含在概念中的那些東西之間的關系。按照阿多諾的分析,在哲學史上從柏拉圖以來,這些非概念的、個別的和特殊的東西被當做“暫時的和無意義的東西而打發掉”[1]6.而黑格爾則在這些東西上貼上了“惰性實存(Existenz)的標簽”.[1]6[2]20在現代哲學中雖然胡塞爾和柏格森注意到了這些東西,但是,他們還是退回到傳統的形而上學中。①在阿多諾看來,哲學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但是哲學卻只能用概念來表達這些非概念性的東西,而非概念性的東西是不能用概念來表達的。于是,哲學就是要“表達不可表達的東西”[1]8,就是要說出它不能說的東西。也正是這個原因,在哲學中的概念都必須是自我否定的。
對于阿多諾來說,只有能夠自我否定的概念才是一種覺醒的概念。“概念的覺醒”[1]9,就是概念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就是要自己對自己的不滿。用阿多諾本人的話來說,“對自己的概念性不滿意是概念意義的一部分”[1]10.概念應該擺脫概念性的束縛。然而在哲學的論述中盡管我們可以舉例說明,但是,我們也不可能像解剖學或者物理學中的實驗那樣把事實直接呈現出來;蛘哂冒⒍嘀Z本人的話來說,任何哲學都不可能“把個別粘貼在文本中”[1]10.在哲學中很容易出現這樣一個傾向,就是把概念看做是“自足的總體”.于是,對于許多哲學家來說,我們只要借助于概念就足以說明概念和世界的關系了。而在阿多諾看來,這是一種“概念拜物教”[1]10.在商品拜物教中,人們只是看到商品之間的貨幣交換關系,而看不到貨幣交換背后所存在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同樣的道理,在概念拜物教中,人們只是看到概念所表達的概念性的東西,而忽視了非概念性的東西。哲學的功能就是要促使概念的自我覺醒,知道概念的非概念性。比如,當我們用一個概念來概括某類東西的時候,我們總是把它與其他東西區別開來。從概念性的內容來說,它是概括了該類事物的共同點,而沒有被包含在概念中的非概念物有許多。因此,阿多諾強調:“概念本身和一個非概念的整體糾纏在一起”[1]11.當人們把概念與這個非概念的整體割裂開來,只是強調概念與它的所指物之間的關系,那么概念就被“物化”了。當概念被物化的時候,概念就像一個與其他東西無聯系的孤立的“單子”.這個概念就有完全封閉的、自足的意義,概念自身構成了一個孤立的總體。阿多諾的這個思路與后結構主義很相似。按照后結構主義的觀點,任何一個概念都沒有確定的意義,它都是在句子結構和文本結構中,乃至整個社會結構中被解構。任何一個字詞都不能從孤立的字面意義來理解,而必須放在更廣泛的概念結構中去理解(這個概念結構在阿多諾那里叫“星叢”.).當然,阿多諾不是后結構主義者。他是從現象學的思路上來理解概念的,概念不僅概括了事物的本質,而且與許多非概念性的現象聯系在一起。這些非概念性的現象總體解構了概念,這些現象與概念沒有同一性。這些非同一性的東西解構概念,改變概念,讓概念擺脫概念性。讓概念與它自身不同一的東西聯系起來,讓概念走出概念,這是阿多諾否定辯證法的最核心的思想。阿多諾說:“改變概念性的這個方向,使它趨向于非同一性,是否定的辯證法的關鍵。”[1]11與概念相關的非概念性的總體是無限的。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樣,任何一個概念都不可能把對象的一切特性納入到概念之中。而未被納入概念中的東西總是無限的。而哲學都是使用概念來把握世界。比如,哲學要用自己的概念來解釋藝術,但是藝術的東西不可能被完全納入到概念體系中。于是,“從原則上,哲學總會出錯”[1]12.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哲學!罢峭ㄟ^哲學的解釋,藝術品的真理性才展現出來。”[1]12雖然如此,哲學并沒有得到藝術的總體知識。
哲學應該放棄這種關于總體知識的幻象。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哲學應該滿足于這種有缺陷的知識,而是要認識自己的不足。當哲學用概念來解釋藝術的時候,它必須承認其中的缺陷,并努力克服這種局限,而這種局限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被克服。
于是,在這里,阿多諾又提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思想。他說:“哲學包含著玩笑(dasspiel)的要素!盵1]13[2]26這就是說,哲學明明知道自己不能用概念來解釋藝術的全部,但是哲學還是要解釋。這難道不是開玩笑,不是胡鬧嗎?然而,在阿多諾看來,哲學就是要承認這一點,承認自己在開玩笑,承認自己在胡鬧。阿多諾認為,黑格爾本人實際上完全知道這一點。黑格爾完全知道“他和他的思維對象的距離有多么遠,然而他談起來卻總像是他完全占有了他的思維對象。
這使他處在小丑的地位”[1]13.這就是說,黑格爾明明知道自己沒有完全掌握對象,卻好像自己完全掌握了對象。這完全是在胡鬧,是在開玩笑。黑格爾本人應該承認自己的丑角地位;蛘哒f,他應該像阿多諾那樣,承認“哲學總會出錯”.他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所扮演的“丑角”地位。然而,阿多諾很遺憾地發現,黑格爾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這種地位。那么黑格爾為什么不承認呢?阿多諾認為:“哲學是最嚴肅的事情,但也不是十分嚴肅的!盵1]13對于阿多諾來說,哲學雖然總是要干一些自己干不了的事情,解釋自己不能完全解釋的東西,哲學總是會讓自己出丑,但是哲學恰恰又是通過自己獻丑的行動表現哲學的局限性。人類總是用語言表達了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東西。概念是用來表達人的精神世界的。概念能夠表達的不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全部,而只能是其中的概念化的部分,而這種概念化的東西無法全面表達人的精神。哲學就是要促使人們認識到,概念不能全面表達人的精神,每一個概念都被非概念性的東西解構。而這又是非常嚴肅而認真的事情。
于是,阿多諾認為,哲學既要搞游戲,讓自己出丑,又要非常嚴肅。他說:“說服力和游戲是哲學的兩極。”[1]13真正的哲學就是在這兩極之間擺動。而哲學的這個特點與藝術是類似的。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哲學的表達方式是極其痛苦的,它要用概念來進行表達,但是概念又不能完全表達。它既需要使用概念,又需要解構概念。也正因為如此,哲學需要玩弄概念,哲學“不能沒有思辨”[1]14.哲學之所以要玩弄概念就是因為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精神,讓精神無法真正地表達出來。哲學玩弄概念體現了哲學的自由,體現了哲學擺脫了傳統哲學的限制,而哲學的自由恰恰表現了人類精神的不自由,人類精神受到概念束縛的不自由。
二、哲學與體系
那么為什么人們會熱衷于讓哲學體系化呢?阿多諾給出的答案是:“正如異于哲學的東西以系統的方式來面對哲學一樣,哲學也同樣對系統保持敬重!盵2]31在這里,異于哲學的東西是哲學所面對的世界(也包括實證化的哲學),是一個完全被管理了的世界。這個完全被管理了的世界是以系統的形式出現的。致力于用系統的方式來把握世界的人就會對系統保持敬重,他們也會致力于把哲學系統化。這種體系的需要是對現存世界的屈從。
在阿多諾看來,這種系統化的哲學恰恰反映了“資產階級理性”的局限性,反映了資產階級學者的“胸襟狹窄”.本來資產階級以理性的精神摧毀了封建的統治,粉碎了與這種封建秩序聯系在一起的思想體系。但是資產階級的這種理性精神不夠徹底,它害怕這種理性精神會摧毀資產階級建立起來的秩序。為了維護資產階級建立起來的秩序,它需要用體系來限制人們的思想。
于是,阿多諾說:“在資產階級思想自身不完全解放的陰影下,資產階級意識肯定害怕被一種更先進的意識所廢除;它感到它只能產生一幅自由的諷刺畫,而不是整個自由”[1]20.
于是,哲學體系一開始就是矛盾的:它既要維持秩序,又要破壞秩序;既渴望自由,又要限制自由。恩格斯曾經通過黑格爾哲學中體系和方法的矛盾來說明資產階級哲學體系的內在矛盾。
阿多諾也有類似的說法:“哲學的體系從一開始就是自相矛盾的。它們的基礎被它們自身的不可能性所糾纏。”[1]20在這里,阿多諾在思想上接受了馬克思關于經濟基礎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思想。在他看來,資本主義體系的矛盾是根源于資本主義社會系統自身的矛盾。資本主義社會需要同一性邏輯(等價交換),但是,它又不能把同一性邏輯貫徹到底(存在剝削).按照同一性邏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量化,一切質的規定性都應該被納入量的體系中,但是許多質的規定性并不能被量化。于是哲學體系就會面臨著這樣的困難:按照體系化的要求,不同的東西必須按照同一性的尺度納入到體系中,但是體系又完成不了這樣的任務。同一化就意味著剔除事物的質的規定性,意味著形式化。體系的目標是要把握客觀性,把握質的規定性,但是體系化的要求卻又要人們剔除質的規定性。形式和內容,體系和事物的質的規定性必然會產生沖突。阿多諾把這種矛盾理解為“靠把握客觀性來侵犯客觀性”[1]20.正是由于任何一個體系都是內在矛盾的,都包含著不可克服的缺陷,于是,在哲學史上就會出現一個體系否定另一個體系的狀況。雖然哲學史上會出現許多不同的體系,但是它們之間還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就在于,偉大的哲學體系都承認體系的內在矛盾,比如,康德關于二律背反的論述。他承認理性自身所包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阿多諾說:“偉大的哲學伴有一種不寬容任何他物而又以一切理性的狡猾來追求所有他物的妄想狂似的熱忱,而別的哲學則在這種追求面前退避三舍!盵1]21只有那些庸俗的哲學才會在矛盾面前退避三舍,不承認這種矛盾。
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分析,那么資產階級的哲學體系一定是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它既要把握客觀性又要否定客觀性,既要把握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矛盾,又試圖掩蓋這種矛盾。它既要追求真理,又對社會的現實狀況熟視無睹。這種理性的矛盾和體系的矛盾也可以用資本主義社會現實中的矛盾來說明,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動物性和掩蓋這種動物性來說明。動物的行動受到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饑餓,一是沖動。在饑餓的時候,動物就要撲向獵物,但是這充滿危險。而動物要能勇敢地撲向獵物就需要有沖動。而沖動和饑餓的結合就產生了動物對獵物的狂怒。于是,動物在撲向獵物的時候,會發出狂吼。人是一種動物,人在面對自己的獵物的時候也應該會像動物那樣怒吼。但是,人類“進步”了。人類在撲向自己的獵物的時候,不再狂吼,而是經過“理性”的計算。正是這種理性的計算使他表現為一個文明的“人”,是“理性的動物”.這個理性的動物一方面像動物一樣要吃掉自己的獵物,另一方面又要表明自己很“理性”(注意這里的理性概念的不同意思).不過,所謂“理性”不過是用“理性”的計算來代替“怒吼”.而吃掉自己的獵物的動機都是一樣的。不過“理性”在這里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人對自己的獵物不再“怒吼”,從而掩蓋自己的吃掉獵物的本性,掩蓋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吃人的本性。阿多諾說:“他的行動愈完全遵循自我保護的法則,他也就愈不怎么承認這一法則對他自身和別人的首要意義;如果他承認了,那么他費力達到的政治動物的地位也就失去了一切可信性。”[1]21這種唯心主義不愿意承認,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和動物一樣都要自我保存,都要吃掉對手,并不斷地高談所謂“理性的動物”、“政治動物”.實際上,資產階級哲學體系的內部恰恰包含了這樣一種吃掉對手的思想,即自我克服非我的思想。于是,阿多諾認為,在唯心主義中無意識地占據統治地位的是這樣一種意識形態:“非我以及一切最終在我看來屬于自然的東西都是劣等的,所以自我保護思想的統一體可以毫無顧忌地去吞沒它們”[1]21.唯心主義哲學的核心就是自我克服非我,就是自我持存,是用“理性”掩蓋起來的自我保護原則。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就是一個以自我保存為核心的哲學體系。這個體系就是要吞沒一切“非我”的東西。于是對于阿多諾來說,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就像追蹤獵物的動物一樣,“體系是攪亂心智的胃口,狂怒是每一種唯心主義的標志”.唯心主義的狂怒是以理性的方式表現出來的,而這種唯心主義的胃口非常大,它要試圖吞噬一切“非我”,即把一切非形式的東西都納入形式的體系中。
當然,阿多諾也沒有忽視,在現代哲學中,有人開始反對體系。在阿多諾看來,體系的外表可以被否定,但是體系精神卻不會被否定。這種體系的精神就是吞沒一切“非我”的精神,即它不顧一切具體內容而把不同質的東西納入到形式的體系中。阿多諾說,體系“反對思想的每一內容并在思想中蒸發掉這些內容”[1]23.在這里,人們或許會說,難道哲學體系中沒有內容嗎?
比如黑格爾哲學體系中難道沒有內容嗎?阿多諾當然不是說黑格爾哲學沒有黑格爾意思上的內容。他只是認為,哲學體系沒有他所說的內容即非概念性的內容。黑格爾哲學體系所進行的概念性演繹雖然看到了體系自身的矛盾,但是卻無法把非概念性的內容納入到體系中。這就是阿多諾所說的質的規定性。沒有這些質的規定性,即使哲學體系被否定了,這種哲學仍然是唯心主義哲學,即沒有客觀內容的哲學。如果概念沒有指涉非概念性的東西,那么即使哲學體系被否定了,但是體系的精神仍然存在。比如,在黑格爾哲學中同時包含了動態的體系和靜態的體系。靜態的體系就是像邏輯學中的三段式的體系。這個體系就是為了有秩序、有組織地表達思想。然而黑格爾哲學中還有一個動態的體系,這個動態的體系就是每一個范疇的自我反思,并使之進入他者。
即使靜態的體系被否定了,動態體系仍然存在,體系的精神仍然存在。而靜態體系和動態體系“既有親屬關系,又有矛盾”[1]24.正是在這種相互矛盾中,動態體系可以否定靜態體系,但是體系的精神仍然會存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實際上就意味著,它是用犧牲靜態體系的方法來維持體系。而這個動態體系中,一個范疇過渡到另一個范疇。它包含了這樣一個意思:精神外化出一個他者,而當精神把這個他者看做是自我外化的結果的時候,這個他者仍然返回到精神之中。吞沒一切“非我”(即非形式的質的規定性)的唯心主義精神仍然保持下了。于是,阿多諾指出:“對體系的批評和非體系的思想只要不能擺脫唯心主義體系讓與先驗主體的融貫性力量,它們就是膚淺的”[1]24.換句話說,只要哲學仍然堅持同一性原則,只要概念不指涉非概念性的東西,那么雖然哲學體系被否定了,這種哲學都必定是唯心主義的,都堅持了先驗主體的力量,都是膚淺的,比如胡塞爾。[1]25-26按照這樣的思路,那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蘇聯教科書體系恐怕也是唯心主義的。它的辯證法只是在抽象的概念中打圈子。
從動態體系和靜態體系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體系中包含了二律背反,即體系和反體系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阿多諾也把這種二律背反概括為“總體和無限的二律背反”[1]25.那么為什么唯心主義哲學中包含著這種二律背反呢?阿多諾還是從這種哲學產生的社會基礎來分析。他說:
“這種二律背反模仿著資產階級社會的一個核心的二律背反!盵1]25資產階級社會的這個核心的二律背反是,這個社會一方面要努力保存自己,維持它自身的自我同一性,另一方面又要不斷地超越它自身,要不斷地拓展或者推進它的邊界。比如,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既要維持市場經濟體系,又要吸收社會主義的因素,強化國家的控制。資產階級哲學體系的二律背反恰恰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自身的矛盾。它即維持自身又否定自身。這種現實狀況在思想上表現為,人們既要否定體系又要維持體系。
三、相對主義是庸俗唯物主義
按照阿多諾對哲學的理解,哲學既不要體系,又要不斷地自我否定,那么哲學難道就不能提供任何肯定的、穩固的東西嗎?如果哲學沒有任何穩固性,如果哲學成為“否定辯證法”,那么哲學不是成為相對主義的東西了嗎?阿多諾認為,如果人們把自己始終“粘”在同一性的辯證法上,或者某種固定的哲學基礎上,人們對否定辯證法就可能會感到“眩暈”①,感到無法適應。[1]30如果人們讓自己的思想習慣于被管理的世界,如果人們習慣于從某種坐標系中來確定思想,那么人們的思想就受到了束縛。這種受束縛的思想才是不真實的思想。而在阿多諾看來,這種“眩暈”恰恰是接近真實的表現。如果人們不是把思想束縛在某個框架中,而是真正地去關注客觀的對象,“使自己完全消失地投射到對象上”,那么人們會由此而感到眩暈。在阿多諾看來,“由此造成的眩暈是一種真實的標志(indexveri)”[1]32[2]43.
這種真實不是傳統框架中的那種真實,是用概念指稱非概念意義上的真實,是更加接近對象的質的特性意義上的真實。傳統框架中的那種真實是所有不同的東西被納入到概念框架中的真實,是控制對象意義上的真實。在阿多諾看來,把對象納入到概念框架中與其說是真實,不如說是虛假。但是要接近這種真實也不能完全不依靠概念,它要依靠概念,而又要突破概念。無論怎么突破概念,人們都必須使用概念,都無法完全逼近對象。于是,哲學所獲得的真理都是“脆弱的真理”.一旦哲學承認“真理的脆弱性”,絕對主義就會指責哲學,認為這種哲學走向了相對主義。
阿多諾否定了這樣的看法。他認為,他的哲學思想是一種辯證法思想,它既不是絕對主義,也不是相對主義。阿多諾說:“但辯證法并不在相對主義和絕對主義之間尋找一個中間地帶,而是通過這兩個極端本身、靠它們自身的觀念來證明它們的非真理性!盵1]34-35在這里,阿多諾沒有用絕對主義自身的觀念來證明絕對主義的非真理性,而是用相對主義自身的觀念來證明相對主義的非真理性。而在用相對主義自身的觀念來證明相對主義的非真理性的過程中,有這樣一種思路:既然相對主義認為一切都是相對的,那么相對主義自身也是相對的。這就是用相對主義自身的思路否定了相對主義。阿多諾認為,這種做法沒有把“相對”一詞的地位差別區分開來。[1]35阿多諾從另一個角度來否定這種相對主義。阿多諾認為,“相對主義是一種被限制的意識形態”[1]35.要理解這一點,我們就要考察相對主義的基本觀點和這個觀點的基礎。相對主義認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而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同的。那么為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呢?相對主義認為,這是因為所有人的觀點都受到客觀條件限制。因此對于相對主義來說,人的思想是受限制的,人在思想上無法突破自己所受到的限制。為此,阿多諾說:“躲在這種論點背后的是一種蔑視精神、敬重物質條件的統治地位的態度”[1]35.相對主義者只是強調物質條件的限制作用,而否定了精神的自主性。正因為如此,相對主義是庸俗的唯物主義。
更重要的是,阿多諾對相對主義的批判還不是停留在這種理論的層面上,而且從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層面上來說明,為什么在資本主義社會,相對主義會盛行。當相對主義承認社會物質條件對思想的限制的時候,它也就承認資本主義社會的客觀現實條件對人的思想的限制。因此對于相對主義者來說,人的行為模式都是預先形成的。為此,阿多諾挖苦道:“它們和牛羊的叫聲相去不遠”[1]36.如果牛羊的叫聲是先天地被決定了的話,那么人的行為也由社會條件被先天地決定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所有的人都要按照自我持存的生存法則而斗爭。這似乎是不可懷疑的。于是相對主義者并不是強調一切都是相對的,而是認為,社會運動的客觀規律不是相對的,人必須接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控制。按照這個思路來分析,相對主義不僅是一種庸俗唯物主義,而且還是一種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這種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是要限制理性的,他不相信人的思想、理性能夠擺脫社會條件限制。那么資產階級為什么要限制理性、限制精神呢?如果人的理性或者精神貫徹到底,那么它就會沖破一切限制,從而沖破資本主義制度的限制。這是資產階級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阿多諾說:“在整個資產階級時代,精神的自主性觀念伴隨有它的反作用的自我輕蔑”[1]36.當資產階級力圖沖破封建社會的束縛的時候,它會強調精神的自主性,但是它又會害怕自己被否定,于是它也會伴隨著一種精神的“自我輕蔑”.這是因為,它害怕精神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否定。
然而,當否定辯證法強調,概念的自我否定和思想的自我否定的時候,這種辯證法的穩固性究竟表現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沒有任何穩固性,那么這種否定辯證法就必然會走向相對主義。從前面我們對于概念與世界的關系的論述中,我們看到,阿多諾不是要否定真理,而是要更好地逼近真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阿多諾雖然吸收了尼采思想,對啟蒙進行了批評,但是他不是后現代主義者。).阿多諾的否定辯證法與黑格爾辯證法一樣,不是沒有任何穩固性,它也有穩固性,但是這個穩固性不是從一開始獲得的。這種穩固性應該在“終點”顯示出來。[1]37當然,阿多諾也強調,他的辯證法與黑格爾的辯證法不同。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唯心主義的辯證法。它借助于精神的自我反思來顯示概念的演進過程。而阿多諾的辯證法是唯物辯證法,概念的演進不僅僅靠主體第一性的力量,而是靠客體第一性的力量。這就是概念要不斷地吸收經驗的、直觀的材料,它要通過指稱這些非概念的東西而突破自身。雖然阿多諾強調,感性直觀的作用,但是他又不同于經驗主義而簡單地肯定感性的直觀經驗,而是強調概念對于經驗的中介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阿多諾的否定辯證法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直觀的唯物主義,而是一種“唯物辯證法”.正因為如此,他對布萊希特簡單地否定辯證法唯物主義持反對態度。[3]335阿多諾的這種思路所體現的辯證唯物主義精神還可以從他對相對主義的批判中得到印證。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的思想是受到物質生活條件影響的。但是如果把這個思想極端化,那么這就走向了相對主義或者庸俗唯物主義。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并不是這樣的庸俗唯物主義,而是承認思想的相對獨立性和自主性的。阿多諾也是如此。在論證相對主義要限制人的理性和精神力量的時候,認為相對主義是一種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時候,阿多諾實際上也承認人的思想受一定的社會物質條件的制約,但是,阿多諾卻并沒有把這種思想推向極端,而同時又承認人的思想的獨立性、自主性。正是由于這種獨立性和自主性,思想才能成為批判的思想。如果說相對主義是精神自我束縛的表現,是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那么否定辯證法就是要使精神擺脫這種自我束縛。而擺脫這種自我束縛的重要途徑就是關注事物的質的特性。
四、否定辯證法與唯物辯證法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哲學需要把握真理,而要把握真理就不能停留在概念上,而必須把握概念所無法概括的“質”的規定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們在哲學研究中,不能停留在概念的抽象的、既定意義上,而必須突破概念。阿多諾和后結構主義都不滿足于概念,認識到概念所存在的缺陷。在后結構主義看來,概念總是會涉及一系列不在場的東西。而這些不在場的東西會解構概念的確定意義。而在阿多諾看來,這是由于概念的抽象性而使概念無法指稱概念所無法包含的東西。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阿多諾強調客體本身所具有的“質”的要素。他說:
“服務于客體意味著公正地對待客體的質的要素!盵1]42只有把握了質的要素,我們才能真正地把握真理。如果忽略了事物本身的“質”的要素,那么人們所能夠得到的理論都是意識形態。哲學總是出錯,就意味著,哲學總是會成為意識形態。否定辯證法就是要克服這種意識形態。阿多諾說:“我們的思維在以暴力對待它的綜合對象時,注意到在對象中藏有一種潛在性,并無意識地服從這樣的觀念,即彌補自己已干的事情。”[1]18哲學就是要知道自己做錯事(包含了同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認同了現實)了,要為自己所做的錯事懺悔,對自己所做的錯事做出補償。哲學由于(特別是近代以來)理性的工具化而包含了“原罪”.哲學研究就是要不斷地贖罪。比如,“民主”“自由”的概念應該指涉它們所沒有包含的東西,即不“民主”不“自由”的東西。這就是哲學的使命。
在強調事物“質”的要素的時候,阿多諾并不否定人的理性在把握事物的質的要素中的作用。把握這種質的要素不是不要理性,不是要采用某種非理性的直觀,而是要運用理性。但是這里所說的理性不是合理性[1]42,不是一種簡單的抽象化方法。抽象化的方法、合理化的方法只是關注到事物中的量的規定性,只是強調了共同點。他說:“理性不純粹是集合,即從分散的現象向它們類的概念上升!盵1]42在他看來,理性還有一種區別和辨別的能力。借助于這種能力,人才看到事物的差別,看到各個不同事物的“質”的差別。他說:“不同的東西是質的東西。思維如不能思考質的東西,便是被除掉的思維并且和自身不一致!盵1]42問題在于,概念性的思維使人們固執于共同的東西,從而扭曲了思維本身。在阿多諾看來,這是“理性的定量化傾向絕對化”,是理性“缺乏自我反思”的表現。他說:“自我反思適用于堅持質,但它不要求成為非理性!盵1]43在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雖然阿多諾批判工具理性,但是阿多諾并不主張非理性,而是強調理性的自我反思,強調突破那種純粹“集合”意義上的理性。
然而在概念的自我反思中,人們卻容易走向唯心主義。這是因為,在進行理性的自我反思的時候,人們會忽視客觀對象,在精神自身的范圍內兜圈子,而不聯系現實。阿多諾把這種情況稱為“精神的實體化”.他說:“對于哲學來說,這種精神的實體化是無法抵御的,因為哲學就是以精神為媒介的,它反過來始終在精神之中活動!盵3]335為此,他批評黑格爾哲學。在他看來,雖然黑格爾強調了一般和個別關系,特別是強調普遍寓于特殊之中。但是,整個黑格爾哲學仍然是在精神領域中轉圈子,而沒有真正地去把握現實中的個別。黑格爾所說的那種個別仍然是概念意義上的個別。他說:“黑格爾厭惡個別意識,拒不承認個別意識在適合他的地方他所強調的事實:一般性完全寓于這種個別性之中!盵1]45阿多諾強調個別,強調事物的質的規定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阿多諾思想是經驗主義的。他雖然強調每個人在感性上的特殊性,強調個人的特殊經驗對于把握事物的“質”的要素的積極意義,但是他認為,任何人的經驗都是被中介的。比如,當代社會是一個被管理的世界。在這個被管理的世界中,人的經驗受到了這個被管理世界的束縛,反而不能真正地把握事物的質的要素。這恰恰需要人們對自己的經驗進行反思。他說:“真理是客觀的,而不是似乎有道理的。它很少直接合人意,非常需要主觀的中介。”[1]41(譯文略改)因此,在認識事物的時候,我們不能滿足于經驗,而要運用概念。他說:“離開了概念,個別經驗就缺乏連續性!盵1]45于是,對阿多諾來說,在認識事物的時候,我們需要運用概念,但是又不能滿足于概念。阿多諾把他的這種認識方法稱為“模仿”或擇親和勢(derWahlverwandtschft).[1]44這就是人通過自己的辨別能力,探討那些沒有被概念所概括的東西,探索那些質的要素。由此所獲得的知識不能被看做是個體知識,不能被看做是個人體驗。阿多諾反對這種“經驗的特權”[1]40.在這里,人們需要發掘那些被遺忘了的理性能力即辨別的能力。
對阿多諾來說,他的這種否定辯證法是一種唯物辯證法。它不是像黑格爾那樣在概念中兜圈子,而是要關注現實。但是,他在關注現實的時候,不是把概念和現實同一起來。或者說,他不是要探討“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在他看來,如果把這兩者同一起來,那么辯證法就走向了唯心主義。他說:“概念與事實的同一實際上是唯心主義思想的命根子!盵3]335對于阿多諾來說,無論是從存在論還是從認識論上來說,把思維和存在、概念和事實同一起來都是唯心主義。在他看來,事實中或者存在中總是存在著超出思維的東西,超出概念的東西。否定辯證法就是不斷突破概念或者思維的局限,而不斷接近于客體。
由此,我們想到了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中關于從實踐的方面超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觀點。[4]54阿多諾的這個思路雖然與馬克思從實踐的角度來超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有所不同,但是其思路恰恰非常接近。馬克思強調用實踐的方法來改造世界,而阿多諾強調通過概念的自我否定來批判現實。比如,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所強調的自由是抽象的自由,而這種自由中包含不平等、不自由。這是因為,自由概念還涉及這個概念所沒有包含的質的規定性,比如,實現自由的條件。由此,我們似乎可以說,雖然這兩者的思路有所不同,但是批判資本主義的基本趨勢是一樣的。當然,阿多諾只是停留在理論上進行批判,而沒有付諸實踐。
五、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證化的問題
如果“哲學總是出錯”的命題是正確的,那么任何哲學都不能保證自己沒有“錯誤”(用概念完全公正地對待自己的對象).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我們承認每個概念的不完備性,不充分性,我們才能更好地走出概念,更好地關注客觀事物,從而才能避免出錯。如果簡單地認為概念準確地描述了現實,那么這就把哲學變成了一種類似于實證科學的科學。而在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恰恰存在著一種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證化的趨勢。這就是認為,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一般意義上的科學。
從我國現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科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在關于自然觀的部分,教科書完全按照實證科學的方法來描述各種自然現象,比如世界是物質的①,物質是運動變化的;運動變化的物質是在時空中存在的;意識是人腦的產物;物質決定意識。為了證明這些觀點,教科書會引證各種自然科學的材料,哲學在這里采用了實證科學的方法。但是,它又強調自己所采用是辯證法,這種辯證法中沒有概念的自我否定,沒有概念與客體中非概念性關系的論述。在論述辯證法思想的時候,人們仍然是用各種實證的材料來說明方法的正確性。辯證法仍然是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直觀描述,而這種直觀描述的方法恰恰是實證科學的方法。這里的辯證法只有辯證法的假象,而沒有辯證法的實質。這種哲學不僅不能指導自然科學的認識方法,而且還要依賴于自然科學。哲學在這里只是簡單地重復最基本的自然科學原理。哲學把自己變成了關于自然現象的常識,而這種常識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世界觀”,即關于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常識。
本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應該貫徹一種辯證法思想,應該對人類認識的條件、范圍、限度等進行一些辯證的思考和分析,說明人類利用概念來把握世界所存在的局限性。認識論應該是認識自身的理論,是認識進行自我反思的理論。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科書中的認識論部分只是對認識過程的描述。對于認識的本質的探討就是關于認識現象的描述,即認識是理性的概念對于經驗現象的加工。這個加工的過程可以用“反映”這個概念來概括。為什么我們的認識論不能反思,說明“反映”既能概括又不能概括呢?任何一個概念都是一種抽象,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任何一種認識都有其自身復雜的過程,“反映”只是說明了認識中的最重要的環節。如果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論述,那么我們是不是就把辯證法貫徹到認識論之中了呢?教科書中對于認識各個環節的論述大致都采用了一種實證的描述方法。正因為如此,在現代認識論的研究中人們越來越多地吸收兒童心理學、認知科學中的東西。哲學意義上的認識論被現代的各種實證科學所取代。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最能夠體現辯證法的是歷史唯物主義。這是馬克思在吸收黑格爾法哲學思想過程中創立起來的。然而對馬克思充滿辯證法的歷史哲學的思想,人們總是力圖讓它實證化,比如像描述自然規律那樣描述歷史規律。人們由此還否定馬克思的歷史觀是一種歷史哲學,而認為馬克思創立了一種“歷史科學”.人們甚至還致力于說明這種歷史科學所得出的結論為什么具有真理性,比如1848年的革命從實踐上檢驗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馬克思的《資本論》從理論上證明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其后的許多學者都用各種社會歷史事件來證明馬克思的歷史觀是“科學”的。哲學理論不是實證科學理論,它不需要像實證科學那樣來證明。實際上,馬克思的歷史哲學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歷史范疇。馬克思分析了這些范疇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種分析為我們分析社會歷史現象以及歷史發展過程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同時,馬克思也強調,這些概念和范疇不能被絕對化。比如,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對于勞動概念的分析。[5]20-23馬克思對于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關系的分析都告訴我們“勞動”概念不能被僵化地理解。如果我們引入阿多諾思想的話,那么這就意味著,“勞動”概念會指稱非概念物,即“勞動”概念所沒有包含的東西。如果這樣來理解,那么“勞動”概念就更加具體。最后,我們還要強調,馬克思所說的“科學”概念不能從狹義的“實證科學”的意義上來理解,馬克思接受了德國哲學的傳統。這里的科學(Wissenschaft)是一個廣泛的概念。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要使他的哲學具有“科學的形式”(DerFormderWissenschaft).這里的科學當然不是人們所說的實證科學。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所說的,關于人的科學(dieWissenschaftvondemMenschen)和自然科學(DieNaturwissenschaft)將是一門科學[6]85,也不是實證科學意義上的科學,而是指哲學,也就是說,關于人的哲學和自然哲學將合并成為同一種哲學。我確信,馬克思絕不會認為以后大學中各門學科都合并在一起,成為一門科學(sci-ence).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證化就是非哲學化。
[參考文獻]
[1]阿多諾:《否定辯證法》,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
[2]AdornoT.Negativedialektik.Suhrkamp:FrankfurtamMain,1997.
[3]阿多諾:《否定辯證法第二講》,王曉升譯,鄧曉芒主編:《德國哲學》(2013年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阿多諾的唯物辯證法思想】相關文章:
論阿多諾美學的人本主義思想10-09
追求深度還是體驗快感-論阿多諾的美學思想對當代中國流行音樂10-24
唯物辯證法 事物發展的邏輯08-31
唯物辯證法和生物教學論文09-06
哲學與思想08-14
德主刑輔思想的思想內涵分析05-25
法律思想的形成09-08
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文10-18
政治思想論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