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從美學角度審視音樂欣賞的規律

        時間:2023-03-06 03:03:06 哲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美學角度審視音樂欣賞的規律

            【摘 要】從音樂美學角度來論述音樂欣賞中的幾種心理特征,通過音響感知的初級的感性階段、情感體驗及感情體驗支配著想象和聯想,最后理解認識進入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高級階段,運用理性思維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認識和評價的心理活動。
          【關鍵詞】音樂 美學 欣賞 心理
          
          一、音響感知是音樂欣賞的基礎
          
          音樂感知作為欣賞的一種心理因素,欣賞音樂時,首先要對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別能力,也就是對音樂音響的感受力。然后通過聽覺達到對音樂音響極其結構形式的總體感受力。它包括對旋律感、節奏感、多聲部的音樂感以及對樂曲結構的整體感知等幾個方面。最后,達到以上兩項音響感知的基礎上。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音樂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例如:美國現代著名作曲家格羅菲創作的《大峽谷》組曲之三《羊腸小道》,樂曲一開始由樂隊演奏出一個滑音,通過聲音的象征手段表現驢叫聲,以非常形象而刺激性的聲音作為第一部分開始的引子,富于個性的音樂語言一下把聽者的注意力強烈地吸引過去……,當然樂曲絕不僅是刺激性音響吸引聽者,接著音樂進入第一部分,由雙簧管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奏出了具有爵士風格的曲調,給人有一種滑稽而輕松的感覺。然后由圓號奏出一段帶有幾分悠閑和自信、充滿美國西部音樂風格的主題。優美動聽及節奏靈活多變的旋律愉悅人的聽覺感官,以至欣賞者能從這悅耳動聽的音樂音響和精致巧妙的音樂形式中感知,并從中獲得快感。而且它不僅能使聽者對音樂有較強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還能產生表現與激發感情體驗的動力。因此,音樂感知是音樂欣賞的前提和基礎。
          
          二、音樂欣賞的過程也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
          
          音樂欣賞中的情感體驗,從心理學上講,這種體驗首先表現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要求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內涵。欣賞一首樂曲,它所表現的或快樂或悲哀或憤怒的情感,憑借感性認識而自然產生一種直覺經驗,這是初步的體驗。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這是一首感情細膩、深沉、充滿著悲涼的樂曲。就連外國的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聽完此曲后會淚流滿面地說:“此音樂應跪下聽”!抖吃隆窞槭裁磿腥绱藦娏业母腥玖?從樂曲一開始引出的一句短短的引子:
         
          如同一聲無限感慨的嘆息,劃破長空!如此傷感而凄涼,聽者無不為之動容。我們能感受到“從頭便是斷腸聲”用這古詩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接著又奏出一段深沉、悲涼、激動的主題音樂……。聽者無不感受到樂曲凄涼、悲憤、痛苦的情感。以至使欣賞者的感情與音樂中的感情相互交融,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引導欣賞者在理解音樂內涵、藝術意境的基礎上,去感受旋律走向的起伏,節奏組合的變化、速度、力度的對比,從而進一步體驗樂曲的情感內涵。同時還對音樂作品產生的社會環境,作曲家的生活經歷,創作意圖,藝術風格,題材形式的表現特征等方面,都應進行了解和研究,以求得對樂曲情感內涵的真切把握。此外,還要與欣賞者自身的生活體驗及情感要求密切結合,這是音樂欣賞中情感體驗的重要特征。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從美學角度審視音樂欣賞的規律

            三、由音樂感知和感情體驗喚起對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和聯想
          
          想象,是人的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動。而聯想是由當前感知的事物回憶或聯系到與之相關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它是再現已有形象的一種表現形式。感情體驗支配著想象活動,想象愈活躍,聯想就愈強烈。由于音樂自身表現手段的局限性,無法把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和作者的思想觀念直接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欣賞者通過想象和聯想,來補充和豐富音樂所不能直接表達出來的東西。另外,欣賞者還要通過想象和聯想,在頭腦中把作曲家對客觀世界描繪出來的聲音形象轉化為客觀的形象和聯想。
          例如,我國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這是一首優美、古樸、典雅、抒情感人的樂曲,樂曲十段都采用了富于詩意的小標題,描繪春江花月夜的迷人的景色。樂曲的第一段“江樓鐘鼓”,用琵琶模擬鼓聲,而蕭和箏奏出精致和精巧的波音,猶如春風吹拂下的水面碧波蕩漾,又好似聽到遠方傳來鐘聲的回響。音樂主題抒情優美、委婉動聽,給人一種古色古香、典雅愉悅的美感,又如同夕陽西下漫步欣賞著一幅山水畫,它讓聽者浮想聯翩而產生豐富的想象,仿佛置身于這月色朦朧、詩情畫意的春江花月夜迷人的景色之中,讓人留連忘返……,給人一種高度藝術美的享受。
          因此,想象和聯想在音樂欣賞中,是不可缺的,它有助于欣賞者更具體、更形象的感受和理解音樂藝術,它又是把音樂和現實社會聯系起來的中介環節,而通過音樂欣賞過程中的想象和聯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提高欣賞者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同時也有助于音樂社會功能的發揮。
          
          四、理解認識是由初級的感性階段進入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高級階段
          
          理解認識,是運用理性思維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認識和評價的心理活動。音樂欣賞所獲得的美感,不僅是感官的快感,更主要是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滿足。在音樂欣賞中,由于音樂作品的體裁、種類的不同,理性認識的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聲樂作品,歌詞能比較明確具體地表現作品的內容,欣賞作品的理性認識就比較直接和明顯。相對而言,器樂音樂欣賞中的理解認識就較為復雜些,無論是對標題音樂或非標題音樂的欣賞,首先要對樂曲產生的時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創作意圖和樂曲本身的感情內容及社會意義的認識。如:欣賞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對專制統治下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之情。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欣賞此曲曾說過,通過這一作品使他“接觸到苦難人民的靈魂深處”。因此欣賞者要對作曲家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沙皇專制統治下的俄國黑暗現實、對柴可夫斯基及向往自由的俄國知識分子當時苦悶、彷徨的精神狀態和俄國人民的苦難生活有所了解。要更深刻地體驗作品的感情內涵極其社會意義,這樣才能讓欣賞者達到應有的感情深度和進一步理解樂曲的社會意義。其次還要對音樂形式,主要是對音樂音響的藝術組合,極其結構的了解認識。如樂理、和聲、配器、曲式等音樂技術理論的掌握。因此欣賞一部音樂作品,要真正融注于對樂曲的音響感知、感情體驗、和想象聯想之中,使得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認識指引下,達到更深刻、更高級的階段。
          綜上所述,在音樂欣賞中只有把音樂感知、感情體驗、想象、聯想、理解認識等心理要素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音樂欣賞的完美境界。因此在長期的音樂教育實踐當中,如何更好地運用音樂美學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我們需要繼續對音樂美學更多的學習和研究。它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音樂美學修養及音樂審美感受,還能促使自身的知識結構與音樂技能得到協調發展,從而使之更適應音樂教育工作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美)哈佛音樂辭典.
          [2]張前,王次昭.音樂美學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
          [3]音樂欣賞.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從美學角度審視音樂欣賞的規律】相關文章:

        王維詩的美學價值02-23

        淺論先秦“中和”美學思想05-03

        生命美學:詩與思的對話05-10

        美術學與美學關系探索03-15

        試論劉勰的視聽覺美學思想08-09

        淺談當代美學轉型與藝術批評08-24

        從接受美學視角探討廣告翻譯05-22

        數字媒體藝術的新美學特征分析05-03

        電影色彩藝術的美學特征研究論文08-21

        生態美學的產生及理論內涵論文(精選9篇)05-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