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描述和規定
由于向來被看作是主體對對象的客觀寫照,描述(description)本身似乎沒有什么可追問的。然而,通過作為其前提的規定(stipulation)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描述都具有明顯的人類學特征。即使在所謂“客觀”的描述中,也有主觀規定的因素。任何描述都具有規范的性質。描述與規定的內在關聯以及由此而具有的人類學特征,在更深層次上反映了人類認識的本性。
一、從悖理性看描述與規定的內在關聯
在認識論意義上,描述可以定義為主體對對象的語詞—符號說明(verbalaccount)或摹寫(verbalportrayal)。它既不是照相式的描繪,不是形象繪畫或象征性的標示;也不是純粹的主觀表達,不是情緒的表達或愿望的表達。正是由于作為主體對對象的語詞—符號說明或摹寫,描述絕不是不成問題的。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嚴格的學術探索中,一些描述的悖理性都充分表明了這一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到這樣一類話而不覺得有什么不妥:“不是辦法的辦法”、“什么都不可信”等等。在語言的實際使用中,這樣的表述總是有其意義,甚至并非可有可無,只是作為嚴格的描述,它們涉及一些極為重要的問題。
從語言的日常使用看,“不是辦法的辦法”似乎是一種十分自然的說法,但從描述的角度看,這種表述卻明顯相互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表明這樣一種意思:不是辦法,但是作為辦法來使用;蛘咴跊]有辦法的情況下,把它權當一種辦法。只是嚴格追究起來,這里涉及“辦法”的定義或規定:“不是辦法的辦法”到底是辦法還是不是辦法?
同樣,“什么都不可信”似乎本身并不存在任何相互矛盾之處,但這類描述也深藏著悖理性。說“什么都不可信”,也就是說不相信任何東西,然而“不相信任何東西”也仍然是一種信仰:什么都是不能相信的。當有人說“什么都不可信”的時候,事實上他正在表達一種信仰,并且還可能企圖讓別人相信它。
類似的例子不僅出現在日常生活里,而且可以在嚴格的學術討論中看到。譬如作為一種極端的哲學觀點,“一切都不可知”這一描述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既然一切都不可知,那人們又是怎么知道“一切都不可知”這一命題本身的?這種情況甚至出現在一些科學家的嚴謹思考之中。量子理論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尼爾斯·波爾在談及量子力學時,就曾提到“沒有定律的定律”這一說法,意思是量子理論會得到這樣一條定律:不存在經典物理學中的所謂“定律”。(注:約翰·惠勒:《物理學與質樸性》,安徽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82年,第45頁。)這里則涉及“定律”的定義或規定:“沒有定律的定律”本身是不是“定律”?
如果說,這還只是一些淺顯或不嚴格的表述,那么,我們在人類認識的深層可以找到更耐人尋味的例子。后現代哲學中的“非哲學”(non-philosophy)概念就最為典型。正像“什么都不相信”也是一種信仰,即使以對哲學的否定形式出現,“非哲學”也仍然是一種哲學!胺钦軐W”并沒有也不可能“逃離”哲學,正像同為后現代哲學家的雅克·德里達所說,“并不是像有的人所想象的那樣,可以輕而易舉地‘走出哲學’。那些以為自己已經這樣做了的人事實上并沒有做到這一點,正是在整個談論的過程中,他們常常為自己聲稱已被擺脫的形而上學所吞噬!(注:JacquesDerrida,WritingandDifference.London,Routledge
【描述和規定】相關文章:
了解和描述內部控制系統的方法研究03-20
漢語文字的規律性和規定性11-19
MPA學位論文規定11-15
淺談規定情境與舞臺行動03-06
談規定情境與舞臺行動03-18
中國思想史:境況、描述與解釋03-04
基于空間轉換的企業創新過程描述與管理03-25
關于畢業論文若干問題的規定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