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帛書易傳天人道德觀發覆-對孔子天人道德思想及其承傳影響之檢

        時間:2024-10-17 10:17:33 哲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帛書易傳天人道德觀發覆-對孔子天人道德思想及其承傳影響之檢

        摘要:本文通過對帛書易傳《二三子問》、《易之義》、《要》、《繆和、昭力》四篇的分析,認為帛傳四篇為孔子《易》論,其中包涵著《論語》、《孔子集語》、傳世本《易傳》等反映 孔子思想的傳世文獻所隱微罕見的天人道德觀念;帛傳四篇表現了孔子在涵括三代以至春秋新舊天人觀念的基礎上對于天人內涵的初步的哲學改造,反映了孔子將傳統的主宰之天轉化 為道德之天、并將傳統的主體對于形上存在的外在超越關系轉化為內在超越關系的致思取向,從而凸顯了孔子作為當時敏銳而深邃的思想家的形象;帛傳四篇所涵具的孔子天人道德思 想補足了三代天命德政觀與思孟天道性命思想之間的邏輯缺環,是經由曾子(《天圓》)而達 致《中庸》、郭店儒家簡、《孟子》乃至傳世本《易傳》所體現的天道性命思想高峰的理論 根據。??關鍵詞:孔子 帛書易傳 天命德政觀 天人道德觀 天道性命思想On The View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in Yi-Zhuan on Silk——Reviewing Confucius' Thought on the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TransmittanceSummary:This thesis,after analyzing Er-San-Zi-Wen,Yi-Zhi-Yi,Yao,Mu-He and Zhao-Li in Yi-Zhuan on silk,holds that the four articles mentioned above records Confucius' statements about Yi-Jing,the statements contain the view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hardly seen in the bibliography on Confucius.The four articles show the preliminarily philosophical transmutation on the view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made by Confucius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s of heaven and human formed from Xia,Shang,Western Zhou Dynasties to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y reveal Confucius' orientation to think which transformed the traditional heaven as dominator into the moral heaven,and transformed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metaphysical existance from external transcendence to innerness;thus they relieve Confucius as keen and profound thinker at that time.The four articles which Contain Confucius' thought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fill the logical vacancy of the view about heaven and human from Xia,Shang,Western Zhou Dynasties to the School of Zi-Si and Mencius;they wer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reaching the ideaistic summit on the heaven and human from Zeng-Zi to Zhong-Yong,the Guodian Confucian Slips,Mencius and Yi-Zhuan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Keywords: Confucius/ Yi-Zhuan on silk/ the view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the thought about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and nature and destiny引 論關于天人相與的思想,是儒家哲學中古老、豐富而且一貫的內容。《尚書·堯典》所謂“允 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大禹謨》所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仲虺之誥》所謂“欽崇天道,永保天命”,《湯誥》所謂“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綏厥猷惟后”,乃至《文侯之命》所謂“昭升于上,敷聞在下,惟時上帝,集厥命于文王”,等等,均在道德意義上將人事政治系于上天,表明二王三代業已對天人相與問題給予了相當的重視。?析而言之,先秦儒家天人相與觀念的內涵是存在著歷史演變的。西周以上所謂“天”乃是外 在于人的神格的主宰之天(亦稱“上”、“上帝”、“皇天”、“皇上帝”等等),對于整個 形下世界具有敘典、秩禮、命德、呈祥、討罪、剿命、示警、降災等全能作用和絕對權威,而人則基本上完全受制于天;雖然其時也有所謂“天難諶,命靡常”①、“天不可信”②一類或疑之論,但其思想實質乃在于強調人面對 興替的世事應該更加篤守“一德”,以圖“克享天心,受天明命”③。根據當時篤信天命、強調以德政獲天固命的普遍觀念,可以將三代天人相與思想概括為天命德政觀。降及思孟,“天”作為形上道德存在以及性與天道在道德意義上相契合的觀念逐漸凸顯,“ 天”的主宰性基本上被道德性所替換,人相對于“天”的受制性也不斷轉化為道德主體性,儒家天道性命觀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范疇均已形成。顯而易見,在天人相與這一思想框架之內,思孟天道性命觀與三代天命德政觀之間存在著較 大的差異,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有關儒學史的研究對于這一轉變的根據并沒有給出充分合理的說明,亦即對思孟天道性命觀與三代天命德政觀之間的中介環節并沒有基于扎實的文獻 資料得出合乎歷史事實與邏輯發展的結論。探討思孟與三代天人相與思想之間的中介環節,便是本文意圖索解的主要問題。傳世文獻所見孔子天人相與思想思孟之學的歷史傳承不難確定。子思及于孔子之世而從學于孔門高第曾參。孟子從學于子思門人而以私淑孔子自居,聲稱“乃所愿則學孔子也”④鑒于這一師承關系,探討思孟思想的根據當然應由孔子入手。
        《論語》
        反映孔子思想的基本文獻當推《論語》!墩撜Z》記載孔子涉“天”言論凡九條,其義多為 主宰之天,如“獲罪于天,無所也”⑤,“予所否者,天厭之”⑥,“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⑦,“吾誰欺?欺天與”⑧,“天 喪予”⑨;“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10一條則屬自然之天;唯“天生德于予” 11、“唯天為大, 唯堯則之” 12、“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 13三條義近道德之天,但所謂“天生”、“天知”,仍然視“ 天”為神格!墩撜Z》所載孔子涉及“命”的言論較多,但除去使命、詔命、生命、壽命等用法之外,具 有“天命”意義者大約六條左右,如“五十而知天命” 14,“亡 之,命矣夫” 15,“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 16,“畏天命” 17,“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18。這類“命”或“天命”均指絕 對定命,這是與主宰之天的觀念相聯系的。至于“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一條,歷來聚訟紛紜,但綜核孔子天命觀,似以金王若虛、清史繩祖訓“與”為“許”近正,即認為孔子是贊成 天命的。19關于孔子論“天”、“命”的材料,還應該提及子夏所謂“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一條。20子夏所聞,或本諸孔子,誠如是,則更加證明孔子持 主宰之天觀念并贊成絕對定命?鬃诱摗靶浴,《論語》僅一見:“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21這一思想確實內涵豐富,為后儒的先驗人性論開啟了多種可能性;但就這條材料本身而論, 還不能斷定孔子已將人性與天道接通,也不能明確孔子所謂“性”是否具有道德意義。至于“道”這一范疇,孔子在《論語》中屢屢言及,但其意為道德品質、合理行為、正當方式、倫理規范、清明政治、學說主張、真理方法以及技藝、道路等等(動詞用法不在論列), 與“天道”并不相涉;谝陨戏治,可以說《論語》所反映的孔子天人相與思想以主宰之天、絕對定命為主要內 容,性與天道尚未貫通,這更多地體現了孔子對三代天人觀的繼承,而與思孟天道性命論尚有思想間距。
        《孔子集語》
        孔子言論當然并不盡載于《論語》,歷代經史子集中往往多有。清人孫星衍“博搜群籍,綜 核異同” 22,編成《孔子集語》十七卷,王仁俊復加《補遺》, 李滋然再作《補遺商正》。孫書按例未收《易十翼》、《禮小戴記》、《春秋左氏傳》、《孝經》、《論語》、《孟子》、《孔子家語》、《孔叢子》等文獻,王、李二氏一仍其例, 但即便如此,合三書而觀之,仍可謂差集孔子言論之全。關于《孔子集語》的可信度,無疑是一個應該謹慎對待的問題。孫、王、李三氏為求收羅賅備,未免意主夸多,從而闌入稍濫。但孫氏《孔子集語表》稱:“識大識小,一話一言,靡 不綜其異同,征其典據!蛴性⒀砸劳小⑿≌f流傳,恐魚目之混珠,窺豹斑而撥霧。醇疵不雜,仿晏嬰內外之編;事類相從,比《說苑》區分之目”,表現了清醒的辨偽意識。故 嚴可均《孔子集語序》評之曰:“《勸學》等篇與正經相表里,《遺讖》不醇,《寓言》蓋依托”,點明了孫氏將本書分為十四篇既以條理內容又為甄別真偽的用心。因此,如果遵循 孫氏的辨偽思路加以選材,那么本書輯錄的孔子言論是大致可信的。在《孔子集語》(包括《補遺》、《商正》,下同)中,孔子涉及天、道、命、性的言論大大 多于《論語》所載,而且這些范疇的涵義也更加復雜,基本上涵蓋了孔子這方面的思想。關于“天”。在《孔子集語》中,孔子所謂“天”,大致有主宰之天、形上 之天、三才之天、道德之天以及自然之天幾種涵義。主宰之天是一種具有善惡意識和賞罰意志的至上神格。它的“存在”之于人如同父之于子或 君之于民臣一般,“天之與人猶父子,有父為之變,子安能忽?故天變,己亦宜變;順天時 ,示己不違也” 23,“以民臣之義,則不可一日無君矣;不可一日無君,猶不可一日無天也” 24。它具有道德傾向,根據人事順 逆決定并施行災祥禍福,故“尊天敬鬼則日月當時” 25,“天之 與人,必報有德,禍亦如之” 26。它是人間統治權的賦予者和維護者,故“父之于子,天也;君之于臣,天也。有子不事父,有臣不事君,是非反天而倒行 邪?故有子不事父,不順;有臣不事君,必刃” 27。但它也是人 間 權力的約束者、警戒者乃至剝奪者,“故妖孽者,天所以警天子諸侯也” 2 8,“大哉天命!善不可不傳于子孫,是以富貴無常。不如是,則王公其何以戒慎,民萌何以勸勉” 29,具體地說,“夏商紂羸暴于天下,暴極不 辜,殺戮無罪,不祥于天,……于是降之災,水旱臻焉,霜雪大滿,甘露不降,百草焉黃,五谷不升,民多夭疾,六畜餓”乃至“夭傷厥身,失墜天下”,而堯舜禹湯文武之所以“永其世而豐其年”, 乃由于“愛百姓而憂海內”,以致“民思其德,必稱其人,朝夕祝之,升聞皇天,上神歆焉 ” 30。比較而言,在《孔子集語》中,孔子基于“主宰”意義言 及“天”者最多,這與《論語》所載是基本一致的。形上之天是一種隱藏于自然表象后面、富有意味但卻基本上不與人事的“存在”,它對人事 的“影響”往往通過垂象示法來實現。《孔子集語》所載孔子《易》論所言“天”者,大多 具有形上意義,如“伏羲乃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中觀萬物之宜,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31,“天氣下施,萬物皆益,言王者之法天 地、施政教而天下被陽德,蒙王化” 32,“德有七,其三法天, 其四法地” 33,等等。形上之天同樣具有道德內涵,但其思想意義主要在于將主宰之天的強制性或威嚇性轉變為啟迪性或誘導性,從而鑿空了主體道德自覺 的通途。三才之天即在天、地、人對待關系中所“存在”的“天”,所謂“天曰作明,曰與維天是載 ;地曰作昌,曰與維地是事;人曰作樂,曰與維民是嬉” 34,“ 天作仁,地作富,人作治” 35,“天政曰正,地政曰生,人政曰 辯” 36,“有天德,有地德,有人德,此謂三德” 37,“天道以視,地道以履,人道以稽,廢一曰失統,恐不長饗國” 38,等等,即屬此類。三才之天的思想意義在于進一步將天人關系置于基本 同等的層次,道德主體在宇宙中的地位因而更加突出,由此,作為道德主體之形上根據的道 德之天的確立也就成為可能。道德之天包具形下世界所理想的道德原則及倫理規范,并在道德意義上與萬物、特別是人類的德性相貫通?鬃又^“道興于仁,立于禮,理于義,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德之分, 天人之際,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倫而明至道” 39;并稱美帝嚳 “順天之義”,贊譽帝堯“其仁如天” 40,揭橥仁、義、禮、智、信為天人相通之德,而其根源則系于天。應該指出,孔子 關于道德之天的論述在《孔子集語》中相當少見,這表明該書所據傳世文獻僅僅保存了孔子這方面思想的端倪。至于自然之天,即直接呈現于人們感知之中的“天”,孔子也每每言及,如“日月西東相從 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其久也,是天道也;無為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 41,“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42,等等,均此之類。不過,作為現象的自然之天往往被孔子引申出鑒戒意義,故由“日月西東相從”可獲君子“貴其不已”的啟 示,由“天地盈虛”可得“圣人不敢當盛”的教訓,因此,自然之天仍然反映了孔子天道觀由主宰之天向形上之天乃至道德之天轉變的思路。關于“道”。在《孔子集語》中,孔子所謂“道”大致可分人道、天道、天人相與之道三類義。人道指涉社會歷史范疇中的人事現象。在褒義上,人道可以是美善風習,如“孝成于身,道 洽天下” 43;可以是合理的人倫關系,如“父子君臣長幼之道”44;可以是仁政德治,如“五帝三王之道” 45;可以是道德操守,如“修道以俟天下” 46,可以是積極 的理想抱負,如“道有時而后重,有勢而后行” 47;可以是持身 行己準則,如“挹而損之之道” 48;可以是政令倫范,如“先王 既陳之以道,上先服之” 49;可以是適于人性的社會環境,如“ 人相造乎道” 50;可以是正確的方式方法,如“御馬有法矣,御 民有道矣”? 51;他如“善道”、“古圣之道”、“至德要道”、 “蕃昌之道”,等等,均屬此 義。在中性意義上,人道有大小、簡繁、純雜、速遲種種不一,故孔子曰“道小不通” 52,“道不簡則不行” 53,“道不欲雜” 54,“道以數年之業則民疾” 55,雖有 其 取舍傾向,但并不明確肯否,只是表示“道不同者不相與謀” 56 而已。而在貶義上,人道則包含有“惡道”、“小人之道”之類,是孔子顯予否定的。顯而易見,上述人道種種,均與“天”不相涉?鬃印暗馈闭撝械摹疤斓馈币饬x,為當時人們理解的自然規律,如所謂“天道左旋,地道右遷” 5,“日月西東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其久也,是 天道也;無為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58,“天 道曰圓,地道曰方” 59?〖HT〗,均屬此類。 至于天人相與之道,在孔子那里也具兩種意義。其一為非道德貫通意義的天人相與,如所謂 “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 60,天道僅涉人物生死、人事成敗而與道德無關;又如“大道者,所以變化而凝成萬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 61, 在肯定大道(天道)作為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生成之本的前提下,將情性之然否取舍別作一事 。而關于道德貫通意義的天人相與,孔子論曰:“夫《關雎》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62又曰:“故道興于仁,立于禮,理于義,定于信,成于智。五 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際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倫而明至道也! 63又曰:“天氣下施,萬物皆益,言王者之法天地、施政教而天下被陽德、蒙王化, 如美寶莫能違害,永貞其道,咸受吉化,德施四海,能繼天道也! 64又曰:“天動而施曰仁,動靜而理曰義;仁成而上,義成而下;上者專制,下者順從;正形于人,則道德立而尊卑定矣。此天地人道之分際也! 65 又曰:“知仁合則天地成,天地成則庶物時,庶物時則民財敬,民財敬以時作,時作則節事 ,節事以動眾,動眾則有極,有極以使民則勸,勸則有功,有功則無怨,無怨則嗣世久! 66這些論述均將天道與人事貫穿,并以天道作為人世道德的本原 。關于“命”。在《孔子集語》中,孔子所論“命”均為天賦人受之命,在這一義中,“命 ”的涵義又有若干差別。孔子較多言及的還是絕對定命!吨芤浊よ彾取份d:“仲尼, 魯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請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無位?鬃悠唬禾煲!命也!鳳鳥不來,河無圖至。嗚呼!天命之也!” 67《說苑· 權謀》載,孔子將之晉,至河而聞趙簡子殺澤鳴、犢鮤, 乃嘆曰:“丘之不濟于此,命也夫!” 68《荀子·宥坐》載,孔子厄于陳蔡,也曾感慨“死生者,命也” 69。至于稱介山子推“易 行以俟天命” 70,稱管仲“家殘于齊而無憂色,非不慈也,知命 也” 71,也都是以天命為絕對不易的冥冥力量。不過孔子也表示過相對定命的思想,如以自取之病、刑、兵為“三死而非命者”72,表示主觀行為可能改變定命;進而孔子還有抗衡定命的思想,故以“怪物恪命不改志” 作為“觀器視才”的標準之一73;還有積極用命的思想,故建議 魯哀公“以為無命則民不偷” 74。而對定命論超逸幅度最大的應 該是孔子的稱德賦命思想?鬃诱J為,“王者”所以“賜命以長世”,乃因“德之盛” 75;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文王“卒受大命”,均因 “作物配天,修德使力”,“制典慈民”,“親親尚賢” 76。魯 哀公問“東益宅不祥,信有之乎?”孔子對以損人而益己、棄老取幼、釋賢用不肖、老者不教幼者不學、圣人伏匿等失德行為為“五不祥”,而表示“未聞東益之與為命也” 77?鬃诱摗对姟范d嘆曰:“大哉天命!善不可不傳于子孫,是以富貴無常! 78所有這些言論固然仍將“命”之本原歸于上天,但“ 命”卻不再為“天”所規定不移,而是因德變遷了。關于“性”。在《孔子集語》中,孔子論“性”亦有多義。所謂“殷錄質,以生日為名,順 天性也” 79,此“性”當指體現為天干紀日法而為時人認作天所 固有的周而復始的時序;“坎離者,陰陽之性命” 80,此“性” 當指《易》卦所象之陰陽通過表征日月終天之道的坎、離所具現的性質與規律;“群生和洽,各安其性” 81,“萬物之性各異類”? 82,此“性”當指萬物以及人類的自然稟性;“故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 83,“人之不能有天,性也” 84,此“性” 當 指人的一般社會性;“仁義,真人之性也” 85,“仁義益衰,情性益薄” 86,此“性”當指人的道德性;而所謂“卜筮非襲于吉 ,唯變所適,窮理盡性于茲矣”,參以上文“故《易》以斷天下之理,定之以人倫而明王道。八卦建五氣,立五常,法象乾坤,順于陰陽,以正君臣父子之義” 87云云,可知卜筮所窮盡者,乃通過《易》所包籠的蘊含道德內容的天人之性。綜上所述,《孔子集語》所見孔子關于天、道、命、性的思想相當駁雜。不過稍加梳理,還是可以發現這些范疇存在著某些對應關系。主宰之天—非道德貫通意義的天人相與之道(即 道德僅為“天”對人的要求而并不能逆推)—絕對定命—不可改易的自然稟性、形上之天— 有意味的自然天道—相對定命—人的一般社會性、道德之天—道德貫通意義上的天人相與之 道—稱德賦命—蘊含道德內容的天人之性,似乎各各具有內在聯系,而且大致表現出孔子由對三代天命德政觀的繼承向對思孟天道性命觀的遞續的思想脈絡。當然,從文獻本身反映, 上述三條思想脈絡及其他一些思想片斷在孔子思想中的存在基本上是共時性或交叉轉換的,這種復雜矛盾的思想現象符合思想演變與其歷史前源、時代影響以及思想家主觀傾向之間的 關系的規律。共8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論文出處(作者):
        獨知之境——中國傳統哲學管窺
        自我觀之與自他觀之——中國哲學言說方式之反思

        【帛書易傳天人道德觀發覆-對孔子天人道德思想及其承傳影響之檢】相關文章:

        “天人合一”思想對中國汽車消費的影響03-24

        論“天人合一”思想對中國汽車消費的影響03-18

        淺論中、西傳統文化中天人關系思想對當代的影響03-05

        淺析先秦儒家天人觀的生態倫理思想探微02-27

        橫渠易學的天人觀03-06

        “天人合一”思想對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分析03-19

        試析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03-02

        淺談“天人合一”與“自然無為”-論老子的生態倫理思想03-05

        帛書《易之義》的解易思想03-2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