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吹秸撐牡纳碛鞍,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漢語言文學論文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漢語言文學論文 1
一、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確保論文指導水平和能力
首先要做到兩個實事求是:一是實事求是確定每位教師的指導學生數量。限制每位教師的指導學生數量是確保論文指導工作質量的需要。二是實事求是確定論文指導報酬。中央電大有“對每名學生的指導時間不得低于10學時”的工作要求,但沒有相應的統一報酬標準。可以這樣說,科學確定報酬標準已成提高論文指導工作質量無法回避的問題。其次是建立指導教師考核機制。以抽查論文指導工作、邀請學生評議等方式,對指導教師的工作水平和質量進行考核。同時,通過精神表揚和適當提高報酬等形式對考核優秀者進行表彰。最終實現以考核促提高,引導指導教師強化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切實提高指導工作水平和畢業論文質量之目的。
二、突出重點環節指導,嚴把三個關口
1.突出起始指導,嚴把選題關
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步,不僅決定著論文的質量和價值,也關系到論文寫作的成敗?梢赃@么說,畢業論文選對了題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指導教師必須突出對畢業論文選題的指導,幫助學生選對題、選好題。一般而言,學術論文選題應該特別強調學術性、創新性原則。但開放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非普通高等教育,是大眾化教育,非精英教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而非理論型學者為目標。因此,開放教育畢業論文不能片面追求與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一樣的標準,而要建立與自己辦學特點相適應的畢業論文質量評價標準,突出重實踐、重提高的選題原則;谏鲜稣J識,開放教育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選題應該堅持三原則,首先是專業性原則。畢業論文貼近專業實際選題既是基本要求,也是硬性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不能選擇經濟或法律方面論題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這應該非常容易理解。其次是應用型原則。開放教育學生基本為在職人員,選擇就讀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因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與其有關聯。因而,指導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開展應用型研究。再次是難易適中原則。怎樣選擇一個難易適中的課題呢?一是方向對路。避開自身弱項和盲點,少些玄奧、抽象的學術研究、理論研究,多些應用研究、實證研究。二是大小合適。畢業論文選題過大過小,都會影響論文質量。相對開放教育學生而言,盡量做到選題要小,挖掘要深。
2.突出初稿指導,嚴把抄襲關
“畢業論文應由學生本人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必須杜絕一切抄襲、剽竊行為!笔紫纫袛喑醺迨欠窬哂谐u嫌疑。判斷標準一看初稿質量,二看初稿水平。其次是鑒定初稿是否真正抄襲。一是通過中國期刊網搜索,二是通過百度和谷歌搜索。在方法上,一般先用題目搜索法進行搜索,這樣可以搜索出全文抄襲的論文。后用段落語句搜索法進行搜索,這樣可以搜索出部分抄襲和雜湊抄襲的論文。再次是處理抄襲論文。對上交抄襲論文的學生,不僅要退回論文,責令其重新選題和寫作,而且還要進行嚴肅批評和學術誠信教育。而對由學生自行完成的初稿,則就論文觀點、材料、邏輯結構、寫作規范等方面進行修改指導。
3.突出修改指導,嚴把質量關
對畢業論文修改的指導務必要抓住三個環節:首先是初稿檢查環節。全面、系統地檢查初稿,清楚其錯誤和缺陷,是指導學生進行論文修改的第一步。對論文初稿的檢查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先整體后局部。即先進行全篇檢查,然后再按照各部分、段、句子、詞語和標點這樣的順序進行檢查。二是先內容后形式。內容決定形式,起草初稿要根據內容選擇形式,修改論文也要根據內容調整形式。同時,初稿檢查還要關注論文的四大要素,即觀點是否正確、新穎、全面、明確,材料是否充分翔實、具有說服力,結構是否完整、合理、科學、均衡,語言是否準確、流暢、簡潔。其次是論文修改指導環節。經過認真細致的檢查后,如果沒有發現重大問題,確認論文不必推翻重寫,就要指導學生進行修改。論文修改一般都要經過幾個來回,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根據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的思路進行修改,二是按照從大問題到小問題的順序進行修改。再次是論文格式指導環節。關注的重點是要素是否齊全,格式是否規范,特別是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要素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夠規范則要予以糾正,如果沒有問題就可以定稿。為提升學生的論文書寫能力,確保論文質量,在論文修改指導過程中,要注意防范兩個極端:一是“放羊式”指導。不少教師在對學生的論文選題和初稿指導比較認真,但在將初稿修改意見反饋給學生后就很少過問了。二是“保姆式”指導。在論文修改指導過程中,修改意見過于細致周全,就連每個詞語和標點的錯誤都一一列出,甚至覺得反復指導十分麻煩,干脆自己幫助修改。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結合開放教育特點,優化論文指導策略
開放教育無論是生源特點,還是教學模式,都與普通高等教育有著明顯的區別。這就決定了開放教育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應該選擇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策略。
1.個體指導與集體指導相結合
一般而言,畢業論文指導更多地屬于個別化教學活動,即由指導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教學,但開放教育畢業論文僅有個體指導是遠遠不夠的,它還應該安排至少三次的集體指導。一是選修畢業論文寫作課程,對畢業論文寫作進行宏觀指導。寫作是一項綜合性精神勞動,對人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均有要求。而論文寫作作為比一般文章寫作更為復雜的寫作活動,對人的綜合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但開放教育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寫作水平偏低,不知如何進行畢業論文寫作的現象相當普遍。因此,學?梢酝ㄟ^選修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中文學科論文寫作”課程,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畢業論文寫作知識,掌握畢業論文寫作規律和技巧,引導學生盡可能將畢業論文寫得規范、得體,就顯得十分必要。二是畢業論文寫作前夕集中輔導,對畢業論文寫作進行具體指導。在即將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前夕,選派論文寫作水平高、指導經驗豐富的教師,結合以往畢業論文教學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就畢業論文如何確定方向、選題,如何收集、整理和篩選材料,如何謀篇布局、規范論文格式進行全面輔導,盡可能淡化理論闡述,強化方法說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同時,趁機對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和答辯的動員。三是畢業論文寫作過程集中輔導,及時解決共性問題。通過前兩次的集中輔導,學生雖然對畢業論文寫作中一些應知應會的知識與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寫作過程中,仍然會由于各種原因出現各種問題,而且很多問題都是共性的。在這種情況下,既為了提高指導效率,也為了給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指導教師可以召集自己指導的全部學生,對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指導,至于具體次數可以視情況而定。
2.面授指導與遠程指導相結合
開放教育學生畢業論文指導不能單純地運用傳統方法,而應采取以遠程指導為主、面授指導為輔的方式。除論文寫作前夕的集體面授指導,以及遇到必須通過面授指導才能解決問題,要求學生確保接受面授指導外,其他一般都應采用遠程指導方式。首先是運用電子郵件指導。其優點是只要指導教師有時間,隨時都可以進行。不足之處是由于師生之間不能實時交流而容易造成學生不能完全領會甚至誤解教師的指導意見。指導教師一般在學生寫作時間比較寬余、且指導意見比較容易理解的情況下采取這種指導方式。在進行電子郵件指導時,為確保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指導意見,指導教師除說明清楚外,還要在修改稿中加注必要的符號。二是運用QQ指導。其優點是如果師生雙方都在線的話,能夠實現實時交流,確保學生全面正確地接受教師的指導意見。不足之處是如果學生不在線,就不能運用。進行QQ指導時,最好能事先預約,確保指導教師能夠實現有效指導。再次是進行電話指導。其優點是指導教師能夠隨時聯系學生,只要學生有時間就能實時交流,且能夠比較清楚的接受指導意見。不足之處是會產生交流時好似已經領會指導意見,但修改時又不知所云的現象。電話指導方式一般多在指導意見較為原則且條理清晰時運用。對畢業論文進行遠程指導時,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組合式指導。
3.寫作指導與答辯指導相結合
指導教師不僅要負責學生論文寫作的指導工作,而且還要承擔學生論文答辯的指導任務。畢業論文答辯指導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首先是提高對畢業論文答辯重要性的認識。不少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的重點是寫作環節,而答辯環節只不過是形式而已,只要論文寫作通過了指導教師的審查,答辯環節也肯定能夠通過。為此,指導教師必須讓學生認識到畢業論文答辯“是審查論文的真實性并考察論文學生對研究題目的把握程度及綜合研究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鍛煉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評定論文質量的一個途徑。”從而打消學生的僥幸心理,在完成論文寫作任務后盡快進行論文答辯準備工作。其次是指導學生做好一般性問題準備。通過集中指導的形式,提示學生在熟練掌握論文內容的基礎上撰寫一份答辯提綱,內容包括闡述選題的意圖、意義和價值,論文的成文過程和主要參考文獻,論文的基本觀點、創新之處和不足之處,等等。同時,提醒學生在參加答辯時可以攜帶的材料,以及應該注意的態度和禮貌等。再次是指導學生做好個別化準備。由于每位學生論文的選題和內容不同,答辯時需要回答的問題也自然不同。指導教師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論文內容,提示學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甚至還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傊笇Ы處熞ㄟ^答辯指導,讓學生不僅意識到答辯環節的重要性,而且還能夠了解注意事項,掌握答辯技巧,作好相關問題的準備,為順利完成畢業論文答辯工作打好基礎。
漢語言文學論文 2
【內容摘要】 陸游是我國文壇上偉大的愛國作家,他的詩詞內容豐富,氣勢恢弘,感情熾熱,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愛國主義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其表現有反抗外侵,抒發壯志未酬,揭露當局及關懷祖國人民之多。陸游愛國主義思想的形成是由他所處的時代、家庭、社會環境,及其自身的高貴品格決定的。本文就從以下這些方面來探討陸游的愛國主義詩詞。
【關鍵詞】 詩詞 愛國主義 淵源 具體表現
一、追溯陸游愛國情懷的淵源
處于南宋的文學家有很多,但為什么獨有陸游的愛國情懷是如此的熾熱呢?這不由得讓我想去追溯其中的根源。
(一)家庭文化
陸游愛國主義思想的產生,與他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陸游的父親陸宰,是個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為朝廷出力不少。他以國愁為念,常與主戰派的士大夫在家談論國事,這樣使陸游從小就對愛國志士憂國憂民的言行,為國獻身的精神,對敵、對叛臣疾惡如仇的鮮明態度耳濡目染,對愛國英雄充滿了崇敬之情,從小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誓愿。 陸游老師對他的諄諄教導及言傳身教亦是一個重要方面。陸游的老師大多是剛正不阿的愛國志士,其中曾幾對他的影響最大。曾幾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分子,寫有不少抗金詩篇。他在《跋曾文清公奏議稿》中贈陸游說“問我居家誰暖眼,為言憂國只寒心”。陸游亦以曾幾為榜樣,并向老師保證“名節倘全則是不辱門下”。 在這種熏陶之下,陸游把讀書和救國的事業聯系在一起,終成一名“中興之冠”的大詩人。
(二)社會現實
北宋末年,女真貴族所建立的金政權逐漸強大,占領了北宋王朝統治的北方廣大地區。宋朝只得偏安一隅。南宋初期,金統治者繼續揮兵南下,國家嚴重分裂,百姓過著流亡生活。廣大人民從反抗民族壓迫,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主義精神出發,堅決要求抗金;地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也發出了強裂的愛國呼聲。而以宋高宗、秦檜為首的投降派,卻只希望通過對女真貴族的屈膝求和來換取東南半壁的茍且偷安。這樣,和戰之爭開始了,愛國主義風格成為了許多進步作家追求的共同傾向。偉大的文人總是能自覺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并和著時代的脈搏而跳動。其作品總是能自覺地反映時代的主題,表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正是這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戰斗年代和為收復國土而英勇戰斗的人民,造就了陸游這樣一位民族戰士和愛國者。
。ㄈ﹤人遭遇
陸游29歲參加進士考試,因名列秦檜的孫子之前而受到秦檜的忌恨,復試時被黜落,直到秦檜死后才得入仕。他在后來的仕途中又兩度因為力主抗金而被罷黜。正是因為這種崎嶇的人生遭遇,更加激發了他的愛國之情。陸游的愛國情懷終生不渝,他一生中時刻盼望著有殺敵報國、收復中原的機會。直到臨終前仍在絕筆詩《示兒》中諄諄囑咐兒孫: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即使是在收復中原已毫無希望時,他仍然堅持夙志,大聲疾呼抗敵復國,真不愧是南宋愛國詩人最杰出的代表。 此外,陸游的個人修養是很嚴格的。強烈的是非觀,對人民疾苦的關心,以愛國先驅為自己的楷模,在個人生活上的嚴格要求,以及從前輩詩人的篇章中汲取的滋養,都是陸游具有始終如一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基本保證。
二、陸游愛國情懷在詩詞內容上的具體表現
陸游的愛國主義作品不僅數量多,而且內涵豐富,具體表現為:
(一)抒發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憤慨
由于詩人反對投降,要求抗戰,使他一再遭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這樣他的報國理想長期遭到冷酷現實的扼殺,因此他的詩歌在回蕩著昂揚斗志的同時又充滿了壯志未酬的悲憤。帶有沉郁,蒼涼的色彩。如:《謝池春》中“壯歲從戎,朱顏青鬢,曾是氣吞殘虜。陣云高狼烽夜舉,笑儒冠自來多誤。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度!边@首詩是作者罷官歸山后所作。詞中寫自己蹉跎佛意,憶昔撫今,反映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上闋回憶壯年時參與軍機的往事。下闋寫回鄉山居的閑散生活,悵恨“功名夢斷”嘆息“流年”虛度,充分表現出詩人自傷朱顏已衰,歲月蹉跎,有殺敵之心,卻無報國之路;有抗金之志,卻無用武之地。詞中將當年軍中的戰斗生活和目前鄉居的處境和心情作了對比。強烈地反映了詩人當時既傷感又悲憤的復雜心情。
。ǘ⿲Ξ斁趾屯督蹬傻慕衣杜c抨擊
作為一個有強烈責任感的愛國志士和詩人,陸游對造成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簽定喪權辱國條約,茍延殘喘的統治當局和賣國投降派產生了強烈的憎恨和憤懣。 詞《桃園憶故人》(題華山圖)的“云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揭露了南宋王朝不愿收復失地的賣國行徑;《清商怨》(江頭日暮痛飲)揭露了統治階級刻薄寡思、卑鄙地打擊堅持抗金的愛國戰士們的罪行。在《醉歌》中,他揭露了“戰馬死槽櫪,公卿守和約”的'投降政策,因而造成了“窮邊指淮肥,異域視京洛”的危險局面。他的《關山月》更是反對和議、批判茍安的名作: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這首詩陸游以樂府舊題寫時事,作于罷官閑居成都時。詩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國難的態度,同時也表現了愛國將士報國無門的苦悶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復的愿望,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渴望統一的愛國情懷。全詩十二句,每四句一轉韻,表達一層意思,分別寫將軍權貴、戍邊戰士和中原百姓。可以說,這是當時南宋社會的一個縮影。詩人還選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門、廄馬、斷弓、白發、征人骨、遺民淚等,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愛憎之情。詩人以悲憤的筆觸譴責紹興和議,譴責南宋貴族的荒淫誤國陸游對于這些誤國的權奸滿懷憤恨。
(三) 表現反抗外侵、統一祖國、創功立業的壯志雄心
陸游生活的年代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年代,外族的入侵、本族統治者的無能,使少年時代的陸游就飽嘗兵荒馬亂之苦。成年后的陸游亦仕途坎坷,但他信念堅定,要做一名堅持抗戰、反抗妥協投降的愛國志士。于是他“挺身而出,站在民族的立場,不屈不撓地斥責侵略者的罪行,揭穿賣國者的面目,并呼吁人民奮起抗爭”。他早年就立志“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在《夜讀兵書》中陸游也寫道“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表達了抗敵報國的決心;中年亦“報國計安心,滅胡心未休”(《枕上》);到了老年仍在詩中發出了奮激鏗鏘的聲音“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 的確,陸游的愛國之情是很強烈的,他以社稷為重,時時關心國家大事,希望能富國強兵,同時也希望自己的才能有所施展,可以創功立業,為受欺的祖國,受苦的百姓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四)表達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和關懷
熱愛祖國和熱愛人民是統一的。陸游的愛國主義很大一方面就表現在對人民的關懷和同情上。他寫了許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詩歌,例如他在公元1195年寫的《農家嘆》一詩,就是通過農民悲慘遭遇,勾勒了一幅階級壓迫圖:“有山皆種麥,有水皆種梗。牛領瘡見骨,叱叱猶夜耕。竭力事本業,所愿樂太平。門前誰剝豚?縣吏征租聲。一身入縣庭,日夜窮笞榜。人孰不憚死?自計無由生。還家欲具說,恐傷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鴻毛輕!痹娙艘院啙嵉墓P觸概括了農民處處種莊稼,辛勤耕田地的情景。詩人通過對人民生活現狀的描繪,深刻的揭示了官府苛取,豪紳兼并掠奪的情狀。形象地描繪了老百姓處于朝廷、官吏和豪紳互相勾結,層層壓榨的悲慘境地。詩人對勞動人民的疾苦寄予無限的同情,同時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掠奪勞動人民的暴行。
三、陸游愛國詩詞的藝術特色
陸游的詩詞在內容上呈現出豐富多樣,在藝術特色上,也呈現多樣化,現結合他的詩詞就此作些淺顯的探討:
。ㄒ唬┮饩承坶,氣象渾成
雄闊浩壯是說詩境的特點,氣象渾成才是立足點。這一點主要體現在陸游的絕句上。陸游絕句有攀唐人高峰,模仿相同意境的跡象。此過程中,體現出雄渾的氣象,厚實有力,表現而不張揚。作者社會生活豐富,作品內容充實,充滿了對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深切體驗與關注。語言上表現出精煉、清新流暢和含蓄的特點,并用以概括深刻的思想感情,厚重的感受,形象鮮明,內蘊深沉,呈現出與唐人極為相似的情況。他在憑吊前代歷史,詩人結合歷史(時間)、地理(空間)、聯系自己的社會生活環境,用激宕的情感、敏捷的才思,娓娓抒發,又慷慨激昂。
。ǘ┘で闈M懷,格調高昂
在陸游的優秀作品中,是充滿激情的。激情是指詩人本身具有的情愫和作品中表達出來的深情厚意。中國傳統詩歌尤其要求作者情感豐富。作品是作家認識的升華,對自然界和社會的概括和提煉。作者的人生觀、世界觀、生活積累、感情因素會直接在作品中得以反應。陸游為人赤膽忠心,為文當然氣格高昂了。
。ㄈ┥朴谟泬、以夢述懷
由于詩人破敵衛國的宏愿在現實中難以實現,所以他常常通過夢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來寄托他的報國理想。如《樓上醉書》中詩句:“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中原機會嗟屢失,明月茵席留余起潸。”由于南宋統治集團的茍且偷安,致使他不能施展宏愿,所以他深沉地感嘆年華虛度!八赏りP”只有在“夢中奪得”真令人悲嘆不已!怪不得要“茵席留余潸”了。這一悲嘆之句反映了作者收復河山的壯志雖屢遭挫折,但他的愛國雄心始終不泯。詩人常常采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想象自己出師北伐時征討金兵,窮追猛打的壯舉和敵人。
(三)善于記夢、以夢述懷
由于詩人破敵衛國的宏愿在現實中難以實現,所以他常常通過夢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來寄托他的報國理想。如《樓上醉書》中詩句:“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中原機會嗟屢失,明月茵席留余起潸。”由于南宋統治集團的茍且偷安,致使他不能施展宏愿,所以他深沉地感嘆年華虛度!八赏りP”只有在“夢中奪得”真令人悲嘆不已!怪不得要“茵席留余潸”了。這一悲嘆之句反映了作者收復河山的壯志雖屢遭挫折,但他的愛國雄心始終不泯。詩人常常采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想象自己出師北伐時征討金兵,窮追猛打的壯舉和敵人詞的開篇,便推出了一組凄清的鏡頭,冷清的驛站旁,自開自落一“外”字,一“邊”字,讓我們不難體會到詩人縱有滿腹才華,卻無人賞識的落寞。接下來,鏡頭更近,蒼茫的黃昏籠著濃濃的愁緒,凄風苦雨交相侵襲。大有不推殘至死絕不罷手之勢。一“更”字,不僅寫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兇狼和仇視之深。同時也反襯了詩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貞。這樣詩人通過描寫梅花的困難處境,揭示了“木秀于林,風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眾,人必非之”的黑暗現實。從而暗示了自已政治上遭受的強大壓力和沉重打擊。詞的下片,進一步詠物明志!盁o意”“苦爭”不正是詩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么,這不也正象這梅花雖先百花而放,卻不為爭早斗寵嗎?“一任”寫出了梅的孤傲脫俗,堅貞自韌,“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是說即使凋落成為泥土。碾碎化作塵埃,心中的那縷馨香不改變。這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強烈地表達了詩人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雖九死猶未悔”的自尊,自愛與自律?v觀全詞,詩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這也正象他在一首詠梅詩中所寫的“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氣憐”。陸游以他飽滿的愛國熱情,譜寫一曲曲愛國主義詩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謂丹心可鑒。 時代的特點,社會家庭的影響,加上多歧的人生遭遇,使得陸游詩詞中充滿了戰斗激情和愛國主義精神;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非凡的才華,使得陸游的愛國主義詩篇內容豐富而又具有積極的現實主義意義。金無赤金,人無完人。陸游作為一個多產作家作品數量之多令人嘆服,他對中國整個文壇所做的貢獻也令人贊嘆。然而在質量上出現的內容貧乏、用意重復、詞句雷同等不足之處也不容忽視。而且陸游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難免存在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但這些并不影響后人對他作為一代偉大愛國作家的評價。
陸游至死不變的愛國之情,不僅在同時代詩人中無人能與之相比,即使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很少見的。他的愛國主義詩詞在我國的詩歌園地里豎起了一面光輝燦爛的愛國主義的旗幟,給后世留下了許多文學上的瑰寶。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文學史》(中),湖南文藝出版社
《陸游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全宋詞鑒賞辭典》(十七),中國婦女出版社
《陸游詩集導讀》,嚴修巴蜀書社19XX年版
漢語言文學論文 3
摘要:微課教學模式是科學技術大力發展背景下的產物,在現代化的教學課堂上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工具。其以視頻展現的方式將教師備課中關于重要知識點的講解或是重要環節內容的展開進行教學,形式新穎,且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得到了廣大教師與學生的喜愛。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經驗,探討了微課模式下課堂教學的合理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模式;開放性高校;漢語言文學
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下,開放性大學更多的強調了遠程教育和優化資源整合的內容,以更開放和更前衛的辦學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這對我國高校的教育改革工作有非常積極的價值和意義。與之前的開放性教學相比,微課教學是采用微課對課程的優化效果進行設計,運用小課程提高大內容的教學質量。
一、相關概念簡述
1.開放性大學簡述。開放性大學的辦學教育基礎是現代信息技術,其教育模式包含了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種,還有遠程開放教育的新模式。這個綜合性的辦學模式在近些年的嘗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反饋,也給我國的教學改革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啟發。人們往往將開放性大學和開放性教育聯系起來,其內容就包含了多個校園和多個區域資源共享,以遠程教育為主形成混合性學習教育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成為了學習核心的主體,在自身的發展規律中找到符合的學習模式。另外,還能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學習需求對學習的媒體、學習課程、學習方法、學習進度、學習地點和學習時間進行選擇。
2.微課模式簡述。微課是以新課程標準以及現代化的教學實踐要求為準,主要通過網絡視頻作為教學傳輸媒介,將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整個過程,尤其是涉及到重點環節和重點知識的內容進行記錄,并形成更加有效的課堂互動。除了課堂上應用的教學視頻外,微課的組成部分還包括教學課題、課程總結、課后講解、課中互動、課后點評等,整合與拼接這些教學資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與學的工作,完成教學任務[1]。從總體上來看,微課教學具有教學時間短、內容精煉、主題突出、簡單易懂、趣味性強、反饋快速等優勢,符合現代化教學環境及學生學習發展的要求,因此在實踐應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微課模式下開放性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策略研究
1.轉變教學觀念,堅持與時俱進。在過去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的教學方法中,強調的是教師的“教”,表現為教師講授中心、課程教材中心和課堂教學中心三大塊,這一種教學理念被應用了超過四百年。隨后,為了滿足教育的需要,教育人員越來越意識到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明確了不同學習個體的差異性客觀存在的事實。開放性教學逐漸形成,例如一堂教學課程導入IP課件的總時間為50分鐘,而應用資源內容囊括近10個課時等,在應用初期,盡管系統更為全面性,但依舊沒能完全滿足學生個體的發展要求,F代化的微課程設計理念結合了網絡教學、小班化教學和腦教學三大理念,更強調“學”的過程,提倡先學后教,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完全相反,其特征突出表現為短、少、小,即教學時間短(時間壓縮在10—20分鐘內)、教學內容少(每次開課只關注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或環節)、資源容量少,這些特征實際上遵循了教育心理學的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2]。教育心理學認為[3],一個人的有意注意時間通常不會太久,大多在20分鐘以內,那么過去一堂課程的50分鐘至少有半小時處于無效教學的狀態,既浪費時間也花費精力。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將重點知識分為兩三個小知識點來進行講解,更能保障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另外,微課教學中教師不再代表絕對的權威,而是充當學習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協助學生在微課自學過程中自主質疑、思考、批判和解答,并引導學生在遇到難題時通過自身的生活經驗融合文本內容,利用專業知識去解答。
2.整合文本資源,進行精心設計。首先是文學作品閱讀內容的整合。高校的漢語言文學中,學生閱讀學習的文學作品較多,底蘊深厚,教師開展微課教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比如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藝術風格、情節結構等,做好微課的精心設計工作。比如學習西安電大呂潔的《靜女》賞析時,教師可以通過直觀、唯美的情境創設要求學生根據詩歌的內容進行編導,并通過清新唯美的形象表演展示。上海開放大學有名的教者唐教師在進行《莊子濠梁之辯》的微課教學中曾采用面授結合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莊子的生平辯論其與惠子的區別,從而更好地理解莊子“身與物齊”的超然境界。另外,筆者在曾經的一次教學中也針對《從(林黛玉進賈府)看黛玉的落寞》一課開展微課教學,結合《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的節選,引入如王熙鳳、賈政、王夫人等人的言行舉止來分析黛玉所親身感受到賈府的真實情境:表面歡喜熱鬧,實際則無人關心。這些案例中充分顯示出應用微課能幫助沒能深入了解原著的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從而達到撥云見日的效果。在應用微課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謹記微課教學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并從學生的理解角度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比如《靜女》選自《詩經》,而對于《詩經》的閱讀中教師需要思考學生的閱讀習慣與角度,遵循兩個原則,即帶領學生走進當年《詩經》所寫的年代,以及帶領學生走進作者寫作《詩經》的年代,這兩個原則分別要求學生注意民俗文化背景與介入作品的情境,潛移默化地消除了與作品之間的距離。某著名大學的教授曾建議:微課雖“微”,但教師絕對不能輕易跳過銜接性的教學步驟,哪怕內容簡單,也要保持設計的精心與連貫。其次是語言學類內容的整合。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注重語言文字精細化的專業,那么其微課模式的應用就要注重知識的細化[4],比如浙江某高校文學副教授在其微課《文言詩文閱讀理解的基本思路》中提出,文言文微課設計要從遵循合理的思維方法,以文、法、事、理、情解文,為微課教學的設計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契合了微課著眼點“小”的特點與要求,確保微課內容集中而實用,能夠引發學生提問和產生交流。
3.加強微課監測,確保教學質量。在微課模式下的開放性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教師充當引導者,那么就必須肩負課中監測的重任。黎加厚教授曾說,微課包括導學案設計、教學視頻錄制、學生自主學習、個別輔導計劃的課前四部以及合作探究、解疑答惑、鞏固練習、自主解答、反思總結的課中五環。結合開放性大學遠程教育的性質,微課展現的形式也越來越個性化與多樣化。為了更好地實現監測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增添測評功能的方式來實時把握學生的學情,強化師生互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從而更好的提高微課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從(林黛玉進賈府)看黛玉的落寞》微課教學中設置課前、課中和課后的總結環節,課前要求學生思考林黛玉進賈府前相關的家庭背景,為后續微課內容的開展奠定基礎,課中引導學生帶著“既然賈府人都不是真心關心黛玉,為何又擺出熱情的假象”等問題深入進行探究,最終思考總結當時社會所體現的世態炎涼中心思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放性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中積極應用微課教學,對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學生的能力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教師方面來看,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不對等的教與學關系,相互關系能夠在互相反饋與評價中取得進步。從學生方面來看,能夠確保學生以自身的節奏和方法進行高效學習,更加快速地投入到自主學習狀態,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做好課前的微課設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微課學習,這種方式更能符合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潮流,也能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落實在教育中的技術支持與需要,讓微課教學的優勢更廣泛地傳播和深入地應用,最終全面提高開放性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樊德華.微課模式下的開放性大學漢語言文學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中旬刊),20xx,3(11):135-136.
[2]吳瓊.開放大學基層教學微課資源應用策略研究的反思[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xx,11(1):131.
[3]雷強.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何開展微課教學[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27(2):17-19.
[4]白芳芳.淺談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何開展微課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xx,11(28):26-27.
漢語言文學論文 4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與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綜合國力的競爭已經逐步轉變成人才的競爭,全面推行現代化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被看成是我國重要的既定政策之一。漢語言文學作為研究我國語言的詞語、句法等方面的重要基礎學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初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水平、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使其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教育界中備受關注的熱議話題。
論文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問題淺析 教學模式 課程內容 信息技術
一、現階段初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淺析
。ㄒ唬﹤鹘y教學模式阻礙教學進程的推進。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等基本模式是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經常見到的,這嚴重阻礙了漢語言文學教學水平的提高進程,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社會主義是場景經濟不斷地完善和發展的今天,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以及合理運用語言的能力才是優秀人才所應該具備的,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需要調整和改造。
。ǘ┙虒W內容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等不夠強。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以及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之一就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更新,但是從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內容來看,在知識點的選擇和觀念的更新上都存在著偏離實際、不符合學生成長特點的問題,沒有更好注重學生學會利用知識來推動實踐的培養,觀念落后、方法陳舊等使得漢語言文學的實用性沒有得到精準地開發和運用。
。ㄈ┙虒W手段單一,現代化技術運用不到位。新課改的理念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發展是個性特征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對教學手段做一定的調整和改革,以適應新時期新情況的需要。然而,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記”等單一教學手段依舊存在,不利于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熱情的充分調動以及教學質量的完善,同時現代化教學方式運用的不夠到位,不能真正發揮出信息科學技術的先進性和推動力。
二、關于完善和加強初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途徑探究
。ㄒ唬┰诖_定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完善和創新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具備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文學作品創新能力、知識與理論的傳承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是初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圍繞著這個教學目標去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不僅使得新的教學手段符合學生發展的個性特征,而且有助于推動漢語言文學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得以發展。教學方法的完善和創新,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度的教學熱情,用自己的激情去帶動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上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適當的教學情境來深化教學主題,比如在某些作品的`解讀和欣賞時,教師可以事先帶領學生參觀和游覽當地的名勝古跡,在參觀中教師加以適當的言辭穿插,進而引出課堂教學的內容以及主要意義所在;教學并不是讓學生掌握到基本知識既可,教師要適時地培養學生在把握文學的基本內容和規律的基礎上自主探究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和內涵,為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重要的基礎……總而言之,由于發展情況以及教學實際的不同,教學模式的完善和創新的途徑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探尋出真正適合推動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手段,才能使得教學的最終目標得以實現。
(二)進一步完善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在漢語言文學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進程中,書面寫作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等已經成為它最基本的專業素養,因此將課程整合形成經濟實用型課程體系是符合新課改和時代要求的重要舉措,必須在加以分析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地設置和確定,為課程內容的設計做好鋪墊。精心設計課程內容,首先要把課程內容的編制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緊密地結合起來,找出其中的欠缺點并且加以完善,為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提供了催化劑的作用;其次,教師要時刻關注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前沿的學術話題等的動態,并且恰當地將這些內容整合到課程教學中去,保持漢語言文學的新鮮和時代性;再者,在教學課程內容的設計和確定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在閱讀鑒賞、溝通交際、管理策劃等因素的培養,讓學生在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還有,不論是初中還是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借鑒經驗,來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也為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漢語言文學的課程設置和內容的創新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慢慢探尋和總結,不斷豐富和更新。
。ㄈ┖侠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漢語言教學的發展。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并且獲得扎實的文學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推動力,不僅可以促使教學方式地不斷改革和創新進程,而且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與時代發展的步伐并駕齊驅。具體來說,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課本中的文字與鮮明的視覺、聽覺形象充分地結合起來,將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場景顯現出來,不僅可以輔助學生更深層次地體會作者的思想,而且仿若身臨其境,獲得最佳成效;教師要確定某個課堂主題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在網上檢索和討論,在課堂中與學生交流經驗和知識成果,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氛圍,從而在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上更好地創新教學手段……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科學技術的運用只要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就能充分展現出其所具有地獨特魅力,使得初高中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和手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
三、結束語
在飛速發展的21世紀的今天,作為中華民族進一步文明發展和繁榮的重要文化基石的漢語言文學,其重要地位和獨特魅力日益突出。初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是豐富學生文學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和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要不斷地改革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真正激發出漢語言文學的重大意義,推動中華文明的延續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孫寶生。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xx,(3).
[2]魏松宇,韓繼平。關于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思考[J].科技與生活,20xx,(1).
[3]劉良惠,張先華。教育觀念的革命[M].重慶大學出版社,20xx.
漢語言文學論文 5
當前,國內高!半p一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目標正在不斷推進和深入。在這種形勢下,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也在嘗試向應用技術型大學發展,力圖將人才培養與市場、行業、崗位相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自然需要加大實踐力度,增強學生的技能,一些課程的調整和改革勢在必行。但與此同時,漢語言文學專業也應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原有優勢,穩步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和深造提供良好條件。
一、研究能力、學術品格的培養
研究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比如個人的知識儲備、興趣、研究環境、研究條件等。對于處在學業“懵懂期”的本科生而言,適當的學術引導和學術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定向性”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在入學之初可根據自身興趣、特長、條件和就業取向制定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徐祝林在《構建三大模板,培養創新人才——古典文學教學改革新模式探索》一文中提出了“三大板塊”的設想,根據市場需求和學生興趣等因素,將“將大一本科學生按照興趣和志向以及專業方向分成三個板塊,即師范型板塊,面向基礎教育;應用型板塊,面向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研究型板塊,面向考研及科學研究部門。這三大板塊,形成三條個性化發展途徑,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更大的自我發展空間及更強的社會競爭力”。[1]學生通過自主選擇,更好地“歸類”,找準努力的方向。學院因而可以優化資源配置,為不同職業訴求的學生配備相應的指導老師,以此實現學生的定向發展。
。ǘ┝夹缘膸熒訖C制
在職業生涯規劃“定向”的基礎上,學院可以嘗試推行本科生導師制。這一措施對于渴望走上研究之路的學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同時也是培養、提升研究能力的重要保障。導師和學生實行雙向選擇,等選擇的`結果確定后,導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首先,指定書目。要做學問,就得熟悉相關的閱讀書目和學術典籍,正如清代史學家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說:“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人!盵2]因此,導師可為學生的學習開列基本的閱讀書目,為“按圖索驥”提供一條明晰的線索,進而使其擴展知識面,打好研究的基礎。其次,定期答疑。導師在開列書目的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跟進,不斷溝通,了解學習概況。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導師可定期與學生見面和交流,一方面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效;另一方面則為學生解惑答疑,排除障礙,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再次,學術訓練。導師在督促學生閱讀同時,也要不斷加強學術思維和寫作方面的訓練。導師圍繞學生的閱讀,布置相關的討論話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并進一步要求學生以文字的形式將個人觀點整理成文。為確保文章有說服力,導師還需引導學生尋找相應地支撐材料,不斷修改和完善,確保語言精要,邏輯清晰,層次分明。
。ㄈ⿲W術精神的培養
漢語言文學專業有鮮明的學科特色,知識體系的建構通常需要反復的記憶和長期的積累。學生除了堅持不懈地“厚積”,還得在“厚積”中不斷探尋真相,揭示學術的要義,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有堅韌不拔的學術精神。首先,要有問題意識,有懷疑精神。胡適指出:“以懷疑態度研究一切:實事求是,莫作調人。這就是那些中國思想家的精神,他們曾使中國理智自由的火炬,永遠不息。也就是這個精神,方使中國的思想家們,在這個新世界上,新時代中,還覺應完全的自如與合適。”[3]這與他所提倡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口號頗為一致。具備懷疑精神,才有可能發現常人所不易發現的問題,從而將學術不斷推進,后出轉精。當然,這種假設和懷疑是有條件的,前提是實事求是。要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材料,閱讀并充分理解前人的學術著作,所謂“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一分證據,只可說一分話。有七分證據,只可說七分話,不可說八分話,更不可說十分話”。[4]既不能掩前人之功,更不可竊取他人的勞動成果,歸根到底要求學人不能見利忘義,失去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矩。從某種意義上講,學術品格的塑造要比學術研究本身更重要。這關乎到學術的傳承和文化精神的延續。恰如曹丕所言:“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盵5]學術研究絕不容許弄虛作假,故弄玄虛,炫人眼目。
二、考研策略
對于立志學術研究的學生來說,考研是提升自我的必然選擇。除了少數獲得保送資格的幸運兒,大部分有志于此的學生都要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這場選拔不僅需要筆試,還得準備復試。除了個人素質、學術能力之外,考研策略也是影響考研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對于考生而言,一些列策略、計劃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
。ㄒ唬八饺擞喼啤鳖A設下的學校選擇
對于考生而言,可供選擇的選項很多,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既包括有研究生學位授予權的科研單位,也包括各類型的大學。一些學者指出:“科研單位研究生得到的導師個別指導時間,通常是大學的2倍。科研單位沒有本科教學工作量,導師和學生都可以全力投入科學研究,與大學相比較,更容易出成果!盵6]考生必須要考慮到科研單位和大學之間在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條件的差別,更需要權衡各類型大學之間的優劣,是報考科研院所還是大學?是報考重點大學,還是報考一般類型的大學?是報考東部地區的大學,還是中部地區的大學?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學校的選擇要因人而異,切實符合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學術能力和發展訴求,并充分考慮所選學校的層次、學校相關專業在全國的排名以及學校所在省份等要素。一般來說,位于東部地區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高校競爭激烈,難度較大。因而學生要對英語、政治、專業課等各個科目有準確地估判,盡量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初步篩選3~5學校,在此基礎上,導師根據對學生和學校的了解,冷靜而理性地做出分析,給學生提供若干備選項,由考生最后做決定。慎之又慎的擇校策略將大大增強考研的勝算。
。ǘ┒嗑S一體的備考策略
除了選擇合適的學校,學生還應有完善的備考策略,來保障理想的復習效果。其一,要充分了解報考學校的考研科目設置、參考書籍及歷年考研真題。考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搜集相關資源和資料。除此之外,也可以主動出擊,與報考學校的在讀研究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時時關注所報考學校的學院,留心專業動態,了解本專業導師的研究概況,確!爸褐恕薄F涠,制定清晰的復習計劃。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說:“一般的考研復習時間在1~1.5年,具體多長時間應根據個人情況和報考學校的考試科目的考核深度要求來確定。準備時間確定后,再初步分成三段,即將考研總的復習規劃分為基礎、強化和沖刺三個階段!盵7]備考是個長期的“磨人”的過程,同時它還具有階段性,因此考生要將備考時期劃分為幾個階段,比如第一階段全面復習階段,將專業課、英語、政治的基礎知識統統過一遍,在此基礎上,查漏補缺,集中“惡補”,最后,進行沖刺。總之,復習既要全面細致,面面俱到,又要自成體系,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其三,答題要有策略?荚嚦藱z測學生的知識水平、知識結構,其實也是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邏輯性。比如在回答問答題、賞析題、論述題時,我們都可以先用一個關鍵句概括基本論點,然后以具體作品舉例說明。簡言之,即一個要點(一句話)跟一個例子,切實做到層次分明,言之有據,表述清晰。最后,為了應對面試,考生要提前準備一份“學術簡歷”,熟記于胸,能簡單明了地告訴導師們讀過哪些書,有何收獲?學術興趣點在哪?當然,這僅僅是一方面,目的是提醒考生要注意極易被忽視的細節。
結語
學生考研能否成功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學生自身努力外,學院還應從制度和硬件上提供保障,給予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導師既要解惑答疑,還要及時給予學生心理輔導,紓解壓力。各項措施、各種策略絕不是孤立的,必須相互配合,一以貫之。只有這樣,有志于學術的學生最終才會脫穎而出,成就自我。
漢語言文學論文 6
1.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與國外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化,原有教育體質培養的漢語言文學人才已經很難滿足當今社會對漢語言文學人才的需求,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學科,漢語言文化專業基本被各級各類高校所開設,每年該專業的畢業學生規模不斷增大,就業情況日益緊張,如何在眾多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中脫穎而出,培養適合適合發展需求的漢語言文學優秀人才,已經成為眾多專家和學者的研究熱點。
2.當前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
2.1專業定位不準確
隨著我國社會深化發展,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的需求也應該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日趨多元化,為了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于和諧社會建設,高師院校的培養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具有與時俱進性,然而實際情況確實,目前我國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目標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培養的漢語言文學人才類型過于單一,很難滿足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
2.2程設置存在不足
目前我國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主要包括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以及文學等,主要以語言和文學知識為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其他知識的涉獵,由于專業課程主要圍繞語言和文學,培養的畢業人才要么繼續升入更高層次去研究語言文學,要么進入校園從事語文教學工作,造成千軍萬馬的畢業生擁擠到學校,供過于求產生激烈的就業競爭。
2.3專業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不斷累積,社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教學硬件與軟件設施不斷提高,尤其是多媒體網絡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結合,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但是高師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多高師院校為教師提供了多媒體教具,但是多數教師尤其是老教師對于新型教學方式具有抵觸情緒,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個人滿堂課講授,學生一味單純的接受,師生之間沒有交流,課程單調乏味,教學效果極其有限。
3.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發展方向
3.1結合專業特點,尋找新的人才培養方向
隨著我國提出全面建設和諧的小康社會,提升全民族文化素養,漢語言文學以其獨特的價值地位被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高師院校作為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除了肩負起傳遞文化知識的重任外,還肩負起了提升全民族人文素養。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社會發展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漢語言文學作為國學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培養人才的目標應該僅僅局限于教師這一職業,應立足于社會建設的整個過程,針對不同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培養更多更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的人才。
3.2市場需求與專業屬相結合的人才導向
高校課程發展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高校人才規格應該由社會發展需求所決定,社會需求什么樣的漢語言文學人才,高校就要培養相應的人才,同時還要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身的特點,不斷的調成專業課程內容,刪除陳舊不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的課程,增設更具特色的課程內容,這樣才能真正的將社會需求和專業屬性有機結合,培養學以致用的語言文學人才,即培養了負荷和諧社會建設的人才,又增加了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推動專業建設不斷發展。
3.3人才培養要具有前瞻性
我國社會持續深化發展,不同領域不同部分之間的交叉融合愈發頻繁,并且這種交叉融合呈現出擴大化和深化趨勢,這種趨勢不僅要求人才要具備高深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有更加全面知識的復合。傳統單一性人才培養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就要求高師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過程中,要緊密聯系社會發展,認清社會發展方向,及時調整人才培養類型,這就要求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要具有前瞻性,人才的`培養要坐在社會發展的前面,這樣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
4.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措施
4.1科學的設置專業課程
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要緊密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同時還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對自身發展的需求。例如:對于希望能夠進入中小學進行語文教學工作的學生,除了安排專業課程以外,可以相應的安排中小學語文教學教法和相應中小學語文知識學習;對于希望能夠進一步深造的學生,可以在專業課程以外安排相關的課程輔導;而對于有意向從事編輯、文秘工作的同學,可以安排公司職場必須的課程,滿足其今后順利走向職場的需求,科學的設置專業課程,合理規劃學生的未來,形成具有高師院校特色的漢語言文學課程。
4.2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高校推進素質教育要求新型人才不僅要具有完備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高師院?梢岳米陨愍毺氐捏w制與資源優勢,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組織專業見習、教學實習和專業實習,例如:高師院?梢酝ㄟ^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和老師的漢語言文學科研當中,鼓勵學生刊發各種文學作品,定期舉辦學術活動;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特點,定期到學校、企事業單位進行見習,了解語文教學工作、文秘編輯工作以及和漢語言文學先關的事物,在實踐觀察當中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練習。
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培養關乎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關乎國民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定位不準、課程設置不夠完善、教學方法不夠先進等問題,未來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應將社會需求與專業特點相結合,具有前瞻性的去培養人才,將強專業課程的建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夠形成具有高師特色漢語言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論文 7
摘要:開展應用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活動,應該更好地滿足社會的用人需求,把握好人才培養定位,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本文對應用型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征進行了分析,同時對該學科人才培養定位進行了探討,以期達到提升人才培養成效的目的。
關鍵詞: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學科特征;人才培養定位
一、引言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為社會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滿足社會和企業的用人需要。對于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需要對才人的培養作出科學的定位,這樣才能明確人才培養需求,更好地讓人才教育工作的價值得到體現,讓學生在走出校門后,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但是,現階段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的問題,比如:職位不匹配,就業面過窄等。因此,為了有效解決當前的人才培養問題,人們要對應用型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征進行科學的分析,同時做好人才培養的定位工作。
二、對于應用型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征分析
當前高等教育體系下,大眾化教育已經成了主要的人才教育理念,不同領域學科專業人才數量大幅度提升,但是高端人才的數量和比例依然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尤其是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對于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繼續進行深造和參與學術研究的學生數量很少,整體比例基本維持在千分之幾的層面上,絕大多數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都是從事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文字類工作。所以,在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科教學活動過程中,人們應該要對學科設置狀態進行明確,并且對社會用人需求進行充分的探究,在具體課程設置上,既考慮語言文化方面的影響,同時也要考慮到社會的用人需求,增加更多應用型文學的內容。但是應用型漢語言文學本身的專業基礎與其他理科專業和科研項目學科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具體學科領域和專業設置方面,當前集中于“廣義文學”和“狹義文學”兩種學科設置特點,對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來說,以往教學活動更多地關注藝術化的“狹義文學”特征,而對實際社會生產方面的文字需求沒有進行更加全方位的應對和考量。
三、人才培養定位分析
第一,品德素養定位。在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要對學生自身的品行、道德、素養進行準確的定位,確保人才本身需要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事業觀,這樣才能確保人才可以在自身崗位工作中,踏踏實實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務,具備文明誠信、愛崗敬業、團結奮進的良好品質和較強的責任感。對于人才教育培養來說,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修養,可以讓自身不斷地反思和內審,讓人才自身的人格品質和道德意識得到不斷的發展!耙环矫婢哂袑θ诵院蜕鐣纳羁潭床炫c理解(知識層面),另一方面深受古典與現代人文精神的熏陶,能夠在堅持個人的獨立、自由中以天下為己任,擔當國家、民族、社會以至整個人類的命運(精神層面)”。在人才培養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傳承良好的文化精神,具備良好的人文品性,真正地站在社會文化的前沿,為中國社會精神文明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新時代的新知識分子。第二,知識定位。對于應用型漢語言文學人才來說,其本身需要對于漢語文學的相關知識具有較高的掌握水平,同時具備開拓的視野和扎實的寫作功底。在專業辦學的過程中,應對本專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地跟蹤,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面主要集中在文字工作領域,只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應對實際社會崗位上的諸多需求。學校要科學地對自身的專業課程結構進行調整,融入更加科學的教育理念,切實地打造一套更加完善的理論知識教學體系。第三,能力培養定位。對于新時期的人才來說,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了一個優秀人才所必備的能力,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更是如此。在人才培養中,只有明確能力培養需求,才能不斷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人才需要具有較強的思考能力和質疑能力,對漢語學科的.前沿問題有著濃厚的探索興趣和探究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對于不同領域的寫作技能方法進行掌握,具有較強的信息處理和語言文字材料加工的能力。同時,人才也需要具有足夠的溝通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勝任各類工作的需求。以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能力培養定位為基礎,人們需要對于實踐教學活動進行更好的創新,融入對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的全面目標。例如,在專業技能訓練和具體實踐活動中,通過展開與崗位結合緊密的實訓活動,讓學生自身實踐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學生進行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信息獲取能力、文獻檢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進行培養。在日常教學中,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相關的技能比賽、專業技能認證,提升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當前對于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學科特征了解不夠深入,人才培養定位工作開展不夠準確,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要想切實地落實好本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人們必須要對學科特征進行深入分析,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找準切入點,提升辦學體系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連超鋒.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反思——以商丘學院為例[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xx(07)
[2]周海燕.開放教育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讀天下.20xx(19)
[3]陳潤生.探討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xx(05)
[4]郭真.大學語文課程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J].內蒙古電大學刊.20xx(05)
漢語言文學論文 8
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漢語言文學學科也需要進行應用性轉型的改革,并重新給予其學科定位和人才培養定位,以下就是由為您提供的淺談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應用性。
從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看,設置“高級文秘”和“企業文化傳播”這樣的應用型專業就成為其新的專業增長點。與之相應的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改革是漢語言文學學科應用性轉型的保證。
漢語言文學學科面臨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大學教育改革的發展,大學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深刻的相互影響與促進關系,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成為我國高校當下教育思路轉變的重要方向之一。顯然,提出應用型人才這一概念,是相對于傳統大學教育的`理論型人才而言的。傳統的大學教育由于注重了學術性、學科性,人才的培養必然偏重于理論性知識和學科的深入研究,從而忽視了人才培養與現實社會需要的深度結合。而當下的經濟社會高度發展,使傳統的“寬口徑、厚基礎”理論型人才在走向社會時,難免出現無法適應社會的狀況。尤其是那些傳統的人文學科更是面臨著日益萎縮的窘況與困境。而漢語言文學就是這樣一個學科。
漢語文學學科是有關中華民族母語教育和研究的專業,語言文學又是民族精神和藝術的精髓,因而也是最基礎的人文學科。因此,培養漢語言文學學科教學、科研人才以及從事相關的文化、信息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仍是本專業的基本任務。
但是,在當前教育結構調整,教育資源整合,教育為經濟、社會服務的特點和要求更突出、更緊迫的情況下,漢語言文學學科作為長線專業的弱勢和不足也很突出地表現出來。加之近年來高等院校的擴招,社會各行業人力資源配置的變化,漢語言文學學科的就業前景越來越嚴峻,專業空間的彈性尺度也越來越小,專業價值也越來越被邊緣化和弱化。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漢語言學科,它的發展方向更是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因此,改革現有的漢語言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探索并研究新的漢語言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就成為當下這一學科發展的迫切任務。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內容偏于理論和綜合,應用性不強。
傳統的漢語言學科內容過于偏重理論性、基礎性和綜合性,缺乏鮮明的特色與可操作性,缺乏應用性,似乎是“萬金油”,但又缺乏獨擋一面的能力,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了淺談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應用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漢語言文學論文 9
關鍵詞:
漢語言文學 新課程改革 教學觀念
摘要: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傳統專業,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背景下,也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本文闡述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并分析了新課程改革對漢語言文學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最后論述轉變教學觀念的具體措施。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教師也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視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置適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精神。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特點
古老的東方文化中飽含著巨大的創新資源和動力,其內在的公正、禮讓等核心價值提供的廣闊的人文視野。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而言,通過系統的學習過程積淀濃厚的文化底蘊對于漢語言文學未來教育的創新性以及人才總體素質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主要體現為以下幾方面: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主要著眼點不是應用,而是旨在為社會整體的精神風貌以及價值取向施加一定的影響;教學過程中關注的焦點是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主要是為社會的人文工作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教學的最大價值無法通過簡單的經濟指標加以衡量,其所創造的價值主要是無法具體用數字加以量化的社會效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就業壓力的日益增大,漢語言文學教學目標也十分明確,就是更加關注實用性。特別是當前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漢語言專業的教學也要相應的加以變革,力爭實現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前提下,兼具時代的特色。
二、新課程對漢語言文學教師的新要求
根據新課程的相關要求,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并且更加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的培養以及與人溝通和團結協作意識的樹立。
。ㄒ唬┲匦逻M行職業定位
為了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需求,漢語言文學教師要及時轉變傳統觀念,對自己的職業角色進行重新定位,用發展的眼光對職業重新進行思考和審視,從而理解職業所應彰顯的新的內涵。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之后對學生進行基礎教育的最后階段,中學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后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而言,要首先確保自己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和可能,除了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理論,還要努力在教學能力、道德修養以及科研等方面有所創新,不斷提升自我。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關注學生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是感受人生、享受工作的過程,不但可以充實自我,還可以踐行自我價值觀,實現職業夢想。
。ǘ┨嵘晕倚摒B
首先,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觀念,注意貼近學生的實際,拉近與學生的關系,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并提供有益的建議和意見;其次,要注意增加自身的知識積累,掌握扎實的理論功底,知識結構要突出廣和雜兩個特性,也就是要有廣泛的知識面,盡可能的通曉各個領域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轉變教學觀念的具體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變,當前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除了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儲備、扎實的基礎,還要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學習和工作中能夠不斷發現問題并通過深入分析,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當前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新課改不但為其提供解決方案,還對教師教學觀念的及時轉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ㄒ唬⿲W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教學活動圍繞著教師展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根據新課程理念,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真正視學生為中心,一切教學活動圍繞學生來展開,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程度,在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的前提下,設計具體的教學情境,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以往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的去攝取知識。
。ǘ﹦撔陆虒W方法
新課程不但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還要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有所變革和創新,重視對學生獨立思考意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激發,以確保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當前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可樣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設置相應的練習,但需要注意的是,漢語言文學教師要注意課堂練習教學環節思想觀念的更新,要借助課堂練習,引導學生變換思想,在達到對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的基礎上,鍛煉新技能、啟發新思維、從而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許和解決的思維和能力。
(三)將教學與生活充分結合
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借助一定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將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在當前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充分的展示出來。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科學的教學觀念來指導實際的教學活動,這里的科學性主要就體現在教師充分認識到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興趣以及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性上,通過設置符合學生學習規律以及實際水平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在、直觀靈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漢語言文學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
在我國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中,新課程理念首先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從思想根于認識到教育權威性的轉變,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播著與教授者,而是要努力嘗試作為學生個體成長與綜合素質提升的指導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索與研究的過程。要想了解語文學習的內容,首先要了解初語文教材的差異性。語文編排的指導思想是:聯系生活,扎實、活潑、有序地進行語文基礎訓練,培養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傳授知識,發展智力,提高思想覺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使學生初步具有文學鑒賞能力和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讓學生扎扎實實地學習語文基礎知識,認認真真地培養語文基本能力,生動活潑地發展智力,培養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2] 孫寶生.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探討.考試周刊,20xx,(3)
[3] 胡立群,郭光涵.新課程背景下漢語言教學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xx,( 14)
[4] 劉向華.談發展性教學理論在中國現當代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應用.教育與職業,20xx,(5)
漢語言文學論文 10
關鍵詞:關鍵詞:漢語言文字;中國文學;特點;影響
淺析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漢語言文字與中國,可以說是分不開的兩個名次,中國意味著漢語言文字的發展,而漢語言文字也從某個角度上詮釋著中國。而換個角度來看,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造就了漢語言文字,同時其自身的文學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呼應,已經形成了難以分割的整體。
一、漢語言文字的特點
每個國家都有著自身的文化,而每個國家也有著自身的文字,就中國的漢語言文字來看,包括了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漢語的語音特點以“音節”為語言單位。漢字是音節文字,從形式上可以劃分的最小語言單位是音節,所以一個漢字也就是一個音節。漢語音節由聲、韻、調組成,結構簡潔整齊,且一字一音,一音多詞,單音詞豐富,易于進行音與義的自如組合;第二,漢語詞匯豐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單音節語素活動能力強。漢字是代表語素的,絕大多數漢字都和語素相對應,漢字起著標記和區別語素的作用。看到一個漢字,人們就會聯想到它的意義。又因單音成義、一音多詞的特點,形成了漢語語音聯想的橫無際涯、五彩繽紛;第三,漢語的書寫符號。漢字是表意文字,漢字與表音文字不同,它屬于表意文字體系,而漢字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表意文字之一,這一點從其結構就能夠看出來,比如說包括了形聲、象形、會意、假借等等,都是根據文字的大意來加以使用、創作的。
二、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ㄒ唬h語言文字學使得中國文學的領域不斷擴大
任何文化的發展,都需要相應的歷程,而這一點對于中國漢語言文字來說也不例外。從根本上來分析,漢語言文字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歷程,而在長時間的磨練中,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代表形式,間接或者直接的彰顯出中國的韻味;從發展上來分析,中國經濟的騰飛帶動了文字、文學的發展,使其在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得到蔓延。由此可以看出,文字與文學依然成為了一體,并不斷的在發展長河中,相互推動,基于這樣的客觀前提,我們不難看出,漢語言文字正在以自身的特點促進中國文學的向前進步,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力量、新力量,使得中國文學的領域不斷的得到擴大、得到蔓延。
。ǘh語言詞匯使中國文學得以升華
中國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而漢語言文字在這樣的歷史中得到了不斷的洗禮,就目前的現狀來看,漢語言文字已然得到了完善、突破,而這種進步正在不斷的向前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文學是由中國文字所構成的,而文字在得到進步、發展的過程中,文學也自然受到了帶動,比如說在形式上的'完善,在內容上的豐富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字形成的詞匯的意義對中國文學來說相當深遠。各學者相繼對其進行總結、研究、分析、創新,促進了漢語言文字的詞匯表達,也為中國文學的進步開辟了更新的漢語言詞匯,這些因素的存在,無疑推動了漢語言文字的發展,而漢語言文字的發展,也使得中國文學得以升華,這既是漢語言文字發展的重要歷程,也是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階段。
。ㄈh語言文字的意境創造了中國文學的想象空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漢語言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霜之后,自然也有著自身的特點,其韻味更是不可小覷。不僅如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漢語言文字也相應的抒發著自身的意境,這種意境直接的賦予了人以寬廣的想象空間,進而形成了詩,辭、賦、詞、曲、小說等等,這些形式的存在,撫慰了人最為根本的需求,推動了人的進步、跳躍,而在完成這一過程之后,漢語言文字逐漸的形成了中國文學,直接的隱射了人們的內心,而這些個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比如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翦燈花弄等等。這些美好的、具有自身韻味的詩句都給了人們無限的想象,豐富了人們的文學知識,進而賦予了生活靈性,由此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字以其獨一無二的形式帶動了人們的想象思維,并呈現出了中國文學獨特的藝術魅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漢語言文字的發展是中國文學漫長、輝煌的重要發展歷史,因為文字是文學的基礎,更是文學得以成功的關鍵前提、重要基礎,由此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字不僅僅只是一片盛開異卉奇葩的藝術苑囿、一座語言文字砌成的美麗宮殿,更是搏動著一個偉大民族豐富而深邃的靈魂,是五千年古國盛衰興亡的風云在其中舒卷。
漢語言文學論文 11
《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發生變化。傳統教育注重應試教育的漢語言文學培養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理論知識比較豐富。如今的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越來越看重,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不再適用。本文針對教育領域當前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素質教育;教學質量
1、漢語言文學教學意義
時代在發展,急需高素質人才的同時競爭日益加劇,所以人才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漢語言文化的學習關系到我國優秀歷史文化的發揚,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輕視的力量。只有我國的下一代學好漢語言文學,我國的優秀歷史文化才不至于流失在歷史長河里。漢語言文學就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讓當代學生學好漢語言文學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
2、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分析
2.1教師轉變教學角色
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多是采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很少把學生主體性當做教學活動的主要標準,對學生的具體需求不明確,所以教學活動對學生教育的針對性不是很強。長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沒有自主學習的激情,自然對學生學好漢語言文學有一定弊端。而且學生參與的互動機會比較少,學生在理論課堂中逐漸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漢語言文學有更好的幫助,老師需要先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再以自己為主導,而且真正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起到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以前那種老師就是權威的教學思想應該摒棄。
2.2制定教學目標
傳統的漢語言文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制定教學目標或者是制定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只是根據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刻板的理論講解,教學內容大多比較散亂,沒有邏輯。這樣散亂的教學內容沒有明確目標,對學生系統學習漢語言文學具有負面影響。想要強化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老師就要明確教學目標,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都要圍繞制定的教學目標展開。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學生來說應該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要解決大問題,就可以將其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來解決。學習漢語言文學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學好漢語言文學,老師應該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把復雜的漢語言文學學習分解成小部分,每部分都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老師要通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認真分析研究,找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每個階段及時調整重新評價教學目標,直到最終培養出具有漢語言文學素養和應用能力的人才。老師在制定目標時不能僅考慮課程要求,也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不同,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培養人才,而每個人的.差異性決定了人才培養方式不是唯一的,因材施教是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注意觀察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對跟不上老師教學腳步的同學及時給予幫助,為他們制定更加簡單詳細的教學目標。
2.3組織學生有效學習
漢語文學學習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老師的教學目標能否高效實現,學生能否真正理解吸收老師教授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為了激發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熱情,老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漢語言文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都蘊含一個歷史典故,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多向同學講述一些相關歷史故事,講解其中典故、詩詞的由來。在講解文章的時候多介紹一些當時的時代背景及寫作背景,F如今是信息化時代,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科技優勢,采用影視資料、網絡課件、圖片配音等方式給同學們創設情境,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同學們對漢語言文學課堂的參與度。老師除了要在課堂上創新教學方法之外,還要引導同學們在課堂之外進行自主學習,主要是培養同學們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在網絡上查閱課堂上要學習內容的背景知識,先自己大致了解。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對所學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老師加以及時指導,解決問題。
3、結語
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在教育事業中受到了很大重視,因為漢語言文學關系到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受到當前教育者的充分重視是理所當然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模式一定要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改革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素質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薛梅。論背誦在高校漢語言文學學習中的重要性[J]?平涛膮R(中旬刊),20xx(08)。
[2]曲文軍。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xx(02)。
[3]周文偉。新歷史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鴨綠江(下半月版),20xx(08)。
漢語言文學論文 12
1.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重要性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的人文學科,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可以說承載著其他文化的知識體,沒有漢語言文學這門學科,就沒有我國豐富的知識世界。漢語言文學探索著人類生存的意義,展現著人們生活的價值,其中心內容是我國優秀文學文化遺產。漢語言文學代表著我國現代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文化和民族意識的表達。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生活和工作節奏日益加快,就業難這個現實情況不斷放大,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標準也是日益苛刻,復合型人才需求走俏,當前的情況下,高職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需要一場改革,要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培養實用性人才,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側重學而至用的素質教育,使高職漢語言文學教育價值實現最大化。
2.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狀
2.1教學模式落后
在當代的漢語言教學中,大部分學校的教師還是采用應試教育模式,學生被動學習教師灌輸的知識要點,這導致學生學習效果有限。課堂教學缺乏生動形象,理論性過強,而實用性不足。長期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逐步變成被動,對于學習表現為興趣不足,不主動攝取而被動接受,甚至出現厭煩抵觸的情緒。同時,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知識結構未能與時俱進,很多知識教程版本較老,并未及時作出更新,沒有跟上現實社會的潮流和步伐。
2.2教學觀念落后
現在學生和家長普遍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平時會說話寫字,掌握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足夠應用日常生活,不想耗費過多的精力放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習上,同時,他們認為現在招聘單位青睞專業課好的學生。結果,學校也把主要精力向專業課程教學上傾斜,導致漢語言文學變成冷門,學生和老師對此教育逐漸漠視。
2.3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在許多學校有所展示,并逐漸成為很多學科教學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媒體教學能夠將知識點圖文聲并茂地展現給學生,形象直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潤滑課堂氣氛,進而學生中形成良好的學風。但是,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相當部分的學校依然采取教師灌輸學生知識的單線教學手段,這樣很難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
3.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應采取的對策
3.1完善課程結構體系
明確教育的基本思想,端正教學的.態度。學生是教育的根本,教學的課程結構設計也應該遵循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這個原則,要合理設置課程。教學就是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培養優秀人才,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創立科學的課程結構,從課程的主體到局部做到統籌規范設計,只有這樣才會不斷提升課程設計質量,增強課程的整體性。課程結構體系是每個課程點以及課程內部結構有效而有機的結合,能否最大程度做好課程優化直接影響學校課程整體功能的發揮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形勢就是要改革以往過時的課程結構體系,要做出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這個是課程改革的要求,體現當前的課程體系實際的應用價值?偨Y起來就是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社會實際應用為方向,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人才培養,學校的課程設計要以此為基礎,使學生有充分的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以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主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使學生全面發展。
3.2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身的教學要求就是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我國經典文學知識素養。由于此專業的文化特點,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做灌輸式的文化傳遞,要不拘一格地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評論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當前的各種新媒體如微博、微信等各種傳媒方式都可以成為學生思考的問題,學生要對各種文化問題實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堅定教學創新意志,突破思維定勢,勇于拓展思路,開辟出新穎的教育思路,行為上要專心實踐,善于探索,不斷總結和前進。
3.3轉變教學觀念
社會在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斷改變。從前的社會需要人才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儲備,而當今社會,這些人才還要具備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學習和工作中要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新課程的理念要求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讓學生主動去吸收漢語言文學知識的精華。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改革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我創新精神,提供濃厚的漢語言文學的氣息,讓學生身臨其境,置身在人文關懷的氣氛中,領略漢語言文學的獨特魅力,從而真正實現新時代的素質教育的目的。
漢語言文學論文 13
摘要:茶文化是指在茶葉種植、采摘、烘焙、烹煮、品嘗等過程中延伸出來的藝術,包含著茶道、茶精神、茶具、茶藝等元素,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文化的主流,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茶文化的演變對漢語言文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茶文化精神及物質活動推動了漢語詞匯的發展和漢語詞義的變化,而茶文化現象的沒落,使得漢語言文學中與之相關的漢語詞匯也逐漸消逝。
關鍵詞:茶文化;漢語言文學;影響
中華民族有著悠悠五千年的歷史,歷經了多個民族十八個朝代的統治,悠久的歷史賦予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而又源遠流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包含了茶葉種植、采摘、烘焙等過程中延伸出來的藝術,內涵豐富,歷史悠久[1]。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與之相關的漢語言文學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茶文化的興起,帶動了茶藝、茶詩等語言文化的發展,而茶文化現象的沒落,則導致某些與之相關的漢語詞匯沒落。
1茶文化和漢語言文學
茶文化起源于中國,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是在飲茶活動中產生的具有一定精神意義的`文化特征,包含著茶道、茶精神、茶書、茶具、茶畫、茶藝等元素。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待客之道,而茶正是我國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從魏晉南北朝起,已有飲茶之風,到隋朝飲茶已成為極為普遍的事,凡客來,必敬茶。漸漸地,茶文化興起,人們對于茶葉、茶具、煮茶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演變為先進的茶文化,飲茶成為一件可俗可雅的平常事。茶文化作為我國文化長河中極具民族特色一個文化元素,其發展歷程對于漢語言文學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梢哉f,茶文化本來就是漢語言文學的研究范疇,都是在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人民的智慧結晶,反應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
2茶文化對漢語言文學的影響
2.1茶文化發展推動了漢語詞匯的發展
在茶文化演變歷程中,其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在不斷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漢語詞匯的發展。從物質層面上講,茶葉的品種、種植、制作及相關的器具,隨著歷史的發展,在不斷發生變化,與之相關聯的漢語詞匯因此也變得更加豐富,比如說茶葉品種,有西湖龍井、大紅袍、碧螺春、鐵觀音、六安瓜片等。從精神層面上講,茶文化涉及到茶藝、茶禮、茶詩等,這些都大大豐富漢語言文學的內容,為了準確描述茶文化的內容,并且傳達其意蘊,人們創造出來沏茶、品茗、茶話、茶德等詞匯[2]。
2.2茶文化現象的沒落導致漢語詞匯的沒落
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舊的文化元素不斷沒落,新的文化元素不斷添加進來,唯一不變的,就是中華民族對于茶的熱愛。在漢語言文學中,文言文和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有著較大的區別,這其實就是時代發展的特征,文字在不斷演變,在茶文化發展歷史中,有一些古老的詞匯,比如說、,這兩個詞語分別是茶樹、采摘時間較晚的茶的意識,現在都已經被現代化的詞匯所取代。包括一些動詞含義的詞,都隨著茶文化乃至中華文明的演變,逐漸消逝在歷史長河中,比如說斗茶、奉茶、選茗,現在關于茶,人們只會說泡茶、倒茶、喝茶。
2.3茶文化的發展使得漢語詞義發生變化
在以往,茶就是指茶葉、茶樹或者茶水,而在現在,茶有了更為廣泛的含義,指用茶制成的飲品,比如說西湖龍井是茶,冰紅茶也是茶,甚至于由檸檬、菊花、玫瑰等泡制的茶水也屬于茶的范疇。時代在發展,不同的詞語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思想的變化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以龍井為例,在古代這只是一個地名,但到了現在就是指龍井茶。同時,隨著茶文化的發展,一些詞義早已被忘記,詞語也逐漸消逝在人們的詞典中,比如說茶會,兼具茶話會和物品交易的意識,現在一般是指以茶會友的聚會方式。
3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受到外界文化元素的沖擊,要想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就必須加強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強現代化的中華文化建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漢語言文學是指對中國文學史、中國國學、中華民族精神等內容進行研究的學科,覆蓋政治、軍事、哲學、藝術、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其中,茶文化屬于漢語言文學的一個研究領域,在歷史長河中,隨著茶文化的興衰跌宕,漢語言文學中與茶相關的內容在不斷變化,包括詞匯、詞義等[3]。
參考文獻:
[1]彭慶敏.韓國茶文化對韓國語言文學的影響[J].福建茶葉,20xx,(1):255-256.
[2]穆文超,李權芳.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福建茶葉,20xx,(10):268-269.
[3]許靜.英國茶文化與外國語言文學的融合發展[J].福建茶葉,20xx,(5):399-400.
漢語言文學論文 14
一、以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重構課程內容
課程體系的建構立足于人才培養目標。以筆者所在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為例,中文專業在實踐教學方面的目標確定為: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強化全過程的實踐教學,著力于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注重課堂實踐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使實踐教學成為學生能力培養的根本途徑;局笇枷霝椤案咚刭|、強能力、顯特長”,構建具有專業特點、崗位要求和學校層級類型三維關聯度的中文專業學生核心能力體系。結合其定位的“文化信息傳播”方向,核心能力表述為:合旨得體的言說和寫作能力、自如靈動的溝通與策劃能力、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等。教學的重點圍繞核心能力培養來展開:提煉漢語言文學核心課程的理論精髓,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突出專業方向課程、選修課程的實踐內涵,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具體而言,保留中文專業傳統的專業基礎課程,以確保專業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凝煉核心課程,把握相應的理論精髓;綜合課程內容,合理取舍,形成語言類、文學類、寫作類、應用傳播類四大課程群,利用現代傳媒的技術手段,鼓勵學生合理利用這個載體學習、提高。
首先,文學類課程內容注重名著解讀的學理歸納,培養學生“思”的能力。將原來文學分階段授課的方式改為塊狀式講解的課程,弱化史的完整性,以小說、戲劇、詩歌、散文等文體形式發展為線索講解,以考察文學自身發展規律為主,并輔以具體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選修課,重點培養學生藝術感悟、藝術欣賞和審美判斷能力。
其次,適應市場需求,優化語言類課程教學,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操練,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以應用語言學內容為主,重視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自我表達能力和傾聽理解能力協調發展。
第三,優化寫作類課程內容,強化學生文字表述訓練,培養學生“寫”的能力。根據學生個性需求,提供相應的文學寫作、日常應用寫作、新聞寫作等課程,加強與外部的聯系,外聘著名作家、記者、編輯等開設專題講座,負責學生課外寫作輔導,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本質上改變原有寫作課側重于理論的性質,使寫作課的實踐本質落到實處。第四,加強應用傳播類內容的實驗化,利用傳媒技能實驗室優勢,強化學生辦公、制作等操作實踐,培養學生“做”的能力。
二、分立教學層次,改變“教”、“學”態度和方法
調適知識性、理論性課程與實踐性課程的比例,注意課程設置與學生專業素質、專業能力培養之間的匹配,強化實踐性課程的比重。中文專業的實踐教學是一種設計性教學,其核心環節是設計有效的實訓。實踐教學體系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課程內非獨立實踐環節;一是獨立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大量包含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的開設,如計算機文化基礎、多媒體技術與運用、動態網頁制作、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應用寫作等必修和選修課程,支撐“文化信息傳播”的.專業方向,并針對實踐教學環節內容,編寫出完整的教學大綱,設計出詳細的實踐教學內容與考查措施。這樣就有助于強化學生基本專業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專業特質的顯示度。獨立實踐教學環節分為實踐環節必修課和實踐環節選修課程,如社會調查、專業實習、學年論文、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作為必修的專業實踐課程,新聞采編實踐、傳播策劃實踐以及辦公文秘實踐等作為選修實踐課程。每門實踐課程通過時間安排、過程評價和綜合考查措施的完整設計、確立實訓主體并激發其內在動力從而達到實訓目的。如實踐必修課程“社會調查”,在學生第二學年結束后,利用兩周時間進行實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前到社會中去鍛煉,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其更重要的意義還在于強化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了職業技能。
以上是顯性計劃里能反映出的并帶有一定強制性的課程設計,另外還鼓勵所有老師進行課程實踐性探索。如《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作為一門傳統學科,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如何處理好傳統與創新的關系尤為重要。我們的任課老師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并獲得成功:從傳統的角度,要求學生多讀、多背、多寫,立足傳統打基礎的一個方面。從創新的角度,強調師生互動,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精神。
。1)除了老師講授之外,某些次要章節的內容布置給學生,由學生在課堂上主講,老師補充。有些章節也直接安排學生自學,寫出相應的學習提綱;
(2)就重要的教學內容,設置論題,布置辯論會,在課堂上由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論辯;
(3)布置某一專題的學習時,讓學生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獨立完成小論文;
。4)利用成都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把課堂延伸至名勝古跡,如在講李白和杜甫時,組織學生到江油太白堂和杜甫草堂,讓學生感受傳統歷史文化。
三、恪守“結合”原則,加強過程評價,形成職業能力。
1.理論教學和技能培訓相結合。在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能力培養”這一主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專業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推動理論的學習和創新思維的開發。當前社會的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學生是否掌握相應的職業技能,能否快速適應崗位需要,是用人單位在接收畢業生時優先考慮的因素。因此,與社會職業技能鑒定接軌,鼓勵學生在完成模塊教學后銜接參加社會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考試、測試,取得社會公認的職業技能資格考試證書,不失為一條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我們在教學中積極推行職業資格的培訓,如普通話等級證、秘書證、教師資格證、廣告從業資格證等。通過這些職業資格的培訓,培養學生從業規范和良好的職業素質,使其在畢業后能夠達到勞動準入制要求的相關技能等級,為自己順利就業“添磚加瓦”。在此涉及到師資問題,從中文專業教師基本構成看,博士、碩士學位和教授、副教授職稱教師居多,但多數只能紙上談兵、坐而論道,由于自身缺乏實踐,無法真正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所以安排教師到實習基地或指定單位兼職進行“鍛煉”,培養“雙師型”教師以彌補實踐性環節的缺失是目前切實可行的做法。
2.課內實踐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一方面采用“崗位模擬”這一行之有效的實踐方式,充分利用課堂、實驗室和校內其他資源,如校園電視臺、校報編輯部等,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一方面開門辦學,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形成雙方互利性的校外實習基地,集中開展實踐實訓,推動并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課外學分的設置和管理,把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學生綜合素質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專業教學內容的深化和拓寬、社會發展人才類型需求相結合,在相對穩定的專業教學與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之間構造一定富有彈性的中介。這對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都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20世紀初,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奧爾特加曾經指出:“大學不僅需要與科學進行長期的永久的接觸,否則就要萎縮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歷史事實以及現實環境保持接觸。大學必須向其所處的時代的整個現實環境開放,必須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須整個地融入外部環境!雹
3.教學實踐活動與學生社團活動相結合。能力只有在活動中才能體現出來,課內活動由于教學時數的限制,無法進行充裕的安排,因此與課內作有機聯動的活動設計,然后通過課外活動來實現成為十分重要的實現途徑。充分利用中文專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優勢作用,通過創辦文學刊物,組織文學社、開展讀書征文競賽、演講比賽、寫作比賽、辯論賽、話劇表演等,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4.與教師科研項目相結合,培養學生初步科研意識。學生畢業論文和各種科技創新競賽活動,選題均可源于專業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通過師生間研討式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5.正確進行能力評價,注重過程考核。評價既是一種壓力或激勵,又是一種反饋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從中獲得積極的修正信息,自覺提升短缺的能力。能力評價方式走向多元化,不拘一格,通過書面的或口頭的、常規與競賽結合等等,評價的組織也改變單一模式,個體評價(師與生)、小組評價(教師小組、學生小組、師生混合小組)、評委評價(以比賽方式進行評價時)等等結合使用。根據中文專業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指標,制定學生專業基本能力測評方案。如秘書實務課程,任課教師選擇幾個崗位,描述出崗位要求,組織其他專業教師構成招聘團,對學生進行分組模擬招聘演練,學生感覺如臨現場。
又如,我們考核學生的寫作能力,采取制作手抄報的考核方式。學生自行設計、制作版面,組織材料時強調對原創性文章視數量多少和質量好壞進行獎勵加分。這樣一份小報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版面設計能力、書寫(打字)能力、審美能力、美術能力、材料遴選等能力,又因自己作品躋身期間具有某種發表的“模擬”,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學生小報制作完成后,教師在班上展出,學生自行評定分數,最后擇其優者進行推廣展示,產生良好的效果。今后,擬不斷地通過課程跟蹤、畢業生就業情況、社會用人單位需求變化等的系列分析、調研,完善中文專業的實踐教學。
漢語言文學論文 15
畢業論文的寫作是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為了能系統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考察其運用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其綜合能力的一項評定。但是由于電大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使其在寫作質量上出現良莠不齊,整體水平趨于形式的情況,令人堪憂。現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解析其論文中出現的問題。
一、現今電大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撐倪x題針對性差
選題是畢業論文中最關鍵的一環,它直接決定了后面的開題與寫作,甚至于影響整篇論文質量的好與壞。論文選題針對性差是因為很多學生都沒有做好充足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對于所要去闡述的選題都是觀其形不通其義,隨便抄襲照搬,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也沒有其創新意識,只是流于形式。選題的針對性差也由于學生對其本身專業的理解程度不夠深,立意比較浮夸,不能著眼于現實,這就導致其文章空洞,詞語不通,自身難以駕馭。論文的選題一定要從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入手,這樣才能使其觀點明確有針對性。
(二)思想上不夠重視
電大學員都是社會人士,本身都有其各自的工作,并不是簡單的在校學生,所以其對于畢業論文寫作是不夠重視的。在思想上存在著敷衍,在態度上是無所謂,這就使其論文變成了一種形式,就相當于平時的作業一般,變得無關緊要。思想的不重視,行動上就不會去認真的完成,于是畢業論文就流于形式了。
(三)論文格式不規范
普遍學生會認為我已經修滿學分,畢業不過就是個時間問題,論文只不過就是個過程,于是也不去認真的了解論文的格式與要求,只是憑著想當然的去寫作,這樣的結果就是論文肯定是不合格的。由于電大教學本身的特殊性,并沒有對其論文寫作開設專門的課程輔導,也由于學生多教師少等原因,在學校方面就存在著不足與缺憾,很多學生?撇⒉皇菨h語言文學專業的,對論文的寫作也沒有針對性的學習,寫作知識的匱乏,讓其對論文的選題、格式都處于陌生的茫然狀態,不知該從何入手。
。ㄋ模⿲懽髦芷诙
電大與普通在校大學生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普通在校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去搜集整理關于畢業論文的素材與資料,且在大四時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去規劃寫作畢業論文,而電大的學員基本都為已參加工作的社會人士,在時間上就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本身電大課程的學習都是在工作之余抽空來完成的,到畢業時寫論文的時間又比較短,一般也就是3個月左右,在這有限的時間里還要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無疑是對電大學員的一項重大考驗。
二、針對電大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寫作存在問題的改進措施
(一)提高對畢業論文的重視性
重視的提高,效率才能提上去,質量也才能保證。在學校方面,要加強對指導教師、任課教師以及學員對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性認識。比如學?梢栽O置一門畢業論文指導課程,可以根據實際時間的需求,把不同專業的學生集中起來一起授課,給予學生系統的講解,使其明白畢業論文寫作是為了什么,怎么去寫才是正確的。教師要在思想上引導學員提高重視,對畢業論文有個總體的把握,在前期就做好準備工作,方便學員在后期的寫作。同時提高學員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端正態度,對論文寫作有個前瞻性。在學業期間的不斷積累與沉淀,為論文寫作打下穩定的基礎。
。ǘ⿵娀虒W過程管理,重視教學的實踐性
畢業論文是對學員在校學習期間所學專業的課程知識的總結與升華,是對自我的一種肯定。畢業論文寫作的指導老師一般都是其任課教師,任課教師在指導學生論文寫作時應注重與教學相結合,正確引導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相融合,不拘泥于形式卻又不脫離現實,真正的把所學專業知識運用進去。電大的主要教學模式就是遠程教育,與學員面對面授課機會很少,那么就要掌握好教學規劃,有意識的在教學過程中貫穿畢業論文的要點,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寫作技巧與選題方式,不至于到最后需要寫時變得慌張無分寸。
。ㄈ┊厴I論文進行合理的集中管理
畢業論文的集中性管理與之前所提到的專設一門課程的指導是有區別的,現在提出的集中管理是指學員完成相對的學業課時后進行統一的畢業論文撰寫。集中就是為了杜絕分散時寫作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大量的抄襲等。漢語言文學是語言類的專業,本身對于語言方面就有比較特殊的要求,無論是文體還是內容,都要有針對的去體現,這在平時的練習中就可以積累,從小論文的單一到大論文的系統。任課教師在指導其論文時要注意把握“三關”,內容如下:1.“抄襲關”,在初稿中尤為常見;2.“修改關”,在初稿到定稿的過程中修改很重要;3.“溝通關”,論文的寫作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意見一致才能文筆流暢。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電大畢業論文寫作是為了證明學員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技能是否相結合,也是為了培養具有合作性、研究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的社會人才。雖然畢業論文寫作中還存在著其他問題,但是我相信我們的教育會改進的越來越好的。
【漢語言文學論文】相關文章:
漢語言文學文學論文09-17
漢語言文學論文精選09-28
精選漢語言文學論文提綱10-31
漢語言文學論文寫作08-17
漢語言文學論文提綱04-19
精選漢語言文學論文提綱11-09
漢語言文學論文模板09-30
高職漢語言文學論文12-06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論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