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

        時間:2024-08-27 09:28:53 醫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精選6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精選6篇)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 篇1

          摘要:按照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改革現行課外基礎醫學實驗活動實施,將實驗室開放、年度實驗競賽、實驗室基金、學生學術基金和教師課題等項目進行整合,以培養綜合操作技能和科研創新能力為核心,提高認識、規范管理、創新模式,使其系統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并作為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好地補充課內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的不足。

          關鍵詞:課外實驗;應用型人才;教學體系;基礎醫學

          中圖分類號:R3

          在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的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之外,利用業余時間所進行的與基礎醫學相關的各類實驗活動。多年來課外此類活動項目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提高綜合技能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分散獨立、模式陳舊等問題也較為突出,難以適應醫學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需求。所以,重新認識和改革現行課外實驗活動,將其納入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對強化學生綜合操作技能,培養科研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行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分析

         。ㄒ唬┗A醫學課外實驗活動的重要性

          1.強化操作動手能力

          操作動手能力,是評價本科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標志之一,基礎醫學實驗操作技術更是臨床操作技能的基礎。由于醫學課程任務較重,課堂時間安排較緊,加上目前的招生規模較大,大班上課為主,學生在實驗課堂上動手操作的機會并不多,要熟練掌握實驗技術,單純依靠實驗課上的時間遠遠不夠。而課外的實驗活動恰恰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補充課堂實驗不足的機會,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業余時間,多次反復強化訓練,提高實驗操作水平,熟練應用操作技術。

          2.培養科研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2],是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基礎;A醫學實驗活動是科研工作的一個最重要環節,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通?蒲袑嶒炇遣话诮虒W計劃當中的,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課外業余時間,通過回顧文獻,開展動物、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種類實驗,證明、發現并解決相關科學問題。通過課外科研性實驗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好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一定的創新能力,使優秀的大學生在學術創新領域能夠脫穎而出。

          3.促進學風建設

          醫學專業大學生入學后首先面臨基礎醫學的學習,部分學生由于所學專業未能如愿、自制力不強等原因,導致專業思想不穩定、喪失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甚至沉迷網絡世界不能自拔,精神萎靡不振,課余時間無所事事。此時一個良好的課外實驗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幫助。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和利用課余時間,查資料、做實驗、練技術,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不斷增強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端正專業思想,增加學習興趣,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促進學風、班風和校風的好轉。

          4.提升綜合素質

          實際上,現代實驗活動已不再是單一的個人實驗技術操作和科研實驗項目,而是一種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實驗操作不再是單純的技術而一種技術和能力的綜合,實驗項目更是一種團隊成員的一種融合[4]。完成一個基礎醫學實驗項目不僅涉及各項實驗過程中的操作環節,還涉及實驗前后的資料查詢、實驗理論、材料準備、衛生安全、廢物處理甚至動物保護,既需要較好的觀察能力、文字處理與寫作能力,還要求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與組織協調能力,開展好課外實驗活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重要方式。

          (二)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

          課外實驗活動是由大學生自愿選擇參加的,許多學生將課外時間多用于各類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開展基礎醫學實驗活動的時間并不多,課外實驗活動實際上處在課外活動的邊緣地位。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自身對實驗技能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特別是基礎醫學實驗總認為與臨床專業應用有一定距離,另一方面學生對科研創新的興趣不大,認為與專業學習無關,沒有必要。從教師和管理部門的角度講,對課外實驗活動的引導和組織不夠,多看成是學生和教師的個人行為,沒有從學生培養的總體設計上去認識。

          2.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的課外實驗活動實際上涉及教務、學工、團委、科技、實驗等多個部門,鑒于上述的不當認識,各部門在管理上也常常是順其自然,獨立運行,體制上條塊分割、管理分散,專業化特征不夠明顯,沒有從更高層面上進行橫向協作和組織,造成辦事效率較低。另外,在課外實驗活動的制度建設方面,缺乏完整系統的運行、評估與監測等管理規定,尚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課外活動管理制度體系。加上管理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外實驗活動的效果。

          3.經費等投入不足

          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的特點是耗時長、材料多、設備要求高,一是課外實驗活動主要利用業余時間,教師要常常放棄休息時間,不計報酬,二是實驗項目本身需要大量的動物、細胞、試劑及藥物等物品,并涉及水、電及設備等成本。所以,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是一項資金投入大、師資要求高的工作,經費投入不足常常制約了基礎醫學實驗項目開展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師生的積極性。

          二、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的探索

          (一)有機整合課外實驗活動項目

          我,F有五類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項目,包括實驗室開放、實驗操作競賽、實驗室開放基金、學生學術基金和教師課題。按照培養目標將上述課外實驗活動項目整合為二大類,一類以培養綜合實驗技能為主,包括實驗室開放和年度實驗競賽項目;另一類以培養科研創新能力為主,包括實驗室基金、學術基金和教師課題項目,并將其固化在實驗教學體系當中。這樣,新的實驗教學體系便包含了獨立的基礎醫學實驗課程和課外實驗項目二個部分(見下圖),二者各有分工,相互協作,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也使課外實驗活動的運行更加系統化、規范化,成為日常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6]。

          (二)理順管理體制機制

          為了保障課外實驗活動改革的進行,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機制是非常必要的[7]。為此,我們將課外實驗活動的管理納入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統籌進行,中心下設下設形態學、機能學、分子醫學、病原生物學四個實驗室,對應四種類型的課外實驗活動,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實行專人對口管理,實現人、財、物等各種資源的共享,并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從項目立項、實施、結題、評審和獎勵等環節規范管理各類課外實驗項目,為課外實驗活動的良好運行提供了較好保障。

         。ㄈ┘哟蠼涃M投入

          經費是保障課外實驗活動正常運行的基礎[8]。我們采取多渠道、多層面籌措資金。一是從學校層面,積極爭取實驗室主管部門和學生主管部門投入,盡管這類投入經費有限,但比較穩定,較為保障,是經費的主要來源;二是社會公益資助,資金來自于熱心醫學教育和研究的企業家和社會團體,扶持力度較大,但并不持續,時有時無;三是由教師提供經費,往往是一種定向的經費資助,實驗活動內容跟隨著教師的科研項目,學生沒有更多的選擇。以上三類經費較好地保障了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的正常進行。

         。ㄋ模﹦撔逻\行模式

          課外實驗活動項目類型多,資金來源廣,要求評價又不一致,難以規范高效運行。為此,我們設置了基于網絡平臺的信息化運行模式,以基礎醫學實驗中心為平臺,設置實驗教學網站,將課外實驗活動項目作為網上重要內容,集中放置與此相關的各類實驗信息,以利查詢和交流,同時,以學生專業系為單位,設置課外實驗興趣微信群,指定學生(群主)負責,并將有關教師和管理者加入其中,及時發布有關消息,提高效率,增加交流,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探索高效快捷的運行模式。

          三、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的效果

         。ㄒ唬⿲W生參與情況

          學生對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的認識有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開始時許多學生有為難情緒或沒有認為意義,參與并不積極。但經過幾年的改革與實踐,學生參與效果逐漸顯現,不僅提高了科研的實踐能力,有了初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部分學生還獲得了相應的省市級獎勵,對尋找工作和考研深造都有了一定幫助,在學生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并影響帶動了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目前,學生的報名參與比例已由原來的10~15%增加到了25~30%,甚至出現了一個項目多人競爭的良好局面,參與度明顯提高。

         。ǘ⿴熒{查評價情況

          我們對近二年來實驗活動項目改革的實施效果做了調查和分析,詳見下表。從整體情況看,師生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獲得了較好的改革效果。

          四、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實施過程中需注重的問題

         。ㄒ唬⿵娀瘞熒沧R

          搞好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的關鍵還是認識問題。在部分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當中,總是認為課外實驗是正常學習和教學之外的事情,可做可不做,可多做可少做,在具體工作中往往是被動服從,這必然會影響到課外實驗項目的實施及效果。所以,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從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實用型創新人才的高度認識課外實驗活動的重要意義,教師與管理實施部門要達成共識,不斷增加經費投入,強化項目管理以及表彰獎勵,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校園課外實驗活動氛圍。

         。ǘ┳⒅仨椖繉

          作為地方院校,課外實驗活動項目應堅持實驗性原則,緊緊圍繞地方醫藥衛生事業的需求。而目前的做法主要是由學生隨意選擇項目,項目的可行性、實用性和延續性都有待提高。我們正在編制學生課外實驗活動項目指導手冊,注重項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按照臨床崗位的技能需求和實際應用領域設置項目,從而更好地指導和幫助學生,并長期堅持進行,促進形成學校的課外實驗活動特色。

         。ㄈ┮幏渡陥蟛牧

          我們在書寫的實驗活動項目申報材料中發現,部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較盡弱,許多學生并不知道如何去表達項目意圖,方向模糊、層次不清、用語不規范、重點不突出及材料不全等問題較為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申報立項的比例。因此,加強學生的公文寫作能力,規范書面用語,開展申報材料的書寫輔導是十分必要的。

         。ㄋ模┖侠戆才艜r間

          醫學教育不管是四年制還是五年制都常常是二段式,第一階段以基礎教學為主,主要在校內課堂進行,其中實驗所占有較大比例。第二階段以專業(臨床)教學為主,主要是見習或實習,需依托醫院、藥企等校外基地進行,課外時間難以保障。所以,基礎醫學課外的實驗活動應安排在第一階段,即學生開始接觸醫學基礎課程之后的二、三年級進行。

          綜上所述,開展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對培養應用型本科醫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改革現行的課外實驗活動模式,形成新實驗教學體系,有利于課外實驗活動的長期穩定發展,促進學生實驗技能和科研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 篇2

          為加快我院醫學人才梯隊建設,培養和造就更多的優秀青年醫學人才,促使各學科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提高我院醫學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養目標

          根據學科建設的需要,以德才兼備為標準,從全院各學科中擇優選拔優秀青年醫學人才,經過計劃培養,使他們成為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豐富臨床實踐經驗、領先技術水平的優秀青年人才,為醫院創建新一代青年醫學學者隊伍,形成各專業優秀學科帶頭人梯隊奠定基礎。

          二、組織領導

          醫院青年人才培養工程方案的實施是在醫院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醫院科教科、人事科具體負責實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選拔范圍、條件及要求

          (一)選拔范圍:全院臨床、醫技、藥學及護理學科衛生技術人員。

          (二)申報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醫德高尚、治學嚴謹,身體健康,具有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精神;

          2.年齡:40周歲以下(申報當年);

          3.學歷學位:本科學士及以上;

          4.外語:大學英語六級(或取得全國衛生系統外語水平考試合格、碩士學位全國英語考試合格、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五級等);

          5.計算機:取得江蘇省信息化素質培訓合格;

          6.職稱: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7.論文:在省級以上正式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8.科研:承擔區級以上科研課題(前三名),或有完整的科研設計書,處于預試階段擬準備申報的科研課題;

          9.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及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及實踐技能,為科室業務骨干,具有發展潛能;

          10.近三年內無重大醫療事故、工作差錯,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或獲院級以上表彰。

          具備上述條件,擇優選拔。

          (三)要求:青年人才培養對象所在科室必須能切實保證按培養計劃進行培養,并且能保證提供優秀導師(一般為學科帶頭人或科主任)在臨床及科研一線固定帶教。

          四、選拔程序

          (一)申請

          1. 由個人申請并填寫“青年人才工程培養申請書”。

          2.科室(部門)初審后推薦至科教科。原則上每期同一個學科(專業)推薦人數不得超過2人。

          (二)評審

          1.初審:科教科、人事科根據有關要求對申報對象的`材料進行資格審查,符合條件者報醫院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2.考核:對初審符合條件者進行相當于大學英語六級水平的測試;組織學者進行專業知識現場提問和答辯;并以投票方法確定青年人才培養對象侯選人。

          3.復審:醫院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根據考核結果,提出青年人才培養對象建議名單。

          4.公示:經復審后,在醫院OA網上進行公示,征求職工意見。

          5.審定:醫院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人才培養規劃、學者評審意見和考核結果,結合公示情況,確定青年人才培養對象人員。

          五、培養內容、方法與途徑

          (一)導師指導:培養對象可自選導師2名(院內、院外各一名),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簽署培養教學協議書。醫院協調確定培養對象的指導老師并督促、指導培養對象跟師學習。

          (二)理論學習:培養對象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在導師指導下選定精讀與泛讀專業書目,制定讀書計劃,深入學習,做好讀書筆記,寫出學習體會,努力提高理論水平。

          (三)臨床實踐:培養對象除了在本院堅持臨床實踐外,培養期內需完成至少6個月的上級醫院定點培養(進修)。掌握新技術、新療法、新進展。每年參加國內外相關專業學術交流1次以上。

          (四)臨床研究:瞄準本?魄把,選擇課題進行臨床研究1項以上。

          六、管理與考核

          (一)醫院負責本工程培養考核方案制定,組織實施,對入選對象跟蹤評估、定期考核。

          (二)培養對象所在科室(導師)負責對學員的日常工作、學習和臨床實踐等情況的督促檢查,為培養對象創造鍛煉學習的條件和機會。保證順利完成培養任務。

          (三) 培養對象每年須撰寫課題年度進展報告、工作總結,填寫考核手冊,于每年12月10日前報送院科教科;由人事科、科教科組織學者進行年度考核。培養周期結束后進行總體考核,周期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考核評估的重點是培養對象實際業務水平、組織管理能力以及醫、教、研實績是否按年度計劃完成等?己私Y果分優秀、合格、不合格。對出色完成“青年人才工程”培養任務,達到培養目標,成績顯著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因個人原因中斷培養計劃或考核不合格者,醫院將追回已付出培養經費。

          七、培養經費

          (一) 醫院對每位列入計劃的培養對象資助額度為1萬元/年,合計3萬元。設立獨立帳戶,?顚S谩=涃M主要用于培養對象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短期培訓、參加相應的學術活動、學習經費、導師帶教津貼等。

          (二)培養經費使用管理措施參照“科研經費管理措施”。

          八、培養周期

          培養周期為三年/期,每期培養對象10名左右,每三年選拔一次,培養結束后須在本院工作5年以上。

          本方案自職代會通過后執行。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 篇3

          一、“卓越計劃”給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提出了新要求

          “卓越計劃”的提出旨在培養工程界的領軍人物,除了要求學生掌握本領域的學科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以及人文綜合素質。對于培養醫療器械儀器產業相關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要求學生具有如下方面的能力:具有扎實的理、工、醫等多學科的醫學儀器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深入理解并掌握醫學儀器工程分析和設計原理,理解醫療器械生產過程中的工程技術問題;具備實現醫學儀器工程相關設計的智慧、能力及奉獻精神;具有寬廣的人文社會科學背景知識。

          二、生物醫學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全國約有140所高等院校開設了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所有的培養計劃和方案都只是偏重于相互關聯比較緊密的學科方向,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學科方向。由此,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本科生的培養方案非常多,相互之間的區別還比較大,但它們大多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1、在課程的設置上,內容比較散,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較少。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理、工、醫融合在一起的交叉型學科,課程設置除了一些公共課程外,其專業課涉及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生物技術、數學、物理、化學、醫學基礎等相關課程。在大多數本科院校僅僅是將這些課程簡單地拼湊起來,并沒有很好地將它們的知識點進行融合,形成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特色的專門課程。

          2.教師的知識結構很難融合多學科的知識,使得課程體系的執行在一定程度上脫節。在大多數院校的生物醫學工程教學任務是由電子、計算機、生物、物理、醫學等領域專家來承擔,他們往往在某一個領域內有很高的造詣,但要結合其它領域的知識就存在一定的困難。這種現象阻礙了本科生培養計劃的實施,也使人感覺課程體系比較松散。

          3.在培養過程中,學生對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產業的了解較少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是一個年輕的學科,其相關產業更是最近十年才發展起來的,大部分高校與這些企業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使得學生很難到相關企業開展工程實踐活動。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已開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部分高校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企業主要是以贏利為目的,不愿意接受本科生到企業進行工程實訓。

          三、生物醫學工程培養模式改革探索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定位于醫學儀器相關科學技術問題的研究,并已經被確認為廣西重點學科。依托于“生物醫學傳感與智能儀器”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緊密圍繞“醫藥制造”等廣西十四個千億元產業以及廣西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構建了特色鮮明的“工程應用型”專業學科結構體系。這些改革舉措有效解決了當前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教學普遍存在的諸多問題,為工程型生物醫學工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思路。

          1、凝練專業方向,領航專業發展。

          凝練專業方向,不僅要清楚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還要了解當前科學技術發展前沿、相關企業的技術需求和人才需求。只有不斷加強與醫療器械相關生產企業的聯系,掌握最新的人才需求情況以及專業需求情況,才能使專業方向緊跟需求,專業才能長期健康發展。

          2.加強科學研究,帶動本科教學。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交叉融合特性非常明顯的學科,這種特性在科學研究尤為突出。鼓勵教師參與醫學儀器相關的科學研究,積極申報國家、省部級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科研項目。特別鼓勵教師承擔相關企業委托的科研項目,這在教學方面至少有三個好處:(1)可以加強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為學生的實習、工程實踐活動提供實際條件,同時也使相關工程研究可以到生產實際當中;(2)使教師在較短的時間里快速融合理、工、醫三個學科的知識點,掌握醫學儀器生產過程中的`科學問題和工程設計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師本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水平;

          (3)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包括企業委托的開發項目,使學生有機會參與工程實踐訓練活動,同時,讓學生能夠親歷生產現場,有助于對醫療器械生產過程中的工程技術問題的理解。

          3.完善課程體系,適應“卓越計劃”。

          生物醫學工程課程設置可采用多任務與相互聯系的教學規律,鼓勵在課程的設置上注重廣度也有深度。課程的設置必須既重視基礎知識,又突出專業特色;既有較寬的知識面,又有一定的專業深度。主要應包括基礎知識課程體系、專業基礎知識課程體系、醫學知識課程體系、專業知識課程體系和人文社會科學等選修課程體系。在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設置方面要經過充分的企業調研,廣泛聽取企業相關生產專家的意見,了解企業生產中的人才需求進行設置,并要安排足夠的時間到企業去進行頂崗實習。

          4.加強與相關生產企業合作,切實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建立高校與相關生產企業的良好關系對于工學本科人才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邀請企業參與院系對辦學方向、發展規劃、專業建設等重大問題的討論和決策,參與學校教育改革、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及時修正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還可以聘請企業有較高水平和富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并指導教學活動、實習、畢業設計課題、參與畢業答辯,讓學生可以進行充分的工程實踐能力訓練,切實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5.重視人文素質課程教育。

          現代社會對人才要求全面發展,只有專業知識而沒有較好的人文素養和交流能力的畢業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難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在培養方案中突出了主干課程同時,盡可能多開設前沿選修課,尤其是反映其專業特色的課程。在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同時,盡可能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加強人文素質修養。另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能力。將工程建立在與經濟、社會、科學、人文、自然、環境、法律、道德等為一體的大系統中,把人才培養置于這樣一個大工程背景下,實施工程教育。

          總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需求非常旺盛的學科專業之一。在“卓越計劃”的背景下,作為培養具備解決醫學儀器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來說,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加強與相關生產企業之間的聯系和合作,完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切實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重視人文素質課程教育在工程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探索具有時代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實現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人才的精細化培養。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 篇4

          【摘要】當前高等教育中培養出的口腔醫學人才最大的缺點就是實踐能力不強,雖然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是學習過程中實踐操作的機會較少,實驗教學內容和形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強口腔醫學專業的實驗教學改革,為社會培養出應用型口腔醫學人才,本文主要對口腔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路徑進行探索。

          【關鍵詞】應用型;口腔醫學人才;培養;實驗教學改革

          口腔醫學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要求專業人才掌握醫學、美容學等理論知識,同時具備較強的操作能力,可以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口腔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口腔醫學人才在培養過程中就必須重視實踐性,高等教育口腔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一、加大實驗基礎設施的投入

          調查研究表明,當前高校對口腔醫學專業實驗基礎設施的投入明顯不足,實驗室面積小,管理機制不完善。學生實驗機會不多,且實驗過程存在流于形式問題,導致學生的應用能力不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引進先進的實驗設備

          先進設備的引進和使用是開展實驗教學改革的第一步,除了建設基礎實驗室以外,還要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建設治療實驗室、修復工藝實驗室、口腔門診等,同時還要引進治療椅、技工桌等,為實驗操作提供基本支持。還可以引進仿真模擬系統,為學生營造一種真實的操作環境,仿真人的頭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隨意轉動,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合理安排實驗,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進行實踐操作,扎實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完善基礎設施、將實驗室分開設置有兩個優點:一是保證學生實驗操作與理論學習的同步性,學習完理論知識馬上進入實驗操作,保證實驗操作的連續性;二是可以將設備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大,避免設備閑置。近幾年口腔醫學的發展速度非?,各類先進設備逐漸投入使用,為了滿足臨床需求,學校要積極引進這些設備,為實驗教學提供支持[1]。

         。ǘ┩晟茖嶒灲虒W管理機制

          高校要完善實驗教學管理機制,一方面是對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加強維修與養護,避免設備損壞;另一方面是要根據口腔醫學專業人數、理論課程設置情況合理安排實驗時間,進一步提高設備資源利用率,避免出現沒有滿足學生實踐需要或者是設備資源閑置問題。要對建設實驗室以及采購實驗設備過程進行統一管理,避免出現重復購置問題。實驗室及設備的使用都要遵循制度規定,要求管理人員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以后及時處理,避免影響學生的實驗進程[2]。

          二、豐富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

          (一)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綜合能力會對實驗教學水平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實驗教師最好具備臨床經驗,可以到醫院聘請一些口腔醫學專家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指導。缺乏臨床經驗的博士生、碩士生任教之前需要集中培訓,最好在口腔醫院實習半年左右再回校任教。教師在指導學生做實驗時,要改變以往演示———模仿的模式,注重激發學生的操作興趣,主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操作出現困難時進行指導和演示。學生真正對實驗過程進行思考,才能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目標,避免實驗流于形式。

          (二)靈活使用實驗手段

          以往口腔醫學專業實驗教學中,教師習慣采用集中演示方式,存在以下缺點:首先,演示速度不好控制,導致學生理解和記憶之間存在矛盾,有可能當時明白了怎么回事,但是過后又忘了;其次,集中演示時一個班級的學生擠在一起,秩序混亂,部分學生濫竽充數,沒有認真觀察演示過程。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將多媒體演示與分小組演示結合起來使用,多媒體演示雖然不是對設備進行直接操作,但是可以控制演示速度,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操作環節可以放緩演示速度,讓學生一般理解一邊記憶。分小組演示則有助于教師掌控課堂紀律,保證演示效率。另外,可以組織一些類似“口腔組織病理學小報設計”比賽,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收集整理資料,自己動手繪圖,提升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同時強化對病理學知識的理解。

         。ㄈ┖侠碓O置課程

          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的設置也會對實驗效果產生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操作能力。為了使學生更早接觸口腔醫學知識和實踐操作,要改變以往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的教育結構,從大三開始接觸《口腔組織病理學》等專業課程,一邊學習臨床醫學一邊學習口腔醫學,保證學生所學知識的連續性,相關實驗課程要與理論知識的學習一一對應,使學生更早的認識口腔醫學的臨床應用。將臨床實習時間提前,為學生留出一個學期的時間參加專題講座或者是學習一些選修課,為工作或者是考驗做出更加充足的準備[4]。

          三、加強與口腔醫院之間的合作

          開展口腔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因此口腔醫院是最好的實驗基地,學校要加強與口腔醫院之間的合作,將實際觀察和參與作為實驗教學的一部分。

         。ㄒ唬┤粘S^察

          實驗口腔醫學設備的更新換代非?欤瑢W校將這些設備全部引進實驗室是不現實的,為了使學生了解更多先進設備的使用方法,教師只能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與就近的口腔醫院合作進行日常觀察實驗,每個星期選擇一節課到醫院進行參觀,

          一是可以請醫生為學生面對面講解這些設備的使用方法,

          二是醫生在進行臨床操作時學生可以在一旁觀察。這種方式可以彌補學校實驗教學的不足,學生通過日常觀察實驗可以全面了解當前口腔醫學領域使用的設備類型以及具體操作方法,工作以后可以迅速進入狀態,不需要醫院再花時間進行設備操作培訓。

         。ǘ┘倨趯嵙

          寒暑假期間學?梢詾閷W生安排短期實習,實習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操作,可以使學生將以往學習的知識、做過的實驗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并且可以面向真人進行一些簡單操作,如洗牙、拔智齒等。同時觀察醫生是怎樣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牙齒矯正、種植方案,實際操作是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等?梢哉f實習是最高級的“教學實驗”,學生可以看到實驗操作與實際操作之間的差距,學會怎樣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中,工作以后就不會出現不敢下手、無從下手問題,在短時間內找到工作狀態,滿足醫院的需要[5]。隨著口腔醫學的發展,社會對這一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滿足這種需要,高校應該加強口腔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另一方面要豐富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同時還要加強與口腔醫院之間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滿足社會對口腔醫學人才的需要。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 篇5

          1高等臨床醫學教育特點和規律

          1.1現代臨床醫學教育的特點

          現實性。臨床醫學研究和今后服務的對象是現實的人,臨床醫學教育要培養直接與人打交道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人才。這就意味著臨床醫學教育不能僅是象牙塔內形而上的思考,或對理論模型和假設的操作,它必須關照社會,關照現實的、活生生的人,必須將自身置于社會性的環境之中,處理好對于現實的人和社會的關系。

          綜合性。臨床醫學教育的綜合性源于臨床醫學學科的綜合性。第一,臨床醫學作為現代醫學體系中的一環,必然要與基礎醫學、藥學、預防醫學等其他醫學學科相互交融;第二,臨床醫學的發展需要相關學科(尤其是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和進步的推動;第三,現代臨床醫學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雙重屬性,要求自然科學的“理性”與人文社會科學的“關懷”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相容并蓄。

          實踐性。臨床醫學是一門醫學理論導向的技能性學科,需在現實的社會中發揮它的作用。臨床醫學教育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實踐得以完成。

          持續性。復雜多元的環境和不斷變化著的人類疾病使得臨床醫學教育必須采用終身教育模式,其教育體系包括:在校教育、畢業后教育(住院醫師培訓)和繼續教育。

          1.2高等臨床醫學教育的規律

          現代臨床醫學教育的上述特點,決定著高等臨床醫學教育除遵循高等教育普遍性規律之外,仍有其特殊規律。

          就普遍規律而言,高等臨床醫學教育與其它學科教育一樣,需關注社會、群體和個體這三個層次。因此,高等臨床醫學教育首先應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為社會提供優秀臨床醫學人才,促進醫學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其次應符合人的一般認知規律,為醫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框架和學習層次;最后應關注個體多樣性,為醫學生創造自由寬松,有利于個性化發展的`學習、研究環境。

          就特殊性來說,高等臨床醫學教育為培養高素質的現代醫學人才,必須關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幾個結合,即醫學和人文學科的結合,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緊密結合,臨床實踐與醫學科研的結合,臨床醫學與相關學科(尤其是生命科學)的結合,在校教育和后續教育的結合。

          2多元環境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向

          醫學教育理念從“關注病”到“關心人”的轉向,F代醫學已轉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臨床醫學關注點已不再停留于疾病層面,而是結合患者個體心理和群體社會環境進行醫治和保健。因此,臨床醫學教育致力于培養學生綜合多維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從人的精神、生理因素和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中思考和把握病因,從自然、生物、心理和社會諸方面對疾病進行診治和研究,進而提供更有效、更富同情心的醫療服務。在“關心人”的醫學教育理念下,患者不僅是單純的疾病載體,同時又是各具特性的溝通對象、可能的心理問題人群、情緒急躁者等;醫生在診斷和醫療之外,還需對其進行語言溝通、心理輔導和情緒排解。

          人才培養目標從“單一”角色到“多重”角色的轉向。教育理念的轉變對現代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提出了全面要求,在使學生成為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和過硬臨床技能的醫學專家的同時,還賦予其更多角色身份一作為溝通者,他必須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強化溝通技巧和咨詢能力;作為合作者,他必須通悉與基礎醫學專家、藥師等的協作,具備組織團隊、把控全局的能力;作為健康倡導者,他必須關注疾病預防、家庭保健等公共衛生領域的醫學問題;作為學者,他需要掌握醫學、生物學等學科的研究前沿,積極展開探索研究,推動醫學發展;作為專業人士,他需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

          人才培養方式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向。傳統醫學教育強調教師根據教材設定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結構化的知識傳授,忽視學生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自主能動性,以及學生群體本身的多樣性特征。這在很大程度上僅強化了學生記憶知識的技巧,但對其思維和實踐卻鮮有裨益,F代醫學教育轉向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方式,通過病例問題和臨床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思考、實踐和自學能力,從而能靈活運用知識,并能緊跟醫學發展趨勢,進行自身知識體系的及時更新。

          3人才培養模式轉向中的臨床醫學課程

          3.1課程改革的總體趨勢

          重視人文知識和溝通技能教育。臨床醫學教育作為一種對人的培養,醫學生除了掌握專業醫學知識和技能之外,如何成為一個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成為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醫生和患者、醫師和藥師等人際關系成為臨床醫學教育的又一基礎。因此,歐美醫學院校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社會知識和溝通技能的培養。學生在接受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整個過程中,貫穿對醫學倫理、道德價值、醫患關系、面談技巧、咨詢技巧等課程的學習,以建構完整的知識結構。

          開展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整合式教學。不同于傳統課堂講授、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結合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在實際案例的學習和問題討論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有深入思考和分析,提高自我學習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如今,PBL教學、“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等整合式教學已被廣大歐美醫學院校所共識,國內部分院校也開始在課程改革中引入整合式教學。實踐證明,整合式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研究能力、自學能力的提高有顯著幫助。比如,通過“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醫學生能夠對整個系統器官有立體和直觀的認識,并要求在短期內掌握涉及生理系統的各學科知識,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系統性邏輯思維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與此相應,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也是現代醫學教育普遍采納的有效方法。

          加強臨床實踐和學術科研的結合與互動。除了醫學基礎教育、臨床實踐、實習等環節,一流醫學院校非常強調科研對臨床醫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在學習過程中結合科學研究,有助于醫學生鞏固基礎醫學知識、拓展學科視野、鍛煉邏輯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在醫學研究中,既是學習者又是發現者,由此獲得的不是孤立靜態的知識堆積,而是基于問題探究的系統性認識和方法,切合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一流醫學院校在不斷的課程改革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注重根據學生學習的直接效果對課程和教學方式進行適時調整,提供最佳課程教育。比如,一些醫學院校根據經驗和研究發現,傳統教育模式在醫學基礎知識的系統學習方面有其優勢,因而進一步對原有完全PBL模式進行改革,采用傳統教學與PBL模式相結合的混合型或雜交型課程。

          3.2若干課程實例

          Patient,Physician,andSociety課程(PPS)!盎颊-醫生-社會”是一門將患者與醫生、疾病治療與群體健康相聯系的課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西北大學醫學院等醫學院校,將這門課程貫穿四年臨床醫學教育之始終。該課程設置旨在培養醫學生的實際臨床診斷能力、醫患溝通技巧和倫理價值觀念,并綜合介紹公共健康知識與社會保健政策。PPS課程使學生獲得更多處理醫患關系、診斷患者的經驗性學習機會,并在醫療實踐的同時,掌握與醫學相關的社會倫理、公共政策,符合臨床醫學中醫生與患者互動、醫療與預防并舉的實踐原則。

          BodyandDisease綜合課程!叭梭w與疾病”是一門按器官系統教學的跨學科綜合性課程。圍繞生理系統和臨床常見病組織教學,打破臨床與基礎學科的硬性劃分,對醫學學科進行整合,弱化學科特點和基礎概念,讓臨床教學回歸臨床。相比我國高等臨床醫學普遍采用的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的分科教學和實踐方式,國際一流醫學院校更青睞于在醫學基礎課程之后,按器官系統進行跨學科綜合教學模式。例如,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自第一學年末開始,按腎臟、心血管、肺、胃腸(包括營養學)、內分泌和生殖系統等五部分展開“器官系統”課程教學。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在為期1年的醫學基礎課程教育中,先后設置“分子與細胞”、“普通人體”、“大腦與行為”、“人體與疾病”等系列綜合性課程。其中,“人體與疾病”占近一半的課程時間,整合了微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和藥理學等學科的課程,針對臨床疾病開展系統教學。

          Problem-BasedLearning(PBL)。準確地說,PBL是一種教學方式,區別于以學科為基礎、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方法,倡導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臨床醫學教育中的PBL教學以具體病例為基礎,旨在提高醫學生處理實際醫療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等,彌補傳統醫學教育缺憾。近年來,我國高等醫學院校也陸續開始實踐這一教學方法,加強了醫學生經驗認知與理論學習的結合融通。如,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在考察借鑒國外醫學院校PBL優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于2007年秋季正式開設PBL課程。經過1年來的實踐,學生在收集分析資料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臨床思維、探究思維等方面都獲得了提高和增強氣

          Scholarship項目。學者項目是為促進臨床實踐和學術研究結合互動,激發醫學生創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維,培養其醫學科研能力而設立。學者項目不強制要求學生必須取得某類科研成果,注重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整體過程,挖掘日后從事科學研究的潛力。美國許多著名高等醫學院校均設立學者計劃、學者項目,鼓勵醫學生進行學術專題研究。杜克大學更是為學生預留了一整年的科研時間,為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和研究潛力提供自由空間和便利條件。

          在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轉向背景下的高等醫學課程改革趨勢,充分體現出現代臨床醫學教育的特點與規律。通過加強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在幫助學生具備健全人格的基礎上,進行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通過開設跨學科、模塊化、整合式臨床醫學課程,淡化“基礎-臨床-實習”傳統三段式教學界限,強化醫學生系統分析思考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鼓勵與理論學習相結合的醫學研究,激發醫學生對醫學學科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為其知識和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我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在目前的探索和發展階段,應積極順應這些變革趨勢,推進利于醫學人才成長的課程建設。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 篇6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初步臨床工作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進一步深造基礎,能在各級衛生保健機構在上級醫師的指導與監督下,從事安全有效的醫療實踐的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方面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接受臨床技能、溝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初步的醫療、健康宣傳、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一)態度目標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愿為祖國的衛生事業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

          2.關愛病人,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將維護民眾的健康利益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

          3.樹立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觀念,持續自我完善,不斷追求卓越。

          4.具有與病人及家屬進行交流的意識。

          5.在職業活動中重視醫療的倫理問題。

          6.尊重患者個人信仰。

          7.實事求是,對于自己不能勝任和安全處理的醫療問題,應該主動尋求其他醫師的幫助。

          8.尊重同仁,有團隊合作精神。

          9.樹立依法行醫的法律觀念。

          10.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在考慮病人及家屬利益的同時注意發揮衛生資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學態度、創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維護醫德的義務。

         。ǘ┲R目標

          1.掌握與醫學相關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行為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基礎知識和科學方法。

          2.掌握生命各階段的人體正常結構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狀態。

          3.掌握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原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原則,認識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基本的藥理知識及臨床合理用藥原則。

          5.掌握圍產期的'保健原則和計劃生育的醫學知識。

          6.掌握全科醫學基本知識,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和篩查的原則。

          7.掌握臨床流行病學的有關知識與方法。

          8.掌握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了解其診療原則。

          9.掌握傳染病的發生、發展以及傳播的基本規律,掌握常見傳染病的防治原則。

         。ㄈ┘寄苣繕

          1.全面、系統、正確地采集病史,系統規范地體格及精神檢查的能力,規范書寫病歷的能力。

          2.較強的臨床思維和表達能力。

          3.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兒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處理能力。

          4.一般急癥的診斷、急救及處理能力。

          5.運用循證醫學的原理,針對臨床問題進行查證的初步能力。

          6.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

          8.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研究醫學問題及獲取新知識;能用一門外語閱讀醫學文獻。

          9.能對病人和公眾進行有關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等方面知識的宣傳教育。

          10.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學制:5年,實行4到7年的彈性學制。

          學位:醫學學士

          四、核心課程

          人體解剖學(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診斷學(物理診斷學、臨床技能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醫學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醫學課外實驗活動改革初探的論文】相關文章: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在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論文04-23

        化學實驗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研究論文11-09

        試論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的初探12-11

        淺談普通本科院校國貿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03-22

        本科醫學論文精選11-24

        應用型本科課程考試改革與實施探究03-02

        淺談應用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初探03-20

        醫學論文實驗寫作11-22

        醫學本科畢業論文精選06-09

        本科生醫學論文11-2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