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景觀中中國傳統藝術元素的運用論文
摘要: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具有凝練、莊重、滲透的特質,像詩歌、音樂、雕塑極具張力,富含精神營養。擁有強大的穿透性。中國傳統藝術元素以概括、精煉為長。本文就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如何予以運用,淺談一下自己的見解希冀為廣大現代景觀者提供一點理論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景觀設計;應用
1中國傳統藝術元素的概念及對景觀設計的作用
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有序、一脈相承,對社會進步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傳統藝術元素更是祖國優秀文化數千年來積淀的精華所在。藝術元素來源于生產、生活卻又高于生活且為生活服務。中國傳統藝術元素集審美與實際功用于一身,是方法與形式產生的思維圖畫,是自身需求的藝術生活的翻版,是為了和諧人與自然關系而創造行為規范,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審美情趣與價值觀的真實縮影。中國藝術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藝術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要素,在現代景觀中融入中國藝術元素,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啟迪人們的智慧、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帶來視覺的無限沖擊,給人帶來其他景觀設計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這是中國藝術元素里特有的魅力所在,能拉近人與人之間心靈的距離。
2藝術元素是開啟現代景觀設計智慧之門的鑰匙
中國藝術元素是民族之魂、國家之寶,是中國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國傳統景觀設計植入中國藝術元素才能被世界所推崇,才能歷久彌新,這正是中國藝術元素的魅力所在。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和現代景觀設計相互融合才是景觀設計師所追逐的目標。對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加以創新,使其富有時代特色,植入或融入現代景觀中,令其更富有時代特色。不僅使中國藝術元素有了依托,而且能使現代景觀設計師找到藝術靈感的源泉。景觀設計師融合中國藝術元素中的文化精髓與現代設計,使中國藝術元素與現代設計語言符號形成溝通與互補,達到傳承中華文明,服務當代社會的設計目標。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設法融入中國藝術元素可拓寬藝術審美視野,將中國藝術元素超越時代美學價值,體現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確保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景觀設計理念的互通、互融、互助、互惠,可謂一舉兩得。在現代景觀中融入中國藝術元素,是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敬畏與借鑒,是找到了現代景觀設計的藝術根基。是對傳統文化遺產挖掘與開采,是對傳統文化藝術精華營養的汲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基因的繼承與發展,是古典藝術之美與現代藝術之麗的有機結合,是對中國藝術的發展與傳承。
3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3.1傳統藝術元素的特質所在
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具有較強的完美性、象征性、特征的概括、抽象、程式等特性,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諸如書法、園林、刺繡、文房四寶等優秀元素,將中國藝術元素融入到現代景觀設計策劃活動中,可通過設計者的理念與實踐,用精心設計富含藝術元素的中國文字與傳統圖形表述出來。能精確地感動受眾、感染群眾、啟迪思考,其設計中的中國藝術元素能夠精準地表達出設計的理念、思想。
3.2傳統藝術元素與現代廣告景觀設計
把中國平面造型藝術植入到景觀設計中,現代景觀設計元素就多了一份民族性、多了一份歷史性、多了一份“中國芯”。譬如,把國粹-京劇的臉譜應用到現代廣告景觀設計中,可以傳遞中國文藝歷史的滄桑與輝煌。把中國藝術元素之一的中國結應用到現代廣告景觀設計中,就使現代景觀設計中多了一份吉祥和完美。把中國的傳統文字通過象形、寫意等手段植入到現代景觀設計中,就多了一份炎黃子孫的自豪與優越,就多了一份對中國歷史的追憶與思念,運用甲骨文等表征來為現代景觀設計提供豐富的視覺元素。把中國藝術元素融匯在銀行的標志設計中,就多了一份充滿想象的空間,看到了它就想起了銀行,這就是中國藝術元素的魅力所在。
4結語
中國藝術元素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是悠悠華夏、文明古國的優秀基因。它能撥動國人情感的發條,穿過歲月的隧道,傳承著藝術的魅力,是炎黃子孫情感的記憶和噴發。見證著民族生活、生存、發展、進步的軌道,中國藝術元素凝聚著歲月的滄桑,是民族文化血脈的延續,將其巧妙地運用到景觀設計中,是對藝術的最好繼承與尊重。
參考文獻
1董松.論景觀設計在博物館中的應用[J].裝飾,2006(12)
2王牧.景觀設計的功能解讀[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6)
3田偉.淺析景觀設計中材料應用的人性化[J].四川建筑,2007(5)
4王煒.淺談居住景觀設計[J].山西建筑,2007(32)
【現代景觀中中國傳統藝術元素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中國傳統元素在動畫藝術中的運用論文09-30
公共藝術中傳統民族元素的運用論文06-07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包裝中的運用06-16
論析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運用10-28
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茶館設計運用論文07-22
玻璃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運用論文05-16
藝術設計元素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研究論文10-11
文學出版物中現代插畫藝術的運用論文06-25
淺談中國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