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美體育電影作品比較分析
【摘要】 本文以《筑夢2008》、《洛奇》為例,對比分析了中美體育電影作品的差異,認為中美體育電影作品的人文內涵、敘事情節基本相似,但在作品數量、主題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建議我國體育電影應改變主題較為單一的弊端,在體育電影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之間尋求平衡點 ,追求體育電影的發展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一致。
【關鍵詞】中美體育電影; 《筑夢2008》、《洛奇》;比較分析;對策建議
一、前言
自1896年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放映“西洋影戲”至今,電影在中國已走過百年歷程。而體育誕生于原始社會末期,它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體育與電影的結合堪稱完美,體育的大眾性和競技性能夠滿足電影題材的需要,電影藝術的發展能夠擴大體育的影響。而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由于社會環境、意識形態存在差異,人們對體育電影的詮釋也不盡相同。
體育電影指以體育運動、體育運動重大事件和體育工作者生活為題材的影片,多以體育運動、體育訓練和競賽為背景,結構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并以精湛的體育表演作為影片特色。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以不同歷史時期中美體育電影作品為研究對象,重點參照《筑夢2008》和《洛奇》兩部影片。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相關文獻,了解中美體育電影發展歷程、趨勢,為論文撰寫提供依據。
(2)案例分析法。針對兩部典型意義的體育影片進行分析――以《筑夢2008》和《洛奇》為例。
三、結果與分析
1、中國體育電影發展狀況
20世紀20年代拍攝的《東方大學運動會》是我國電影史上第一部以體育運動為題材的無聲紀錄片,從此,體育題材正式進入中國電影人的視野;20世紀30年代,由于抗戰全面爆發,國內體育故事片幾乎是一片空白;20世紀50-70年代的體育電影主要體現愛國主義精神,代表作有《碧空銀花》等;20世紀80年代,這時的體育電影具有明顯的時代氣息,代表作有《沙鷗》等;隨著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一系列與奧運有關的電影應運而生,如《筑夢2008》,這時的體育影片表現更多的是團結的力量,是正能量的傳遞和夢想的實現。
2、美國體育電影發展狀況
美國體育電影多以本國優勢傳統體育項目為題材,20世紀70-80年代,美國體育電影代表作有《洛奇》、《憤怒的公牛》等,這一時期體育電影主要反映人們的現實生活;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體育電影風格向喜劇轉化,代表作有《空中大灌籃》等;進入21世紀,美國體育電影由喜劇風格逐漸轉向表現勵志精神,代表作有《卡特教練》、《光榮之路》等,《卡特教練》是一部根據真人改編的體育勵志片,講述了一位高中籃球教練帶領自己的校隊頑強拼搏的故事。
3、中美體育電影作品的“同”與“異”
(1)中美體育電影作品共同點分析。①中美體育電影作品人文內涵基本相似。體育人文精神內涵精髓是體育精神。電影《筑夢2008》是北京奧運會的官方紀錄片,影片以北京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場的設計競賽、評選及建造過程為結構線索,穿插敘述一個普通家庭、一位跨欄運動員(劉翔)、三個小體操運動員(江鈺源、鄧琳琳、乃若愚)、一組特警戰士及眾多志愿者對奧運會的期待以及付出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新形象,表達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主題,這一體育精神感染了全國13億人。 “美國夢”主要是崇尚自由、公平競爭,電影《洛奇》是“美國夢”的代表。年輕的史泰龍對該片作出精彩的演繹,他為喜愛的拳擊運動奮斗了十年,卻仍被作為“蹩腳手”對待,偶然的機會讓他獲得與重量級拳王阿波羅同臺競技的機會,為了這次比賽,他付出艱辛的努力,最終成為一位家喻戶曉的美國拳王。這一主題表達了美國民眾不懼權威、努力奮斗并最終取得成功的生活態度?梢姡忻荔w育電影人文內涵相似:在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的路上,揮灑汗水與淚水,其中的艱辛,只有他們自己能夠體會到。②中美體育電影作品敘事情節基本相似。勵志題材是故事敘述的主流,影片的情節基本上是開始主人公受挫,后來經過拼搏獲得成功;蛘呤侵魅斯m具備較好的先天素質,但起初意志薄弱而逐步走向放縱,后來另一重要人物的出現使故事情節發生轉折,經過波折后,主人公開始發憤圖強,在最后一刻表現超群獲得成功。
(2)中美體育電影作品差異性分析。①中美體育電影作品數量上的差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體育電影作品累計40余部,而美國則有140余部。我國體育電影大部分是在北京奧運會前出現的,這從側面反映了奧運對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分析發現,中外人民對體育的關注度不同是出現差距的主要原因,布什、克林頓等都曾在白宮接待過當年NBA總冠軍的球隊,同時,美國體育與社會各界聯系也相當密切。反觀中國,由于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加之體育界與各界的聯系不密切,導致有影響的體育作品數量較少。②中美體育電影作品主題上的差異。我國體育電影作品主題多局限于勵志這一套路;美國體育電影在注重競技體育的同時,更加注重個人主義的表現。以《筑夢2008》中的三位小體操運動員為例,為備戰奧運,國家在2002年就開始選拔適齡運動員。奧運會女子體操項目中,每個國家只能選派六名選手上場,通過逐年篩選,能來北京參加集訓的小運動員只有二十多人,她們還要再經過國家隊定期測試及全國比賽的考驗,去爭奪僅有的六個名額,其中許多孩子都是十一、二歲就來到這里。乃若愚訓練期間扭傷胯骨,與奧運會失之交臂,在面對鏡頭時,她不愿將自己難過的一面展示給大家,依然微笑著鼓舞自己的隊友,為我們這個社會傳遞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影片《洛奇》注重主人公個性的展示,最初的他只是一個被很多人看不起的“蹩腳手”,女友的出現,為他的生命注入了一束陽光,在理想與愛情的鼓舞下,他重新燃起生活的斗志,戰勝美國的長勝王阿波羅,榮登新一屆美國拳王寶座。可見,美國體育電影在注重競技體育的同時,更愿意將運動員的個性特點展示給大家。
四、結論與對策
1、對比中美體育電影反映的主題,我國的體育電影主題較為單一
我國體育電影反映運動員成長及教練員和家人生活的較多,生活化的題材和通過不同體育項目傳播體育文明、普及體育知識的題材較少。挖掘民族特色體育項目和優勢體育項目,將體育精神融入大眾生活,對形成和傳播中國特色體育文化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2、在體育電影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之間尋求平衡點
體育電影追求商業價值無可厚非,但如果忽略其它價值就會進入誤區。當然,兼備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優秀作品并不鮮見,2011年上映的體育電影《翻滾吧!阿信》,不僅獲得影迷們的一致好評,也取得很好的票房,甚至連正在備戰倫敦奧運會的中國體操隊也走進影院,感受影片中的體育精神,為備戰奧運加油打氣。可見,體育電影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之間是可以平衡的。
3、體育電影的發展要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一致
從北京申奧成功至今,體育對人們的影響廣泛而深遠,體育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這些都在人們對體育電影的需求和期望中得以體現。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使得體育電影的發展具備了科技運用優勢,我國的體育電影理應為觀眾帶來更多和更高質量的體育文化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總之,體育電影作為全方位表現體育精神、詮釋體育文化內涵的光影記錄,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見證了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新時期,我國的體育電影應在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多方位接受世界優秀體育文化,關注人性更深層次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陸弘石.中國電影史1905-1949[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中美體育電影作品比較分析】相關文章:
中美投資準則的比較與分析03-18
中美小學教育比較分析論文06-09
中美電影視域中的英雄情結比較研究03-19
中美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比較分析03-22
中美貿易銀行審計制度比較03-23
中美企業成本管理比較對我國的啟示03-22
中美臨床醫學教育的比較05-07
英漢被動結構比較分析03-12
中美物理教學的對比分析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