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音樂作品的內容與形式論文
音樂作品有沒有內容,音樂內容是何種音樂本質的美學問題,一直是兩種音樂美學思想爭論的焦點。這同中外美學界對美的本質的爭論是一致的。凡是主張美存在于主體的主觀心靈的美學派別,就認為音樂根源于主體的主觀世界,反映的是自我。黑格爾從“美是理念”的美學觀出發,主張:“音樂表現的是只有完全無對象(無形的)的內心生活……完全空洞的‘我’,沒有內容的自我!雹偎f的“自我”,實則是“理念”,音樂反映的是“理念”,黑格爾的音樂美學觀,正是他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的唯心主義美學思想的反映。
19世紀,奧地利音樂美學家漢斯立克明確提出:“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 ②他將音樂本身流動的旋律歸結為音樂的內容,以音樂的形式代替了音樂的內容,實質上,是取消了音樂的內容。筆者認為,漢斯立克的“為音樂而音樂”的形式主義的音樂美學觀,顯然是接受了康德的形式主義美學思想的影響,否定了音樂內容的審美意義,否定了音樂同客觀現實的必然聯系。
在我國戰國時期成書的古籍《樂記》,充滿著唯物主義精神,其音樂美學思想十分寶貴!稑酚洝返拈_篇就闡明了音樂產生的根源:“凡音之聲,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雹邸叭诵摹薄案杏谖铩薄靶斡诼暋,這就是音樂產生的過程。由于人的內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激起某種情感而發出了“聲”(音樂)。這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反映論。主體的內心世界,受到了客觀事物的撞擊而震響了心弦,激起了思想情感,發出有規律的聲音;谶@一唯物主義的音樂美學思想。《樂記》進一步闡釋了音樂的內容與形式的美學問題。“樂者,心之動也。聲音,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后治其飾!雹芤魳肥潜憩F內心感受的,樂音是音樂的現象,節奏、樂音的變化是樂音的組合。制樂的人,要表現內心感受的音樂形象,要對樂音的組合,節奏的安排等進行精心的設計與組織!靶闹畡印薄皹分蟆笔侵敢魳返膬热荩弧拔牟晒澴唷薄爸纹滹棥笔侵敢魳返男问。
唯物主義美學認為,一切藝術作品都是客觀世界的反映。而音樂通過樂音的組合,流動的旋律,借助聽賞者的想象間接反映客觀現實,即使表現某種思想情感的抒情性音樂,也是主體有感于客觀事物而激起的,從思想情感的折光中映現客觀事物。
音樂內容,是音樂家集中現實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過美學理想的篩選,審美情感的浸透,精心創造出來的音樂形象。它凝結著音樂家的世界觀、美學思想、鮮明的愛憎、創作技巧和心血。音樂形象是音樂家的“自我”同經過提煉的客觀事物相結合的產物,是主客觀相統一的聽覺藝術形態。
抒情性的音樂作品,其內容就是情感內容,音樂形象就是情感形象。
敘事性的音樂作品,其內容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現實生活圖景。
音樂家賦予作品的思想與情感內容是作品的靈魂與生命,是構成音樂作品的第一要素。但是,音樂內容是無形的、無聲的,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只有依存音樂形式中,隱含在樂音組合中,才能存在。音樂內容只有通過完美的音樂形式才能得到表現,才能為人們所聽賞。音樂的內容與形式是無法分開的,離開形式,音樂就不存在,離開內容,形式只是一堆無生命的音符,毫無欣賞意義。分析內容,離不開形式;分析形式,離不開內容。只不過有所側重罷了。
音樂形式雖然是第二義的,但是,它是音樂之為聽覺藝術的最本質的獨有的特征。沒有音樂形式就沒有音樂。在音樂領域里,可能存在沒有內容的劣品,但不存在沒有形式的音樂。只有音樂內容配以相應的音樂形式,才構成完整的音樂作品。
什么是音樂的形式?德國著名的音樂美學家邁耶爾的定義是:“形式是內容的藝術造型!雹萸∪缙浞值馗爬艘魳沸问降奶卣。音樂形式的本質是表現,是表現內容的手段。它是構成音樂作品聽得見的、流動的音樂旋律。它是由樂音合乎邏輯組成的流動的音響結構,所以說,樂音組合的規律性,便是音樂形式美的基本特質。音樂的形式美“是一種獨特的只為音樂所獨有的美……它存在于樂音以及樂音的藝術組合中,優美悅耳的音響之間的巧妙關系,它們之間的協調與對抗,追逐和遇合,飛逝和消逝——這些東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直觀的心靈面前,并使我們感到美的愉快!雹
有規律的運動著的節奏、起伏變化的旋律線條、和聲與對位嚴整的邏輯性、配器的平衡性與科學性、曲式結構的對稱性與均衡性、音色變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等,構成了音樂作品的形式美。在西方美學史上,稱音樂為“流動的建筑”,形象地說明了音樂形式的美學特征。
音樂的內容與形式不是并列關系。內容左右形式,形式是表現內容的技術手段;形式是根據內容的需要而產生的,反過來,形式又制約著內容。形式符合內容的需要,它就促進內容的展開和顯現,形式越是美,越是符合內容的需要,音樂的表現力就越強;形式不符合內容的需要,它就阻礙內容的展現和顯現。黑格爾曾說:“一定的內容,就決定它的適合的形式。”“一件藝術品缺乏正當的形式,便不能算作正當的或真正的藝術品!币魳纷髌返男问交騼灮蛄,決定著音樂作品的質量高或低。
客觀存在的美,給人第一個感官印象的是形式。欣賞音樂美也同樣如此,聽眾首先憑聽覺接觸音樂作品的是音響形式,第一聽覺印象是音響美不美、動聽不動聽。因此,音樂美學對音樂形式提出嚴格的審美尺度:音樂作品,給聽賞者的第一個聽覺印象,必須要悅耳。以動聽的音響牢牢抓住聽眾,進而令其心動。必須為音樂內容建構起完美的“藝術造型”,配以相稱的音樂形式,才能給聽賞者以審美享受的同時,發揮其音樂內容的感染、凈化的審美功能。
我國漢代哲學家王充十分強調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他說:“文墨著竹帛,外內表里,自相副稱!币布礊樗囆g內容配制的形式要相稱、相符。
“形式和內容的完全一致是真正藝術作品的第一個主要的標志!
注釋:
、俸诟駹.美學.第三卷上冊.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32頁.
、冖逎h斯立克.論音樂的美.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頁.
③④樂記.人民音樂出版社,1958年版.第1頁,第30頁.
、葸~耶爾.音樂美學若干問題.1984年版.第65頁.
【淺談音樂作品的內容與形式論文】相關文章:
談美的形式與內容06-05
淺談手繪表達形式10-12
新聞攝影內容與形式美的表現探析藝術論文09-29
淺談以音樂的形式開發幼兒的右腦05-31
淺談舞蹈藝術形式的審美10-25
淺談挫折教育的內容09-18
淺談柴可夫斯基音樂作品的民族因素10-30
淺談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內容與格式要求10-06
關于音樂作品分析與民族文化論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