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探究性英語學習對教師教育行為改善的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探究性學習探究性英語教學教育行為改善
[論文摘要]探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將課堂學習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團隊合作,用英語表達交流,最后達成一致的學習方式。本文主要從探究性學習特征的角度,對教師教學行為改善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小學階段實踐探究性英語教學的一些做法。
小學探究性英語教學,指的是在小學英語課中.根據小學階段兒童的年齡特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社會生活實踐為基礎,以激發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為前提,通過主題活動、自主活動等形式,讓學生有問題的感覺,有探究的欲望,學習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即在基礎型英語課程的基礎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提出問題、材料收集、信息處理、表達交流、解決問題等形式,體驗探究的學習過程。通過實踐,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探究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因此,小學探究性英語課是以“問題”為載體,強調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注重探究過程,注重能力培養,是一種嶄新的英語課程。
一、探究性英語學習對教師的教育行為改善
教師在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學習形式的改變,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師不但是學生的指導者、促進者、組織者,更是參與者、合作者、學習者。
從探究性學習的本質來看,其目的是在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一種對事物求知、求真和求實的科學態度以及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探究性英語學習是一種嶄新的,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習形式。新的學習形式必將導致教師對新的教學行為的思考和變革。對教師的角色進行新的定位,研究在探究性英語課中教師的行為要求,使英語教學的知識性和交際性與探究活動的創造性和實踐性相輔相成。我們從以下兩方面對教師行為要求進行了研究:
1.探究內容的開放性要求教師教學觀念發生變化。
教師應認識到,英語探究性教學必須做到三個結合:即語言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語言運用與探究過程相結合。因此,教師的行為改善要兼顧連接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關注探究實踐過程,統整其他學科知識,結合“兩綱教育”,達到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教師嘗試了一些重在學生參與和實踐的、增強學生探究和創新意識的探究主題,如:在緊急自救的主題中。學生對什么是火災,它的危害有多大,什么東西是易燃物品,怎樣預防火災,遇到火災的緊急措施以及如何逃生和自救等問題進行了探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用各種途徑收集有關這一主題的資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資料進行選擇和整理,然后以海報的形式展示。這樣的一系列探究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了發現問題,收集資料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嘗試合作學習,懂得珍愛生命,保護生命的意義,學習探究技能,提高了運用英語的能力。
“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科教學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結合“兩綱”教育。教師可根據學科教學的不同主題進行設計。如:在“Gettingtoknowyou”中,教師可利用這一主題,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員和周圍的人,培養學生愛家人、愛同伴、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在“Placesandactivities”中,學生在學習公共場所的道德規范的同時,學習遵守交通法規,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在“Thenat—uralworld”中,在學習大自然的植物和動物時,引導學生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和珍惜生命;等等。
因此,只有將語言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語言運用與探究過程相結合,兼顧語言學習自主性的培養,關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教師才能設計出符合探究內容的、開放性的探究方案。
2.探究活動的體驗性要求教師評價行為發生變化
在小學探究性英語課中“以引代教.變授為求”指的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通過提出問題、材料收集、信息處理、表達交流、解決問題等形式,體驗探究的過程,獲得初步的探究能力和統整各科知識的能力。教師要重視讓學生自主運用英語去質疑、去探求的過程,在基礎型英語課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案例]制作海報“AVIn”這一活動是讓學生用英語配圖畫做一張海報,來描述自己對周圍的人物、事物以及大自然的認識。海報完成的形式可以是小組合作或單獨制作。
(1)教師行為剖析:
制作海報對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生在制作海報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相應的學科知識,加上自己的創新,制作出有特色的海報。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必須在教學上有實質性的突破,那就是在探究性地“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探究學習的能力,特別是觀察、比較、辨別和概括能力的培養,就是讓學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讓學生接受教師思考好的現成的結論。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咨詢者和學習者。
(2)課堂回放:
上海版牛津英語4B‘Atthebeach”中,學生將學習一些海洋動物和植物。教師設計了這樣一段海龜的自述,學生通過閱讀兩節短文,很容易找到不認識的詞匯。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根據短文中提供的線索,把這些新詞按動物和植物分類并根據圖片猜測其詞義。最后,根據自己的喜好,合作完成海報,主題可以是Atthebeach/Atschool/Inthepark/Intheplayground等。短文如下:
Ihavegotmanyfriends.Jellyifshandcoralaremyneighbors(鄰居).Jellyifshcanswimlikeakiteoraparachute(降落傘).Coralsareverybeautifu1.They’reredandwhite.Peoplelikethemverymuch.Thereisagardeninthesea.Youcanseesea-weed.It’Slong.It’Sgreen.Seaanimalsliketoeatit.Kelpisthedarkgreenseaplant.Peopleliketomakenicedisheswithit.Laveriswonderfu1.Youcanbuyitatthesnacksection(零食區)inthesupermarket.Youliketoeatit.Ithink.
(3)學生獲得的能力:
學生的潛能被充分調動起來,而且小組活動的形式適當降低了這一過程的難度,有利于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學生和教師都非常享受這一探究過程。教師實現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獲得知識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4)反思:
科學評價學生的機制能引起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以制作海報的形式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它給教師帶來的變傳授知識為探究性地教的行為改變是正面的。教師成了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和學生共同的學習者。這種行為變化對教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學生潛能的發展提供了平臺。 (5)教師行為改善:
閱讀教學一般都是先進行新詞匯學習,通過反復模仿、朗讀,理解詞義,掌握詞匯的音、形、義,然后,通過操練,逐步達到熟練運用的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特別是創新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而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完全打破了教師教、學生學的常規。教師用海龜的充滿情趣的描述,引起學生探
綜觀這一過程,學生個個都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每個活動中,對短文的一切線索都不放過。通過小組仔細研究,學生逐步理解短文。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在海灘上能看到的有趣事物并制作成海報。各個小組的海報內容和形式都不盡相同。通過展示,學生從其他小組的海報中獲得了更多的信息。
綜上所述,由于探究性英語學習的開放性、體驗性和拓展性,要求教師在教育行為、教學行為、評價行為等方面進行改善。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教師既是指導者、促進者、組織者,更是參與者、合作者和學習者。教師不再簡單地教,學生從此不再被動地學。因此,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了質的變化,在以情導學,以趣促學的基礎上,達到了以引代教,變授為求的改變。只有這樣,小學探究性英語教學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探究性地教。
二、對小學探究性英語學習的思考
1.把握好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角色的定位十分重要,教師要從傳統的主導者的模式中走出,在探究活動中扮演一名創設者,點撥者和學習者。
探究活動中倡導:“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問題,鼓勵他們自己嘗試著動手解決問題!钡珜W生因為生活和知識經驗的局限,有的問題可能偏離生活經驗。很難進行可行的探究,因此教師要創設一個適合學生探究的情景和問題的空間。如在探究活動的主題“生活中的標志”中,教師創設了農場的情景,討論在農場里學生可以做的和不能做的事,然后制作出一本小冊子,并畫上簡單的標記和圖。
其次,教師是點撥者。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加以適度的點撥會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既獲得相關的知識經驗.又能最大限度地感受通過努力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自信。優化英語的情感體驗,獲得知識和能力的進步。
更為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那就是教師還是學習者。在學生通過探究自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實際上也成了一名學習者、探索者,因為在這個時候,知識的范圍已大大擴展,師生的眼界已經沖出了課本的狹小范疇,學生的活動延伸到了課堂之外,教師的知識權威也不再存在。他們將面對許多新經驗、新挑戰,而且在合作的探究模式中,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之中,也是合作的一種最具有示范力的作用。教師行為對學生的榜樣和尊重會大大增加學生的探究信心,身教更重于言傳。
2.探究學習中的評價機制
探究性學習評價是探究性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評價可以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評價的內容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梢赃\用課堂觀察、成果展示、表現性評價和檔案袋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
探究性學習評價是以學生探究性活動中的狀態和成果為事實依據所做出的價值判斷和信息反饋,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小學探究性學習評價的價值取向如何定位這一問題,直接關系到評價標準、評價方式、評價技術的選擇與應用,關系到整個評價操作實踐工作的實效性。如:如何注重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與提高;如何注重學生主體學習過程的多元化體驗;如何注重量化與質性評定的整合;如何注重學習情境和問題設計的真實性與情景性;等等。
【淺談探究性英語學習對教師教育行為改善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自主學習和大學英語教育論文10-17
淺談遠程教育下學習者學習策略研究的論文07-09
淺談研究英語學習心理 激發英語學習動機09-09
淺談化學“探究性學習”教學08-05
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研究論文10-03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的教育論文09-12
關于教育活動中教師觀察行為的研究論文提綱07-24
環境教育的改善論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