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芎注射液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觀察
【論文關鍵詞】參芎注射液 彌可保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參芎注射液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NP)的療效。方法:對我院2007年 8月至 200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NP)8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40例。治療組采用參芎注射液加彌可保,對照組單用彌可保。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5%。結論:參芎注射液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NP),優于單用彌可保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DNP)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癥之一,患病率約為50%~80%[1],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最為多見。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雖然近年來微循環障礙、血液流變學異常在DNP之中的作用已獲公認,但因為缺乏特異性的治療方案,故仍嚴重危害著糖尿病病人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導致殘疾,目前是諸多醫師較為關注的問題。我院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用參芎注射液聯合彌可保治療DNP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0例入選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周圍神經病變診斷符合1980--1985年WHO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國際協作研究的標準 。入選者均有①有2型糖尿病;②均為緩慢進展型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肢體感覺異常,出現麻木、蟻行感、針刺感、疼痛、燒灼感或如踩棉花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③神經系統檢查: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肢體深、淺感覺障礙,或出現 “手套、襪套樣” 改變④肌電圖檢查提示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障礙;⑤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80例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3例,女 17例,年齡45~74歲,平均(57.2±4.5)歲。糖尿病病程5~21年,平均(9.3±4.6) 年。合并糖尿病神經病變病程2~11年,平均(4.9±1.2)年。對照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齡46~71歲,平均(56.3±6.7)歲。糖尿病病程7~16年,平均(11.3±3.5)年。合并尿病神經病變病程2~7年,平均(3.8±1.4)年。兩組病人治療前年齡、性別、體重指數、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糖尿病病程長短、周圍神經病變病程長短、門診及住院病次數等指征差異均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先給予飲食控制,適當的運動療法,根據病情選用口服降糖或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 mmol/L)的基礎上,再應用以下兩種方法分別進行治療。治療組用參芎注射液(由貴州益佰注射劑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52020703)200ml日一次靜脈滴注,1次/d,彌可保片(為衛材藥業有限公司制造,批準文號:國準字 H20030812)0.5mg口服,3次/d。對照組用彌可保片0.5mg口服,3次/d。以上均連用2w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治療結束后,對兩組病例進行臨床癥狀及體征、肌電圖等項檢測。
1.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深淺感覺及腱反射基本恢復正常,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較前增加>5m/s或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減輕,深淺感覺及腱反射有好轉,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較前增加<5m/s;無效:臨床癥狀無減輕,深淺感覺,腱反射無改善及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無變化。
1.4 學方法 :采用t。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40例,顯效22例(55%),有效13例(32.5%),無效5例(12.5%),總有效率87.5%;對照組40例,顯效9例(22.5%),有效 11例(27.5%),無效20例(50%),總有效率50%。兩組顯效率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2.2 神經傳導速度變化 治療后兩組神經傳導速度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變化比較(ms/s,χ±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p<0.01
2.3 安全性評價 兩組治療前后無肝腎功能損害,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DNP的發病機制 目前尚未完全闡明,普遍認為其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近年研究證實DNP中普遍存在神經內膜微血管病變。主要表現為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內皮細胞增生,透明變性,糖蛋白沉積,管腔狹窄。另外有血小板的凝聚增加,因血小板的聚集或纖維素的沉積使微血管狹窄或閉塞,因而使神經發生缺血性改變。多發性神經病變的神經改變有瓦勒變性,局部的軸索腫脹(包括神經叢,軸索萎縮)及原發的脫髓鞘[2]。上述均導致神經細胞缺血缺氧,促使神經病變的發生。彌可保又名甲鈷胺,是維生素B12的衍生物,它可促進神經細胞內核酸、蛋白質和脂質的合成,從而修復受損的神經組織,促進髓鞘形成和軸突再生,上證實其治療DNP有效,但僅用彌可保不能改善神經組織的缺血缺氧狀態[3]。參芎注射液為純制劑,由丹參和川芎嗪組成;丹參主要成分有丹參酮、異丹參酮、丹參酚,可通脈養心,破宿血,生新血,通經絡,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西理研究認為丹參可以改善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線粒體,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保護神經細胞及調節組織修復和再生[4];川芎嗪是中藥川芎的有效成份四甲基吡嗪,它具有典型的“鈣拮抗藥”的特性,有研究證明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離并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溶解纖維蛋白原,降低血粘度及血脂,擴張微動脈,改善微循環,增加神經周圍血流量,改善缺血缺氧,提高神經傳導速度 。此外,尚可抑制醛糖酶還原酶的活性及抗氧化作用[5] 。兩藥合用即可產生協同作用,具有明顯的活血化淤作用能改善微循環障礙,抗血小板聚集,從而有效改善,DNP的缺血缺氧狀態,改善DNP病人的癥狀和體征,提高神經傳導速度。本研究應用參芎注射液聯合彌可保治療DNP,作用于DNP的多個病理環節,起到疊加和互補作用,從而大大提高療效,臨床總有效率達87.5%,明顯優于單用彌可保治療效果。故我們認為,參芎注射液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高,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主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實用內科學[M].第 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030—1032.
[2] 張惠芬,遲家敏,王瑞萍.糖尿病神經病變 ·實用糖尿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93—1407.
[3] 吳振麗.舒血寧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 0 0 4 ,5 :2 5 .
[4] 許光霞,岳宗柱,李艷慧.復方丹參注射液注射液輔助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9例[J].中國中結合雜志,2002,22(3):240—241.
[5] 冉興元,李寧,劉雅.川芎嗪治療糖尿病尿病周圍神經病的系統評價.中國循證,2004,4(6):393-397.
【參芎注射液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觀察】相關文章:
參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療慢性肺心病療效觀察03-16
論參麥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03-01
2型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危險因素分析11-25
醫案舉隅研究:麥味參芪歸芎湯治療冠心病03-08
伲福達聯合美托洛爾治療高血壓臨床觀察03-08
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觀察12-23
胺碘酮注射液治療快速房顫的療效觀察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