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茵陳與牛至揮發油的化學成分
【摘要】 目的分析茵陳和牛至中揮發油成分,并比較其異同。方法 按2010年版《中國藥典》附錄[揮發油測定法]中的規定,提取茵陳和牛至中的揮發油,用氣相色譜-質譜法分析檢測。 結果 茵陳和牛至揮發油的主要成分均為單萜類、雙環倍半萜類成分。該兩類成分在茵陳揮發油中質量分數分別為31.31%、68.69%;在牛至揮發油中質量分數分別為69.31%、20.25%。其中單萜類成分中兩者共有成分的含量分別為17.89%、44.46%;雙環倍半萜類成分中兩者共有成分的含量分別為21.07%、14.0%。結論 茵陳和牛至的揮發油中含有一些相同成分,但含量有較大差異。
【關鍵詞】 茵陳;牛至;揮發油;氣相色譜-質譜;單萜類成分;雙環倍半萜類成分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in volatile oil from 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 and Origanum vulgare L..Methods Volatile oil was extract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appendix and analyzed by GC-MS.Results Most of the compound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wo herbs were monoterpenoids and bicyclic sesquiterpenoids:respectively 31.31% and 68.69% in 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69.31% and 20.25% in Origanum vulgare L..The contents of mutual monoterpenoids were 17.89%,44.46%,and the contents of bicyclic sesquiterpenoids in common were 21.07%,14.0% respectively.Conclusion Some main compounds exist in the volatile oil of both Herba A.Capillariae and Origanum vulgare L.,which varied in quantitis.
Key words: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 Origanum vulgare L.; volatile oil; GC-MS; monoterpenoids; bicyclic sesquiterpenoids
茵陳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 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作為常用中藥收載于2010年版《中國藥典》。茵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的作用[1]。牛至又名土茵陳,為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是民間傳統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理氣化濕功效,主治中暑、感冒、急性腸炎等,尤其是對痢疾、腸炎引起的腹瀉具有較好療效[2]。牛至與茵陳均含有揮發油,而揮發油類化合物多具有祛痰、止咳、促進發汗、抗菌、開竅、擴張血管和抗癌等生物活性[3]。據研究報道,茵陳揮發油在試管內能抑制或殺滅引起皮膚病的某些真菌,對流感病毒、肝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4];牛至的主要成分是揮發油,對31種常見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殺菌和抑菌作用,其中對金黃色有萄球的抑菌作用最強[5]。雖然揮發油成分在茵陳與牛至中均為重要的有效成分,但關于茵陳中揮發油的利用未見進一步研究報道,近年來對牛至的應用也多見于動物藥,人類用藥的研究也未見報道。故本試驗應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對兩者的揮發油成分進行分析比較,為其揮發油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實驗依據。
1儀器與試藥
6890N/GC-5973/MS氣質聯用儀(Agilent公司);茵陳、牛至藥材均購自廣州市藥材公司(批號:20081209、20090316),經廣東藥學院朱盛山教授鑒定分別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和唇形科牛至屬植物Origanum vulgare L.的全草;實驗試劑均為化學純。
2方法與結果
2.1氣相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HP-5色譜柱(50 m×0.25 mm×0?25 μm);載氣為高純He(99.999%);總流量為20.4 mL·min-1;分流比為1∶20.4;流量為1.0 mL·min-1;進樣量為1 μL。升溫程序:初溫60 ℃以0.8 ℃·min-1升至80 ℃,再以1.2 ℃·min-1升至150 ℃。
2.2質譜條件
離子源為EI源;電子能量為70 eV;傳輸線溫度為200 ℃;離子源溫度為230 ℃;四極桿溫度為150 ℃;質量掃描范圍33~900 m/z。檢索譜庫為NIST02.L.。
2.3供試液的制備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ⅩD[揮發油測定法]項下甲法操作[1]提取揮發油。提取液冷卻后,分取提取管中揮發油。精密吸取揮發油0.1 mL置2 mL容量瓶中,加入乙酸乙酯定容,加無水Na2SO4脫水過夜,0.22 μm微孔濾膜濾過,濾液備用。
2.4揮發油成分的GC-MS分析
按“2.1”、“2.2”項下條件,分別對茵陳、牛至揮發油進行測試,供試品的總離子流色譜圖見圖1、2。經計算機標準質譜庫檢索,茵陳揮發油中共鑒定出49個色譜峰,其中峰面積占總出峰面積相對含量大于1%的成分有24種,占總出峰面積的86.99%;牛至揮發油中鑒定出45個色譜峰,其中峰面積占總出峰面積相對含量大于1%的成分有13種,占總出峰面積的83.47%,見表1。[PSa6241;S*7/8〗圖1茵陳揮發油成分總離子流圖
3分析與討論
由表1可見,茵陳和牛至揮發油成分均主要為單萜類和雙環倍半萜類成分:茵陳揮發油中24個主要成分占總出峰面積86.99%,其中6個單萜類成分出峰面積占主成分峰面積百分含量的31.31%;18個雙環倍半萜類成分出峰面積占主成分峰面積百分含量的68.69%。牛至揮發油13個主要成分占總出峰面積90.92%,其中7個單萜類成分出峰面積占主成分峰面積百分含量的69.31%,6個雙環倍半萜類成分出峰面積占主成分峰面積百分含量的20.25%。
茵陳和牛至揮發油單萜類成分中有6個相同成分:1-甲基-4-[1-甲基乙基]苯、甲基水楊酸、2-甲氧基-4-甲基-1-[1-甲基乙基]-苯、1-甲氧基-4-甲基-2-[1-甲基乙基]苯、百里香酚和香荊芥酚。這6種相同成分占茵陳揮發油中總出峰面積的27.24%,在牛至揮發油中占總出峰面積的61.87%。其中香荊芥酚、百里香酚是2種藥材揮發油單萜類成分中出峰面積最高的,兩者總量在茵陳中為17.89%,在牛至中高達44?46%。
茵陳和牛至揮發油雙環倍半萜類中有3種相同成分:石竹烯、匙葉桉油烯醇、石竹素,3種成分在2種揮發油中質量分數分別為21.07%、14.0%。由本試驗可知,2種藥材揮發油中相同成分種類較多,但在揮發油中含量不同,其在組方、單方中對不同菌種的抑制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23,附錄63.
[2] 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所.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第三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4:68.
[3]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辭海:第二卷[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6:1262.
[4] 魏建華,劉學敏.茵陳的現代藥理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8):744.
[5] 朱斌,程向煒,劉迎新,等.牛至油化學成成分、藥理活性及提取方法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7,30(8):1038-1040.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茵陳與牛至揮發油的化學成分】相關文章:
木質素熱解失重特性及其氣相產物釋放規律05-02
計算機技術和聯用信息技術論文09-23
論《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與司馬相如《自敘》關系之探討05-04
淺談廣譜哲學的類變思想05-10
應收賬款出質登記制度研究06-08
談《內經》營衛之氣與睡眠09-07
住房裝修分析05-11
認識“業務分析”08-25
企業變現能力分析02-23
蘊涵與句義分析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