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內經》營衛之氣與睡眠
【摘要】《內經》認為營衛二氣有規律的運行產生了人體正常睡眠周期。衛氣出陽入陰,營衛循行有度是形成良好睡眠的基礎;陰陽失調、營衛失度是失眠病證的總病機;調和營衛成為治療睡眠障礙的著眼點。
【關鍵詞】營衛之氣;睡眠;內經
《內經》中有關睡眠的論述內容甚為豐富,通過對營衛二氣的特點、循行規律及生理、病理的闡述,形成了睡眠營衛學說,這種思想對后世診治睡眠障礙有深遠的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1營衛運行與睡眠
《內經》認為,生理情況下營衛二氣有規律的運行,衛氣晝行于陽,夜行于陰,行于陽則寤,行于陰則寐,從而產生人體有規律的正常睡眠周期。《靈樞·營衛生會》言“衛氣行于陰二十五度,行于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薄鹅`樞·口問》說:“衛氣晝日行于陽,夜半則行于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庇捎谛l氣有振奮神氣的作用,所以當衛氣行于陽分時,人的精力旺盛;當衛氣行于陰分時則表現為精神倦困,而能目瞑安睡。
陰陽蹺脈受營衛的影響而參與睡眠調節。《靈樞·大惑論》說:“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若“衛氣留于陰,不得行于陽,留于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于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薄鹅`樞·寒熱》謂:“陽蹺陰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于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蹺脈屬奇經八脈,陽蹺脈為足太陽膀胱經之別,陰蹺脈為足少陰腎經之別。當衛氣晝從足太陽膀胱經開始行于諸陽經時,陽蹺脈漸盛,故目開而寤;當衛氣夜從足少陰腎經開始行于諸陰經時,陰蹺脈氣盛,故目合而寐。蹺脈經氣之盛衰決定著人的覺醒與睡眠,并通過其主目之開合的功能來體現這種寤寐的生理狀態,這種調節作用與衛氣的正常運行是分不開的。
2營衛失和致失眠
《內經》認為,睡眠最根本的發生機制在于營衛之氣的循行。因此,陰陽失調、營衛失度是失眠一類病證的總病機。關于營衛失度導致失眠的病機主要有兩方面。
2.1邪氣內擾,衛不入陰《靈樞·邪客》云:“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行于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瞑!毙l氣正常的出陽入陰規律應是晝衛其外,夜安其內。若邪氣客于人體,則衛氣奮而抗邪于外,不能入于陰分,形成衛氣浮盛于體表、臟腑之精氣虛于內的病理狀態,夜晚陽盛,精神亢奮,故不眠。
2.2營氣衰少,衛氣內伐《靈樞·營衛生會》言:“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崩夏耆顺霈F失眠是由于年高體衰,臟腑機能日衰,營陰不足,氣血相對失衡,致使營衛循行不相協調。夜間衛氣不能隨營氣循行于陰經或內臟,削弱了營氣的濡養功能,營衛不能涵斂神氣,神氣浮越,則睡臥不寧,煩躁不安,夢多紛紜。晨起衛氣出于營陰,營陰不足,衛氣內伐,羈留營間,則精神萎靡,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低下等。
3調和營衛治失眠
由于衛氣出陽入陰,營衛循行有度是形成良好睡眠的基礎,故調和營衛應是治療睡眠障礙的著眼點!鹅`樞·邪客篇》對于失眠提出了“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治療原則。具體為:
瀉有余,調營衛!秲冉洝肥街邪胂娘诇珵椤盀a其有余”而設。“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半夏湯即半夏秫米湯,有祛除腸胃濕痰壅滯、調和營衛的功用,方中半夏有將衛氣從陽分引入陰分的獨特功效[1]!侗静菥V目》云:“秫,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眠,半夏湯用之,取其益陰氣而利大腸也,大腸利則陽不盛矣。”朱復南等[2]報道,在對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和異戊巴比妥鈉對半夏及其秫米催眠作用的影響實驗中,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藥理實驗提示半夏湯具有鎮靜催眠作用。后世醫家受此啟發,在本方基礎上演繹化裁,創制了許多治療不寐病證的方劑。如《千金方》中的千里流水湯、溫膽湯等,對后世臨床治療產生了極大影響。
桂枝湯為調和營衛第一方。仲景尊《內經》之旨,立和營補陰、調和營衛、攝納心神之法,創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不寐證。以桂枝湯調和營衛,使營衛充盈,循行有度,五臟得養;加龍骨、牡蠣潛鎮安神,使神氣內斂,睡臥安寧[3]?梢娭委熓吲c調和營衛密切相關。
補不足,和營衛!鹅`樞·營衛生會》特別強調老年人常因氣血虛弱,則不能滋養臟腑,濡潤經絡,進而影響衛氣之運行而導致失眠!吨T病源候論·虛勞不得眠候》認為,虛勞或大病之后,“臟腑尚虛,榮衛未和,故生于冷熱。陰氣虛,衛氣獨行于陽,不入于陰,故不得眠!薄稄埵厢t通·不得臥》也有“不寐有二,有病后虛弱,有年高人血衰不寐”的論述。本證屬營氣衰少、氣血不足,多見于老年人及大病、久病之后。癥見夜寐早醒,白天精神疲憊;或病后虛煩不寐,形體消瘦,面色白,易疲勞,舌淡,脈細弱。宗“虛者補之”之法,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歸脾湯治之。
通經絡,行營衛。經絡為衛氣運行的道路,經絡的疏通與否直接影響衛氣的運行,疏通衛氣運行之道,乃是治療睡眠障礙的重要法則,故《靈樞·邪客》指出:“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蹺脈的功能表現在司眼瞼開合而調節睡眠。蹺脈病候有“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之說,王氏在臨床上取陽蹺脈的交會穴申脈用補法,陰蹺脈的交會穴照海用瀉法治療失眠癥[4],從而提示針刺治療的關鍵在于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疏通經絡,促使機體歸于“陰平陽秘”,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
總之,《內經》用衛氣運行規律和蹺脈的陰陽盛衰來解釋睡眠的理論,為后世治療失眠癥提供了依據,尤其是難治性失眠的治療提供了很好的診治思路。
【參考文獻】
[1]黃曉珍.談半夏與失眠[J].遼寧中醫雜志,2004,31(6):517.
[2]朱復南,周英杰,朱淑貞,等.半夏秫米對小鼠自主活動和催眠作用的影響[J].南通醫學院學報,1990,3:202.
[3]師建梅.失眠與營養失調[J].山西中醫,1999,15(1):51.
[4]王民集.對《靈樞》衛氣運行與睡眠關系的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8):561.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全面系統地總結了養生的理論和方法。
養生,又稱攝生、保生,即保養生命之意。養生就是根據人類生命的發展規律,針對衰老產生的機理,采取各種方法保養身體,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緩衰老,以期達到防病延衰的目的。從人體固有的精、氣、神立論到人與自然的整體運動觀,指出養生應法于陰陽,和于術數,調于四時,內外安和,恬淡虛無,合同于道。同時強調道德性格涵養,動靜結合,防正飲食勞倦,六淫外侵,七情內傷,七損八益,做到形神統一,內外統一,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養生論的理念及方法。
1堅固五臟,充實腎氣
《黃帝內經》中養生理論和方法是在“天人相應”的整體思想下指導建立起來的!疤烊讼鄳睘椤饵S帝內經》的基本學術思想,是中醫養生的精髓!饵S帝內經》認為人的天賦壽命當在百歲以上,其所以夭亡的原因,就在于不知養生的緣故!饵S帝內經》認為人體生長衰老的整個生命過程,就是五臟功能自然盛衰變化的生理過程,其中尤以腎氣的自然盛衰為關鍵,正如姚止庵《素問經注節解》“男女之壯也,并始于腎氣盛實;其后也,亦由于腎氣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于腎,此故總以腎結之”。正由于腎氣是人體生長衰老的根本,所以保持腎氣充實,延緩腎氣的自然衰減限期,是減慢人體衰老的一個重要方面。另方面由于腎為元氣之根,“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后天臟腑之氣對腎氣的滋生,又是充實腎氣的重要保證。故而《黃帝內經》在強調腎氣根本作用的同時,也重視臟腑功能盛衰對衰老過程的影響,如《靈樞天年》說:“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致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說明加強后天的調養,保持臟腑之氣的旺盛來充養先天腎氣,是延年益壽的重要原則。由此可見,養生的任務就在于運用各種方法,保持五臟精氣,尤其是腎氣的充實,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延緩衰老的過程。
2法于陰陽,順應四時
《素問四氣調神》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陰陽是宇宙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規律和法則!胺ㄓ陉庩枴保勒贞庩栕兓B生這是綱領,只有陰陽平衡,方能“陰平陽密,精神乃治”。但其貴在陽密,陽氣衛外,或偏亢或逆亂,或郁積或消爍,均可發病。故“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端貑枌毭握摗氛f:“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比伺c自然息息相關。養生應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神志,起居有常。提出春時之氣宜“夜臥早起,廣步于庭,使肝志內生”;夏時之氣宜“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心志平和,氣得以疏泄;秋時之氣宜“早臥早起,……使秋氣平,……使肺氣清”;冬時之氣宜“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所以“圣人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人體生命的根本在于陰陽二氣的協調,而且人體陰陽之氣與自然界陰陽是相互通應的,也要達到協調統一。人體內的陽氣運行,隨著晝夜陰陽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養生法于陰陽、順應四時,還要順應一日之內體內陽氣的運行規律,調節機體活動及作息時間。如《素問生氣通天》云:“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者,形乃困薄!贝送,善于養生之人,需外應天地陰陽,內守天元真氣,并注意防御外邪。
3形與神俱,終其天年
形神統一是指人的形體和精神密切相關,不可分離。形體是精神的載體,精神是形體的統帥,無形則神無以附,無神則形不可活。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因此形神必須保持協調統一,這是維持健康長壽的基本保證!端貑柹瞎盘煺嬲摗吩唬骸吧瞎胖似渲勒,法于陰陽,和于數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薄端貑査臍庹{神大論》中還詳細論述了在四時煉養形體的同時要注意精神的調養,如春季萬物生發,要廣步于庭以養形,披發緩行以使志生而養神;夏季蕃秀,夜臥早起養形,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以養神;秋季容平與雞俱興養形,收斂神氣使志安寧養神;冬季閉藏,早臥晚起養形,必待日光使志伏匿養神!鹅`樞本臟》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因此《內經》提倡:“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端貑栮庩枒蟠笳摗吩唬骸笆ト藶闊o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于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闭{暢情志,保持精神愉悅對于維持人體健康預防疾病有重要的意義。健康的含義再不僅僅是身體上無痛苦,更重要的是保持心理和社會的完好狀態,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心情愉快對于健康尤顯重要。
4內存正氣,避邪有時
防止疾病的發生是養生的前提。疾病的發生主要與人體的正氣和外界的邪氣兩方面的因素有關!秲冉洝氛J為預防疾病的關鍵在于人體正氣的強弱,故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預防疾病和養生保健的關鍵是增強和保養人體正氣,增強抵抗邪氣的能力。因此增強正氣是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正氣是相對邪氣而言,正氣的范圍很廣,包括了人體臟腑的功能、情志的活動、氣血的運行、經絡的功能等,因此增強和保養正氣的方法從內要調節飲食,鍛煉形體,調攝精神,還是從外要“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而達到“辟邪不至,長生久視”的目的。
節制房事,保精護腎。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衰老主要取決于腎氣的強弱,也就突出了腎在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端貑柹瞎盘煺嬲摗吩弧白硪匀敕,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支持滿!敝赋隽斯澯>A防衰老的重要養生方法。所以養生的關鍵問題就在于保精護腎,而保精護腎的關鍵在于節欲。
飲食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端貑柹瞎盘煺嬲摗吩弧笆秤泄,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于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總是以“適度”為原則的。生命活動中任何環節的過度或不及,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耙跃茷闃,以妄為!,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憋嬍成系酿囷柺С、飲食不潔、飲食偏嗜、勞逸中的過勞、過逸,都是引發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飲食上應當遵循“謹和無味”的法則,在勞逸方面要做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同時避免各種外傷的侵害,以此而達到“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的目的。
和于術數,動則不衰!端貑柹瞎盘煺嬲摗吩啤胺ㄓ陉庩,和于術數”!昂汀奔催m當運用之意;“術數”即指導引、按蹺、吐納等調攝精神、鍛煉身體的一些方法。通過些方法,可達培補正氣之目的。古人是非常重視運動保健的,“動則不衰”是我們中華民族養生、健身的傳統觀點,這點同現代醫學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現代醫學認為“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提高新陳代謝,使各器官充滿活力,推遲向衰老變化的過程,對心血管系統,更是極為有益,使人健全體魄、防病防老、延長壽命。
《黃帝內經》建立了醫學養生學體系,主張人要順應天地四時的規律,以全面攝養形與神。養形要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節欲保精;養神則要“恬淡虛無”,“和喜怒”,“無為懼懼,無為欣欣”,排除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情緒的穩定。
【談《內經》營衛之氣與睡眠】相關文章:
論李白之“氣”03-27
談“六氣”對預防中風病的基礎作用03-18
談素描情感-繪畫教學之隨想03-19
談中國化之先鋒戲劇03-18
談孔墨教授之精神與大學教育03-20
初中化學論文之十談膠體02-27
談民法中的衡平法原則之適用03-18
談英語聽說能力自我培養之策略12-04
試談春秋時代親迎之禮的“正時”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