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調適的探討
摘要:選擇職業就是選擇自已的將來,充分地認識自已和多方面地了解社會是選擇職業的前提和基礎。當前一方面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就業壓力明顯加大;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預期與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與期望還存在一定矛盾。為了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應及時引導畢業生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調整就業心理預期,進行正確的擇業定位。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心理調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步大眾化,大學畢業生的供給不斷增加,遠大干經濟增長的速度, 就業環境的變化在所難免。加之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深入、社會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在這種情況下,畢業生擇業時對物質待遇和工作環境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無異于將自己選擇工作的空間變小了。因此,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調整畢業生的就業心理預期、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擇業定位是新形勢下我們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當務之急。
所謂心理預期實質就是對前途的期望問題。調查表示,當前大學畢業生在就業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利于擇業、就業的心理預期,如孤傲心理、攀比心理、完美心理、急功近利或是消極、矛盾、焦慮、自卑、依賴、不公平等不良心理。不能正確對待自己與社會,錯失擇業良機,影響順利就業。正確的自我評價無疑應該是大學生擇業觀的前提和基本內容。在大學畢業生走向就業市場,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之際,能否把自我的位置擺正,順應形勢,在競爭中贏得適合自己的職業角色,總是首先決定于大學畢業生能否對自己作出正確的自我評價。為此,應該指導大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要充分、客觀、準確地認識自己,既不要盲目樂觀、期望太高,也不要自暴自棄、不思進取;既要關注工資待遇等物質利益,又要考慮自己的個性、興趣和特長。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在分析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因素和所面臨的主要矛盾,認清了近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基礎上, 筆者認為,至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未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予以富有意義的展望, 引導和幫助大學畢業生及時有效調適就業心理,為自己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完成自己的社會化一般過程,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社會人。
全面開展就業指導,加速就業觀的轉變。
在高校,對于就業與擇業的教育,不僅僅是對面臨就業的畢業生要開展工作,而應該是學生整個四年的大學學習生活中始終全面有計劃地系統開展的一項教育工作,即開展系統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當前對于就業指導的關鍵問題就在于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指導大學生要將“精英化就業觀”及早轉變為“大眾化就業觀”。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后,社會精英崗位與高校畢業生數量相比顯得不充足甚至短缺。近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急劇增多,大學畢業生就業已進入了一個“大眾化就業”時代。一部分大學畢業生通過競爭,進入社會的精英崗位。同時,必然要有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從事與大眾化教育相適應的比較低一級的工作。這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因此,大學畢業生必須要首先樹立大眾化就業觀,調整就業預期值。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大學生貫徹大學學習生活始末的準備目標。自覺主動地聽取就業指導專家的分析與建議,是大學生理性、集約地利用信息資源選擇最佳職業的有效途徑,這遠遠要比單憑自己的經驗,或吸取別人零零散散的經驗交流心理要科學與經濟。大學生在接受就業指導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時間問題。大學生接受就業指導越早,準備得越充分,就越有成功擇業的希望。(2)信息問題。大學生要全方位了解以下信息內容:擴展自己自主擇業的社會知識背景,國家、省、市就業政策的內容,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程序,用人單位的狀況及用人標準,求職技巧與求職心理的最優化等。
正確分析就業形勢,適應就業大市場的需求。
就業問題與產業結構變化、經濟發展周期等有直接的關系。同樣,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并不表明供給過多而造成了人才過剩,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產生的現象。從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就業期望依舊是留戀公職、干部身份,局限在沿海地區、大企業、大城市、國家機關、合資企業范圍內找工作, 使大學畢業生集中在大城市,人才“扎堆”。而由于國有企業減員增效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精簡人員,傳統就業領域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降低,社會方方面面的改革,促使各行各業追求生產效率,單位不再無目的地使用多余人員,這些地方整體需求不旺,必然出現就業緊張。因此,一方面表現出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又有許多單位多年沒有分配去的大學畢業生。這種觀念如不及時調整,將會出現社會人才供需的嚴重錯位,使本來就已很緊張的就業渠道變得越來越窄?梢姡髮W畢業生不是找不到就業的崗位,而是他們愿不愿意到小城市,愿不愿意去中小企業就業的問題。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大多數畢業生能夠及時轉變觀念,合理調整就業預期,但仍有一部分畢業生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因此,大學畢業生要冷靜面對就業現實,及時轉變觀念,切合實際定位,使自己能夠順利就業。面對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合理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首先解決生存問題,然后才是發展問題。所以,大學畢業生應根據市場變化正確分析就業形勢,調整就業預期,適應就業大市場的需求。
培養良好的就業心態,客觀地評價自己,增強就業競爭的主動性以往教育中不但忽視能力的培養,而且忽視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換句話說,只重視智商培養,忽視情商的正確引導。有較強的現實感、樂觀、堅強、自信、自尊,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情商內容,是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必須培養的目標,也是大學生擇業所應有的素質。畢業生就業市場是一個動態市場,大學畢業生必須具有良好的情商, 不斷地調適自己,適應這個市場變化,舍棄焦慮不安、自卑或孤傲等消極因素,從實際出發,沉著冷靜,敢于競爭,以頑強的意志克服種種困難,從而達到順利實現擇業的目標。在當今這樣一個充滿挑戰和競爭的社會里,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將來的職業發展前景,大學畢業生應該具有良好的就業心態,要避免孤傲心理、攀比心理、完美心理、急功近利的心理,也要克服急躁、焦慮、自卑、依賴、不公平等不良心理,正確對待自己與社會,能正視現實,敢于競爭,不怕挫折,能客觀地認識 自我,找出自己的興趣所在, 確定自己的優勢,明確切入社會的起點,這十分關鍵。
同樣要正確對待就業過程中遇到的不公平現象?陀^地講,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依然存在。有時候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完全取決于畢業生各方面的素質,而在于是否有關系、有門路。有的畢業生,看到平時各方面并不如自己的同學,靠父母的關系找到較為理想的工作,既羨慕又忿忿不平,又無可奈何。遇到這種情況要坦然面對, 自我調適。首先,要認識到絕對的公平或公正是不存在的。其次,由于目前就業形勢困難,就業信息不夠順暢,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正確地動員和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為自己求職擇業提供幫助,也不失為一種選擇。相信隨著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其存在的問題也會逐步得到解決,一些不公平的因素也會被控制在相對合理的限度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一次就業定終身的現象將成為過去,大學畢業生不要過分強調第一次擇業,要相信人才的合理流動,會促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樹立相信市場、依靠市場的觀念,想辦法收集就業信啟、,投入到就業市場中,時時了解就業大市場的需求情況,在心目中確立自己的就業方向,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刻苦努力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形成基本的專業知識框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鍛煉實際能力;自覺培養自己誠實正直的品質,團隊合作精神、服務意識以及適應新事物和接受挑戰的能力;摒棄一職定終身的傳統觀念;為獲得理想就業期望而作好各項準備,增強就業的主動性。
畢業生要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立業的觀念。
在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畢業生就業時只要有單位接收,就應該先就業,首先融入社會,腳踏實地鍛煉自己。工作一段時間后,如果單位不適合自己發展,可以重新選擇職業。有了工作經歷,各方面的經驗和能力肯定會有所提高,時機和條件到來時,完全可以大顯身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知識、產品的更新換代加快,在就業機會不斷增長的同時,失業的威脅也越來越大。由于職業和崗位變動頻繁,許多畢業生不會“從一而終”,就業、擇業、創業、發展應該是伴隨一生的事情。因此,逐步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立業的觀念,走一條面對現實、降低起點、先融入社會再尋求發展的道路,可以更好地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知識更新的要求。
畢業生要樹立到基層單位 到生產。
第一線建功立業的觀念。
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國家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戰略,推出了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重大舉措。要實現新的發展目標,必然需要大批人才的支撐,這為大學畢業生充分就業提供了重要機遇。結合目前的就業形勢,到西部地區、到基層、到農村,到中小企業就業,應是今后一個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是解決畢業生就業矛盾的根本措施;鶎拥貐^和中小企業急需補充人才,是年輕大學生經受鍛煉、快速成長的重要天地。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中涌現出一大批投身基層,在生產第一線建功立業的優秀典型,他們在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標,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實踐證明,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大有作為, 是他們了解社會、報效祖國、增長才干、迅速成才的必由之路。
畢業生要樹立勇于創業 不斷創新的觀念。
目前,畢業生越來越多,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鼓勵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不僅可以增加畢業生就業機會,以知識回報社會,更是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舞臺,增加鍛煉的機會,通過創業培養創新思維,弘揚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社會,國家間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創新型人才的競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將是衡量未來人才的重要標準,是一個人立于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必備素質。廣大畢業生面對知識經濟和加入WTO的挑戰,不僅要豐富知識,培養能力,更要注重自己創新思維的培養,勇于向傳統挑戰,把自己培養成為創新型人才。
【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調適的探討】相關文章:
論醫學畢業生就業的心理分析及調適論文09-11
有關轉型期的社會心理困境與心理調適06-16
聾生逆反心理成因及調適探析08-03
對培養學生合群心理的探討09-23
歸因理論及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啟示探討07-04
分娩產婦的心理護理措施探討09-02
有關情感與聲樂演唱的心理探討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