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建構的重新審視
摘要: 站在我國現當代文學學術的角度來對文學經典建構進行考察時,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是外部因素,文學經典獨有的文化話語場,看到文學經典的建構體系在不斷建立中。對我國現當代文學敘事經典的價值,我們應該對其進行重新審視,在對現當代文學經典選擇的研究過程中,找出作品不應被評為經典之作、編入文學史的各種狀況,進而為文學經典的建構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現當代文學 建構 建議 文學經典
到目前為止,教育界、學術界對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評選的熱情居高不下,但是,評選越是激烈、眾所紛紜,結果就是莫衷一是。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的建構的決定性因素是哪些呢?為此,本文對我國現當代的文學經典的建構進行了探析。
一、經典魅力和文學詮釋互相顛覆
在古典文學界中,人們認為經典就是文學作品內部的藝術魅力,一旦確定,它的地位是任何人都無法撼動的。但是,在現當代文學界中,人們認為經典是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的,每一個經典都有它本身的文化特色,因此,經典的建構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它是一個開發的建構體系。在不斷接受古典文學的過程中,人們總會不斷點評、篩選、凝固、傳播文學經典,隨著時間的不斷積累,人們的文學經典的審美價值觀就會變得越來越固執。經過大量事實證明,文學經典的樹立是在特定的時代、人群、環境、意識形態下樹立的。通過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不斷研究可知,一種流派對經典的詮釋,即為對另一種流派的顛覆,而一種意識形態下的經典,即為對另一種意識形態的壓迫。在這種背景下對古典文學的研究,可以理解為對現當代文學的研究,這是一種顛覆、詮釋經典的現象。因此,如果僅僅重視文學經典的內在藝術魅力,只認可經典的美學規則,這根本是不足夠的。
二、建構新文學經典的國家話語權力運作
文學作品成為經典之作的決定因素有很多,如作品本身、作品背后的文化霸權意識。對文學作品的經典化程序,這是由先覺的文人學士創造的,隨著時間的累積,人們會漸漸接受不同時期的主流文化,繼而國家權力也認可該時期的主流文化,并對其進行大力推廣。對于中國的新文學經典,它也是國家話語權力運作的結果。國家主流話語權力對現當代文學經典化過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每個時期的作家作品,常常要經過當時的政治意識的不斷篩選,才能被編入教材中,記入文學史中。
三、現當代文學史敘事經典建構的建議
在對現當代文學史進行敘事過程中,敘事對象的選擇、編入文學史的標準、作品經典化的促成要素,這些內容的價值無從下定,其難度也是非常大的。但是,通過研究以前現當代文學經典選擇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現當代文學家們應該制定現當代文學作品經典選擇的標準,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僅僅為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工作問題而未拷人的命運的作品,是不能被評為文學經典的。無論哪個時期,這種作品要想成為人們反復閱讀的作品,根本是不可能的。在一個國家或者民族中,人們只會講這種作品作為文學高峰的立足點,進而對時空進行眺望,而不會將其作為真正的文學經典。
第二,一些作品不能夠激發當代人的審美興趣,不能夠和今天的現實進行對話的,我們不應該給予夠高評價,不應該將其視為經典之作。例如,我國著名作家張愛玲、徐志摩,這兩個人的寫作手法是非常特殊的,后新時期的人們對其均表示認同,因此,自然文學史家,們就會對其給予高度重視;對于郭沫若作家所寫的《鳳凰涅磐》,人們對這個作品的形式、內容以及能否成為新時代詩文的經典就會表示懷疑。
第三,如果一個作品未能體現出人性之美,無法提高讀者的素質,缺少人性的共識,是不能成為經典之作的。例如,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期間,左翼作家“革命 +戀愛”這種簡單的英雄傳奇 ,后人是很難對其進行效仿的;贊賞暴力,作品中經常出現暴力、血腥場景的,這也是不足為訓的;對于沈從文作家,在它的作品中,充分體現了人性之美,極大程度引發人們在精神上的共鳴,進而得以流傳,成為經典之作。
第四,缺乏創新、內容的作品,即便一時再轟動,它也不能被評為經典之作。例如,對于一些對西方現代派、俄羅斯革命派作品進行效仿的作品,雖然這些作品能夠激發新時代的生命力,但是很難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這種作品也是不可能成為文學經典的。
第五,如果一個作品缺乏思想、人文精神,那么這種作品也是不可能成為文學經典的。在一個國家教育體制中,主要教育素材以文學經典為主,而同時要求教科書要充分體現出一種思想文化,同樣地,文學史家也對文學的審美教化作用表示認可。例如,我國作家冰心,它的《愛的哲學》作品有助于未成年心理的健康成長。
四、小結
文學經典,并不是優秀作家作品的所有,不是一個作家最為優秀的作品,也不是文學的所有全部。就像文學評獎一樣,它說體現的并不是文學教育、研究的全部,而是文學經典的教育和研究。在對非經典作品、經典作品進行研究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要被主流文化話語干擾了我們對文學價值的正確評判。
參考文獻:
[1]王本朝.史化與經典化:中國當代文學的評價問題[J]. 求是學刊. 2011(06)
[2]范永康.何謂“文化政治”[J].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10(04)
[3]姚文放.文學傳統重建的現實價值本位[J]. 中國社會科學. 2012(06)
[4]張其學.后殖民主義:一種反思現代性的話語方式――兼評作為歷史分期概念使用的“后殖民主義”[J]. 哲學動態. 2011(09)
[5]陳學超.論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經典建構[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
【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建構的重新審視】相關文章:
現當代文學思潮論文11-03
影視文學作品中傳統晉商形象的建構研究論文06-26
淺談當代中國文學的發展與舞蹈08-05
關于中國古代文學的畢業論文05-03
淺說中國文學藝術論文04-21
論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實踐初探論文07-26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精選5篇)04-21
大學生中國古代文學論文選題11-15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理論批評淺析論文06-25
民事執行檢察監視的制度建構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