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探究驗證法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由于各方面條件和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探究性實驗,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鑒于此,本人嘗試在實驗教學中運用探究驗證的方法,摸索出了一條進行探究實驗的新途徑,下面結合“力的合成”實驗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 問題的提出
1.1 實驗探究教學的重要性。新課程物理實驗探究教學具有創設問題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小組為主要組織形式等特征,在教學中通過采用改變實驗方式、注重實驗設計、美化實驗過程、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等方式讓學生廣泛、深入、有效參與,提高實驗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全體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其作用是通過觀察實驗,引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通過操作實驗,激勵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通過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注重實驗探究教學。
1.2 “探究驗證法”的提出。我們在以往的教學中,采用完全的探究實驗方法進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探究教學,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因為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的概念較抽象,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力的合成遵循的'規律的探究實驗,學生很難搞清楚具體該怎么進行實驗,實驗中應該記錄哪些量,甚至有些同學不明白實驗目的是什么,學生實驗中出的問題較多。我們在全校高一級部教科研溝通實驗室會議上,討論的課題就是“力的合成”,討論的焦點就集中在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應該采用探究性實驗教學還是驗證性實驗教學。一部分教師主張采用探究性實驗教學。另一部分教師認為這個實驗探求起來難度太大,并且學生在預習后知道了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主張要求學生做驗證型實驗。最終,我們的討論結果是,既讓學生體驗物理實驗探究的過程,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加深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記憶,又要兼顧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探究能力等實際情況,探索采用在探究中驗證實驗教學的方法。
。 “探究驗證法”在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我們探索在探究中驗證的實驗教學方法,在多個班級按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了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新課程教學中,探究并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是本節課的重點,探究和驗證過程的順利進行是難點。
探究和驗證過程的教學設計如下:
2.1 提出問題:互成角度的兩分力跟其合力具有怎樣的關系呢?
2.2 學生分組探討探究的方法。
2.3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討論結果,選定優秀方案。如驗證性實驗方案:①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細繩套,拉A至某點P。在紙上標出P點,記下拉力F的方向和大小。②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分別拉住兩個細繩套,拉A至同樣的位置P,在紙上記下兩個力F1、F2的方向和大小。③過P點用統一標度作出F、F1、F2的圖示。學生能設計好前三個步驟就非常好,接下來我們轉換思想,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當學生明確實驗目的之后,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完成步驟③,作完F、F1、F2的圖示之后,我們沒有按傳統步驟,直接告訴學生力的合成遵循的定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沒有讓學生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F2的合力F′。而是引導學生將力的圖示的三個力的末端相連,再觀察圖,看有何發現。學生此時能發現連接之后得到的圖形像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是引導學生探究的關鍵點所在,我們通過合理的引導,給學生創造條件,學生自己探索出是平行四邊形。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悅,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鍛煉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探究過程:④引導學生將力的圖示的三個力的末端相連,再觀察圖,看有何發現。在學生對合力與分力構成平行四邊形有感性認識之后,再介紹平行四邊性定則。之后進行下一步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驗證過程:⑤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F2的合力F′。比較F′和F,看是否重合。(大小、方向誤差多大)
2.4 教師聲明實驗的注意事項;指導學生順利進行探究和驗證實驗過程。
2.5 組織學生交流探究和驗證實驗結果,分析實驗誤差,確定實驗結論。
2.6 運用多媒體展示平行四邊形定則,強調合力為兩分力所夾的對角線。
。 實踐后的反思、體會
3.1 要相信學生的潛能。很多時候教師不能將課堂對學生進行開放,主要問題是不相信學生,特別是在進行實驗探究的時候。教師往往會把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直接告訴學生,學生只是操作實驗的機器,沒有創造性思維,潛能沒有被激發。這樣的教學不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勢必被淘汰。
3.2 不能放任學生。新課程理念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但是力的合成概念本身很抽象,學生對于遵循的規則更是無從猜想。課堂四十五分鐘非常寶貴,如果教師不能給予正確的引導,學生很難完成本節實驗。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潛能,更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把課本知識加以強化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淺談探究驗證法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