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問題及改進措施論文
高中物理是數理化的一門綜合課程,長期受制于教學模式、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生學科基礎、思維拓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使高中物理的教學效果讓家長及師生滿意,甚至部分學生對物理課程產生厭學情緒。根據自己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物理教學模式過于陳舊,仍以教師講授為主導,較少考慮到學生參與的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上不能充分地體現。
2.課堂教學內容單調、枯燥,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部分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棄學心理。
3.物理知識點不能有條不紊的聯系在一起,運用不夠靈活,理論、實驗、創新、實際物理情景不能相結合或者結合不完善。
4.基礎生由于底子薄,基礎差,加之數學運算能力弱,吃不透課本,抓不住物理概念、公式的本質,跟不上教學步伐。
二、問題原因分析
1.死板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因而,高效課堂有待進一步加強。
2.教師的“填鴨式”滿堂灌模式,使課堂缺乏師生互動,導致課堂學習氣氛沉悶,學生體會不到學習的愉悅感和輕松感,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教學過程中對基礎生關注不足,導致學生認知不夠,跟不上新知識的學習步伐,產生厭學心理。
三、改變教學策略及授課方式
1.因材施教,思考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思維手段與理論學習,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相結合的方法,使教學實踐成果事半功陪。高中新課程要求:“以人為本”,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滿足全體學生終身發展的需求。而素質教育體現在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上,但是現實的教育模式仍然過于僵硬、古板,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新世紀的創新人才,老師應該重點思考教育理論,如何使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程理念,使學生對物理產生親近感,提升學生的實驗素養,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發展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探究能力。比如,對滑動摩擦力規律的探究中,引導學生先解決這樣一些問題:滑動摩擦力跟壓力與表面材料都有關,實驗中如何探究?怎樣測算壓力和改變壓力?怎樣測量滑動中的摩擦力等。當學生弄清這些問題后,自己完全可以設計出實驗方案完成探究活動。
2.改變傳統的學生學習方式,將物理課程與實際相結合,設置多層次、多形式的活動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因此要從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開始。有了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學習當中去。所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需要從實踐活動、授課方式中獲取,靈活多變的授課背景及模式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技能和方法,首先,通過精美的插圖,生動的語言,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其次,設計一些簡易的小實驗,小制作等著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促成學生親自實踐學習的平臺。最后,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取材于現實生活中,將教材中枯燥、乏味、脫離實際的內容還原于生活實際、真實意義的物理問題上,以多樣式的形式將物理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為學生探究物理、學習物理、解答物理創造一個好的方式方法。
3.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制定一個有效的授課方式,從基礎知識鞏固開始循序漸進的增加基礎生對物理學習的自信心,與其他學生共同進步。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師生之間建立最基本的尊重,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每一位學生平等溝通,發揮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使基礎生在平等交流和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全面發展,獲取自信心和學習物理的興趣。對于基礎生制定新的學習方法:重視基礎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對于基礎知識,聯系科學技術和較熟悉的生活環境,使學生從生動豐富的直觀背景中,通過思維的升華,形成概念,認識規律,久而久之,對基礎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效果會有很大的改善。人常說為人師表,平時在教學工作中教師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通過親和力來鼓勵每位學生,讓基礎生感覺到關懷,讓他們建立起自信,在愉悅的環境中去學習,去發揮自己最優秀的一面。
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作為主導的指引燈的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大綱為基礎,以改進授課方式方法、授課背景為依托,有力的調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成果。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是我們做教師的天職,因此我們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的去研究、去探討。
參考文獻:
[1]中學物理.2015年07期.
[2]學周刊.2015年14期.
【高中物理教學問題及改進措施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