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主體地位教育論文

        時間:2024-07-23 02:42:49 物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主體地位教育論文

          摘 要:我們常見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評價學生。學生基本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把解決學生的問題作為教學目標。因此,常見的傳統教學模式,是難以較好地達到課程標準的,其根源是沒有很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主體地位教育論文

          關鍵詞:物理教學 主體地位 問題教學

          一、傳統問題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成因

          傳統問題教學是"去問題化"的教學,通過教學活動,最后以沒有問題為教學終點。這種教學模式給學生形成了一種心理定勢,就是教師怎么教,我就怎么學。學生始終處于一種"待問"的被動的學習狀態,無論教師的"問題"設計得多么高超,提問的方式如何巧妙,訓練的都是學生的"應答行為"。這就造成了學生普遍養成不想提問題、不愿提問題、不善提問題、不會提問題、不敢提問題的習慣。

          究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是由于師道尊嚴,導致了學生絕對服從的心理,學生不愿也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即使有課堂問答,其內容、方式都是一些以直接判斷為主的簡單化的提問,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欠缺。

          其次是教師把握著課堂教學的"提問權"。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備課時主要思考的是"問什么"、"怎么問";教師很少去認真思考"誰來問"、"哪些是學生可由自己發現并提出的問題?"。

          再次,我們還有一種普遍的觀念:作為一名好教師,應當"在課堂上解決問題",把所教的內容都"講透",不給學生課后留下疑問。這勢必導致教師對所講內容的每個細節都作詳盡的解說,占去了絕大部分的教學時間,因而學生幾乎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及提出問題的空間。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意義和作用

          心理學理論有一個觀點:科學上很多重大發明與創新,與其說是問題的解決者促成的,不如說是問題的尋求者促成的。物理學發展史上有很多事例驗證了這個理論,如:每天有無數的人燒開水都可看到水開時壺蓋會動,但沒有人能像瓦特那樣提問:壺蓋為什么會動?正是瓦特的這個問題以及由此發明的蒸汽機,直接推動了人類社會由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一切創新都始于問題的發現,所以學生如果沒有問題意識,那么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活動將成為無本之木。

          問題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

          (1)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教師必須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充滿問題的課堂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學生的求知欲調動起來后,這種帶有感情的腦力勞動不但不易疲勞,而且反應敏捷。例如,筆者在講參考系之前就問:"你們聽說過用手去抓從槍中射出的子彈嗎?"教室內立刻沸騰了,"子彈飛得那么快,能用手抓住嗎?人的動作有那么快嗎?……"。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帶著問題去探究事物的真理,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就容易完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可能是跨學科的、涉及科技前沿的、超出教師預案的,這也就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的知識水平是教師必備的素質,為了要能夠回答并真正解決學生的問題,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三、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實現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需要對教學方式做必要的改變。

          1、讓學生提出并組織問題。

          大部分學生具有問題意識,但需要激發。這需要我們教師弘揚教學民主,讓學生愿問、想問、敢問。

          2、讓學生選擇并評價問題

          在鼓勵學生提問的過程中,有時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但是哪些是要研究的重點問題,教師不要馬上簡單地加以肯定或否定,應把選擇和評價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選出自己最想研究的、與本節課教學目標最密切的問題。

          在課堂上,常聽到教師這樣說:"這位同學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好,是一位愛動腦筋的好學生,我們就從他提出的問題開始研究"。仔細分析該教師的言語,就會發現,"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真好"是教師自己的看法和認識。教師代替學生對問題進行了不容質疑的評價,在充分肯定這位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否定了其他學生提出問題的價值。

          執教"電場強度"中,在討論試探電荷的帶電量是多一點還是少一點好時,學生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筆者沒有急于去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而是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理由。多一點的理由是試探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大一些,實驗現象更清楚;少一點的理由是試探電荷電量多了會影響場源電荷的電量分布。兩種觀點都有充足的理由,一時學生誰也說服不了誰。一番討論之后,我讓學生根據試探電荷的作用和研究的內容,自己選擇。

          3、讓學生產生問題并設法自行解決

          在"平拋物體的運動"的教學中,一開始讓學生觀察:用木棒沿水平方向打擊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小球,使小球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拋出,問:有什么現象發生?你有什么疑問嗎?讓學生產生問題——"小球做什么運動?"經過討論、分析后得出平拋運動的定義。為了啟發學生繼續研究,教師再加以引導:"前面我們研究的是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它們都是直線運動;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是平拋運動,它是曲線運動,你們看應該如何進行研究?"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提出建議:"可以把平拋運動看作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種直線運動的合成。"教師再追問:"用什么辦法知道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豎直方向上的運動各有什么特點呢?"在教師這樣的啟發下,學生自己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再通過實驗探索和理論分析,得出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總之,在高中物理問題教學中,只有我們教師明確傳統問題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成因;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的意義和作用,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應采取多種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主體地位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簡述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及作用論文06-29

        生物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論文09-24

        文化意識在比較教育雙語教學中的地位論文05-02

        淺談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教育論文07-01

        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條件探析的畢業論文09-23

        西方文學觀念中作家的主體地位10-17

        試論文化意識在比較教育雙語教學中的地位06-17

        淺談中學物理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論文10-17

        探索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再現10-13

        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創新教育教育的論文10-1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V国产欧美V在线 | 亚洲日本精品宅男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6页 | 亚洲V国产V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