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學生智慧閃光的地方
畢業論文
1、案例背景
在教學人教版2年級第3冊語文教材《假如》1詩時,孩子們需要了解《神筆馬
良》的故事。于是,在預習課上,我繪聲繪色地向學生講述了這1經典故事。
2、案例紀實
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情境之中。我讓他們說說:馬良用神筆為窮人做了哪些事情?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
“馬良為正在耕地的農民畫了1頭耕牛,耕牛來犁地,農民就輕松多了!
“馬良為正在給莊稼澆水的農民畫了1架水車,水車嘩嘩地車著水,農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馬良還為在監獄中的窮人畫了1扇門,讓他們都能離開監獄,得到自由!
``````
看來,學生對故事的內容基本上已掌握了。我正準備引入新課,這時,素有“百事問”之稱的王浩卻高高地舉起了手!巴鹾,你還有什么要說的?”
“老師,馬良直接給窮人畫些金銀元寶不就好了嗎?干嗎還用畫那些耕牛水車這么麻煩呢?”
“嘩”1石激起千層浪,課堂上明顯地騷動起來。大家紛紛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我。這個王浩,真是無孔不入。】磥,今天的教學計劃又要被他打亂了。望著下面那1雙雙天真無邪而又充滿渴望的眼睛,我壓下了那剛剛冒頭的慍火,反而笑著順口1推:“對呀,馬良為什么不這么做呢?他為什么不直接畫些金銀給窮人呢?哦,這個問題我也想知道。”學生們都笑了,有幾個已經在小聲地嘀咕了:“也許馬良不會畫金銀吧!薄安粚,馬良后來不是畫了1座金山嗎?......
我做了個“停”的動作,教室里安靜了,我說:“現在咱們1起來討論討論:馬良為什么不直接給窮人們畫金銀,而只給他們畫1些勞動的工具呢?”我有意把“工具”2字強調了1下。課堂上1下子活躍起來,學生們小組內自由討論,最后每小組推薦1名代表在班內交流。1個個異想不到的回答讓這節本來平淡的預習課精彩紛呈。
生:我覺得窮人們不需要錢,只要吃飽就好了。
師:哦,那就讓馬良天天給他們畫些好吃的吧,也不用那么辛苦去耕地,車水了。
生:那也不好,等馬良的神筆畫完了,該怎么辦呢?
生:如果窮人們有錢了,就不去耕地了,莊稼不就枯死了嗎?
師:沒關系,咱有錢呀!拿錢到集市上去買糧食。
生:窮人們都有錢,都不去種莊稼,集市上哪里會買得到糧食呢?
我笑了,裝著茅塞頓開的樣子:“哦,對!還得去種莊稼。還有不同的意見嗎?”小手又紛紛舉起。
金建:馬良給窮人們畫金子,金子用光了,莊稼又枯死了,最后還是要餓死的呀!
劉輝:窮人們有了金子,就變成富人了,也不干活了,就很容易變成壞人。
劉凱:我們學過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不是告訴我們,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嗎?窮人只有自己勞動,才有吃不完的糧食呀!
陳杰:對,要不就像小灰兔那樣,菜吃完了,又去找老山羊。窮人金子用光了,還得去求馬良畫。
劉林:自己勞動得來的糧食,掙來的錢讓人更快樂。我前幾天把我辛苦撿來的1袋酸奶盒賣了兩塊3毛錢,我拿著錢,高興極了,到現在還舍不得用呢!
錢嵐嵐:所以,馬良只給窮人畫勞動工具,讓他們更好地勞動,得到勞動的快樂!
``````
3、教學隨感
聽著這激烈的討論,我不禁為這1班可愛的孩子感到自豪,我驚詫于他們超強的口表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慶幸自己沒有漠視孩子的突發問題。正是這“節外生枝”讓我聽到了這1番精彩的對話,也讓學生們在這1番對話中隱約地總結出1點關于人生價值的思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2年級的小學生,兒童個性中所獨有的天真爛漫,兒童思維中所獨有的好奇求異,都決定了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有自主選擇新知識的要求。因此,“突發奇想”“節外生枝”的現象在課堂中應該是很平常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試想,如果我們總把這種行為視為“異端”“搗蛋”,并橫加指責或批評,結果只能是學生越來越聽話,也越來越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喪失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兒童的天性因此泯滅!
課堂不是1個簡單知識傳授的場所,而是學生成長的最重要的陣地,是讓學生智慧之光熠熠生輝的地方。學生作為1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1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豐富性、多變性、復雜性。正是有了教學中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教學才會成為1種藝術,才會充滿生命的氣息,也才會讓那些無法預約的精彩層出不窮。
(本文獲得安慶市2006細節案例1等獎,請作者近日到縣教研室領取證書)
【課堂-學生智慧閃光的地方】相關文章:
關于智慧課堂建設的研究與實踐07-07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論文10-26
試提升課堂品位 促進智慧生成09-16
初中政治課堂上的教學智慧10-07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探究論文07-27
淺析網絡學習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的論文10-06
教育之中 靈性閃光09-01
重燃學生的智慧火花09-04
低壓閃光燈方案08-05
優化課堂教學,減輕學生負擔優化課堂教學07-05